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党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政策研究姓名:袁波澜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指导教师:贾东海;赵健君20050601我党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政策研究作者:袁波澜学位授予单位:西北民族大学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刘荣中国共产党民族干部政策研究2008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人口1.2333亿人,占总人口的9.44%①,建立了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盟)、120个自治县(旗),共有155个民族自治地方。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4.5%,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1%。全国民族干部的总量已由建国初期的3.7万多人增加到2006年底的299.4万人②。约50%的民族干部拥有大专以上学历,自治地方政府的主要领导全部由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干部担任,杂居地区的党政领导班子中配备了民族干部,形成了包括党务、政务、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相当规模的民族干部队伍。民族干部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联系各民族的桥梁,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保证,是组织各民族从事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骨干和带头人。民族干部政策是党和国家在特定时期,针对少数民族群体而制定,以维护和平衡各民族之间的相对利益,促进各个民族的共同发展,并将在较长时期实行的特殊的干部政策。民族干部政策是一个历史范畴,与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程同步发展,是党和国家干部人事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权力机关的基本活动方式或活动过程,是权力机关的权力意志的表现,是经由政治过程而进行方案的初拟、优化和择定的结果。民族干部政策是中国共产党治理国家与社会,实现其阶级意志的工具和权威性的价值分配方案,由一系列与时代同步发展的有关的政策和法律制度并经过特定程序运作而成。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多种利益冲突必将引起民族关系的新变化,而在民族关系的变动中,民族干部的政治素质、政治价值取向以及由此支配的行为导向对整体民族关系的走向影响极为重大。理论界对民族干部政策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对已有的民族干部理论的注释和阐述,即使针对存在问题也是一笔带过,也就谈不上对民族干部政策的发展和创新。这就使当前对分析民族干部政策发展规律的研究与民族干部的实践历程很不协调,缺乏从理论上系统分析民族干部政策的特点、走向与进一步发展的模式,尤其表现在如何把民族干部培养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紧密联系起来,尚需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探索。因此,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社会学、政治学认真研究民族干部政策,并通过政策改革和创新,构建科学的政策体系,加快培养选拔民族干部,大力提高民族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仅成为新世纪中国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迫切要求,而且对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族际政治和谐治理具有深远的意义。民族干部政策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对影响政策的相关因素进行全面研究,对政策结构和构成政策体系的相关制度进行科学设计和安排,使民族干部政策成为功能健全、运行有序、保障有力和高度前瞻的有机整体。特别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历史条件下,研究民族干部政策必须站在民族发展、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审视民族干部政策。需要系统总结民族干部政策历史发展进程,对民族干部政策体系进行理论尝试;需要探讨民族干部政策的政策功能,为决策部门制定相关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需要提出民族干部政策进一步发展的方向,讨论民族干部政策进一步发展的基本构架。本论文共分六章,在对民族干部政策的形成和发展作细致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其科学结构,概述了其丰富内容;在对民族干部政策实践过程作系统考察的基础上,论述了民族干部政策进一步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结合族际政治和谐治理主题,探讨了民族干部政策进一步发展的前景。第一章,民族干部政策的形成。这一章,从民族干部政策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实践基础、理论准备等方面入手,分析了从党的创立到抗日战争时期形成较为完整民族干部政策体系的过程。论文认为,《关于回回民族问题的提纲》和《关于抗战中蒙古民族问题的提纲》的颁布,标志着民族干部政策的形成。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干部政策更加充实。第二章,民族干部政策的发展。论文认为,民族干部政策内部诸要素之间存在的矛盾是民族干部政策发展的内部动力,少数民族的需求、党的伟大事业的实现、民族地区的发展、多民族国家稳定和政策的创新是民族干部政策发展的外部动力。论文还分析了民族干部政策发展的诸阶段,以及民族干部政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第三章,民族干部政策的结构。这一章,在界定民族干部政策内部结构涵义的基础上,阐述了民族干部工作必须遵循的七个基本原则,概括出了民族干部政策的总特征和基本特点,讨论了民族干部政策与民族政策、民族政治政策、民族经济政策、民族文化教育政策、民族宗教政策、民族风俗习惯政策和干部政策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第四章,民族干部政策的内容。在这一章中,论文从形成的背景、基本内容、特点等方面,具体地分析了民族干部选拔任用政策,民族干部培养政策,民族干部管理政策,民族干部照顾政策,干部考察政策,民族妇女干部政策,少数民族专业技术干部政策,民族地区干部政策。第五章,民族干部政策的实践。在这一章中,论文概括地描述了民族干部政策的实践过程,讨论了实践党的民族干部政策、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与民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关系。第六章,民族干部政策的进一步发展。本章从民族干部政策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入手,论述了政策本身的不足、民族关系的新变化、现代化的推进对民族干部政策的新要求,提出了民族干部政策进一步发展的思路和建议,讨论了民族干部政策发展中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2.期刊论文金炳镐论邓小平同志关于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理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25(8)邓小平民族理论中关于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理论论述很多.邓小平同志在我党民族干部工作史上第一次用关键来概括少数民族干部在解决我国民族问题中的重要作用,他提出必须用最大的努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他要求少数民族干部要密切联系群众.这些思想对当前的民族干部工作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3.期刊论文吴桃民族政策在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5)本文论述了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发展机遇,指出民族地区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只有充分发挥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民族经济、民族干部、民族文化等政策的功能,才能实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4.