关于强农惠农资金管理调研的报告范例一、强农惠农资金清理情况1、强农惠农资金清理情况我市共清理强农惠农资金项目149个,覆盖2007—2009三个年度,涉及中央、省、市、县四级强农惠农资金571363.98万元,其中:2007年度113908.91万元,2008年度206180.31万元,2009年度251274.76万元。中央和省级三年共安排470299.64万元。2007年度88750.33万元,2008年度172696.93万元,2009年度208852.38万元。其中:农业保险补助经费三年分别是:2007年6304.84万元、2008年7715.91万元、2009年8029.62万元;计划生育站所建设经费三年分别是:2007年500万元(包括2005年、2006年站所建设经费,下同)、2008年496万元、2009年129万元;农村沼气建设三年分别是:2007年3964.37万元、2008年5859.18万元、2009年1937万元。市级财政三年共安排强农惠农资金24291.76万元。2007年度7545.81万元,2008年度8734.24万元,2009年度8011.71万元。其中:农业保险补助经费三年分别是:2007年402.91万元、2008年400万元、2009年385.05万元;计划生育站所建设经费三年分别是:2007年39万元、2008年15万元、2009年138万元;农村沼气建设三年分别是:2007年65万元、2008年65万元、2009年80万元。县级财政三年共安排强农惠农资金76772.58万元。2007年度17612.77万元,2008年度24749.14万元,2009年度34410.67万元。其中:农业保险补助经费三年分别是:2007年175.91万元、2008年223.07万元、2009年390.16万元;计划生育站所建设经费三年分别是:2007年700万元、2008年67万元、2009年3万元;农村沼气建设三年分别是:2007年89.8万元、2008年137.74万元、2009年259.73万元。2、强农惠农资金清理做法我市按照省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工作电视电话专题会议精神,迅速启动专项清理检查工作,着重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出台政策,工作部署到位。先后出台了《关于对违反农民负担和惠农补贴政策实行责任追究的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惠农补贴政策信息公开工作的若干规定》、《市财政涉农补贴资金信息化发放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加强涉农工程项目招投标和政府采购管理等一系列规定,以制度保证强农惠农资金和项目的管理。二是加强领导,组织保障到位。市县两级和相关单位都按要求成立了强农惠农资金清理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了市县清查办—乡镇政府—涉农部门单位和清查工作专干组成的三级工作体系。制定《市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工作实施方案》和《市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重点检查方案》,坚持各级各部门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领导责任制,将清查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目标管理考核内容。三是严格要求,清理检查到位。为了确保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工作质量,提出“八个统一”的具体要求,即:统一组织实施、统一政策标准、统一工作目标、统一清查范围、统一清查内容、统一清查尺度、统一整改要求、统一工作纪律。自查自纠工作按照“内容全、数字准、情况真、把关严”的原则,对三年四级两类四个重点的强农惠农资金进行了全面清理,做到了县级自查面达到100%,市直部门涉农资金清查面达到100%。二、强农惠农资金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这次专项清理中全市共发现问题296个,其中以往接受检查发现的问题149个,此次自查发现的问题147个,涉及强农惠农资金7258.03万元,具体分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虚报冒领骗取财政资金1871.77万元。二是截留挪用财政资金1824.81万元。三是未及时拨付支农资金1983.01万元。四是账务管理、专户设置和资金拨付问题663.46万元。五是其他问题914.98万元。三、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严肃整改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暴露的薄弱环节,我市采取查找原因、定性分析、分类处理、限期整改的办法,进行严肃整改,具体抓好三项工作,确保整改取得成效。一是存在问题必须迅速整改。县级自查自纠和市级重点检查发现的违纪违规问题中,目前已整改到位3142.13万元,占已发现问题金额的43.3%,其中:单位归还的`资金1581.57万元;个人归还的资金170.14万元;通过调账处理的资金1390.42万元。二是涉案人员必须严肃查处。全市共查处140人(以往135人,本次5人),其中:行政处罚65人、组织处理23人、党纪政纪处理45人,移交司法机关处理7人。三是规章制度必须健全完善。各县区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着手健全完善相关强农惠农资金管理制度,确保强农惠农资金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四、强农惠农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强农惠农资金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在具体实施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资金整合难。要实现强农惠农资金的有效整合,在部门权益分配和调整上存在着制度设计等方面障碍。二是普惠到位难。以按农业税计税面积为主分配补贴、补助资金到县区,在实际发放过程中,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难于按照政策标准落实到位,农民上访情况时有发生。三是效益发挥难。农民所享受农业补贴、补助的增长速度低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速度,弱化了惠农政策的效果,压缩了农民增收空间,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四是配套落实难。主要是地方经济基础薄弱、发展后劲不足,地方可用财力增长空间赶不上政策配套要求。五是成本控制难。惠农补贴资金发放工作面广量大、历时较长、程序繁多,综合发放成本一般都超过了发放资金的10%。六是信息核准难。由于涉农基础数据年年有变化、乡村干部变动频繁等原因,加大了补贴、补助信息的核准难度,加之部分乡村干部工作方法简单,违规违纪现象时有发生。五、解决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1、强化资源的统筹化管理,有效整合强农惠农资金主要在制度设计时,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反复论证与权衡,全面提高政策制度设计的针对性和前瞻性,摆脱部门利益影响,在发展大农业,促进农业跨越式发展的思维模式和视野下逐步实现强农惠农资金的有效整合,确保资金使用实际效果。比如说,将产粮、产油、产猪大县奖励资金、土地整理资金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整合到一起,统筹使用到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中,提高农业生产保障水平。2、强化政策的普惠化管理,切实健全资金分配机制一是把资金分配与各地实际情况结合,确定一些硬性的数据和因素作为分配的基本依据,实事求是,不搞“一刀切”。特别要进一步提高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强农惠农资金补助标准,充分发挥惠农补贴正向激励作用。二是把资金分配与绩效考评相结合,确定切实可行的绩效考评办法,资金先预拨,年终考核后算总账;三是把资金分配与动态管理相结合,加强对补助对象和项目实施动态分析,克服基数一定多年不变的固定分配模式。特别是在中央和省政府的种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政策调整时,逐步解决好不能享受补贴政策或者低标准实施补贴政策的问题,实施补贴政策的全覆盖。3、强化信息的对称化管理,加大惠农政策宣传力度一方面综合运用各种宣传手段,让农民朋友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使党的强农惠农政策真正到村入户。另一方面要切实强化惠农基础信息的收集、整理、审核、呈报和发布管理,夯实惠农政策的执行基础。4、强化资金的网络化管理,着力完善基层服务体系一是整合乡镇财税信息网和中国农民补贴网两个资源,逐步扩大各类涉农补贴、补助网络发放范围,严格惠农资金代理发放机构管理,提升惠农资金发放服务质量,确保惠农资金封闭运行,专款专用。二是与乡镇职能转变相结合,建立完善的基层服务体系,统一负责农业基础数据收集采样、惠农政策宣传、农技推广、惠农资金监督管理等工作,其人员和工作经费纳入预算管理,由各级财政部门分级负担。三是提高服务质量,增加金融服务网点,方便农民领取补贴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