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汇集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参考资料,少熬夜!2023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汇集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2023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汇集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北师大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经历量角器的形成过程,认识量角器。2、会使用量角器正确测量角的度数。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量角的方法,能够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教学难点:1、灵活使用量角器。2、能根据测量的情况,区分内、外刻度,正确读出角的度数。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三张练习纸,两种量角工具(单个小角和半圆量角工具),量角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出示两个角,角一和角二)课前纪翔和李毅画了两个角,让我帮忙比较大小,现在老师想请大家来帮他俩比较一下,哪一个角大?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角的度量(此处更改为直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目的是更贴近生活,引出矛盾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讲授新课1、测量工具的选择看到这四个字,你有什么问题?(用什么量?怎么量?……)咱们一个个的来解决,先看第一个问题“用什么量?”谁来猜猜看?(尺子……)这都是大家的猜想,究竟谁说的对呢?咱们一起想一下以前学过的有关测量的知识,能不能有所启发。(课件)线段的测量和面积的测量。大家想想看,用什么来测量角的大小呢?(用小线段的长度测量大线段的长度,用小正方形的面积来测量大图形的面积,应该用小角来测量大角。)2、两种量角工具的选择(1)用单个小角量角用单个小角量一量练习纸一上的角一是几个小角?(先自己量,然后生演示操作,是两个小角。)那么角二是几个小角呢?试着量一量。(学生演示)这次需要参考资料,少熬夜!四个小角,有没有比较简便快捷的方法,一下就能量出来呢?(此处,更改为量取四个小角的角,比较麻烦,从而引出半圆量角工具。四个小角的目的让学生知道每个小角的顶点都聚在一个点上,就是半圆量角工具的中心,为后续角的度量打下基础。)(2)连在一起的角我们可以将这些小角连在一起,组成这样一个量角工具(出示半圆)。我们再用这第二种工具来量一量角2是多少个角?(4个小角)用第二种工具来量角3是多少个角?(3个半小角)设计意图:4个小角制造麻烦,促使改进量角工具为半圆量角工具,更为简单快捷。同时,让学生认识到每个小角的顶点都在半圆量角工具的中心;由3个半小角制造认识的冲突,促使学生思考改进量角工具的方法。3、改进量角工具(1)同学们能不能想办法改动一下手中的量角工具,是我们的测量结果精确的用一个整数来表示呢?(课件)将每一小角再分成两个小角,数出一共有七个小角。(2)给量角工具标上数字如果每次都是一个一个的数,有什么感受?能不能想个办法,不用一个一个的数,一眼就能看出这是12呢?开始的这条边上应该表上数字几?想想我们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时,都是从刻度几开始的?(3)再测量一个角,但是还是不能用一个整数表示,怎么办呢?(课件)把每个小角平均分成十分,可以得到多少个更小的角?设计意图:先让学生数出7个、12个角,体会到一个个数比较麻烦,引发出进一步改进量角器的必要。4、简化量角工具看看现在的量角工具有什么感受?简化量角工具,得到的工具和量角器几乎是一样的。5、量角器上读角(1)认识一度角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叫做一度角。记作“1°”。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那两个一度角是几度角?三个一度角是几度角?(2)认识几度角①认识5度,145度角。②反方向读角,怎么能看出是50度的角?(3)能不能想办法不用计算不用数,一眼就能看出是50度的角?参考资料,少熬夜!设计意图:认识角的计量单位,感知1度角的大小,初步理解量角的方法。50度角同时引发读角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引出外刻度。6、认识量角器各部分名称量角器外圈数字叫外刻度,量角器内圈数字叫内刻度。量角器有两个0刻度线,分别对应着内外刻度。所有小角顶点聚集在一起的这个点就是量角器的中心。同学们看我手中的大量器,和老师一起说说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称。7、(1)读出下列各角的度数开口向右70度角和开口向左60度角,开口向右用到量角器的内刻度,开口向左用到量角器的外刻度。(2)在2号练习纸上画出下列各角(注意强调中心点、0刻度线、内外刻度线)90°,180°,120°,60°(强调内外刻度两种表示)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正确区分和使用内刻度和外刻度,在会读的基础上正确的画出各个角。(此处增加开口向右70度角和开口向左60度角,以及在纸上画角,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内外角,也为量角做好了准备。)(3)拿出自己的量角器,试着量一量3号练习纸上角一的大小。(学生操作演示)强调注意中心点对齐,零刻度线和角的一边对齐,看是内刻度还是外刻度并读出度数。(4)量一量3号练习纸上其余各角的度数。三、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利用表面积等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策略。能力目标: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解决包装的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教学重点、难点:利用表面积等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策略。教学策略:让学生自己想法设计包装的方法,并亲自实践,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交流,反思那种包装方案最节约。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学准备:相同的课本、包装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问:现在,老师要把26本数学课本用包装纸包起来,怎样保才能节约包装纸?学生讨论交流方法,说一说怎样包装好。并说出自己的理由。