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与任用一、历代选官制度及标准1、先秦时期乡举里选《周礼·地官·乡大夫》讲到三年举行一次“大比”,以考查乡人的“德行道艺”,选拔贤能的人才。《礼记·王制》提到“乡论秀士”周时就在“庠”、“序”等地方学校中养士优者送进“国学”,再选其“贤”者授予一定的官职,有所谓俊士、进士等名称。《礼记·射义》还提到诸侯贡士于天子。2、汉代的察举征辟所谓“察举”,是中央和地方高级官吏,如丞相、侯、刺史、郡守等,将经过考察的优秀人才向朝廷推荐,经过朝廷考核后授予不同的官职。所谓“征辟”,是朝廷和高级官吏选拔任用属员的一种制度。高级官吏把有声望、有才干的人推荐给朝廷,由朝廷聘任为官的称为“征”,由地方高级官吏将人才聘为自己幕僚属官的称为“辟”。茂才和孝廉:西汉以举贤良为盛,东汉以举孝廉为盛东汉桓帝灵帝以后,“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九品”即将士人分为上上、上中、上下等九个等级。在各州、郡、县设“中正”,由中正官负责对当地人物进行考察,评定出品级的高低,供朝廷授官。后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4、隋唐宋元时期的科举制度隋废九品中正,设进士、明经二科取士。唐承隋制,并增设明法、明字、明算诸科,而以进士、明经二科为主。进士科重文辞,明经科重经术。唐代中央主持科举考试的机关是礼部,考官通常由礼部侍郎担任,称为知贡举。参加进士科考试要请当世显人向考官推荐奖誉,才有及第(及格)的希望。及第以后称考官为座主、为恩门,对座主则自称门生。同科及第的人互称为同年。唐人进士及第第一名称为状头或状元。同榜的人在长安慈恩寺雁塔题名,称为题名会。宴会于曲江亭子,称为曲江会。又遍游名园,以同榜少年二人为“探花使”,探采名花。唐代还有所谓制举--由皇帝特诏举行的考试,选拔特殊人才(面向所有人),考期不固定,科目由皇帝临时决定宋代最初也以进士、明经等科取士。宋神宗时王安石建议废明经等科,只保留进士科。5、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童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又称为庠生,俗称秀才。这是“功名’’的起点。生员分为三种:成绩最好的是廪生,有一定名额,由公家发给粮食;其次是增生,也有一定名额(不给粮食);新“入学’’的称为附生。(考试内容为八股文)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1)乡试,(2)会试,(3)殿试。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又称为秋闱。乡试取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礼闱,又称为春闱。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后一般要举行复试。八股文:结构有一定的程式,字数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称为八比文、时文、时艺、制艺。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清代贡生有岁贡、恩贡、拔贡、副贡。每一年或两三年由地方选送年资长久的廪生入国子监肄业的,称为岁贡。逢国家庆典进贡的生员,称为恩贡。每三年各省学政就本省生员择优保送国子监的,称为优贡。每十二年各省学政考选本省生员择优保送中央参加朝考合格的称为拔贡。乡试取入副榜直接送往国子监的称副贡二、我国古代官吏的考核从战国起,便以“上计”来考核官吏。秦代:“五善”:即忠信敬上、清廉毋谤、举事审当、喜为善行、恭敬多让;“五失”:夸以迣(lie,阻拦、阻止意)、贵以泰、擅裚(ji,既声)割(ge)、犯上弗知害、贱士而贵货贝两汉:以“上计”为主。