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一、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概念和教育的历史发展1.教育的概念。2.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3.教育的起源和学校教育的产生。4.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2.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3.教育学的学科特点和发展趋势。(三)教师与教育学1.教育学的价值。2.教师如何学习教育学。二、教育与社会的关系1.教育与社会经济。2.教育与政治制度。3.教育与社会文化。4.教育与社会人口。5.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三、教育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一)人的发展概述(二)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1.几种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观。2.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三)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与教育四、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概述1.教育目的的内涵和层次结构。2.教育目的的功能。自主性,灵活性,参与性,差异性(二)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1.不同价值取向的基本观点。2.在确立价值取向中应注意的问题。(三)我国的教育目的1.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精神实质。2.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四)教育目的与当代素质教育1.素质教育提出的背景与特征。2.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比较。3.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五、学校教育制度(一)学校教育制度概述1.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2.影响学制的因素及当代学制发展的特征。(二)学制的形成与发展1.欧美现代学制的建立。2.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23.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三)义务教育(四)终身教育六、学生与教师(一)学生1.学生的本质属性。2.学生的地位。3.当代学生的特点。(二)教师1.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2.教师角色和教师劳动的特点。3.教师的职业素养。4.教师专业发展。(三)师生关系1.师生关系的概念及其作用。2.师生关系的构成。3.师生关系的模式。4.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七、教育途径与课外教育活动(一)教育途径概述(二)学校课外活动1.课外活动的概念、特点与意义。2.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内容。3.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4.学校课外活动的实施要求。(三)综合实践活动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界定。2.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4.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及其开发。第二部分教育心理学一、教育心理学与教师的专业成长(一)教育心理学概述1.教育心理学的定义。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3.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二)教师的专业成长1.从新教师到专家教师:新教师的特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2.专家教师的特点:专家教师与新教师的差异、教学专长、心理品质。3.教师的成长及培养:影响因素、教师发展中的刻意训练、塑造完整的教学人格。二、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一)认知发展与教育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基本观点、认知发展阶段理沦、在教育3上的意义。2.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基本观点、在教育上的意义。(二)社会化发展与教育1.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含义、教育意义。2.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含义、教育意义。3.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三、学生个体差异与教育(一)学生的认知差异1.认知方式差异。2.认知能力差异。3.认知结构差异。4.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二)学生的性格差异1.性格的概念。2.性格的个别差异。3.性格差异的鉴定。4.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三)特殊儿童的心理与教育1.特殊儿童的概念。2.特殊儿童的类型。3.特殊儿童的教育。四、学习与学习理论(一)学习的概述1.学习的定义。2.学习的生物与社会意义。3.学习的分类:我国流行的学习分类、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奥苏伯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分类、广义知识观的分类。(二)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1.经典条件作用。2.操作条件作用。3.社会学习论。4.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三)认知主义的学习观1.早期的认知学习研究:格式塔心理学家的顿悟说、托尔曼认知地图论。2.现代认知学习观: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信息加工理论。(四)建构主义的学习观1.建构主义的不同倾向。2.不同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主要分歧。3.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共同点。4.建构主义学习观的教学含义。,(五)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1.人本主义心理学概述。2.马斯洛与康布斯的学习理论:马斯洛的学习理论、康布斯的学习理论。3.罗杰斯的学习理论: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自由为基础的学习原则。4.人本主义思想在教育上的实验。4五、广义知识的学习(一)陈述性知识的学习1.陈述性知识的表征。2.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和条件(六步三段两分支)。3.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与保持的策略。(二)智慧技能的学习1.知识与技能的关系。2.程序性知识的表征。3.智慧技能的习得过程和条件:智慧技能的层次、辨别技能的形、概念学习、规则学习。(三)认知策略的学习1.认知策略的性质。2.认知策略的分类。3.认知策略学习的一般过程和特点。4.认知策略学习的条件。六、动作技能的学习(一)动作技能的性质1.动作技能的含义。2.动作技能的分类。3.熟练操作的特征。(二)动作技能的习得与保持1.动作技能学习的理论。2.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与习得的指标。3.动作技能的保持。(三)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因素1.有效的指导与示范:指导与发现的比较、指导内容的影响、指导法的影响、示范。2.练习:练习的分布、练习中的整体与局部、心理练习、练习中的情干扰效应。3.反馈:反馈的含义与分类、反馈在动作技能学习中的作用。七、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改变(一)态度的形成与改变1.态度的含义。2.