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教学设计【最新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写作好帮手1/22《将相和》教学设计【最新4篇】【导读】这篇文档“《将相和》教学设计【最新4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下载吧!《将相和》教学设计【第一篇】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大局和大将军廉颇顾全大局、知错认错等优秀品质。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3.认读“璧、蔺”等生字,会写“赵、拒”等生字。学习重难点: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写作好帮手2/22一、揭题质疑1、出示课题。理解:“和”,就是和好。2、质疑激趣。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将”是谁?“相”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他们为什么和好?二、初读感知理清层次1、简介历史背景。2、检查预习,质疑问难。3、速读课文,思考:(1)本文讲了几个小故事?找出每个故事的起止,并用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概括每个小故事的内容。(2)讨论交流:本文讲了三个小故事。第一个故事(1—10)完璧归赵。第二个故事(11—15)渑池之会。第三个故事(16-18)负荆请罪。(3)明晰每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三、深入研读1、你觉得廉颇和蔺相如由和转向不和的原因是什么?课文中的那句话告诉了我们答案。“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同学们请想一想,蔺相如从一介布衣升为上卿,可写作好帮手3/22谓平步青云,廉颇对此很不服气,那么,他是怎么说的?”课件出示:“我廉颇功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来台!”(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从廉颇的话中能读懂些什么?(廉颇内心的不满和嫉妒……)(2)男生读,指名读(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2、质疑你是否也认为蔺相如没有什么能耐?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3、学生自主研读课文4.讨论、交流、汇报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说说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了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指导。3、让我们跟随蔺相如一起来到秦国,亲眼见证他的非凡才能吧二、继续研讨1、一起走进故事“完璧归赵”课件出示:(1)“蔺相如看这种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写作好帮手4/22前一步说:‘大王,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说着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①自由读这段话,从中你发现了蔺相如有那些过人之处?从哪里看出来的?预设:“……我指给您看”难道和氏璧上真的有毛病吗?蔺相如为什么这么说?(这是有谋的表现)“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他真的要装撞吗?(这是有勇的表现)②体会蔺相如在说这些话时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蔺相如说的话。2、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又有哪些出色表现,赵王就封他为上卿?课件出示:“蔺相如一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蔺相如也叫人记下来,所在渑池上,秦王为赵王击缶。”①读读这段话,想象当时的情境。②从这里可以看出蔺相如的什么特点?预设:“我就跟你拼了”──舍身救主“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为赵王击缶。”──不畏权势二、角色体验1、导入:有一天,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猛然醒悟到自己的错误,于是有了动人的“负荆请罪”这一幕。2、学生齐读:“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到写作好帮手5/22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老师想让两位同学来表演一下。3、角色表演三、总结提升廉颇负荆请罪一直被后人传为美谈,如果当时围观的百姓看到了这动人的一幕,他们会说些什么?这件事传到赵王或秦王的耳朵里,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廉颇的属下或蔺相如的属下看到大将军廉颇负荆请罪,又有何感想?今天的你看到了这动人的一幕,回想起生活中和他人相处的点点滴滴,又想说什么?请你任意选择一个角色说一说。自由准备──同桌互说──指名说。同学们,一位功勋卓著,叱咤风云的老将军,他能够脱下战袍,露着脊背,赤着脚,背上荆条,跪在相府门前认错,这需要何等的胸襟和气魄啊!所以,有句俗语叫: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背上能插荆。三、课后延伸1、学完了课文,请你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2、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去阅读有关的书籍,了解一下后来秦国灭了六国,赵国也包括在内。那么赵国后来怎么也逃脱不了被灭亡的命运呢?五年级语文《将相和》教案【第二篇】一、课题内容简介:写作好帮手6/22《将相和》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组的第1篇课文,这是1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都是以“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之旅”为专题进行编排的,把它作为第1篇课文,是为了让学生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初步感受古代文学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从此,喜爱古典名著,开始阅读古典名著的旅程。《将相和》是根据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1篇历史故事课文。课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突出表现了蔺相如临危不惧、足智多谋、顾全大局,廉颇知错就改以及他们两人为了国家利益团结协作的品质。三个小故事叙述形式相似,各有中心。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紧密相关。文章篇幅较长,语言简练,人物个性鲜明。