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工荒与就业难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部分地区缺工的现象已延续了近6年,范围也在扩大——用工荒“荒”到几时本报记者朱隽《人民日报》(2010年03月25日17版)“用工荒”慌了谁?广东缺工、福建缺工、浙江缺工……春节过后,来自多个地区的信息显示,“用工荒”不仅出现在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就连传统的农民工输出大省如安徽、四川等地也不同程度出现了企业招工难的情况,部分企业的生产线开始“撂荒”。为了招到新员工、留住老员工,广东一些企业纷出“奇”招:节后开工即来上班的员工,可以报销往返火车票;凡介绍新员工来,老员工可以奖励一级工资等等。面对招工难,似乎首先慌神儿的是企业。但也有一些企业表示,每年春节前后缺工实属正常,等到4月份左右工人又会回潮,尤其是那些没能找到更好工作的人自然会回来求职。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广东、福建、浙江等地企业招工情况的最新调查,结果的确如此。截至3月10日,企业缺工数量已逐步减少,农民工进城务工人数已逐步上升:广东全省缺工从2月底的90万人下降到70万人;福建全省缺工从2月底的28万下降到20万。我国部分地区部分行业的招工难问题正趋于缓解。缺工数量虽然在减少,但是缺口依然存在。在那些待遇较低、工作生活条件不佳的企业尤为明显。有调查显示,招工遇到困难的企业提供的工资待遇,通常比农民工跨地区就业时可接受的工资水平低300—500元。缺工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居民生活和商业服务业、建筑业,缺工的企业主要是中小企业,岗位主要是技术工种和熟练工种,用工方式主要是季节性用工。“用工荒”根源在哪里?分析今年的“用工荒”为何出现,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唐忠认为,这与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有很大关系。首先,2009年春节前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沿海地区很多企业因订单急剧减少而大幅裁员。当前,在全球经济复苏的带动下这些企业订单增加又急需大量招工。其次,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区域竞争加剧导致农民工外出务工出现分流;同时伴随着产业转移,中部和西部就业机会大幅增加、收入相应提高,加上惠农政策的不断落实,农业比较效益提升,这些都导致部分农民工回流。第三,部分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技能劳动力供给不足矛盾比较突出。唐忠说,用工短缺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这种市场的不平衡状态是由于相关制度不完善引起的。首先,二元户籍制度导致社会保障制度的偏向,农民工进城务工时在就业、医疗、养老、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都无法享受与当地居民相同的待遇。其次,双重生产要素配置导致农民务工的不确定性,进城务工还是在家务农,哪边的效益好他们就会向哪边流动。再次,初次分配制度不规范,使农民工难以获得自己理想的劳动报酬。这些因素都会加剧市场的错位。新生代农民工加剧“用工荒”?今年春节后,来自湖南岳阳的小刘到广州找工作,虽然有那么多的企业求贤若渴,可她还是空手而回。因为她理想的是一份月薪能在2000元左右的接线员工作,不要太多加班,那些必须长时间在流水线上工作、领取计件工资的岗位让她无法接受。小刘的想法与大部分“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相似。与父辈农民工相比,已占农民工总数60%的新生代农民工呈现“三高两低”特征:受教育程度较高,职业期望较高;物质、精神享受需求较高;工作耐受力较低,对社会欠公平现象承受力较低。他们会将务工收入作为主要收入来源,而不是农业收入的补充;他们找工作不仅看工资水平,更看重工作环境和发展前景。唐忠认为,不能单纯地说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会否加剧“用工荒”。但是当劳动力供给结构已经发生变化,如果企业作为需求方却没有相应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和薪资水平,没有给员工提供良好的培训和成长机遇,依然忽视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遭遇招工难在所难免。据了解,为了留住工人,沿海一些企业已经开始追加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和各项福利保障。最近,北京、广东等地先后上调了最低工资水平。“用工荒”会成为常态?