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县组织工作情况汇报范例今年以来,我县以“思想观念大更新、能力本领大提升、干部作风大转变”三大活动为抓手,发扬“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推动全县组织工作再上新台阶,走好新时代“赶考路”。一、坚持政治引领,不断夯实党的根基。始终把政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强化学习教育,聚焦“两个确立”“两个维护”的根本定位,让全县干部不断夯实“闯创干”的奋斗根基。坚定理想信念,向学思悟践的高处行。以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深挖xx红色资源,以梅家洲红色教育基地为纽带,把颜昌颐故居、县烈士陵园、荆江南闸等红色基地串珠成链,打造党性教育教学点,用“旧址现场授课”+“沉浸式体验”创新党性教育方式,引导全县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传承优良红色基因。提升能力水平,向干事创业的实处行。以贯彻落实“三大支撑八项重点”工作为主线,大力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计划,用好“xx讲堂”“书记课堂”“每月学堂”等原创平台,加强换届后新任领导班子任职培训、公务员专业培训和基层干部主题培训,推动“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化、常态化,不断提升党员干部强党建、抓经济、促发展的能力水平。持续转变作风,向刀刃向内的深处行。将党性党纪、廉洁从政、道德法治等作为各类集中轮训和专题培训必学内容,把过好党内政治生活作为深化政治建设考察的重要方面,摸排全县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政治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实等10类问题的负面典型,通过“五分钟以案释纪”等系列举措警醒教育干部,促进干部作风的好转。二、坚持导向鲜明,全面加强队伍建设。以政治建设为统揽,坚持“统筹把握、从严把关、纪律严明”的原则,选育管用干部,锻造“红色队伍”,为全县发展大局提供有力保障。深化政治考察,严把“入口关”。始终把政治建设考察摆在第一位,坚持“一米看干部”的近距离、贴近式方式,采取深入走访、督事察人、跟踪问效等手段了解干部在政治站位和履职履责中的表现,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干部“精准画像”,更有效地识别和使用干部。注重选拔培养,树好“风向标”。坚持“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鲜明用人导向,注重“赛场选马”,及时跟踪了解干部在承担急难险重工作中的政治表现、工作态度、执行能力、心理素质等,重点提拔在农村基层、乡镇一线埋头苦干的干部,在防疫抗灾、信访维稳战场敢于担当的干部,在乡村振兴、招商引资工作中攻坚克难的干部。持续推进选派跟班学习工作,探索性开展县直单位与乡镇干部的“双向交流”,让干部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强化监督管理,用好“指挥棒”。严格落实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组织函询、提醒谈话、述职评议等多种方式,强化对选人用人、“三重一大”、党委(党组)议事规则等领域的重点监督,综合运用纪检、巡察、绩效考核等各方面监督成果,对政治意识不强、担当作为不够、工作作风不实的“躺平”“点卯”式干部进行严肃问责、严格追责。三、坚持强基固本,整体推进基层党建。紧紧围绕基层党建规范化标准化工作要求,着力提升基层党建质量水平。力促乡村振兴。按照“六好”“六有”的目标要求,扎实做好我县“一乡三村”试点工作,抓点带面助推乡村振兴全面展开。大力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消薄攻坚”行动,为54个集体经济薄弱村选派第一书记,全力攻坚村级产业发展,确保年内薄弱村全部消除,其他村全面提升。提升两新质效。抓实两新党建工作,深入开展两新党组织组建攻坚行动,实现党组织覆盖率“三个100%”,持续培育两新党组织标杆典型。开展示范创建。抓实基层党建“一县一品”创建活动,以城市小区党建、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公益服务为全县党建品牌创建主题,宣传推介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xx经验。引领基层治理。开展基层党组织整建提质专项行动,构建“县委领导、乡村主导、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推动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常态排查、持续整建、滚动升级,全面打赢专项行动攻坚战,确保县乡村如期转化提质。抓实党员管理。探索党员分类管理,严格发展党员政治审查,注重从产业工人、青年农民、高层次人才以及两新组织中发展党员。四、坚持刚柔并举,全面激发人才活力。紧跟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坚持党管人才不动摇,以刚柔并举的全方位举措,努力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紧扣需求引才,汇聚xx发展的人才力量。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员到事业单位和企业工作。深入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和“‘职’在民企”“金秋招聘月”等活动,充分发挥校园招聘和驻外商会的作用,吸引各类优秀人才回乡创业,为xx企业输送各类高素质人才。搭建平台聚才,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以科技专家服务为抓手,发挥科技特派员、帮带导师、驻村工作队等人才队伍作用,因地制宜培育农民大学生,有力助推乡村振兴。引进诊疗名医在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坐诊、授课,带动优质医疗资源和人才资源下沉一线,真正为基层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优化环境留才,激活干事创业的人才支撑。落实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人才制度,各单位“一把手”每月与引进人才谈心谈话,了解工作生活困难,给予全方位关心爱护。为引进人才解决住房、子女就学等现实需求,切实做好人才工作及生活补贴、科研经费、特殊贡献奖励等发放工作,最大限度解决人才留住的“后顾之忧”。引导和支持企业开展人才自主评价,通过绩效激励、股权激励等办法让人才“放开手脚”发挥才能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