学位论文陇兴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政策研究2006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自从创立之日起,就非常重视少数民族干部工作,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始终不渝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民族的实际相结合,并且根据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制定了一系列少数民族干部政策,培养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保证了党的政治路线和政治任务在民族工作中的顺利实现。经过80多年的实践,中国共产党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有关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政策。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在这样一个新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干部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论文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建党80多年来少数民族干部政策的形成、发展历程,分析了近年来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不足,总结了新时期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经验,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今后少数民族干部政策的制定提供建议和参考。本论文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通过历史分析、档案资料查阅和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对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政策的理论来源作了探讨,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关于少数民族干部政策的指导思想,归纳了新世纪新阶段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六条基本经验,指出了目前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完善少数民族干部政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就体现在这些论述中。本论文内容共分六部分,绪论和五章:绪论主要论述了中国少数民族和民族问题概况,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的特点和作用,中国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意义。第一章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政策总论。主要探讨了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政策的理论来源,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政策的指导思想和指导方针,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政策的主要特点。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政策的发展。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政策的发展轨迹和特点,总结了这一时期少数民族干部政策所取得的成就。第三章主要论述了新中国建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政策的发展。主要分析了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政策的主要内容、实践历程和主要特点。第四章主要论述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20世纪末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政策的发展,研究了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政策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历程。第五章主要论述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的少数民族干部政策。主要研究了新世纪新阶段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性和少数民族干部政策的主要内容,分析了新世纪新阶段少数民族干部政策的实践,总结了新世纪新阶段少数民族干部工作所取得的经验和成绩,分析了目前少数民族干部队伍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5.学位论文杨杰面向民族地区的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体系研究2007MPA教育是国际上培养公共部门高层次、应用型管理人才的主要途径,在欧美发达国家盛行已久.我国开展MPA教育虽然只有六年多的时间,但发展很快,已形成了自己办学特色.为拓展MPA教育的适用范围,各办学院校进行了多方尝试,其中之一就是面向民族地区开展MPA教育,通过MPA教育提高民族地区干部素质.面向民族地区的MPA教育与普通MPA教育的不同之处,取决于我国的民族状况及民族问题.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分布大杂居、小聚居和普遍性散居并存;少数民族人口多,多分布于内陆边疆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发展落后.由于历史、自然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我国的民族问题比较突出,主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与沿海发达地区差距比较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民族因素影响边疆稳定与国家统一,民族传统文化加速衰退,民族意识增强带来系列消极影响.同时我国的民族问题又往往表现为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交织在一起,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交织在一起,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交织在一起,民族问题比较复杂.努力造就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培养少数民族的高中级干部,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关键.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对民族干部的培养,在不同历史时期提出了不同的民族干部培养政策,并通过多种教育方式提高民族干部的素质与能力.MPA教育是研究生层次的专业学位教育,具有系统性、理论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特点,可以弥补培训班和挂职锻炼两种现有教育方式面向民族地区的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体系研究的缺点,非常适合对中层管理干部进行系统性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在民族地区干部教育体系中应占有重要地位.在开展面向民族地区的.MPA教育时,在专业方向方面,可以针对解决民族问题的需要设置民族自治地方的公共政策与决策、民族自治地方的政府经济管理、民族地区民族与宗教事务管理、边疆地区经济社会稳定与国际关系以及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口、资源与生态环境管理等研究方向;在课程设置方面,除开设一般的公共管理课程外,可有针对性的开设民族关系研究、族群理论、民俗文化研究、民族学调查方法、民族史以及民族地区法律制度等与民族地区紧密相连的专业课程,并要特别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党的民族政策及公共伦理学的教育;在教学方法方面,要多采用民族地区公共管理中的真实事例进行案例教学,使用网络技术进行远程教学,注重在民族地区的实践活动;在教学组织方面,可以通过加强办学院校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及民族地区政府的合作来降低学习成本,适当放宽报考条件与降低录取分数,同时将MPA教育与民族地区公共政策研究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