态度的学习的过程与理论。3.促使态度改变的方法。4.巩固态度的方法。(二)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1.价值观概述。2.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八、问题解决与迁移(一)问题解决1.问题及问题解决。2.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3.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4.问题解决的策略。5.问题解决与创造。(二)为迁移而教1.学习迁移概述。2.传统迁移理论。3.当代的迁移理论及其教学含义。54.为迁移而教的一般建议。九、学习动机(一)学习动机概述1.动机与学习动机。2.动机与需要、诱因的关系。3.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4.学习动机的分类。(二)学习动机理论1.强化论。2.需要层次说。3.自我效能感理论。4.成败归因理论。5.成就动机理论。(三)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1.内部条件:学生的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成就与年龄特点、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个别差异、学生的志向水平和价值观、学生的焦虑程度。2.外部条件:家庭环境与社会舆论、教师的榜样作用。3.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的培养、学习动机的激发。十、学习的测评(一)测评理论概述1.测评中的基本概念。2.测量与评价的功能。3.测量与评价的主要类型。4.有效测评的必要条件。(二)教师自编成就测验的技术1.教师自编成就测验的步骤。2.常见题型的编制技术。第三部分教育政策法规一、教育法基本理论(一)教育法概述1.教育法的含义。2.教育法的特点:教育法作为一般社会规范和法律所具有的特点、教育法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和法律的特点。3.教育法的功能。(二)教育法律关系1.教育法律关系概述:概念、特征、类型。2.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内容。3.教育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三)教育法的渊源1.宪法:规定了教育法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立法依据、规定了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法律规范。2.教育法律。3.教育行政法规。4.地方性教育法规。5.自主性教育法规。6.教育行政规章。二、教育法的制定、实施与监督6(一)教育法的制定1.教育法制定的含义。2.教育法制定的程序:教育法律议案的提出、审议、通过、公布。(二)教育法的实施1.教育法实施的含义。2.教育法实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3.教育法的遵守。4.教育法的适用。5.教育法效力:时间效力、空间效力、对人的效力。(三)教育法的监督1.教育法监督的含义。2.教育法监督的类型: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社会的监督。三、教育法律责任与教育法律救济(一)教育法律责任1.教育法律责任的含义。2.教育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有损害事实的存在、损害行为违反教育法律、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3.教育法律责任的类型:行政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二)教育法律救济1.教育法律救济:教育法律救济的含义、特征。2.教育法律救济的途径:行政渠道、司法渠道、仲裁渠道、调解渠道。3.教育申诉制度:教师申诉制度、学生申诉制度。4.教育行政复议:教育行政复议的含义和特征、受案范围、程序。5.教育行政诉讼:概念和特征、受案范围、管辖、程序。四、学校、教师和学生1.学校:学校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违法行为与预防、学校安全教育。2.教师:教师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国家教师制度、教师违法与预防。3.学生:学生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未成年人保护与犯罪预防。4.学校安全教育。五、教育政策的基本理论(一)教育政策概述1.教育政策的含义:教育政策的概念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区别、教育政策的功能。2.教育政策的类型和体系结构。(二)教育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价与监控1.教育政策的制定。2.教育政策的执行。3.教育政策的评估。4.教育政策的监控。附: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5.《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7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摘要)第四部分德育和师德教育一、德育范畴、功能、目标与内容(一)德育范畴1.小德育与大德育。2.我国“大德育”形成的历程。3.我国大德育出现的原因。(二)德育功能1.德育的个体性功能。2.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三)德育目标1.德育目标及其分类。2.新时期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四)德育内容1.爱国主义教育。2.集体主义教育。3.德目教育。4.民主与法制教育。5.理想教育。6.心理品质教育。二、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一)品德要素的发展1.道德认识的发展。2.道德情感的发展。3.道德行为的发展。(二)品德发展的一般规律1.个体品德发展是诸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品德发展是个体在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的。3.心理内部矛盾是个体品德发展的动力。4.个体品德的发展与形成具有长期性与反复性。三、德育的原则与方法(一)德育原则1.课堂与生活相结合原则。2.疏导性原则。3.长善救失原则。4.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5.灵活施教原则。6.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7.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二)德育方法1.说服法。2.陶冶法。3.榜样法。4.锻炼法。5.奖惩法。8四、师德与师德规范(一)师德概念1.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2.师德与教师道德之间的区别。(二)师德规范1.师德规范的基本范畴。2.师德规范的核心内容及其解析。3.我国师德规范存在的问题。五、师德教育(一)加强师德教育的必要性1.教师职业特性的要求。2.教师劳动特点的要求。3.当代教育变革的要求。4.来自师德现状的要求。(二)师德教育的方式与途径1.职前教育中的师德教育。2.职后教育中的师德教育。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2008年9月1日颁布)第五部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一、课程理论与实践(一)课程概述1.课程的概念。2.课程类型。3.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4.课程理论流派。(二)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的内涵。2.课程目标制定的因素。3.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三)课程资源1.课程资源的内涵与类型。2.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四)课程设计1.课程内容的选择。2.课程组织。3.课程设计模式。(五)课程实施1.课程实施的内涵。2.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3.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4.迈向成功的课程实施。(六)课程评价1.课程评价。2.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3.课程管理。9二、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