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篇目录朱丽新(一、二)黄志荣(三、四、五)张岳峰(六、七)第一课:认识社会第二课:认知自我第三课:职业常识第四课:职业素养第五课:职业兴趣第六课:职业生涯设计第七课:职业生涯管理第1课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认识社会“人间天堂”的苏州不仅是闻名海内外的国家级旅游城市,更是江苏第一经济大市;2008年全市财政总收入近700亿元,列全省第一;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和投资总额全省第一。世界500强有140余家进驻苏州投资建厂,苏州将成为中国第二大加工型城市。目前苏州已形成以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家用电器、服装加工、旅游文化、生物医药等为核心的六大支柱产业。“十一五”期间苏州每年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达5万,苏州职教技校类毕业生就业率平均保持在97%以上。随着苏州及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苏州中等专业技术人才的就业前景将更加灿烂辉煌!启示:《孙子·谋攻篇》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意思是说,在军事纷争中,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有危险;不了解敌人而只了解自己,胜败的可能性各半;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那只有每战都有危险。在职业生涯规划中也是如此,不仅要知己,更要知彼、了解社会、了解就业环境!一、常熟总体经济环境(一)历史简介常熟市,简称“虞”,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地处东经120°33ˊ~121°03ˊ,北纬31°30ˊ~31°50ˊ。东邻太仓,距上海100千米;南接昆山、苏州;西连无锡、江阴;北濒长江黄金水道,与南通隔江相望;西北境与张家港接壤。全境东西间最大直线距离49千米,南北间最长距离37千米,总面积1264平方千米(含长江界属水面)。地势低平,海拔大都在3~7米间。山丘主要有虞山、顾山、福山。其中以虞山为最,海拔261米,长6400米,东端蜿蜒入古城,素有“十里青山半入城”之说。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冬季平均气温摄氏6度,夏季平均气温摄氏27度,因年年丰收而得名。1986年被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又先后获“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以及“遗产管理”单项竞赛第一名等称号。常熟交通方便,距离苏州、无锡都只有40公里,半个小时即可到达;距离上海也只有100公里,一个半小时即可到达。(二)经济环境常熟近几年充分利用区位优势,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0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50.0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01亿元,增长0.5%;第二产业增加值670.99亿元,增长13.1%;第三产业增加值460.03亿元,增长17.0%。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9:59.1:39调整为1.7:58.3:40。民营经济稳定发展。2008年,全市新办私营企业1505家,注册资本66.25亿元,比上年增长0.9%;新批个体工商户10832户,注册资本6.20亿元,比上年增长24.9%。截止2008年底,全市共拥有私营企业14120家、个体工商户59669户,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注册资本526.83亿元,比上年净增62.94亿元,增长13.6%。消费市场持续繁荣。2008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3.68亿元,比上年增长25.3%。其中,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236.03亿元,比上年增长24.2%;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7.58亿元,增长39.2%。城乡市场发展差距逐步缩小。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城区实现零售额143.71亿元,增长26.3%;农村实现零售额119.97亿元,增长24.1%。商品市场交易旺盛。2008年,全市各类商品市场实现成交额720.13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其中,综合集贸市场实现成交额147.83亿元,增长21.4%;专业市场实现成交额572.30亿元,增长22.5%。常熟服装城实现成交额450.80亿元,继续位居全国同类市场前茅。(三)就业形势2008年度,常熟市相继举办了“民营企业招聘洽谈会”、“欧尚珠江店招聘专场”、“大中专技校毕业生专场”、“商业服务业专场”、“外商投资企业招聘专场”、“常熟市再就业援助服务月招聘专场”等就业招聘专场。12月,市公安局、招聘220名巡防(特警)、城区社区辅警队员,常熟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招聘7名城管队员,苏州欧尚超市常熟珠江店的开业招聘300名员工,为08年的退伍军人和广大的求职者、毕业生、失业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就业平台。用人需求量较大的行业依然主要集中在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及服务性行业。1、从总体状况来看,2008年第四季度的劳动市场需求总量为34303人,求职总量为28953人,求人倍率为1.18。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需求比重分别为0、50.62%和49.38%。表1:供求总体人数(2008年度第四季度)需求人数(人)求职人数(人)求人倍率与上期相比(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百分点)本期有效数34303289531.18+0.05+0.312、从劳动力市场需求状况来看,相对第一、二产业的情况,2008年度第四季度,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需求量基本接近,各占到需求总量的一半;制造业虽然占据主要领域,占需求总量的27.51%,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均有上升趋势,增幅明显;私营企业的用人需求占据企业需求总量的43.92%,呈现出下降趋势;营业人员、治安保卫人员、餐厅服务员是需求大于求职缺口最大的三个职业工种;力工、包装工和机动车驾驶员是需求小于求职缺口最大的三个职业工种;需求对象男性高于女性,男性占54.81%;年龄范围在25-34岁的占37.44%;文化程度集中于初中、高中学历,占95.29%;需求对象以无要求的人员为主,拥有技术等级或职称的劳动力需求比重仅为0.31%。