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参考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参考资料,少熬夜!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参考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参考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篇】教学内容:P62例1、例2三维目标: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难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教具准备:时钟模型、投影仪、课件教学过程:一、猜谜游戏引入: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①“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②“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③“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3、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如:5时,3时20分,6时,9时50分等。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1:2时=()分(1)教师:1时等于……?(学生答)那2时呢?(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3)反馈a、60+60=120分b、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4)教师小结。2、让学生做P62的“做一做”中的题目1和补充题:3时=()分2分=()秒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参考资料,少熬夜!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3、教学例2:(1)教师投影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2)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3)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a、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b、45-30=15,是15分钟。4、小结(略)5、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三、巩固练习:1、完成P62“做一做”中的第2小题,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2、填空:(1)50分比1时少()分,1时比45分多()分。(2)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时。3、竞赛:教师口头报时刻,如:3时至3时45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四、全课总结,回归评价:教师:现在是几时几分?我们刚才是从9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1.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过程,学会口算方法。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3.培养学生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作用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熟练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学难点: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喜欢的游乐园的情境,一方面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为下面学习乘法做背景。二、探究新知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提出问题:坐碰碰车20元,3人需要多少钱?应该怎样列式呢?预设:20×3=提出问题:要怎样计算呢?预设1:可以用加法计算,20+20+20=60预设2:2个十乘3是6个十,也就是60。提出问题:那200×3=多少呢?预设:2个百乘3是6个百,也就是600。2.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提出问题:坐过山车每人12元,3人需要多少钱?怎样列式呢?预设1:12+12+12=36。预设2:把12分成10和2,用10×3=30,2×3=6,30+6=36。预设3:用3乘2等于6写在个位,1乘3等于3写在十位,就是36。提出问题:为什么要把3写到十位上呢?预设:因为1表示1个十,1个十乘3就是3个十。提出问题:想一想,12×4=应该怎样计算呢?预设:2乘4等于8写到个位上,1乘4等于4写到十位上。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三、巩固练习1.口算下面各题,说说你是怎样想的。20×7=200×7=700×2=21×4=23×2=32×3=2.一辆儿童三轮车的价钱是90元。幼儿园买了4辆,一共用多少钱?3.一共运来多少千克苹果?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口算算法的理解,熟悉计算方法。四、课堂小结提出问题: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参考资料,少熬夜!预设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因数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预设2:两位数乘一位数,把两位数分解成几个十和几个一,分别乘一位数后把乘得的积相加。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总结,帮助学生构建本节课知识体系,理清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以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生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估算、口算和笔算方法的活动,使学生经历理解算理的过程,以逐步掌握算法、形成技能。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进一步理解算理,体验算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笔算乘法的顺序与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答题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小红和大家一样,也是一个非常爱读书的孩子,星期天她和妈妈一起来到书店买书,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一套书12本,每本24元。)