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编导高考面试备考之口试的主要内容影视编导专业的口试并不单独进行,而是有机地融人在三试中的。具体来说,进入三试的考生分段参加三试,一般每个时段(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或一个晚上为一个时段)安排6至飞0人考试。考生首先集体观看视听段落读解,然后再分成小组抽取集体小品考题(每组一题,小组约为3至5人),然后轮流抽取各自的编讲故事考题并分别进行构思准备,最后是考生轮流进入考场接受口试。对于每个考生而言,口试时是读解视听段落、讲故事、口试这三个科目一次性进行完毕的,中间并无间断。每个考生接受口试的时间长短不一,平均大约为半小时,其中读解视听段落约为5分钟,讲故事约为5分钟,口试约为20分钟。时间长短并不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如果老师们一致认为某个考生能力出众、素质超群,可能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口试;如果认为某个考生有明显的缺陷,已无继续了解的必要,同样也可能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口试。一般而言,如果老师们跟某个考生交谈的时间比较长,那就极有可能是因为老师们对他有点拿不准,所以需要提更多问题,进行更细致的考察。总之,口试的时间安排只有唯一的一个标准:是否足以形成对该考生的统一意见。一般原则上,口试的成绩必须是由不少于三人组成的招生小组共同做出的一致决定,不能只是代表其中部分人的意见,也不能是取平均分。这样规定的目的是为了更为公平地对待考生,尽可能减少某个个人的主观倾向对考试结果的影响。说回正题。影视编导专业口试的内容,其实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范围,或者说,根本就没有范围。只要是有助于加深对考生了解问题,在口试中都可以提,也可能提。比如说,考官有可能会问:“你今天为什么穿这双红色的运动鞋?”——这可能是在了解你的审美倾向和对色彩的感受能力,这是学习影视编导必备的能力。另外考官也有可能会问:“你最近一次向父母道歉是什么时候?因为什么事情?”——这可能是在了解你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你的品质性格,这也是学习影视编导必备的能力。另外考官也可能会问:“你说说你对我的印象,你觉得我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你觉得在座的老师中,哪位老师的性格比较温和?哪位老师的性格比较急躁?”——这可能是在了解你的观察能力,这也同样是学习影视编导必备的能力。总而言之,为了达到相对来说比较准确地判断考生是否有学习艺术的潜质的目的,任何问题都有可能在口试时出现,而且完全是随机的,事先并没有很具体地规定哪些问题必须问,哪些问题不可以问。但是,随机提问决不意味着随意提问。随意提问没有明确目的,而随机提问却是有明确目的的,这是两者的差别所在。所谓随机,其实主要是因人而异,根据考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问题虽然千差万别,但大的方向还是比较接的。我们可以大致地归纳一下在口试中可能会提到的问题。第一个方面,考生的兴趣爱好。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人对艺术缺乏真正的、持久的兴趣,那是不适合学习艺术的。即使是勉强进了学校,勉强地学习4年,将来也不可能创造出什么像样的艺术作品。那些成功地创作出优秀作品的人,不一定天赋异秉,甚至可能只是资质一般的人,但他们肯定是对艺术真正热爱的人。对艺术真正地热爱,这是考生应当具备的最重要的条件。影视艺术创作,尤其是表演创作,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职业,从事这种职业绝对是需要一颗平常心的,否则这个名利场只会毁掉你而不会成全你。你必须是真正热爱艺术创造,愿意为它付出一切甚至于不再计较名利,甘于平凡和寂寞,你才有可能在这条道路上走下去,并最终创造出优秀的艺术作品。如果动机不纯,心态不正,这种考生,是不适合学习艺术的。所以,在口试中,老师们很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你是真的喜欢艺术吗?你学习艺术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而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潜藏在你平时的兴趣爱好中。