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苏教版上册语文教案【参考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参考资料,少熬夜!六年级苏教版上册语文教案【参考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六年级苏教版上册语文教案【参考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小学语六年级语文教案【第一篇】《列子两篇》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大概意思。3、感受这则寓言告诫人们的道理,读书、学习浅尝辄止的人,不可能有大成就。学识技艺,是永远没有穷尽的。教学重点:借助书下注释,查找的相关资料,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理解文中每句话的大意。教学难点:部分句子的理解以及通过品词析句感受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论语四则》,了解了做学问的道理,今天我们再来学一个跟学习有关的故事,(请大家打开书翻到84页)这个故事选自《列子》。谁能简单介绍一下《列子》?(相传为战国时期的郑国人列御寇所著,其中保存了许多先秦时代优秀的寓言故事和民间故事。)2、齐读课题。3、能说说题目的意思吗?(就是薛谭学习歌唱。)“讴”就是歌唱。4、再齐读课题。理解了意思,再来读课题。二、读通课文。1、练读。学古文,读通是第一步,课前预习了吗?课文读得怎么样了?自己先练习着读一读!生自由读课文。2、指名读。谁愿意先来读一读?预设:(读得好)读得很好,尤其是有几个比较难读的字,你都读准了,很了不起!预设:(读得不好)读得不错,但是有几个字比较难读,要把字音读准。我们一起来认读这几个字,跟我写:板书饯衢遏(写、谁会读,齐读)把这几个字送回古文的句子中,读一读。同桌互相参考资料,少熬夜!听听他读得准不准3、范读。古文的朗读,除了要读准确外,还要读出韵味,怎样才能读出韵味呢?(注意停顿才能读出韵味。还要根据它的意思断句)这样,老师也想给你们读读,可以吗?(你也可以在文中用斜线做一个停顿提示?)好吗?(师范读)4、练读。老师相信您能比我读得更好,能做到吗?自己练习读一读。5、指名读。读得非常认真,谁愿意再来读一读?生1不好师指导(你们也练习读一读这句)生2好读得好不好6、齐读。读得很好!还有谁想读?这么多同学,我们一起来读,好吗。三、读懂课文(一)课文读通了,第二步是读懂。怎样弄懂古文的意思,你有什么好办法?(看注释、读课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确实,这些都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法宝,下面就让我们先在小组里合作着弄懂课文的意思。(二)谁来读一读自学提示。自学,小组讨论(三)汇报交流。让我们来交流一下吧,这样,咱们一块对着注释来理解句子,你们边说老师边把它打在大屏幕上好不好?我们一句一句地来说吧。谁来说?一句1、生说2、看他写得你觉得他有没有说清楚、具体、明白。3、补充、修改。有没有要补充的地方?评价:你能推敲语言,这就叫字斟句酌。真是精益求精啊!4、重点理解:于向、跟为什么不说“薛谭于秦青学讴”,谓“自己以为”是从哪些字来的?“自谓”,谓在这里就“以为”的意思。两个之大家发现了没有,这句话中有2个一样的字(之),真是个伟大的发现,人们常用“之、乎、者、也”来形容文言文的特点,就是因为它们在文言文中用得特别多,能说一说你们对这两个“之”字的理解吗?满意了吗?二句1、生说2、看他写得你觉得他有没有说清楚、具体、明白。3、补充、修改。有没有要补充的地方?评价:你能推敲语言,这就叫字斟句酌。真是精益求精啊!参考资料,少熬夜!4、重点理解:于“饯于郊忂”中的“于”与上句的“于”意思相同吗?与古诗中的意思一样吗?一词多义,这就是汉语的魅力。记到书上悲歌?声震林木,响遏行云,怎么解释?这句话是形容什么?(声音极具震撼力)三句1、生说2、看他写得你觉得他有没有说清楚、具体、明白。3、补充、修改。有没有要补充的地方?评价:你能推敲语言,这就叫字斟句酌。真是精益求精啊!4、重点理解:乃:于是、就的意思,看到“乃”字,你们能想起曾经学过的哪句诗?意思一样吗?学知识能够由此及彼,这就叫融汇贯通,记到书上谢:道歉,谢罪。平时我们常说的谢谢的谢是什么意思?(感谢)全文齐读课文。好,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原文已经译成了1篇现代文,数一数我们在表述的时候用了多少字?和你们查的一样吗?原文用了多少个字,我们看到现代文的特点是十分具体,你比较一下文言文的特点是什么?(简练、读起来朗朗上口。)文言文简约而不简单,几千年来它传递知识,传承文化,是我们祖国文化的精华!好,让我们来齐读课文,感受文言文的美。四、拓展延伸1、想象。文言文虽然简练,却给了我们很多的想象和补白的空间。看到薛谭回来继续学习唱歌,秦青会说些什么呢?