表2:按年龄分组的供求人数年龄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需求人数(人)所占比重(%)与上期相比(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百分点)求职人数(人)所占比重(%)与上期相比(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百分点)求人倍率16—24岁1006829.35+3.58-0.16718024.80+5.59-9.461.425—34岁1284337.44-2.97-2.60753126.02-2.24-2.921.7135—44岁770122.45-1.69+1.08761526.30-4.40+3.481.0145岁以上368410.74+1.07+1.70662722.89+1.05+8.900.56无要求70.020-0.02000-13.99/合计34303100.00//28953100.00//1.18表3:按文化程度分组的供求人数文化程度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需求人数(人)所占比重(%)与上期相比(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百分点)求职人数(人)所占比重(%)与上期相比(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百分点)求人倍率初中及以下2660977.57-0.04+1.121919666.30-0.34+2.061.39高中607817.72+4.30-0.80702324.26-0.14+0.990.87职高、技校、中专300149.38+8.33+3.57134219.11-31.89-40.532.24大专13934.06+1.15-0.0920957.24+0.15-2.220.66大学2200.64+0.10-0.246342.19+0.32-0.760.35硕士以上30.010050.02+0.01-0.060.6无要求00.000-0.0100.0000/合计34303100.00//28953100.00//1.18表4:按技术等级分组的供求人数技术等级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需求人数(人)所占比重(%)与上期相比(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百分点)求职人数(人)所占比重(%)与上期相比(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百分点)求人倍率职业资格五级(初级技能)960.28+0.21-0.053011.04-0.22+0.610.32职业资格四级(中级技能)70.02+0.01+0.02490.17-0.0200.14职业资格三级(高级技能)40.01+0.01+0.0190.03+0.01+0.010.44职业资格二级(技师)000020.01+0.01+0.010职业资格一级(高级技师)000000000初级专业技术职务000070.02+0.0100中级专业技术职务000000-0.0100高级专业技术职务000000000无技术等级或职称00002858598.73+0.21-0.620无要求3419699.69-0.23+0.0200000合计34303100.00//28953100.00//1.183、从劳动力市场供给状况来看,需求人员相对集中的职业是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和商业和服务业人员,占83.41%;就业转失业和外埠人员是市场中的主要求职群体,所占比重分别为37.71%和34.11%;求职者中,男性多与女性,男性所占比重为55.82%;25-44岁的求职者所占比重为59.90%;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下占90.56%;求职者中,持有职业技术等级或职称的比例偏低,仅占求职总数的1.26%。二、职业学校就业形势分析(一)职业学校就业总体形势看好据中国新闻网报导: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透露,据统计,2008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平均就业率达到95.77%,社会对于高技能人才、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非常强烈,这是从2005年开始全国中职就业率连续四年达到95%以上。这个数据也充分表明了社会对于高技能人才、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强烈的,另一方面也说明中等职业教育经过近几年来的快速发展,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提高办学质量,培养适应就业需要的学生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使人才的培养与使用紧密结合。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为加强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增强了学生职业意识和就业能力。教育部又颁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意见》,就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任务和内容、开展此项工作遵循的基本原则、实施的主要途径、组织领导和条件保障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为强化实践教学,就业与实习相结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制定高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规定,专业课的课时要多于文化基础课的课时,实践教学要占较大的比重。同时,学生实习工作与就业工作紧密结合。这对学生形成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能力,促使其顺利就业,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在就业前或上岗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制度”,“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这一规定把我国早就提出的“有步骤地推行‘先培训,后就业’原则”予以法制化,以此来规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招工行为,确保劳动者的入门素质和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双证制”的实施为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和创业开创了较好的外部环境。随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人才、劳动力市场的逐步完善,先培训、后就业制度的落实,劳动预备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逐步建立,以及用人单位“重视能力,重视用人效益”观念的增强,职业学校毕业生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欢迎。(二)职业学校就业短期形势堪忧1、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国际金融形势振荡多变,国内经济增速变缓,在此背景之下,珠三角、长三角地区部分企业经营出现困难,影响就业。具体概括为:对外贸出口型企业影响大,对内向型企业影响小;对纺织、玩具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影响大,对高新技术企业影响小;对外资企业影响大,对民营企业影响小;对外来农民工影响大,对本地劳动者影响小。这种整体性的就业环境改变将直接影响在校学生面临毕业就业的压力。2、职业学校毕业生自身择业心态不正确用人单位除了要求毕业生应具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