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课程是教育内容的总和及其相互关系,课程理论主要研究课程设计、课程的实施和课程的评价。•第一节课程的概述•一、课程的含义•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是指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的总和以及它们之间的开设顺序和时间比例关系。•更狭义的理解,课程特指某一门课程。•第一,课程是指学校中所要进行的德、智、体、美等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第二,课程不仅包括各门学科、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等活动。•第三,课程不仅规定了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要求,而且规定了各门学科设置的顺序和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课程作为构成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同时体现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教育与个体发展相适应的基本原理。•二、课程类型•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课程设计的种类。•(一)按课程的设计形式——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学科课程是按各种不同的学科划分门类,并按照知识的逻辑体系加以设计的课程。学科课程是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课程类型。•1.系统地传递人类的文化精华;•2.获得系统的文化知识;•3.提高教学效率;•其不足:•1.忽视学生的需要;•2.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3.忽略社会的现实需要。••活动课程,也叫经验课程,是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学生的活动经验为中心设计的课程。•活动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它的优点与不足正好与学科课程相反。(二)按学生选择课程的自主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是为保证所有学生的基本学力而开发的,所有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必修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保证社会和国家对其成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合格)选修课程是指学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有选择地学习的课程。选修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三)根据课程的任务——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基础能力(读、写、算)的培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内容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也注重能力的发展和学习动机、态度的培养。基础型课程是必修课程。如小学语文、数学、外语。•拓展型课程重点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并进行迁移,往往是选修课程。•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态度与能力。这是一类在教师引导与指导之下,由学生自主设计、探索完成教学任务的课程。课程从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到实施以及结论的得出,完全由学生自己来做,注重研究过程甚于研究结论。(四)根据课程的制定者——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行政机关。国家课程属一级课程。体现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以保证教育的质量。这类课程的计划、标准和教材由国家统一审定,非经批准,地方不得随意变动。地方课程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情况自行安排的课程。这类课程属二级课程。可以安排学科类课程,也可以安排活动;可以安排必修课,也可以开设选修课。地方课程的编定权在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县、校不经批准无权变动。学校课程是学校自行研究开发的课程。学校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于尽可能适应社区、学校、学生的差异性。学校课程通常是由校长领导、教师参与研制开发的,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三、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社会、知识和学生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一)社会发展的要求与提供的可能现代的学校课程必须反映现代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以及内容、手段的更新变化。(二)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课程内容应反映各门科学中具有高度科学价值和时间价值的基本理论、法则和基本概念。课程的编制应考虑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性,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以保证学校课程的科学性、系统性。(三)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课程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现实与发展的关系。四、课程理论的历史与现状(一)课程理论的萌芽我国最早使用“课程”一词的是朱熹。西方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著作《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二)课程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美国博比特1918年,他出版了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活动分析法”——通过对人类社会活动的分析来发现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等,并作为课程设置的基础。泰勒1949年《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公认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之作。编制课程的四个基本步骤: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其中确定目标是最为关键的步骤,“目标模式”。•(三)现代课程理论•学科中心课程理论:课程的基本内容是人类文化中最具学术性的知识,课程的设置原是学科知识自身的逻辑体系。•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学者布鲁纳和课程论专家施瓦布等。(结构课程理论、要素课程理论)•学生中心课程理论: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动机和需要、能力和态度为基础来编制课程。•卢梭——自然主义课程论、•杜威——儿童经验主义课程论、•罗杰斯——人本主义课程论。•社会改造课程理论:•围绕重大社会问题来组织课程内容。•代表人物有美国学者布莱梅尔德和巴西学者弗莱雷等。第二节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指课程结构的编制,主要涉及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三个层面。一、课程计划(一)课程计划的含义与意义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课程计划是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二)课程计划制定的依据•教育目的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水平。