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精神之“强”是新时代伟大变革的重要成果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之“强”是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重要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十年“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在物质上强,更要在精神上强;不仅要追求物质财富的巨大丰富,更要追求精神财富的巨大丰富;不仅要实现物质生活的共同富裕,更要实现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着眼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准确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和历史方位,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再攀高峰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良好社会环境,需要深刻把握新时代十年精神文明建设伟大成就的里程碑意义。一、成功扭转了意识形态领域一度出现的被动局面,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意识形态是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的性质,决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复杂态势和客观规律,把意识形态工作定位于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极端重要的地位,就意识形态领域的许多方向性、战略性问题作出重要部署。如全面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着力解决意识形态领域党的领导弱化问题;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巩固扩大主流思想舆论,唱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时代主旋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旗帜,确立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主心骨,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贯彻不断走深走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引领新时代奋进之路;在宣传思想战线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敢抓敢管、敢于斗争,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持续加强对各种错误思潮的辨析指导,大力弘扬新风正气。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一系列举措,将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和话语权牢牢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成功扭转了意识形态领域一度出现的被动局面,使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有力巩固了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二、中国人以更加理性的目光重新审视自我与他者、中国与世界、历史和现实的关系,重塑自尊自信的心理结构和精神气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鲜明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并将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基础,瞄准满足人民群众对更高质量文化产品的需求,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步入发展快车道;以改革为动力补齐短板提高效能,进一步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发展文化产业,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依托“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平台,强化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使中国话语更加响亮,中国故事广为传播,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更加鲜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极大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驱散了西方中心主义散布的文化迷雾,提振了中国人民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的信心。中国人正以更加理性的目光重新审视自我与他者、中国与世界、历史和现实之间的关系,重塑自尊自信的心理结构和精神气质,并以更为丰富的实践,向世界展现新时代中国人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彰显了中华民族天下为公、协和万邦的宽广胸襟和精神境界。三、广大人民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行动力充分激活,中国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正处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巅峰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团结奋斗是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展现,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团结、行动上的一致是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致力于提升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团结带领全体中国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的伟大事业共同奋斗。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富有时代气息的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使新时代精神融入中国人的血脉和筋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不断维护、实现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带领人民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坚实迈进,夯实提升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经济基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协调各方利益、组织动员群众、集中力量办大事等方面的政治优势,强化提升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制度保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和发展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形成海内外中华儿女人人出力献计、共襄复兴盛举的生动局面。新时代的十年,中国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党心军心民心空前凝聚振奋,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热情和自觉持续高涨,使命感、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全体人民的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日益富强、民主、自由、公平和正义的新时代充分激活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行动力,折射出这个伟大时代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中国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正处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巅峰,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凝聚了最强大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伟大的梦想,既需要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也需要伟大的精神作支撑。精神是一个悠久民族赖以长久生存和延续的灵魂,是一个现代国家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的关键。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在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赢得主动、把握未来,必须依靠更为有力的精神支撑。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勇于站在时代前沿,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精神文明建设的更大威力,奋力谱写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篇章,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为走好走稳新时代的长征路,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