有循序而升的“平升”,有越等而升的“巨升”魏晋南北朝时期,考核对象从地方官扩大到中央百官,晋武帝将三年改为每年年终考核,第六年大考核,以决定升迁降黜。唐代:“四善二十七最”:“四善”即: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始勤匪懈;此外,还详尽规定了考核百官职守的具体标准,即“二十七最”宋代没有严格的考核制度,仅规定三年一次“磨勘”,官吏们只要在任内不发生差错就加升迁。各级官吏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元朝:因袭历代汉族地主政权的考核制度,而且创设了“考功历”,使考核制度更加完善。考功历:无论大小官吏各给印刷纸一卷,卷首写明姓名、出身。调任时由上级长官注明任职年月,记载任期内的功过行状,最后填写“考功历”的有关官员还须结保具状,以免敷衍塞责或营私舞弊。吏部以“考功历”为依据,考定优劣,决定任免。明代考核制度更趋完善。分三等:“称职无过者为上,赐坐而宴;有过而称职者为中,宴而不坐;有过而不称职为下,不预宴,序立于门,宴者出,然后退。”清代沿用明代的“京察”、“大计”制度,并一概改为三年举行一次。考后注定评语,呈报吏部。吏部详加审查,对成绩优良者给以“议叙”,以示奖励。“议叙”的办法有二:一是加级,一是记录在案,以备提拔重用。三、我国官吏的休假、退休制度1、休假周代人们把祭神日作为娱乐庆贺的日子,每年分两次祭神:一次为春祭,即在仲春(二月)的头一天举行,由春官占卜此年庄稼能否有好收成;一次为秋祭,即在秋收之后,庆贺经过一年的劳动而获得丰收。届时“里人尽出”,椎牛宰羊,祭罢饮食宴乐,手舞足蹈,这一天官府内都不办理公事,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官吏最早的休假日。战国时代沿袭了周代秋祭的习惯,以十二月里的一天为腊节开始,杀牛宰猪,以祭百神,此时百姓大酺(pu音普,聚会饮酒),以庆丰收,在此大庆贺之际,官吏当然也休假了。汉代,官吏休假制度开始正规化。朝廷规定,凡元旦、腊日、二至日,官吏均得休假。汉代除了普遍性的国定节令假外,高级官员还可以享有例行的休假,这种休假,往往也称为“休沐”。据史书记载,汉代朝官每隔五天可以回里舍休沐一次。唐代官吏的休假制度:除了元旦、夏至、冬至这些传统时令节日官吏可以休假外,唐代天宝年间,朝廷还规定:“每至旬节休假,中书、门下文武百僚不须入朝,外官不须衙集”。有时候皇帝还将自己的生日命名为一个节日,届时官吏休假,同百姓一起庆贺。宋代国定的官吏休假日一年多达76天:一是宋代扩充了有些节令日的休假天数,如元旦、寒食、冬至节都休假七天,夏至、腊日等节各休假三天;二是增加了许多国定的休假日,如规定六月六日为天书再降日,休假一天,三伏天有司也休假,此外凡遇立春、春分、清明、立夏、立秋、重阳节、立冬等时令节日,都规定休假一天,这样一年之中官吏的休假日便一下子增加了许多。明清仅以岁首、端午、中秋为主要休假日,凡端午、中秋节时,商贾歇业,百工休假,官吏同百姓一样,于节前一天就衣冠楚楚,将端午粽子和中秋月饼互相馈赠。而岁首节时,一般官府从年底十二月二十日封印,正月二十日开印,官吏休假之期长达一个月。2、退休官吏退休,古代称为“致仕”,其本意是还禄于君主,也就是告老休息的意思,又称“休致”。“大夫七十而致仕”,说的是周代官吏退休的规定汉代规定,官吏到了七十岁,因耳目不灵,腿脚不便,精力不支,故得致仕。有功之臣退休者称“予告”,一般官吏退休称“赐告”。唐代有关官吏退休制度开始逐渐完善起来:最高为70岁宋代官吏的退休制度相当严密。一般文官满70岁,武臣年达80明清把官吏的退休年龄从70岁提前到60岁。鲁迅先生对旧社会的贪官污吏的心态描述:这些当官者“其所以要升官,只因为要发财,升官不过是一种发财的门径。所以官僚虽然依靠朝廷,却并不忠于朝廷,吏役虽然依靠衙署,却并不爱护衙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