比如说,你想考影视编导专业,但是,你长到这么大,连一本像样的长篇小说都没读过,平时也不爱看电影,那么你凭什么证明你对影视编导这种专业有真正的兴趣呢?第二方面对考生的阅读情况的考察这里的阅读,既包括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也包括对影视作品的观看。先说文学作品的阅读。文学作品,主要指长篇小说,尤其是长篇名著,也包括中短篇小说和散文集。作为考生,你必须曾经阅读过一些语文课本以外的文学作品,至少十部以上。这能从一方面说明你对文学艺术有兴趣,肯把宝贵的课余时间花在阅读而刁;是泡网吧或打电脑游戏上;另一方面,也提供了一个便于老师们考察你对艺术的理解能力和感受能力的渠道,否则,老师们凭什么去深入了解你在这些方面的能力呢?对文学作品阅读的考察,包括量的方面,更主要是质的方面。也就是说,你要有一定的阅读量的积累,更重要的还是你对于你曾经读过的作品理解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或者说深度)上。有的考生,读了一大堆文学作品;但谈到哪部作品时都是语焉不详,离题万里,甚至是彻底误解作品;或者只会谈点主题思想而没有具体的个人感受。这样读书,读得再多也等于没读。而有的考生,阅读量并不大,但理解得很好,感受也很细致具体,甚至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那么即使量少也可以原谅。在这里有个问题特别提请大家注意。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的考察,不等于语文考试,所以不会有填空、选择、判断一类的题,一般情况下,也不太会考察你阅读的涉猎面。提问的方式一般是顺着你的回答往下问。比方说,你说你读过《红楼梦》和《水浒》,那么就不会撇开这两部作品而问你有没有读过《聊斋志异》。一般情况下,就会问你在《红楼梦》和《水浒》中,你更喜欢哪一部。如果你说是《水浒》,那么一般就不会问你《红楼梦》的问题(除非是你的阅读比较偏,以至老师们都没读过你所喜欢的作品,但这种情况很少出现)。接下来的问题,可能是这么一些:你为什么喜欢《水浒》?作品中的哪个章节或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能不能具体描述一下你喜欢的场景或者淡谈这个人物有什么性格特征?书中有哪些具体细节可以说明你所概括的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由此可见,提问的重点,一定是在考察你的理解能力和感受能力,而不是你的死记硬背的能力。我们都清楚,作为高中生,学习紧张,高考压力大,阅读量少,这个可以原谅;有的作品你还是多年前读过的,忘得差不多了,这个也可以原谅;书中有的人物或情节写得不好,难以给人留下印象,所以你不记得了,这个也可以原谅。但是,如果对于你最喜欢的作品中你最喜欢的情节或人物你还说不上个一二三来,或者是理解得乱七八糟,或者是毫无印象,那么这个就不可原谅了。因为这种情况只能说明你理解能力低下,或者是对文学艺术形象缺乏必要的敏感。这两种结论,归根结底一条,就是你不具备学习艺术的起码的素质。可能有的考生会问,老师们希望考生读什么作品?其实,这并没有一个特定的范围。如果非要说出一个标准,那就是好作品,有一定艺术价值的作品,有助于提高读者对人生和世界的认识能力的作品中哪些书不属于这些范围呢?无聊的书,品位低下的书,应景之作,迎合之作。招生经年,笔者有个深切的感受:很多考生的阅读是为了赶时髦,沉不下心去看一些真正有分量、有长久艺术价值的作品。比方说,很多考生只读过郭敬明的作品。郭敬明的小说艺术;不屈本文讨论范围,笔者在这里不予置评。也不是说考生就不能读他的作品,毕竟不反动、不下流,算不上精神称品。但是,如果只读他的作品,甚至于认为他的作品才是好小说,那视野就未免过于狭窄了,说一句“坐井观天”也不为过。阅读是一定不能赶时髦的,须知我们并非身处一个群星灿烂、佳作频出的时代。在文学上,我们必须重视历史遗产,否则我们难以了解文学的真正价值所在。还有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很多考生只读武侠小说。应该说,不少武侠小说是有文学价值的,比如金庸先生的作品,是武侠小说的,珠穆朗玛峰,文学价值相当高。但是,武侠小说毕竟跟真正的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如果只读武侠小说,也是不足取的。在这方面,视野还是应该更开阔一些;接触更广泛一些。再说说影视作品的观看。这里所指影视作品,主要是电影。考察的重点也是既在量,又在质,质重于量。考察的方式与文学作品的阅读的考察方式是一样的,也是重点谈考生喜欢的、有印象的作品,了解考生的理解能力、感受能力以及形象记忆力。