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的几种方式“传统老字号”:邮寄简历“专卖店”:校园专场招聘会“面试超市”:大型供需见面会“在线直销”:网上求职面试前的准备跳蚤效应•有科学家曾做过一个试验,把一只跳蚤放进一个罐子里。第一天:跳蚤每次都是跳起来撞在盖子上,然后落下,然后再跳;第二天:发现跳蚤跳起来已经不再撞盖子,因为它已经给自己一个定位,就是罐子的高度;第三天:把盖子拿掉,结果跳蚤依然在罐子里跳,并没有跳出罐子,虽然它完全有那样的能力。这就是因为跳蚤给在自己的“心理”上已经定下一个既定的高度。•面试的准备•1、了解自己•2、了解雇主•自我知识•(1)学业背景和成绩•(2)价值观、兴趣、技能•(3)有关和无关的经历•(4)特殊技能——语言、计算机•(5)活动•(6)个人资格•(7)生涯目标•研究雇主•(1)使你能够提出有丰富信息的问题•(2)让你明白自己如何能够适应组织•(3)面谈者期待这个•研究雇主---信息来源•报纸•万维网•图书馆•雇主作品•专业协会杂志和期刊•校友•就业中心的老师•朋友•家人•研究雇主---了解内容•公司或者行业的大小•最近5年内的年销售额增长百分比•当前事件和股票价格•地理位置•竞争者是谁•组织的目标•组织结构/生涯路径•工厂的数量/商店等•产品或服务•面试前要准备好面试可能覆盖的问题清单4找出你所具备技能4意识到自己的长处4确定你在工作中想寻找什么4了解你与职位或者组织的匹配程度求职心理准备一、求职心理准备二、求职心理问题及其调适求职心理准备•1、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2、求职择业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分析•3、求职择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求职择业的心理准备(一)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1、心理素质概念心理素质是指人在认知、情绪情感、意志、性格、自我意识、价值观及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素养。它是在环境的熏陶下,个体经过长期的修养,逐步内化出的一种心理结果。2、良好心理素质的标志1、智力正常2、情绪稳定3、意志健全4、人格统一5、人际关系和谐6、行为适度等3、心理素质对大学生求职择业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有益于求职中的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对大学生求职的各个环节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有利于大学生择业目标的合理确定;2、有利于择业目标的正确实施;3、有利于择业目标的顺利实现;4、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后尽快适应职业,缩短适应期;做出职业成就。(二)求职择业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分•1、常见的心理矛盾面对求职择业,大学生的心理是复杂多样的,存在着许多矛盾心理。主要表现为:1、有远大的理想,但往往不能正视现实;2、想做一番事业:但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3、有较强的自我观念,但缺乏把握自我的能力;4、渴望竞争,但缺乏竞争的勇气;5、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难于决断。movie一个月上班的故事有远大理想,但缺乏正视现实的心理基础•许多大学生都想成为企业家或大经理、大老板,走向商业世子之路,但他们并未考虑自己的知识、能力、性格、爱好、气质等是否适合从商;•有的大学生未真正考虑自己所选择的单位是否有利于自己的发展,出现了理想的自我膨胀与现实自我萎缩之间的矛盾。一味追求个人价值实现,缺乏艰苦创业的思想•在择业中,很多大学生都希望充分施展个人才华,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愿碌碌无为。然而,又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不愿到艰苦的地方去,不愿到边远地区去,不愿深入基层。渴望竞争,但缺乏竞争勇气•就业制度的改革,为大学生择业提供了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如果没有强烈的竞争意识,不参与竞争,就不可能成就事业。然而,竞争也让一部分毕业生感到了压力,使少数人感到了无所适从。