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主题党课讲稿:经济思想对当代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鲜明回答很高兴利用这个机会和大家在一起交流学习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体会,我的主题叫“习近平经济思想对当代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鲜明回答”。最近,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写的《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正式出版发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把握大势,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经济思想体系严整、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深刻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经济发展怎么看、怎么干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不懈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形成的宝贵思想结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21世纪世界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科学指南。《纲要》系统阐释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全面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经济领域的原创性贡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认真学习《纲要》,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把学习习近平经济思想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更加自觉用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导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作出不懈努力。习近平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应用与发展。学习习近平经济思想,可以从各层面、各角度,基于不同专业领域,多方面学习和思考。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要总结过去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成绩、经验、问题,也对下一年的经济发展、经济方针、经济目标、经济工作重点等作出部署。同时,每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要对经济工作中的规律性认识进行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这十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可以生动地展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形成脉络、发展过程、核心价值。因此,从这个层面来学习领会习近平经济思想,对我们也是非常有帮助的。习近平经济思想是对中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问题、理论问题的鲜明回答。我想从以下这四个方面来谈谈认识:首先是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角度,来理解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形成脉络和科学体系。接下来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习近平经济思想对三个问题的回答,即习近平经济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怎么看”作出了鲜明的回答;习近平经济思想对解决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现实问题“怎么办”作出了回答;习近平经济思想对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怎么干”作出了鲜明回答。下面我将按照以上“1+3”的脉络与大家学习交流。一、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形成脉络和科学体系2012年11月15日,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这清晰阐明了新一届党中央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继续担负起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的历史责任。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始终强调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发展就是要搞好经济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党的中心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就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把人民生活搞上去。只要国内外大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不能也不应该改变。这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的根本要求,也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要求。”这里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中国改革开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极端重要性。从2012年至2022年,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内面临改革发展稳定的新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对做好新形势下的经济工作进行了大量富有成效的思考和探索,不断总结和深化我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一系列治理经济的新思想新论断新战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经济改革发生历史性变化,在实践中也逐步形成了习近平经济思想。201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深刻阐明了这一指导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用“七个坚持”首次概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这既表明了如何看待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即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又阐释了我们正确认识阶段性特征应该具有的方法论,即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既指明了我们应对的战略策略路径,即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双驱动作用,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又阐明了我们的政治优势制度保障和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即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021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党的历史上第三个历史决议,在十九大报告基础上,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从“八个明确”进一步提炼为“十个明确”,其中在新增的第7条即“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作出高度概括,就此也凝练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最新表述。202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发展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面临许多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这进一步要求随着我国发展进程向前推进,仍然要对习近平经济思想作出新的丰富和拓展。总体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这十年,党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做好经济工作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探索和总结、进行了一系列理论思考和深化,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认识发展中的中国经济问题,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走什么样的经济发展道路、怎样走经济发展道路的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经济思想就是在对这样一个重大时代问题课题的思考中,孕育、形成、发展并不断丰富的。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容丰富,涉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理念、战略、模式、动力和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框架和宏观调控体系创新,新的国际形势下的对外开放格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等等,是一套与时俱进、科学完整、逻辑严密的经济理论体系。其鲜明的理论品格就是政治性、人民性、科学性、实践性、开放性和民族性。以上这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及重要讲话精神,充分体现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形成脉络与思想内涵;充分彰显了习近平经济思想是融汇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推动经济发展的各项重大政策、重大方针、重大部署之中的。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现实指导作用突出体现在立足于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对中国经济发展在现实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鲜明的回答:“怎么看”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和面临的现实矛盾和问题,要继续保持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应当“怎么办”、应该“怎么干”的思想方法和行动方略上,深刻回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历史之问,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科学理论指南。二、习近平经济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怎么看”作出了回答科学认识形势、准确研判大势,是做好经济工作的基本前提。从我们党成立百余年的发展历程看,党带领中国人民无论是在干革命、搞建设,还是在促改革、谋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始终高度重视对国内外形势的分析与研判,这已成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及时对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作出科学判断。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先都要对中国经济发展所处的国内外环境进行全面分析。201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现在,我们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这个高起点是什么?自2008年一场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深刻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世界经济由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前行;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大大增强了综合国力,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形成了富有韧性的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同时也形成了具有独特竞争力的“中国之治”的治理优势,全球经济重心由西向东转移的大格局特征愈加明显。我国发展形成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所以20世纪90年代之后,特别在21世纪的前十年,中国发展得非常快。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市场韧性越来越强,由制造大国开始迈向制造强国,产业链、供应链越来越齐全,各种生产要素在国际国内充分流动,竞争力大大提高。2010年,中国已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同时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也日渐突出。为此,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新起点的发展环境作出重要判断: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基本判断没有变,但在国际环境方面的内涵和条件发生很大变化。我们必须深刻理解、紧紧抓住、切实用好这样的新机遇,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努力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谋求更大的国家利益。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具有长期性,国际市场争夺更趋激烈,必须顺势而为、转变思路。要冷静扎实办好自己的事,大力推进改革创新,把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内需的巨大潜力释放出来,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动、调整经济结构的主动、改革开放的主动,赢得在经济发展上的主动和国际竞争中的主动。这是对当时在新的更高起点上,我们面临的“时”和“势”作出的准确判断。后来的事实也验证了这一判断。2012年后世界经济急剧变化,我国经济在前行中深层次矛盾更加凸显,直接表现就是经济增长速度开始出现持续下行。面对过去我国经济高增长态势渐行渐远,经济界有许多担忧,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分析和看待这个问题,必须历史地、辩证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其实,党中央此前已作出一个明确判断,即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器、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因此,在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工作就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并深刻分析了经济新常态的九个方面趋势性变化。这些趋势性变化既是新常态的外在特征,又是新常态的内在动因。这一系列实实在在的变化,要求中国经济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必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必须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经济发展内在规律的驱使。习近平总书记就此强调,“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的大逻辑。”党的十八大到十九大召开前的五年期间,党中央深刻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阶段性特征,坚持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成功驾驭了我国经济发展大局,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任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同时对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也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201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