二、学习新知识1、出示教材中的插图和问题:将两盒糖果包成一包,怎样包才能节约纸?2、学生探索两盒糖叠放得方法,并根据叠放的方法列式计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3、引导学生比较得出方案。并反思为什么方案(1)最节约。4、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1)同样的方法解决“试一试”中的问题。(2)教师根据学生的探索情况进行评价总结。板书设计:包装的学问尽量减少面积的面——最节约北师大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掌握含两级的数的读法,能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大数,并体会、理解读数的规则。练习读数,使学生理解万级的数的读法与个级的数的读法的联系与区别。结合读数,培养学生的类推和归纳概括能力。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水平探究理解新知。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教学重点:含两级的数的读法。教学难点:每级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读出下面的数305300535002879(1)我们学过哪些记数单位?参考资料,少熬夜!(2)请你按数位顺序表中的顺序依次说出所学过的数位。(3)万级包括哪几个数位?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万级的数的读法。我们已经学习过万以内的数的读法。而像我们昨天的城市人口数据的大数该怎么读呢?(1)出示含两级的数位表,并在相应的数位下面呈现2496,让学生读一读。(2)再呈现24960000让学生试读。比较24960000与24960000在数位上的区别。启发:引导24960000的读法。说说各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引导说出一共有多少万?这个数有什么特点?(个级的四个数位上都是o,即这些数都是整万的数,末尾的零都不读出来。)读法与以前学过的数的读法有什么异同点?相同点: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去读。不同点:万级的数要在后面加读一个“万”字。小结万级的数的读法小结:整万数的读法,先分级,把万级上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就行了,个级上的四个零都不要读出来。练习读一读500001800002350000400000002、含有万级和个级两级的数的读法。学习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①板书6407000。②引导观察6407000与24960000的相同点与不同点。③学生自己试读,交流读法。④小结读法:分级——先读万级上的数——接着读个级上的数。教师随学生叙述板书,六百四十万七千(1)学习级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①板书85000300。②学生自己分步骤试读。③师声生同读。④小结读法:每级中间有0的应该读零。⑤按正确的读法师生品读。(板书:八千五百万零三百。)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内化提高教材第5页的“做一做”。参考资料,少熬夜!(1)观察每个数的特点。同桌互读。2、做练习一第2题。3、教师在计数器上拨数,学生读。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篇】[教学目标]1、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3、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同学们喜欢玩篮球吗?(屏幕出示)看,四(1)班的一、二组同学正在进行投球比赛呢,规则是每人投10次球,看哪组投的准?今天,我们班同学来给他们当裁判,好不好?第一次,每组出一人,老师用两幅统计图分别表示出了第一组和第二组投中的个数(多媒体出示第一组投中7个,第二组投中6个),哪组投的准一些?生判断:第一组投的准一些;问:你是怎么判断的?指名回答。第二次,每组出两人,(多媒体出示第一组两人分别投中6个、7个,第二组两人分别投中5个、9个),哪组投的准?生判断:第二组投的准;问,这次你们是怎么判断的?指名回答。第三次,两个组所有同学都参加比赛,(多媒体出示第一组四人,第二组五人及成绩),这次又是哪组赢呢?预设:生1:第二组赢,第二组投的总数多;生2:我觉得比总数不公平,因为第二组多一个人师:到底事实情况怎样?我们必须想个方法来说服对方,请你们开动脑筋,先自己思考,有了想法后小组内相互参考资料,少熬夜!交流。小组讨论,教师巡视。问:有结果了吗?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你认为应该比什么?师:你觉得哪一种比法更加合理?说明你的理由。指名回答。师:在刚才的讨论中,我们明白了参加比赛的人数不一样多,算总数不公平,就不能用这种方法。只有求出第一组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第二组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才能一比胜负。(出示:第一组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第二组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平均数。(板书:平均数)二、自主探究,理解新知师:你能试着求出第一组平均每人投中几个球吗?1、先合再分(多数学生都会先想到计算的方法)(生答,师演示)会列式吗?板书:6+9+7+6=28(个),28÷4=7(个)师:这种方法是先怎样,再怎样的?给它取个名字“先合再分”。这里的28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除以4?这样我们求出了第一组平均每人投中7个,反映了第一组投中的平均水平。那你会计算第二组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球吗?自己算一算。(指名答,师板书)9+8+5+3+5=30(个),30÷5=6(个)。问:刚才第一组用总数除以4,到了第二组,怎么就除以5了呢?(因为第二组是5个人)通过算平均成绩,现在你能比较出是第一组投得准一些还是第二组投得准一些了吗?(出示:答:第一组投得准一些。)2、移多补少法。⑴(出示:第一组投球成绩统计图)我们再来看第一组同学的投球成绩统计图问:谁还有不一样的、更独特的方法求出第一组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球吗?(预设:二号和四号本来就是7个,把一号的8个移1个给3号,最后大家都是7个。(生答,师演示)师:通过把多的移一些补给少的,使每个人都一样多。我们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叫“移多补少”。⑵你能用移多补少法看出第二组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吗?(生答,师演示)(出示第一组、第二组投球成绩统计图)同学们,不管用哪种方法,刚才我们都得参考资料,少熬夜!出第一组平均每人投中7个,这个7就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