你能想象一下并且试着用文言文表述出来吗?评价:你们不仅能学以致用,还能活学活用。真好!2、第二段。其实,原文中下面还有一段话,想看看吗?老师来读,你们结合注释想一想这个故事讲的大概是什么?(师读故事)3、说大意。谁能说说这段话的大概意思。基本意思说出来了,故事的确如此。4、成语。同学们,你们可曾知道,其实我们现在用得很多成语就来自古人的文章,你都知道那些成语出自古人的文章?(完璧归赵、负荆请罪、毛遂自荐、守株待兔、拔苗助长、滥竽充数、刻舟求剑)那要是有人问你成语“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出自哪里你知道吗?(薛谭学讴)(意思是形容歌声或者是音乐优美,耐人参考资料,少熬夜!寻味。)真聪明,其实在文章的第一段中也有一个成语,知道是哪一个吗?响遏行云(意思是形容歌声嘹亮。)把这两个成语记在书上。五、揭示道理、再读课文1、道理:同学们,刚才我们知道,课文仅仅有五十一个字,它却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你知道是什么道理吗?(学海无涯、学无止境、谦受益,满招损、知错就改)板书:学无止境短短五十一个字,一个简简单单的小故事,到现在还在影响着人们,这就是古代文化的魅力。2、练习读课文。同学们,如果我们能重现古人读书的情景那该有多美,比如说,你就是私塾里的白胡子老先生,或者你就是在温习功课准备上京赶考的书生。你将如何吟诵呢?练读。3、指名读。谁先来试一试?(不好——好共三人)4、齐读。你们也想吟诵一番吗?想读的站起来读,自己读自己的,相信自己,你就是最棒的。六、背诵课文1、练习背。读得这么好,能试着把它背下来吗?自己先练练。2、指名背。谁来试一试?(不好——好共三人)3、齐背。这么多都背下来了,我们一起来背好吗?同学们,短短的四十分钟里,我们读通了古文,弄懂了它的意思,还有大部分同学把课文背下来了,收获真不小。今天晚上把这篇文言文背给你的家长,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家长听,好吗?作业:1、搜集名言。2、预习《纪昌学射》。自学提示:1、请同学们先独立学习,弄懂课文的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述清楚,具体、明白。2。在小组讨论交流时要轮流发言。每个同学都要把自己的想法讲给小组同学听,或者为其它同学做补充。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第二篇】《吕氏春秋两则》教学目标:1、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方、引、善、遽、任、悖、涉、契、刻舟求剑、惑等),理解词的基本意义和语境意义。2、积累“引婴投江”和“刻舟求剑”等出自《吕参考资料,少熬夜!氏春秋》的成语,了解其典故,理解其寓意。3、了解解释说理、以小见大的手法。能力目标:理解两个寓言故事的含义,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这两个故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概括故事的哲理;了解“寓言”的特点。情感目标:领悟两则寓言故事的哲理,懂得做事不能主观臆断的道理。教学重点:了解寓言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即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说明深刻的道理教学难点:理解词的基本意义和语境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简介《吕氏春秋》。交流查找的有关《吕氏春秋》和预习课文的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进入新课文作铺垫。二、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课文三、整体感知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讲述了怎样的道理?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家长依仗老话“有其父必有其子”的逻辑,强迫幼小的生命“游泳”差点溺杀小生命,这则寓言告诉人们:说明“对象”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改变,否则会酿成大错。★楚人乘船渡江,剑掉入水中,他不是马上潜水寻找而是在船上刻好记好等船停下再去寻找。船已行驶,而剑却沉入江底,此时去找有什么用呢?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说明情况变化,解决问题的手段不能不变,否则会失败。2、作者(编者)对这两则事是什么态度?不认可、嘲讽、蔑视甚至批判!四、精读课文,理解感悟1、提示重点掌握的词语:方、引、遽、任等字的用法。