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愿景与展望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愿景与展望游戏以其浓浓的趣味、愉悦等特性,吸引游戏者乐此不疲地自愿加入。玩游戏的人为了快乐而游戏,为追求轻松、愉快、自由的体验,自愿被卷入游戏并陶醉其中。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内容,欢迎参考借鉴与借鉴。一、游戏化:贯彻“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精神之必然理解游戏化,需要弄清楚“化”的含义。“化”有变化、改变的意思,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构成动词,表示使事物或现象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如绿化、本土化等。游戏化,意指使事物或现象转变成游戏的性质或状态。以此,不难推出教学游戏化、课程游戏化的含义。但如何深入理解游戏化、教学游戏化和课程游戏化,是我们行动的出发点。维果斯基认为,游戏是学前儿童发展的主要源泉,并非一种占优势的活动形式。这样的观点,有助于我们对游戏化的理解。1.游戏化:顺应学前儿童喜好游戏的天性游戏以其浓浓的趣味、愉悦等特性,吸引游戏者乐此不疲地自愿加入。玩游戏的人为了快乐而游戏,为追求轻松、愉快、自由的体验,自愿被卷入游戏并陶醉其中。游戏是学前儿童发展的主要源泉,儿童心理最重要的变化,都首先在游戏活动中表现出来。这就意味着游戏好比放大镜的焦点,“游戏在一个密集形式里包含了儿童各种发展的倾向,而且本身就是一个主要的发展来源”,游戏凝聚和孕育着儿童发展的方向。在游戏中,儿童的行为表现似乎总是高出他的日常行为,超越他的一般年龄。因此,陈鹤琴先生认为游戏是幼儿的生命,“游戏心”是儿童的天然本能,主张给予充分的机会、提供适当的刺激让儿童“多与万物相接触才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正是顺应儿童的这种天性,主张要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与特点,幼儿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在亲近大自然丰富多彩的生活、游戏化环境中,我们要营造愉快和谐游戏的氛围,彰显开放自由活动的魅力,吸引儿童卷入其中,体验过程并表现经验,满足儿童自主探索、自我实现的需要,确保因势利导地促进儿童有效发展。2.游戏化:浸润放松性警觉感的情境体验从儿童早期开始,儿童活动就没有全部游戏活动时期和全部工作活动时期的区别,而只有着重点的不同。维果斯基强调游戏并非一种占优势的活动形式,这种观点冲击了我们的常识。在实践中,游戏大都以非严肃的活动形式而存在,人们常常会利用游戏来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却并没有认识到游戏的意义及其价值,人们对待游戏的期望值有待提高。伽达默尔从哲学诠释的角度出发,认为游戏者的行为与游戏本身有区别,游戏对于游戏者来说不是某种严肃的事情,但游戏活动必然与严肃性关联,只有当游戏者全神贯注玩游戏时,游戏活动才会实现它所具有的目的。游戏者需要严肃认真地对待游戏活动,否则就会成为“游戏的破坏者”而被驱逐出游戏,游戏活动也会成为美国教育家杜威所指的缺乏目的的“傻淘傻闹”。放松性警觉是保持两种状态的平衡:类似小孩的状态,被动的聆听状态。所谓类似小孩的状态即儿童所呈现的具备创造性的游戏状态,及随之产生的对不可预知结果的开放心态以及对预测或估计的一种积极状态。被动的聆听状态类似于听一场精彩的古典音乐会,既放松又全神贯注。当儿童处于放松性警觉状态时,会更开放性地体验游戏,容易接受输入性的新经验。儿童在保持游戏与被动聆听状态时,处于放松性警觉状态,能在一种安全的情境下接受挑战。教师通过游戏化的情境,将儿童浸润在这种环境里,让儿童产生并保持一种放松性警觉感,既能使儿童感受到良好有趣的活动,又能让儿童始终以自然而单纯的方式接受挑战,使儿童学习成为看似自动化的主动过程。3.游戏化:创建最近发展区以激活经验联结张雪门先生倡导“一种自动游戏的方法断不仅限于一种游戏本身为止,总能在这个重要的半径上把各种活动和东西全画在一起”的观点。游戏不是为了愉悦心境,游戏必须成为经验内容的主要部分。罗森菲尔德认为,如果没有某种情感,记忆是不可能的,情感才能激发记忆。因此,游戏化的情境,对儿童积极热情地参与大多数学习很重要。