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职业准备与就业指导第一章职业与职业选择第二章职业素质第三章自我职业定位第四章职业生涯设计第五章就业信息的使用第六章求职应聘的书面准备第七章应聘面试技巧第八章择业与就业权益保障第九章走好职业生涯第一步第一章职业与职业选择第一节职业概述第二节职业分类第三节职业资格与职业资格证书第四节专业与职业选择第一节职业概述一、职业的含义什么是职业?我们认真观察身边的经济生活会发现,职业是人们从事的相对稳定的、有经济收入的、专门类别的社会劳动,它是人们享有公民权利、承担的公民义务与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第一节职业概述1、职业具有经济性2、职业具有价值性3、职业具有社会性4、职业具有专门性5、职业具有稳定性第一节职业概述二、职业的特征(一)时代性特征(二)多样性特征(三)层次性特征(四)地域性特征第一节职业概述三、职业的功能(一)职业对个人的功能1、职业是维持个人和家庭生存的基础2、职业可以促进个人多方面的发展3、职业可以满足个人的社会性需要4、职业是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途径5、职业体现着个人的基本社会权利第一节职业概述(二)职业对组织的功能1、职业是组织构成的基础2、职业活动创造组织的效益和效率3、职业活动创造组织的社会价值第一节职业概述(三)职业对社会的功能1、体现社会分工2、创造社会财富3、维护社会稳定第一节职业概述四、职业的形成与发展(一)职业的形成与演进进入21世纪,经济活动及职业的发展又呈现出新的特点,主要体现在:1、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2、第三产业仍是主力军3、职业的内涵和方式变化巨大4、职业素质要求提高第一节职业概述(二)影响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1、科学技术进步与应用2、社会需求第二节职业分类什么是职业分类?它是以工作性质的同一性为基本原则,对社会职业进行的系统划分与归类。“工作性质相同”是职业分类的基本标准。采用这个标准有利于政府部门的宏观管理。下面介绍的职业分类的国际标准和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它们所依据的都是这个标准。第二节职业分类一、职业的国际分类1、专家、技术人员及有关工作者;2、政府官员和企业经理;3、事务工作者和有关工作者;4、销售工作者;5、服务工作者;6、农业、牧业、林业工作者和渔民、猎人;7、生产和有关工作者、运输设备操作者和劳动者;8、不能按职业分类的劳动者。第二节职业分类二、我国的职业分类1、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2、专业技术人员;3、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4、商业、服务业人员;5、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6、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7、军人;8、不便分类的其他人员。第二节职业分类三、职业分类的其他标准1、农林牧渔水利业从业人员2、工业从业人员3、地质普查和勘探业从业人员4、建筑业从业人员5、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从业人员6、商业、公共饮食业、物资代销和仓储业人员7、房地产管理、公用事业、居民服务和咨询服务业从业人员第二节职业分类8、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从业人员9、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视事业从业人员10、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事业从业人员11、金融、证券和保险业从业人员12、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从业人员13、其他行业从业人员第三节职业资格与职业资格证书一、取得资格证书的意义1、培养职业意识2、发现职业兴趣3、提升职业竞争力第三节职业资格与职业资格证书二、职业资格我们所说的职业资格是对准备从事某一职业的劳动者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职业资格包括从业资格和执业资格。第三节职业资格与职业资格证书三、职业资格证书我们所关心的职业资格证书是对达到职业资格规定的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劳动者颁发的证明。职业资格证书包括从业资格证书和执业资格证书。第三节职业资格与职业资格证书四、职业技能和职业技能鉴定我国对职业制定并颁布《职业标准》,对从业者资格做出限定,并规定职业技能等级。劳动者参加的从业资格考试称为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鉴定由政府批准成立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负责组织实施。第三节职业资格与职业资格证书五、其他证书目前,除政府劳动、人事和其他主管部门颁发的从业资格和执业资格证书外,还有行业协会组织颁发的证书以及国外机构经我国主管部门批准在我国境内颁发的各种证书,包括职业资格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等。如微软工程师、IBM工程师,C&G证书等等。第三节职业资格与职业资格证书六、职业证书的分类1、核心证书2、能力拓展性证书3、通用性证书第四节专业与职业选择一、职业选择的原则(一)立足现实、着眼发展的原则1、中专毕业生就业的基本形势2、立足于现阶段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3、立足于个人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实际水平4、立足于个人的个性特点第四节专业与职业选择(二)主动就业与及时就业原则1、摆脱依赖心理2、自己主动出击3、确保及时就业第四节专业与职业选择二、职业选择的依据(一)所属行业(二)单位性质和特点(三)整体薪酬待遇1、看眼前更要看长远2、看工资收入更要看整体报酬(四)个性特征第四节专业与职业选择三、了解职业并做好就业准备(一)中职毕业生就业的主要特点1、到中小型企业就业的多2、到非公有企业就业的多3、到一线基层岗位就业的多第四节专业与职业选择(二)了解职业的基本途径1、课堂教学2、校内实习3、学校组织的校外实习实训4、学校组织的企业人士讲座和座谈5、学生个人的社会实践活动6、学生通过媒体收集的有关信息资料7、学生通过个人社会关系间接了解到的相关信息第四节专业与职业选择(三)了解职业的内容1、工作内容2、工作方式3、工作条件4、工作要求5、工作回报第二章职业素质第一节职业素质第二节职业素质养成第三节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第一节职业素质一、什么是职业素质(一)素质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等影响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是人们生理的、心理的及社会的一系列特点的综合。它是人的一种较为稳定的属性,能对人的各种行为起到长期的、持续的影响甚至决定作用。第一节职业素质(二)职业素质职业素质是指劳动者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劳动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内在基本品质。简单地说,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以及职业情绪等方面。