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出现民工潮,到2003年上半年以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一直处于“劳动力无限供给”状态,很多企业习惯了将廉价劳动力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但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国内许多城市陆续出现了企业用工短缺现象,“用工荒”开始成为人们不断提到的词汇。早在2004年,珠三角、闽东南、浙东南等加工制造业聚集地区就缺工10%左右,其中广东有近200万用工缺口。缺工的状况自2004年以来持续5年有余。“用工荒”表现出一定的持续性,是否意味着用工短缺现象会从短期向长期,从偶发向常发演变?唐忠说,正像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就业压力总体上持续增加和结构性用工短缺的矛盾并存”,尽管当前的“用工荒”绝不意味着我国劳动力市场发生根本的转变,市场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就业压力也依然巨大,但是结构性、区域性的用工紧张将伴随着经济周期的起伏长期存在。尤其在近阶段,随着中西部地区开发建设的力度越来越大,沿海地区的“用工荒”可能会成为一种常态,将伴随着经济转型升级的始终。“用工荒”是否有解?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等部门在2009年初曾进行过农民工就业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因缺乏就业信息与就业渠道而影响就业的农民工比例达41.7%,通过政府获得信息实现就业的农民工仅有11.7%,而且多为就近就地转移。唐忠认为,短期内缓解“用工荒”还是需要输入地和输出地政府加强协调沟通,为农民工提供更多准确的用工信息。从长期看,解决“用工荒”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工施以合力。首先在制度层面,政府可以通过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保障农民工进城落户以及与当地居民在住房、养老、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要求,政府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做好,比如岗位技能培训、招聘信息发布、失业数据登记、统一社保接续等等。从企业角度讲,应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工资、社会保障和福利,增强自身的吸引力。唐忠说,长远看,既要消化劳动力成本上升给企业造成的压力,又要彻底摆脱用工短缺的困境,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产业升级会成为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必然选择。“用工荒”的出现意味着农民工有了“用脚投票”的权利,但是在就业市场的天平上,他们依然处于弱势。未来,他们还面临着保障自己劳动权益、提升就业能力的问题。从就业困局看经济转型(民生·民声)晓白《人民日报》(2010年03月25日17版)今年的就业形势,乍一看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说难,的确很难。大学生找不着工作的比比皆是,不少人“零薪酬”都愿意干。似乎又不那么难。珠三角、长三角春节后又现用工荒,这种现象还向内陆城市蔓延,江西、安徽等地招工也变得不再容易。就业难和用工荒这对矛盾为何同时存在?提起大学生就业难,有人说是观念问题、有人说是教育滞后问题,有位经济学家甚至直指这是个“伪命题”,称在沿海地区月薪千元的工作多的是,只是大学生不愿干。这些因素或许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但反过来我们也应当思考,如果国家培养出来的大学生都去从事简单的劳务工作,在我国大学生总量并不算高的情况下,是否有些可惜?用工荒周期性出现,有人说问题的根源在企业。如今的农民工对工资待遇和社会保障有更高的要求,而企业只是一味地压低工资。这些分析都不错,但企业是不是也有不得已的原因?是不是再抬高工资就没有盈利空间、只能关门了?是不是一些企业根本就不存在体面的工作岗位?就业难和用工荒,折射出一个共同的命题,那就是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急需转变。在GDP崇拜的背景下,各级地方政府想得最多的是迅速做大经济总量。这其中最便捷的路径就是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重化工业等,而这类产业恰恰缺少就业弹性,远没有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创造的就业机会多。在重低成本优势、轻自主创新的背景下,顶着“世界工厂”光环的中国企业更多依靠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来赚取微薄利润。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的企业,需要的往往只是普通熟练工,赚钱的法宝则在于拼命压低人工成本,自然会导致就业向下竞争。