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少熬夜!高一地理教案(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高一地理教案(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高一地理教学设计【第一篇】地震、火山和泥石流[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掌握我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知道我国的火山及其分布。2、使学生了解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及其危害。了解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的分布。3、对学生进行有关我国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方面的地理国情教育,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教学重点]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我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教具准备]1、我国主要地震带和火山分布图2、“地动仪”图片3、地球仪[教学课时]本节教学安排课时,第一课时讲完“地震”,后半个课时讲完“火山”和“泥石流”。[教学方法]讲述法[教学过程](新课引入)现在我们学习第三章最后一节。[板书]第三章第五节地震、火山和泥石流(讲授新课)[提问]同学们还记得世界上的两大地震带吗?(学生议论、发言。教师在地球仪上向学生提示,共同说出答案。)[讲述]我国处在世界上两大地震带之间,是个多地震的国家。(教师可用地球仪指示)[板书]一、多地震的国家[讲述]请同学们阅读课文,了解我国本世纪初到八十年代中期的地震记录,并阅读“注解”,明确什么叫“震级”。[讲述]我国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呈现一定的周期性,大概有连续十几年是活跃时期,接着十几年是比较平静的时期,再又是活跃时期。[板书]1.活跃时期和平静时期交替出现参考资料,少熬夜![讲述]在世界各国中,我国是有文字记载地震最早的国家,《竹书纪年》一书所记载的夏朝发生的地震,距今已有3800多年。[展示图片]出示“地动仪”图片。[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中国历史课本上曾学过,这个仪器名称是什么?是哪个朝代、哪位科学家发明的?(学生回答,教师提示、纠正)[板书]2.最早记载地震、发明地动仪的国家[挂图]挂出“我国主要地震带和火山分布图”。[讲述]我国地震活动比较多而且强烈的地区,多分布在地壳不稳定的部分,像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的接触处,以及板块断裂破碎的地带(教师边讲边用地球仪指示)。例如,我国的台湾、福建沿海正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正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还有一些地区地壳也不够稳定。请同学们参考课本图3•23,对照课文认识我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指图]教师在“我国主要地震带和火山分布图”上指出四个地震带的位置,请同学们一一说出它们的名称。[板书]二、主要地震带1、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2、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3、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4、西北的新疆、甘肃、宁夏[指图讲述]我国历所发生的大地震,大多集中分布在上述四个地区。根据已有的资料记载,我国地震为级,山东、西藏、宁夏各发生过一次。1556年陕西华县(秦岭东段北坡下)发生8级大地震,死亡80多万人,是历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新中国成立后发生的危害的一次地震,是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震级为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400枚广岛原子弹,夺去了24万人的生命,使唐山这座华北重镇猛烈震动中成为一片废墟。请同学们看课文“读一读”中一位外出急诊的医生讲述的唐山大地震的情形。唐山地震后,唐山人民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已在一片废墟上重建成一座欣欣向荣、拥有百万以上人口的工业城市。(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本中“地震后的唐山”和“重建后的唐山”两幅对比强烈的插图,并请他们谈谈感想,从而使学生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承转]根据上面所述,我国的地震灾害严重。现在同学们一定很关心下面要讲述的问题:地震是否能够预报?参考资料,少熬夜![板书]三、地震监测和预报[讲述]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它是指地壳的天然震动。较大的地震,震前一般会有预兆,同学们可以看课本图3•26。图中所表示的是,地震前动物异常的情况。其实,除动物异常外,在气象、地下水等方面都有表现,地震仪器上也有显示,所以我们说,地震是可以预报的。例如,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发生的级地震,我国地震台站在震前准确地作出预报,及时疏散居民,免遭重大损失。但是,目前从整个世界范围来说,预报地震还不能像预报天气那样准确可靠。现在,我国已经在全国范围建立了地震监测网络,对地震预报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今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地震预报会有更多的成果出现,也希望同学们学好科学知识,将来为地震预报做出贡献。[阅读回答]阅读课文“读一读”,回答:1、地震前,井水和动物会有哪些异常现象?2、发现井水和动物异常现象怎么办?(学生议论、回答。教师再向学生说明:①自然界的异常现象并不一定是地震前兆,因此不能发现自然异常就自行预报地震,以免引起恐慌和混乱;②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每个人都应树立防震意识,观察到有关地震前兆的异常现象,应主动、就近向地震台站和有关政府部门报告。)[练习]在填充图上填出我国主要地震带的名称。[板书]四、火山的分布[提问]请同学们阅读图3•27和图3•28,想一想:为什么长白山主峰白头山山顶会出现湖泊呢?为什么黑龙江省五大连池的湖泊相连成串呢?(学生议论、发言)[讲述]原来,它们都和火山活动有关。白头山是一座火山,“天池”是火山口积水形成的山顶湖泊;五大连池所在的地方也有火山活动,“五大连池”就是五个相连成串的湖泊,它们是由火山喷出的熔岩堵塞河道形成的湖泊群。[讲述]我国的火山主要分布在以下几个地方(指图):内蒙古高原南部、东北山区、台湾、海南岛等地。我国已经知道的火山有600多座,可是近几百年来仍在活动的却很少。我国最近年代,也就是1951年5月,喷发的一座火山,是在新疆境内的昆仑山中。火山喷发也能引起地震,这叫火山地震。下面,我们学习另一种在我国许多地方经常发生、危害严重的自然灾害——泥石流的知识。[板书]五、泥石流[讲述]泥石流是突然爆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具有强大破坏力的特殊洪流。它多发生在山区,和地形、参考资料,少熬夜!