第一节职业素质(三)培养职业素质的重要性1、做出工作成绩的必要条件2、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第一节职业素质二、职业素质的构成(一)思想品德素质1、爱心2、集体荣誉感3、团结协作4、谦虚5、诚实6、信用7、文明第一节职业素质8、健康的精神状态9、宽广的胸怀10、遵纪守法第一节职业素质(二)职业道德素质1、良好的理性修养2、强烈的职业责任感3、敬业奉献4、乐业5、追求上进第一节职业素质(三)心理素质1、积极的心态2、良好的情绪3、较强的耐受力4、适当的自信心第一节职业素质(四)科学文化素质1、技术技能应用素质2、从事社会职业所需的专业素质⑴管理型职业应具备的专业素质⑵事务型职业应具备的专业素质⑶文化型职业应具备的专业素质⑷技术应用型专业应具备的专业素质第一节职业素质(五)身体素质身体素质是指青年学生应具备的健康的体格,全面发展的身体耐力与适应性,合理的卫生习惯与生活规律等。第二节职业素质养成职业素质的养成:其一要把人生理想与职业理想结合起来,培养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素质。其二要把心理素质培养与职业道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加强适应能力的培养,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其三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和知法守法、公平正义的品格及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的团队精神。第二节职业素质养成一、思想品德素质养成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养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才能将德育目标和内容转化为自身的行为,才能使学生从思想上的认识转变为心灵的感悟。第二节职业素质养成二、职业道德素质养成(一)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内容1、塑造职业道德人格2、培养职业道德意识3、升华职业道德境界第二节职业素质养成(二)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作用1、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是发挥社会道德作用的关键2、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是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第二节职业素质养成(三)职业道德养成的途径1、联系实际是养成良好职业道德行为的根本途径2、发挥榜样作用是养成良好职业道德行为的重要方法3、“慎独”也是一种可以借鉴的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方法4、做好每一件小事(注重细节)也是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重要方法第二节职业素质养成三、心理素质养成(一)良好心理素质的标志1、智力正常2、意志健全3、情绪稳定4、行为适度5、人格统一6、人际关系和谐第二节职业素质养成(二)心理素质对学生择业的影响1、心理素质对确定择业目标的影响2、心理素质对择业目标实现过程的影响3、心理素质对实现择业目标的影响第二节职业素质养成(三)心理素质的养成1、培养自信心⑴练习正视别人⑵适当加快走路速度2、培养宽容心第二节职业素质养成四、科学文化素质养成(一)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1、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2、大容量的新知识储备第二节职业素质养成(二)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1、专业知识是择业的基础2、扎实的专业知识有利于专业对口3、扎实的专业知识有利于触类旁通第二节职业素质养成(三)培养较强的实践能力1、勤奋学习与知识积累2、勇于实践和积极参与3、启迪思维和发展兴趣第二节职业素质养成(四)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1、表达能力2、动手能力3、适应能力4、人际交往能力5、组织管理能力6、创新能力7、决策能力第二节职业素质养成五、身体素质的养成健康的身体素质是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毕业生从事生产、服务和管理需要的一线工作人员,工作环境对职员的体质要求较高,没有强健的体魄,将来很难适应职业对员工体质的需要。身体素质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健康身体素质的养成依靠健康的生活习惯。第三节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在现实社会里,职业道德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软性约束”,主要体现为行业规范所约定,单位纪律所强调,社会舆论所监督。也正因为如此,对职业道德的履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和表现形式。表现之一,消极地遵从职业道德。表现之二,被动地遵从职业道德。表现之三,主动地遵从职业道德。第三节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一、为人民服务是职业道德的核心二、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根本三、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础四、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的一种升华第三章自我职业定位第一节个性与职业第二节兴趣与职业第三节个性与职业的匹配第四节社会热点与职业定位第一节个性与职业一、能力(一)能力简述能力是指人们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能力又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指在很多种基本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共同能力。通常意义上的一般能力主要是指人的智力能力。特殊能力是指出现在某些专业活动中所必需的多种能力有机结合的能力。第一节个性与职业(二)职业学校学生能力特点1、动手能力强2、岗位适应能力强3、社会能力强4、职业意识强(三)挖掘个人潜能(四)发展职业能力第一节个性与职业二、气质(一)气质简述所谓气质是指人的情感和活动发生的速度、快慢、强弱,以及动作的敏捷或迟钝等方面的心理特征。气质的特点一般通过人的相互交往显示出来,气质使人的个性充满色彩。第一节个性与职业(二)气质与职业选择(三)测一测你的气质第一节个性与职业三、性格(一)性格与职业性格是人们对现实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行为方式。它不仅表现在对人、对自己的态度上,同时也表现在对职业的选择和态度上。第一节个性与职业如果你从事的职业与你的性格相适应,你的工作就会得心应手,心情舒畅,也容易取得成就。如果你的性格特点与你从事的职业不相适应,这种性格就会阻碍工作任务的完成,使你感到被动,缺乏兴趣并难以胜任,即使能够完成工作任务,常常也会感到疲倦或力不从心,精神紧张。第一节个性与职业(二)测试一下你的性格第二节兴趣与职业一、兴趣兴趣是指以特定活动,特定事物为对象,个人在积极选择的爱好倾向上产生的情绪紧张状态,它是个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它标志着个人在某方面的积极性。兴趣是力求认识、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