它不仅能促使儿童积极参与社会互动并保持良好的情绪,还能激发深层动机,对于儿童理解某事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维果斯基提出,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游戏中的社会互动、想象和表征的转换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能导致更高水平的认知形式。游戏可以激发儿童的学习,促使儿童超越现有的发展水平,尤其是当更有经验或知识的他人予以其支持的时候。布鲁纳进一步强调,游戏情境为儿童提供的很多机会使他们能够自己制定和实施游戏规则,成人与儿童的互动为间接学习知识创造了“支架”,激起足以引导儿童的自觉性和行动向更高水平前进的冲动,以促使儿童力图表现自己日益趋向成熟的能力。游戏的最高目的是儿童的充分生长,能力的充分实现,以及引导儿童从一个水平向另一个水平前进。二、教学游戏化:中国幼儿教育的本土化创举中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1903)》(简称《蒙养院章程》)中规定,游戏位列蒙养院保育法之首。但由于当时“师资多为教会出身女子,家境贫寒、年轻无知,盲从译文,材料匮乏,机械实施,儿童被动瞎学”,她们把谈话、手工、唱歌、识字、积木等科目,按时间段排在功课表上。教师高高地坐在上面,儿童很端正地坐在下面。教师教一样,学生学一样,全体活动不脱离教师的示范,儿童不能别出心裁。教师效仿西洋皮毛,简单地把教材《三字经》《百家姓》的内容变作了游戏、歌谣、谈话、手技,忽视儿童的兴趣。尽管《蒙养院章程》把游戏作为首要的保育法,但当时幼儿教育以“灌输式”呈现“小学化的现象较为普遍。1.关注游戏:中国幼稚园本土化的开拓性研究从美国学成归来的陈鹤琴深知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但当时中国幼儿教育封闭、停滞、落后,游戏在幼稚园首要地位的落实受到限制,低水平师资沿袭“小学化”,整天将儿童关在狭小、拥挤的“幼稚监狱”,游戏时身体相互碰撞。“不管儿童此刻要不要玩,而教师总叫他们去玩。”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被忽略,儿童过着简单乏味的生活,缺乏与环境和社会接触的机会陈鹤琴一针见血地指出,“吾国社会对于游戏不加注意,甚有以为学校不宜让儿童游戏的,普通人常以游戏为顽皮”,“为什么不准他游戏?为什么强迫他一举一动像我们成人一样?……假使我们要收教育的良果,对于儿童的观念,不得不改变;施行教育的方法,不得不研究”。“快感是儿童产生游戏的诱因,只有当游戏给儿童带来快乐时,只有当儿童有好动的天性及游戏的能力时,儿童才愿意游戏”。因此,为改变游戏名存实亡、幼稚园“小学化”的局面,他大声疾呼革除流弊、实行改革。陈鹤琴主张要把儿童教育好,必须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他十分重视通过亲自观察来了解儿童的发展,最早运用观察实验的方法,每日对其长子的身心发展变化和各种刺激反应加以周密的观察和实验,进行详细的文字和影像记录。通过808天的持续研究记录,他发现了儿童好游戏等心理特点,旗帜鲜明地提出儿童的“游戏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戏”的观点,主张关注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价值。认为“儿童好游戏是天然的倾向。近世教育利用这种活泼的动作,以发展儿童之个性与造就社会之良好分子。”[15]他从儿童身心发展的角度考察儿童游戏产生的原因与游戏的发展变化,对游戏进行了科学深入的研究。他在评述国外游戏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关于游戏的价值、种类及发展阶段等观点。在幼稚园课程研究的过程中,陈鹤琴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教学游戏化”等15条办园主张,他所创办的我国第一个幼教实验中心——鼓楼幼稚园的实验成果,也成为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的《幼稚园课程标准》的制定基础。他的研究奠定了中国儿童教育科学化研究的坚实基础,开创了运用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化幼儿教育的先河。2.教学游戏化:课程游戏化的观念初现端倪陈鹤琴基于自己对儿童游戏的观察和研究,发现“儿童在一天醒的时候,只是动作,无所谓游戏,无所谓工作。”他认为幼稚园没有必要把游戏与工作分开,当教育活动充满趣味,符合幼儿好游戏的天性时,幼儿会自觉地在活动中学到东西。幼稚教育的主体是儿童,游戏是儿童的生命。由此,陈鹤琴顺应儿童好游戏的本性,以“做”为中心,把游戏看作是儿童学习科目的入门途径或辅助方式;提倡在幼儿园教学中,用游戏式的教导法;主张幼稚园应当采用游戏式的教学法来教导儿童,即“教学游戏化”。