那么经常会问的问题有:1、看过些什么电影?最喜欢哪些?为什么?2.描述电影中印象深刻的片断。3.概括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并举例说明。考生经常会迷惑于这么几个问题:在考试中究竟谈外国电影还是中国电影好?是不是老师们喜欢考生只谈外国电影?老师们是不是喜欢考生谈艺术电影而讨厌谈商业电影?其实外国电影还是中国电影,艺术电影还是商业电影,这种分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多少要看过一些好电影。外国电影中有好电影,中国电影中也有好电影。艺术电影中有好电影,商业电影中也有好电影。有时候,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并非一个绝对的概念,更不是互相矛盾的。比如说《教父》、《肖申克的救败》、《阿甘正传》、《天使爱美丽》、《杀手里昂》这样的电影,在商业上很成功,难道就因此没有艺术性了?伍迪·艾伦的电影、阿尔莫多瓦的电影、阿巴斯的电影、北野武的电影、王家卫的电影,难道就没有商业性了?从某种意义上说,把电影分成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是并不科学的。电影只有好电影和坏电影之分。考试的目的是考察考生的素质和能力,并非是为了给考生的偏好下一个结论。话虽如此,其中毕竟还有个品位问题。假如千个考生只看过一些品质一般甚至品质低下的电影,或者说只喜欢品质低下的电影,那样也是不可取的。第三方面是对考生的性格和价值观的考察。文如其人。一个人所拥有的性格和价值观,一定会多多少少在他创作的艺术作品中有所体现。一个骨子里冷漠厌世的人,他的作品是不可能积极向上的,或者是对剧中人物充满真正的关怀和温情的;一个激愤偏颇的人,其作品不可能是宽厚温和的;而一个虚伪做作的导演,也不可能拍出真诚自然的电影。所以,我们在考察考生的基本素质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对他比他的艺术才能更能影响他的作品。在艺术院校里,通过各种专业课程的训练,一个稍有素质的学生只要勤学苦练,往往是能比较容易地学会老师传授的艺术技艺的。但是,学院的短短4年教育,极难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的品性和习惯。学生高中毕业之时,世界观、人生观已经形成并基本巩固,除非出现重大变故或遭受严重刺激,否则不太可能产生方向性的改变。而且,大学比中学相对来说更自由一些,对于学生的各种思想行为抱有更宽容的态度,环境本身也允许学生比较自由地发展自我、实现自我价值,不太约束学生。所以,在学生入学之前对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整个精神状态进行了解,显得尤为必要。另一方面,专业本身的特点也决定了这种需要。如果是一名学生物的大学生,他的价值观一般不会对他的专业研究的结果产生太明显的影响,但艺术类专业的学生的价值观是一定会对他的创作产生重要影响的。笔者曾在课堂上对学生说,艺术有三个基本层次:“技、艺、道”。技,是指对前人留下的遗产的继承,是对于基本艺术规律的认识,是对于艺术创作基本原则的掌握,是对创作技能的简单模仿。艺,则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所做的发挥创造。而道,则必须融入创作者个人对于人生的独特认识和深切感悟,是创作者的性情和思想的表现形式,必然需要创作者投入整个生命。学校可以教会技,但教不会艺;个人通过努力可以学会艺,但很难得道。从某种意义上讲,这里所谓的道,不可能是努力的结果。它有点像祥宗的顿悟,是心灵达到自由状态时的灵光一现,难以道明来源和出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品性会影响到他是否可以成就这个“道”。在专业入学考试中,对考生进行性格和价值观方面的考察的方式是很多的,并非局限于口试这一种方式。甚至可以说,每一个考试科目中都多多少少包含了这方面的内容,只是没有明说而已。叙事散文如此,编讲故事如此,口试更是如此。甚至在集体小品的考试中,也可以看出考生性格的端倪。举两个具体的例子:2002年,在上海考区的考场上,一个湖南籍的女生在做集体小品时,突然独自跳出剧情,走到我们面前评论起正在进行的表演的构思,导致其他考生不知该如何反应,手足无措。我们马上让这个女生先靠边等待。等集体小品做完之后,我们问这个女生为什么这么做,她回答说,她觉得这样表演比较特别,有新鲜感,能引起老师的注意。我们问她,事先你们商量剧情时有这个构思吗?她说没有,是自己灵机一动想出来的。听完她的回答之后,我们马上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