二、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分清事物的前因后果,领悟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各个故事与整篇文章的关系。2、抓人物言行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3、进一步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理解课文,概括特点的读书方法。4、懂得“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和为贵”的道理,从小培养热爱祖国、团结协作的品质。写作好帮手7/22三、教学重点抓关键词句,品味人物言行,准确概括人物特点,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四、教学难点是分清事物的前因后果,搞清各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各段与整篇文章的关系。五、学情分析上课班级新家园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大部分是本地的农村孩子,还有十几名外地借读的学生。这个班级的学生大多本性纯朴,学习踏实,有比较良好的学习品质,对语文学习比较感兴趣,课上注意力集中,能在教师的主指导下积极思考。五年多的学习中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具有初步的理解、感悟的能力,能在品味语言文字的基础上体会文章主题,有近二分之一的学生思维活跃,能够积极主动地与教师和同学交流。但农村孩子由于条件所限,语文课外知识较为匮乏,在学习本组课文之前,只有极少同学知道一些《史记》的作品,对廉颇和蔺相如的深刻了解普遍缺乏。接触本组课文后,学生通过资料搜集,开始对人物有些了解,通过引导产生了想对历史人物进一步深刻了解的欲望。六、教学过程写作好帮手8/221复习导入,整体把握师:《将相和》这篇课文中“将”指的是谁“相”指的是谁?师:课文还讲述了将、相之间的三个小故事,分别是什么?“2抓住不和,引出矛盾师:题目中的这个“和”字是什么意思?(和好)有和好就有“不和”文章有一处直接写了廉颇特别不服蔺相如,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师:廉颇认为蔺相如封为上卿就靠一张嘴,你同意吗?那他凭的是什么呢?你们要从文中找到依据,那么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并在文中做批注。3读解感悟文意生1: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师:从这句话中,你能看出蔺相如的什么?(智慧)谁能把他的智慧在读一遍?师:“我一定把璧送回来”体现出蔺相如说话的坚定。生2: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写作好帮手9/22指给您看。”蔺相如看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使了点计策,说璧有点小毛病。师:蔺相如此时抓住了秦王的心理,说明了蔺相如的?(机智)再读生3: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你是怎样批注的?生:“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明蔺相如很勇敢,都不顾自己的生命了。师:说得太好了,蔺相如很勇敢,面对强大的秦王他临危不惧、毅然决然。那么谁能把他的勇敢读出来?(生读)师:你读得真好,重点读了撞碎,看出了他的勇敢。(生再读)师:我们看“撞碎”这个词,除了看出了勇敢,你还能看出什么?生:蔺相如很机智,他看出秦王很喜欢这块和氏璧,不可能让璧撞碎。师:你说得太好了,蔺相如抓住了秦王的心理,用撞碎璧来威胁秦王。所以在读的时候除了撞碎,我们还要突出哪个字?(璧)谁来读一读,表现一下蔺相如的机智。(生读)师:读出了蔺相如的机智,那么同学们这句话蔺相写作好帮手10/22如是怎么说的(理直气壮),什么叫理直气壮?(有理由有气势)那么这句话怎么能理直气壮地说,谁来读?(生读)师:理还不够直,气海不够壮,谁再来读?(生读)来听老师读一读看看和你读的有什么不同?生:突出重点词,比较缓慢。师:蔺相如是一个外交使臣,面对秦王他不会那么咄咄逼人,那么谁能既不咄咄逼人,又能读出他的`理直气壮?(生读)读得有进步,谁再来读?师:从刚才的朗读中我们看出了蔺相如的有理、有力,然而作为一个外交使臣,他还要讲究礼节,从哪看出来的?生:通过“您”,这个词看出来的。师:蔺相如作为外交使臣,他不会做让国家丢脸的事,那么同学们就按照自己的理解,读出他的有理、有力、有节。(生读)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是抓住了蔺相如的语言来感受到他的机智和勇敢。那么你能不能再结合蔺相如的动作和秦国、赵国所处的环境再来说一说他的机智勇敢?(生说句子)在这机智勇敢的背后是怎样的感情?(爱国)师:在机智勇敢的背后是蔺相如的一颗爱国之心。写作好帮手11/22那么我们带着这种爱国之心,看看蔺相如是怎样面对的。(齐读)师:当赵国使臣和赵王无计可施、进退两难之时,蔺相如想了一会胸有成竹的说……面对贪婪的秦王,蔺相如是上前一步,沉着镇定地说……当蔺相如把和氏璧稳稳地拿到手之后,他理直气壮地逼迫秦王说……当他把和氏璧安安全全地送回赵国之后,他是大大方方、无所畏惧地说……师:同学们,第一个情节蔺相如受赵王所托,把和氏璧护送到秦国,我们给它起一个题目叫做护璧,那么第二个情节的题目是什么?(取璧、撞璧、送璧)师:通过护璧、取璧、撞璧、送璧这几个情节我们可以看出蔺相如为了和氏璧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表现了他的?(爱国)在完璧归赵这个故事中我们感受到了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就在完璧归赵这个故事之后蔺相如立了大功,赵王封他为上大夫。师:那么在渑池会上,你从哪看出他不仅凭的是一张嘴啊?生:蔺相如说∶“您跟我现在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写作好帮手12/22师:蔺相如怒发冲冠,离秦王只有五步,五步之内,相如欲血溅秦王。秦王左右拔刀相见,蔺相如的眼睛睁得如铜铃般大,大喝一声,谁敢上前?秦王的侍卫都不敢动。于是秦王不得不击了一下缶。《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之击缶。(生读)师:面对如此危险的情况,蔺相如是如此的无畏,我们一起读出他的大义凛然(生读)师:为什么蔺相如不惜以死相拼,也要秦王为赵王击缶呢?生:秦王让赵王鼓瑟,这侮辱了赵王……瑟和缶都是下人用的。师:所以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谁把这句话再读一读?(生读)师:在完璧归赵和渑池相会这两件事当中,蔺相如表现得都如此的出色,所以赵王封他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这时候廉颇不高兴了,他是怎样说的,这就回到了课前我们所讲的,谁来读?(生读)师: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这句话传到了蔺相如耳中,蔺相如对廉颇是避而不见,即使见到了也是避而远之,这是为什么呢?生: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写作好帮手13/22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师:大家看这两段话,这两个人所说的话有什么不同?(生答)师:廉颇计较的是个人利益,而蔺相如时刻把国家的安危放在心上。(分析两段话“他蔺相如”“廉将军”)师:他们一个是轻视对方,一个是尊重对方。这番话又被廉颇听去了,他心理很过意不去,于是他脱下了百战沙场的战袍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