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但缺乏把握自我的能力•对自己的评价偏高,缺乏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对自我评价过低,产生期望值过低,缺乏主动竞争和利用机遇的心理准备;•介于两种情况的波动之中,缺乏理智、冷静的心理准备。强调个人情绪宣泄,但往往又陷自我封闭误区•大学生在毕业阶段的心理冲突中,孤独感占了主要位置,部分大学生由于内心的极度自卑焦虑,宣泄意识得到加强,渴望寻找一吐为快的机会,达到身心的平衡;•缺乏对周围人的信任,不愿意轻易打开自己的心扉。案例•有一名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没找到理想的工作。当时地方上正在修建高速公路,需要维修人员,学校动员班上的同学去报名,别的同学都不愿意去,认为“专业不对口”。只有一名同学报了名。•这名同学在那干了一年的维修工作,脸晒得像包公,褪了几层皮,最后进了炙手可热的高速管理办。为什么?因为他是修公路的第一批技术人员,且懂得计算机,局长去视察就一眼相中了他。•两年之内,该同学由高速办到交管处再到交通局,步步高升,现在已经成了局长手下的一名得力干将。如果你是这名同学,你会选择去当一名高速公路的维修员吗?案例•有一名毕业生到一家外资企业面试,在第一轮面试后就由于人数太多等原因而无法进入下一轮面试。当时他很难受,但冷静后考虑到可能是对方认为他不适合那份工作,于是便向人事部经理写了封信,表明对自己能力的信心和对公司的兴趣,希望获得其他机会,十天后这名毕业生被通知参加另一个基本相当的职位的面试,并顺利通过,获得了自己想要的工作。案例•某学生所学乃是法律专业,希望日后能够从事法律工作。毕业后求职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并没有像许多有“落脚”心理的学生那样随便找一份工作,而是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状态,终于在毕业后的第7个月找到了一份律师事务所律师助理的工作(尽管是一家小型律师事务所),正式踏入他心仪的法律行业。案例•陈某,毕业于浙江大学的企业管理专业,认为自己适合从事管理工作,也希望自己能够从事管理职业。但由于工作经验的缺乏,并没有在毕业后直接就找到合适的管理类工作。之后他调整了原本想一步到位的想法,先一家大型的IT企业做销售。•在这之后的一年内公司看到了他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方面的才华,于是逐步提升他做销售部助理、经理。要明白职业理想的达成,往往可以通过“曲线”完成。案例•王某,北京某知名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刚毕业时曾到不少知名企业应聘但最终未能如愿,最后进了一家仅有20名员工的小公司。但通过之后一年内的努力学习,他逐渐有了更多的管理、销售经验,之后便顺利的进入了目前的大企业。案例•某学生,师范院校毕业,性格内向稳重,不喜欢冒险挑战,喜好稳定。但却因为“追时髦”而一心想从事法律工作,经过多番努力终于在一家公司做法务工作,不久便无法适应,最后被自己“淘汰”出这个行业,回到更适合他自己的行业——教师。案例•李某,大学本科毕业后到深圳发展,本来在一家合资企业找到一份人事文员的工作,但他认为这是一个高中生就能胜任的位置,如果让他屈驾于此不是“浪费人才”?•于是,跳槽。后来几经辗转,他凭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在一家台资找到份做行政主管的“美差”,但由于他没有大型外资企业的实际管理经验,不能顺利开展工作,试用期一到就被老板炒“鱿鱼”了。2、常见的心理误区•心理误区是指人在心理上特别是认识和人格上陷入无出路而又不能自拔,且本人对此又缺乏认识的状态。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常见的心理误区有:1、“双向选择”就是“自由选择”2、“我不能比别人差”3、“大多数人钟情的一定是好工作4、“要去就去沿海或大城市”、5、“选择单位就看实惠不实惠”6、“求职的竞争就是关系的竞争”7、“首次就业关系一生命运”8、非国有单位不予考虑3、常见的心理障碍•心理障碍是指一切心理不健康的现象或倾向,它是由心理压力和心理承受力相互作用,使人失去了应有的心理平衡的结果。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常见的心理障碍有:过渡焦虑与急躁、自卑、自负、依赖、从众、自责、攀比与嫉妒等。1)过度焦虑与急躁•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使就业问题给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而且这种压力在各年级学生都存在。