在产业结构畸轻畸重的背景下,低端制造业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新生代农民工不愿意走父辈老路只赚辛苦钱,知识层次相对较高的大学毕业生又不具备就业低成本优势,最终形成一边是用工荒、另一边是就业难的怪象。当经济陷入这样的发展惯性,结构性地缺工在所难免,大学生就业难只会愈演愈烈。发展经济、促进就业,最终都是为了让劳动者拥有更好的生活。就业难和用工荒同时出现,提醒我们再不能抱着“劳动力低成本优势”不放,因为这样的发展方式必然是不可持续的。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劳动者会做更多权衡,苦活累活,钱再多可能也没多少人愿意干。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才能从根源上破解就业难和用工荒,并实现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的良性互动。大学生就业怎成“老大难”本报记者白天亮《人民日报》(2010年03月25日17版)今年更比去年难630万高校毕业生总量创新高,还有去年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近90万人,而市场需求没有大的变化3月13日,武佳佳揣着30份简历,赶早晨7点多的火车从天津来到北京,参加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高校毕业生招聘会。“简历都投出去了,不过,估计还是石沉大海。”从去年10月起,武佳佳就开始到处参加招聘会,并动员全家四处托关系联系工作,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收获。“我不是名校毕业生,学的不是热门专业,又是女生,想在北京、天津这些地方找到一份工作,肯定不容易。”她上一届的师兄师姐们,不少人也还在找工作。“早就听说大学生就业难,现在算是体会到了,而且似乎越来越难了。”形势的确不乐观。今年高校毕业生总数超过去年,达到630万人左右,为历年来最高。去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87%,其中包括一定比例的灵活就业大学生,这意味着还会有近90万往届毕业生加入到求职大军中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201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目标是,力争使其离校时初次就业率达到70%左右,到年底总体就业率达到80%以上。这样一个相对保守的目标,也从侧面说明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难度。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今年国家继续推行一系列扶持政策,如岗位拓展计划、创业引领计划、就业服务与援助计划等等。对这些扶持措施,武佳佳却只是摇摇头。“都听说过,可能对别人会有用吧,反正离我似乎挺远的。”她举例:“比如创业,我要是有那么大能量,就不会来招聘会了。还有当村官,我倒是愿意,可是也没那么容易当。”事实也是如此。扶持政策往往是在推行之初最有效,到今年,政策的拉动作用已逐渐弱化。据了解,目前北京郊区各行政村的“大学生村官”基本达到每村两名,今年的名额估计会减少,而且村民已经在抱怨:“难不成‘村官’都派大学生来当?”人社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莫荣坦言:“今年高校毕业生总量更大,而就业市场的需求结构不会有明显改变,这意味着找份合适的工作并不容易。高校毕业生就业仍是难中之难。”就业难还是择业难产业结构不合理,就业意愿和岗位不匹配,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春节后,珠三角、长三角等地相继出现“用工荒”。有人认为,岗位还是有的,大学生就业难实质上是择业难。调查显示,多数高校毕业生对首次就业的工资水平通常要求不高,但都希望从事一份“体面”的工作。“体面”的含义包括良好的工作环境。一家国际知名的化妆品公司曾抱怨,其一线营销员岗位往往吸引不了大学生,虽然这类岗位“底薪+提成”通常每月能达4000元左右。而在许多招聘会上,一般的办公室文员或许月薪仅1000元出头,却备受大学生青睐。“体面”的含义还包括留在大城市发展。尽管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就业市场竞争激烈,但不少大学生还是不愿回乡,宁肯先漂着,“好不容易考出来了,怎么能就这么回去呢!”一些大学生选择“志愿服务西部”、“三支一扶”等基层就业岗位,看中的也是最终有机会回到城市。莫荣认为,当前大学生就业难,一部分原因的确是不满意能够找到的工作。名校毕业的,对就业往往有着较高的期望值;普通一点的,如果没有太大的生活压力,也不愿干太辛苦的工作,而是希望通过进一步寻觅或者再学习找到理想的工作。他表示,对此首先应当引导大学生转变观念,不妨先就业再择业,同时也要予以理解。“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不少家庭为了供孩子上大学,付出大量成本。如果毕业后做一份收入偏低又不能体现价值的工作,的确是有些不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