•(三)课程计划的构成•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1.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的培养要求。它是课程设置的依据和前提。•2.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规定开设哪些学科及其教学要求。其中,开设哪些学科是课程计划的中心。•(四)课程计划编制的原则•1.以教育目的为前提,体现课程结构的完整性。既要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又要保证各学科之间的协调。•2.以科学的课程理论为依据,体现基础性与多样性。要处理好基础课与提高课、分科课与综合课、理论知识课与实践应用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等课程中的几对基本关系。•3.以学生的发展水平为基础,体现知识的衔接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正确处理好现实与发展的关系。•4.以课堂教学为主,全面安排各项活动。(五)课程计划对学校和教师的意义与要求1.对学校工作的指导意义和要求课程计划体现了国家对学校教育的统一要求,是学校组织教学工作、确定工作步调的依据。(1)开足开齐课程;(2)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各项活动;(3)认真监督和及时评价课程计划的执行情况。2.对小学教师的指导意义和要求课程计划是指导教师进行教学和其他活动的依据。(1)认真学习和熟悉课程计划,了解小学教学和其他活动的全面安排和要求。(2)了解自己任教学科开设的年级、顺序、教学时数,所任教学科在整个课程计划中的地位与作用;(3)了解任教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与衔接。(4)综观学校教学、教育全局,明确自己的任务与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好教学、教育工作。•二、课程标准•(一)课程标准的含义•课程标准,亦即学科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规定学科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2001年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课程标准代替了教学大纲,其变化表现在:课程内容——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共同、统一的基本要求。课程功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关注教学的全过程课程管理——三级课程管理,有选择性和灵活性•(二)课程标准的结构•义务教育阶段首次颁布了17个学科的18种课程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等部分。•(三)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执行1.认真研究和把握课程标准。2.全面系统地理解课程标准3.严格执行课程标准。4.以课程标准作为自己检查教学质量的依据。三、教材(一)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部分。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二)教科书的编写与使用1.教科书的概念及结构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以准确的语言和鲜明的图表等,明晰而系统地阐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教科书一般由目录、课文、习题、图表、注释、附录等部分构成。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部分。2.教科书的作用(1)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教学的主要材料。(2)教科书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3)教科书是统筹教学与各种活动的根据。3.教科书的编写与编排(1)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第一,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教材的科学性是基础,教材的思想性应寓于科学性之中。第二,强调基础性——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能力,处理好基础知识和先进科学成就之间的关系。第三,注意适用性——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第四,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第五,表达确切——层次分明;表述精练、生动、流畅,篇幅要详略得当。第六,强化联系性。(2)教科书的编排形式教科书的编排——直线式和螺旋式两种形式。螺旋式编排比较符合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直线式编排可以减少重复,节约时间和精力。(3)教科书的编排要求第一,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符合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要求。第二,教科书标题和结论要用不同的字体或符号标出,使之鲜明、醒目。第三,封面、图表、插图等,要力求清晰、美观。第四,字体大小要适宜,装订要坚固,规格大小、厚薄要适度,便于携带。4.教科书的使用要求教科书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第一,认真钻研和深刻理解教科书,通过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和大体掌握。第二,透彻理解教科书的内容,备课时围绕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来设计教学过程,把重点和难点化为学生可以接受的信息。第三,充分利用教科书,包括有关图表、附录等。教师的讲授应以教科书为基本依据,帮助学生理解、领会。第四,教师还应灵活引进有关学科的新知识。第五,适当补充本民族、本地区的乡土材料。第六,指导学生充分运用好教科书。(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含义与意义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它包括教材以及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各种资源。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狭义的课程资源——素材性课程资源,指形成课程的直接要素来源;广义的课程资源——条件性课程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如图书馆、博物馆、实验室、互联网等。2.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与方法第一,进行社会调查。第二,审查学生活动。第三,开发实施条件。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和各种活动场馆、专用教室等的合理建设。第四,研究学生情况。第五,鉴别校外资源。第六,建立资源数据库。在新课程条件下,几种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1教师:教师不仅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本身还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是课程实施的的基本条件资源。2学生:学生丰富的信息,生活经验等都是课程资源的首要来源。3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一个程序化过程,更是动态的生成过程,教学过程是动态的课程资源。(四)课程设计的主要模式:目标模式:泰勒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确定目标最为重要。斯腾豪斯过程模式:克服目标模式过分强调预期行为结果的缺陷,取向于课程内在过程。四、课程实施的结构1.安排课程表,明确各门课程的开设顺序和课时分配。2.确定并分析教学任务。3.研究学生的学习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