调查显示,个人前途与就业已成为大学生心理压力中最大的因素,而且压力有随着年级增高而上升的趋势。学生就业压力体验相当严重,尤其以心理体验最为严重。•大学生毕业前心理压力较过去有明显增大,主要原因是毕业方向的选择、就业、考研、恋爱分合、大学中不愉快经历、离别感伤、突发事件、经济条件等冲突和事件;女大学生心理压力大于男大学生,农村学生的焦虑水平高于城市学生。•就业时许多大学生是既希望谋求到理想的职业,又担心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还担心自己在择业上的失误会造成终身遗憾,并对未来的职业生活感到心中无底。•因此在就业过程中存在一定焦虑是正常的。但一些大学生的焦虑过了头,成天都充满了各种不必要的担心以及造成精神上的紧张不宁、忧心忡忡、烦躁不安、意志消沉,行为上反应迟钝、手忙脚乱、无所适从。•还有一些大学生在就业时显得过于急躁,整个就业期情绪始终处于亢奋状态,常常心急如焚、四面出击、东奔西跑,希望尽快找到合适的工作,但又缺乏对就业形势的冷静观察以及对自我求职的理性思考,做了许多吃力不讨好的事。•因此常常都有一些毕业生在并不完全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下就匆匆签约,一旦发现实际情况与自己想象的不一样或发现了更好的工作时,又追悔莫及,甚至毁约,给自己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与心理困扰。2)自卑•一些毕业生在求职中常会产生自卑心理,对自己评价偏低,他们总是以为自己的水平比别人差,单位要求很高自己肯定达不到,自己能力不行等等。•关于自卑:•就业中的自卑一般产生于以下一些情况:首先是一些冷门专业的学生看到就业市场寻求自己专业的单位少、待遇差或在求职中遭冷遇,就容易悲观失望;其次,一些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辞的大学生看到其他应聘者口若悬河,自己什么也说不出来也会自惭形秽;•再次,一些在校成绩与表现一般的大学生看到别人的自荐书上奖励、证书、成果一大堆,自己什么也没有,也容易自我贬低;最后,一些女大学生在就业遭受到用人单位的歧视后也会自怨自艾。总之,自卑的大学生不敢正视现实,对自己的长处估计不够,怀疑自己的能力,不善于发现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在对自己的抱怨、贬低中失去了求职的勇气。化解自卑的方法•一、正视自卑的存在,建立对待自卑的正确态度;•二、修正理想的自我,放弃过高的自我期望;•六、必要的时候要学会寻求心理帮助。•三、合理地进行自我评价,客观地分析自己优缺点;•四、积极与人交往,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自卑体验;•五、主动、真诚地表达自己情绪,学会自嘲和幽默;在择业时如何做到充满信心,积极面对?•1、在心中要描绘出自己希望达到的成功蓝图,然后不断地强化这种现象,使它不致随着岁月流逝而消退模糊。此外,相当重要的是切莫设想失败,亦不可怀疑此宏观蓝图实现的可能性,因为怀疑是成功的心理障碍。•2、如果冒出怀疑本身力量的消极想法时,要尽快驱除这种想法,必须设法发掘积极的想法,并将它具体列出来,同时强化这种积极的态度。•3、不要受他人的威信影响,不要盲目仿效他人,他人的东西永远是生搬不来的,惟有自己方能真正拥有自己,任何人都不可能成为另一个自己。•4、每天重复说十次这段强有力的话“谁也无法阻挡我的成功。我很棒,我能够成功!”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克服消极的心理障碍。•5、寻找对你了如指掌,且能对你提出忠告的朋友,让朋友们帮你一起分析,使你了解自己自卑感或焦虑感的根源所在,克服消极的情绪。•6、正确估价自己的实力,对自己的定位要恰如其分,既不能过高,也不必过低,这样有利于制定取得成功的就业计划。3)自大(自负)一些专业较好、就业资本较雄厚的大学生容易从自信变为自负。还有一些大学生是脱离实际的自大,他们既缺乏对自己的客观认识,也对就业市场、职业生活缺乏了解,一切都凭自己的主观想象。关于自负:自卑的反面是自大,而且两者有时会相互转化。一些专业较好、就业资本较雄厚的大学生容易从自信变为自负。还有一些大学生是脱离实际的自大,他们既缺乏对自己的客观认识,也对就业市场、职业生活缺乏了解,一切都凭自己的主观想象。如有的大学生自以为经过大学几年的学习和锻炼已经满腹经纶,任何工作到手中都可以出色完成,在求职中自觉高人一等、自命不凡、四处吹嘘,一旦出现变故则容易陷入自卑、自责、一蹶不振。调适情绪,突破自卑屏障大学生择业过程中产生自卑心理的主观原因:一、虽有远大的理想,但缺乏正视现实的心理基础;二、一味追求个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