岩石、植被、气候都有关系。[提问]请同学们阅读图3•29,对照课文,说说泥石流发生的条件。(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提问]再请同学们阅读课文,说说泥石流有哪几方面的危害。(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板书]2.造成的危害[讲述]泥石流也是一种自然灾害,我们应当认识它。预防泥石流也是我们防灾、减灾的一项重要任务。[提问]泥石流发生在山区,我国哪些地方是泥石流的多发地区呢?(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总结]地震、火山、泥石流都会危害人们生产、生活,我们应当认识它们,预防它们,尽量减少它们的危害。[练习]1.我国火山分布在哪些地方?2、泥石流发生的条件有哪些?它有什么危害?(布置作业)本节课文后的选做复习题1、2。[板书设计]第五节地震、火山和泥石流一、多地震的国家1、活跃时期和平静时期交替出现2、最早记载地震、发明地动仪的国家二、主要地震带1、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2、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3、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4、西北的新疆、甘肃和宁夏三、地震监测和预报四、火山的分布五、泥石流高一地理教案【第二篇】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导入新课]同学们!通过前面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宇宙中有许许多多不同类型的星体,而月球是距离我们地球最近的一个星球。月亮,在我国古代有许多美好的神话传说,如嫦娥奔月、月宫(广寒宫)、桂花树、玉兔等,到了近、现代,科学的发展进一步证实地球上许多自然现象与月球有关,所以我们今天有必要来了解一下有关月球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稍留意就会发现,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形状是在不断变化的,有时像镰刀,有时呈半圆,有时为圆月,在一个月中,月亮的圆缺是在不断变参考资料,少熬夜!化的。月亮圆缺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亮为什么会发生圆缺变化呢?[讲授新课]三、月相及其变化(板书)1、月相的成因(板书)(教师利用三球仪边演示边解释)月球是地球的一颗自然卫星,它质量较小,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但可以反射太阳光。通过三球仪的演示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在绕着地球转,地球带着月球又在绕着太阳转,由于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不断变化,因此,我们在地球上所见到的月球被照亮部分也在不断地变化,从而产生了不同的视形状,即月相。它的变化是很有规律的。(教师板书并出示图投影片或挂图、自绘图)2、月相的变化规律(板书)先让学生自己结合图下小字说明读图分析,然后教师据图解释并结合下面的材料作补充说明。我国历的科学家(数学家)祖冲之,小时候就非常聪明。有一天好奇地问他父亲:“月亮天天有吗?它什么时候出来?是什么样子呢?”父亲抚摸着他的头说:“孩子,我教你唱一支《月亮歌》吧!”这支《月亮歌》是这样唱的:初一月亮看不见,初二月亮一根线,初三初四像镰刀,初七初八月半边。一天更比一天胖,直到十五月才圆。十七十八月出迟,廿二半夜月半圆,一天更比一天瘦,廿九三十见月难。通过教师解释、补充说明,来引导学生分析并掌握月相的变化规律,可用下面两句话来归纳、概括:“上上西西、下下东东”或“上月西西在夜晚,下月东东在白天。”解释:“上上西西”是指上弦月在上半夜(黄昏至午夜)可见,出现在西方天空,西半个月球发亮;“下下东东”是指下弦月在下半夜至次日白天可见,出现在东方天空,东半个月球发亮。“上月西西在夜晚”指上弦月西半个月球发亮,出现在西方天空上,傍晚至半夜可见;“下月东东在白昼”指下弦月东半个月球发亮,出现在东方天空,后半夜至次日白昼可见。(教师结合图图、表让学生来进一步理解、掌握)(承转、过渡)人们研究月相有什么意义呢?参考资料,少熬夜!3、人们对月相的利用(板书)古代劳动人民利用月相变化的规律性,创造了计时制度。目前我国采用的是阳历和阴历(严格来说应叫阴阳历)两种历法。阳历也称公历,一年一般为365天,是根据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性推算出来的,我们将在后面讲到。阴历也叫农历,是我国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主要在广大农村中使用。农历中的月就是以月相变化周期为基础的。农历的平年一般为354天,闰年为383或384天。农历的闰年,是根据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推算出来的,农历的闰年为闰月,采用19年7闰的方法,天文学上称为沙罗周期。此外,每个月的月相变化,从朔到上弦、上弦到望、望到下弦、下弦再到朔,这种朔望两弦四相,每相大约7日的现象,也是一种天然的计时单元。星期最早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课堂小结]月球是地球惟一的天然卫星,它和地球一起,组成了“地月系”。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因此对它的研究和了解是很有意义的。[课后作业]1、读下图回答:(1)图中包括了几级天体系统()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答案:B(2)图中的月相应该是()A.满月B.上弦月C.下弦月D.新月答案:A(3)图中的月球属于()A.恒星B.行星C.卫星D.星云答案:C2、月光是夜晚的自然照明,月亮圆缺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许多文人在诗词中都有关于月相的描述。请判断以下描述各为什么月相?(1)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2)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参考资料,少熬夜!(3)卢沟晓月。(4)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答案:(1)月底的蛾眉月(2)月初的蛾眉月(3)下弦月(4)上弦月3、观测月相。可连续一个月每晚8时、凌晨6时定时观测,画出月相,注意月面方向,然后填出下表。●板书设计答案:略三、月相及其变化(选学)1、月相的成因2、月相的变化规律3、人们对月相的利用高一地理教案【第三篇】知识与技能1、内力作用形成山岳的三种类型。2、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3、通过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分析,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与方法1、分析法、讨论法。2、探究与活动,理解背斜、向斜的判断。3、利用直观的录像、景观图片等进行展示,使学生理解山岳地貌的成因与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火山的危害和好处的分析使学生树立辩证法的思想;通过山岳对交通的影响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明白人类的活动应和自然和谐统一。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山岳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