师:根据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一个什么问题?设计意图:从学生的想法出发,让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体现学生的自主性。预设生:一共花多少元?师:这也是小红正在思考的问题。(课件出示)你们能解决吗?怎样列算式?学生列算式,师板书24×12师:这是一道几位数乘几位数的算式?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那像24×12这样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又该怎样计算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揭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设计意图: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二、理解算理,探究算法。1、在估算的基础上口算出实际得数。师:大约一共花了多少钱呢?你能估算一下吗?参考资料,少熬夜!(1)预设3种估算方法,口算出得数生1:把12估成10,24×10=240。请学生思考,这个240是估大了还是小了?(小了)为什么?引导学生理解:把12估成了10,实际上算的是几本书的价格?(10本)那要计算一共花多少钱,还要怎么做呢?学生说想法,课件演示帮助理解。24×2=48240+48=288生2:把24看成20,20×12=240。师:也是240元,这次,又少计算了哪一部分呢?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把24元估成20元,每本书少算了几元?(4元)要计算一共付多少钱,还要怎样做?学生口算4×12=48,240+48=288生3:把24看成20,把12看成10,20×10=200。课件演示20×10=200这部分,计算一共花了多少钱?还要计算哪一部分?结合课件演示学生口算:12×4=48元,2×20=40元,200+48+40=288元(2)回顾口算过程,为笔算作好铺垫。请学生回想一下口算的过程,是怎样算出一共要付288元钱的,以这种口算方法为例,(24×10=240,24×2=48,240+48=288)请同位互相说一说。学生交流。把没学过的知识转变成以前学习过的知识,这种方法在数学上叫做转化。设计意图:在估算的基础上口算实际得数,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口算能力,为后面理解算理做铺垫。2、笔算请学生结合着口算的过程,试着用竖式的形式来计算24×12=?请学生先独立试着算一算,然后小组讨论竖式。展示学生出现的几种竖式,全班交流、完善:预设生1:3个竖式预设生2:一个竖式,有+号,240后面写0。预设生3:一个竖式,无+号,240后面无0。学生讨论优化竖式。(重点讨论“+”和“0”的去存问题。)设计意图: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竖式,在讨论交流中不断完善,形成最后的笔算过程。这个过程使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实现情感目标。3、梳理过程(1)课件演示,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参考资料,少熬夜!先计算两本书的价格,用个位上的2和24相乘得48。接着计算10本书的价格,用十位上的1和24相乘,得到240。这个24的位置决定了它表示的是24个(十),也就是240,所以后面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最后把它们(加起来),计算的就是12本书的价格了。设计意图:结合着12本书,学生理解算理。动态的课件演示,帮助学生掌握算法。请同位互相说一说怎样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然后请在探究中写错竖式的学生再计算一遍。设计意图:这是学生内化的一个过程。(2)师生共同板书,梳理算法,加深理解现在没有了书,我们再一起把这个笔算过程写在黑板上。学生说教师板书竖式。设计意图:这次板书过程,看似重复,实际不然。目的一是检查学生对笔算的内化情况;目的二是为后面对比优化方法做铺垫;目的三是有利于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知识。(3)比较优化方法请学生对比口算过程和笔算过程,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说说理由。当我们在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时候,可以直接用口算的方法,那么在计算这样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时候,用竖式计算更简便一些。三、巩固应用,加深理解请同学们用竖式的形式计算14×22=43×1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指名说一说计算过程。设计意图:题不在多,重点是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如果小红下次买18本书,每本书24元,又该怎么计算呢?请同学们课下动脑筋好好研究研究。设计意图:这节课学习的是不进位的乘法,后续将学习进位乘法,这一环节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连贯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四篇】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2~113页上的例1~例5,练习二十七的第1~5题。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和学生都准备长方形纸条若干张,圆形纸片1张。教学过程:参考资料,少熬夜!一、导入新课1.分梨。提问:把12个梨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可用几表示?(板书3)2.分绳子。提问:把6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2段,每段多长?可用几表示?(板书2)3.分铅笔。提问:把3枝铅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几枝?可用几表示?(板书1)二、新课1.教学例1。(1)教师提问:把一个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可用几表示?教师演示:把一个饼(实物图)平均分成两块,把分后的两块重合起来,让学生看到它们的大小完全一样。告诉学生这样就把饼平均分成了两块。(2)把一个饼(实物图)分成大小不等的两块。提问:可不可以说是平均分成了两块?为什么?平均分的这半个饼可不可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表示?教师讲解:过去我们学过的0、1、2、3都是整数。遇到不够1个的情况,就不能用整数表示,比如这半个饼。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数分数。把一个饼平均分成2块,我们就说每块是这个饼的二分之一,用分数表示就是(板书)。(3)指导学生读。(4)指导学生写。先画一条横线表示平均分,把一个饼平均分成2块,在横线下面写2,表示其中的1块,在横线上面写1,写作。(教师在两块半个饼上分别写上。)(5)涂色练习。让学生拿出一张圆形纸片,试折出它的,涂上颜色,并在涂色的一半上写上。让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条,试折出它的,涂上颜色,并标出。(6)指导练习。教师拿出画有下面几个图形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