用游戏的方式教育,儿童不但学得快、效果好,而且印象深刻。所谓教学游戏化,就是“化”教学为游戏,游戏化的教学法是陈鹤琴提出的幼稚教育的原则之一。他观察发现“儿童总是喜欢游戏的,而且他游戏的时候会忘了自己,用全副的精神去做他的游戏,名义上虽是游戏,但所学的却是很好的东西。”因此,他认为游戏化适用于任何人与儿童,也适用于任何工作与教学,年龄越小越适宜。对成人来说,凡事当工作做就痛苦,当作游戏做就快乐,更何况以游戏为生活的儿童呢?他以教颜色为例,教师不必拿出某种颜色、某种色纸教儿童识别,只要用各种颜色来画图画,用各种颜色来做昆虫的游戏。这样非但可以教颜色,还可以教自然科。由此,他认为游戏具有双重价值,即“游戏的直接用处,虽只是寻求快乐,然而间接的用处则甚大,因为它可以发展儿童的身心,使儿童的感觉敏捷,对于儿童的生活有莫大之助益,所以幼稚园应当采用游戏式的教导法去教导儿童。”针对当时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他以读书为例进一步解释游戏化,如果能“化”读书活动为游戏,读书就会变得更有趣和快乐。名义上虽然是游戏,但所学的却是很好玩的学问、很好的东西。由此,陈鹤琴研究制作了识字牌、缀法盘等教具,教儿童通过各种识数的游戏去识数、识字。“教学游戏化”的提出,是借鉴美国先进的“做中学”理论,基于中国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建立在对儿童观察和研究的土壤里生长起来的,具有较强的适宜性;为扭转当时“灌输式”的“小学化”,给出了了具体可操作的方法,解决了当时幼儿教育缺乏理论和实践的困难;奠定了近代中国幼儿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基础。3.游戏即生活:对杜威“做中学”教育思想的呼应杜威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强调学校不能脱离眼前的生活,正如人不能脱离其生活的环境。教育就是儿童通过活动区体验和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学校课程应该着眼于儿童心智的生活经验,从现有的直接经验开始,注重培养儿童对现实社会的适应能力。对于幼儿园的儿童来说,这个过程就是游戏的过程,“儿童的生活可以说就是游戏,用游戏的方式教育儿童不但学得快、效果好,而且印象深刻。”儿童在做事,就是在游戏,“没有一些游戏和工作,就不可能有正常的有效的学习。”陈鹤琴深受杜威关于“游戏”与“工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思想的影响,“儿童对于游戏有一种天生的欲望,在低年级中最有用处”。他看到了儿童游戏既有寻求快乐的直接目的,也有促进儿童发展的间接目的。他认为,对于儿童来说“游戏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戏”。他以“做”为出发点,认为一切的学习,不论是肌肉的,还是感觉的、神经的,都要靠“做”。“教学游戏化”就是利用儿童好游戏的本性,激发其学习动机,让儿童自由、主动地“做”,充分尊重了儿童活动的主体性、积极性,强调了直接经验的重要作用。可以说,陈鹤琴“教学游戏化”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其受到杜威“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理论的直接影响,吸收了杜威重视儿童“做中学”的直接操作理念,将杜威思想本土化、科学化地实践创新,是立足中国本土、坚持儿童立场、关注实践问题的尝试,是借鉴外国理论、运用科学方法、创新教育理论的研究。以儿童立场作为儿童教育的起点,将儿童心理作为儿童教育的基础,正是当时中国传统教育所欠缺的,经过长期教育实践的总结和发展,陈鹤琴提出“以儿童为主”的基本观点,它与杜威提出的注重儿童教育的观念整体相似,不仅继承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还在本土化的研究中对中西文化进行了融合与创造。在继承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上,陈鹤琴根据中国国情做出了本土化、科学化实践创新。三、课程游戏化:对“教学游戏化”之传承与超越陈鹤琴提出,幼稚园课程就是3-6岁孩子所能够做而且喜欢做的经验的预备。他认为幼稚园里的课程很容易游戏化,提倡幼稚园的课程应当采用游戏式的教导法。他提倡“教学游戏化”,他相信无论什么工作,都可以化作游戏,要看教师的能力。由于当时师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