2、挖掘故事寓意,了解“以小见大”的写法。“引婴投江”,对象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不变——“悖”。“刻舟求剑”地点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不变——“惑”。3、对学生的感想及认识进行评点,揭示故事的现实教育意义。4、分别找出文中的叙述和议论部分。5、通过比较找出两则故事在上述各方面的异同点。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进行两则故事的比较分析。1、作者对两则故事的态度相同参考资料,少熬夜!2、都告诉人们事情本身发生变化时,解决问题的手段也应该随之改变。不同;1、故事内容相异2、说明对象不同3、一个强调说明“对象”一个强调发生地点。五、延伸阅读1、让学生走进文本深处,加深对寓意的理解,训练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2、朗读感知“引婴投江”“刻舟求剑”故事。组织学生品读课文,并对学生的朗读作出评价。六、布置作业完成《点击》小学语六年级语文教案【第三篇】《灯光》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理解革命先烈对未来的憧憬和为此作出的牺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教学重点:通过对人物言行、神态等描写的分析,帮助学生体会郝副营长为了幸福的明天,宁愿牺牲自己生命的崇高品质。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及课文中心之间的联系。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2、教师提问:①你见过什么灯?它们的形状是怎样的?分别用在什么地方?②这些灯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如果没有这些灯,生活会是怎样的?有了这些灯生活又变得怎样?(学生联系实际,在说的过程中已经对“我”漫步_广场感到“光明”和“温暖”有了具体的认识。)二、理清课文脉络。1、读课文,弄清人物间的关系。(“我”与郝副营长,虽然工作性质不同,但目的是一个,即消灭国民党_,解放全中国。)2、读课文,通过填空弄清火光与的关系。(1)战斗间隙,郝副营长划着______,借着______看一本书,书上的插图画的是______。他充满了对未来的______。(2)守敌的围墙被炸开一个______,突击连马上参考资料,少熬夜!______,后续部队在黑暗里______,在这______的时刻,郝副营长划着火柴,点燃了______,______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3)战斗胜利了,现在孩子们能够在______学习,可他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______。(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使学生体会到微弱的火柴亮光使郝副营长对充满了无限的向往,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用点燃那本书的微弱火光照亮了通向胜利的道路,也照亮了他人生最光辉的时刻。)3、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三个“多好啊”的句子,加以体会。(1)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对_广场“”的赞叹,引起“我”的回忆。)(2)“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郝副营长看了书中插图后,对图上的孩子能在下看书深感羡慕)(3)课文第七自然段。(说这话的依然是郝副营长,他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三、指导朗读(指读、组内读、齐读等形式)1、指导学生读回忆部分(3——11自然段)。郝副营长的话要读出沉思、询问、回忆、憧憬的语气;激战部分要读出“猛烈”、“着急”;战斗结束部分,语速放慢,读出对战友无限崇敬之情。2、指导朗读课文首尾段。这部分总的基调是流畅,读出对战斗深沉的怀念。3、感情朗读全文。四、延伸拓展1、简介作者,鼓励课外阅读。2、写出学习本文后的感想。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案【第四篇】教学目标:1、通过品读课文,了解作者笔下的上海的弄堂的生活的特点。2、体会作者蕴涵在文章细致的描写之中的对于弄堂的情感,尝试感悟上海人的处世态度、生活理念和精神特征。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