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年省考面试应掌握的大政方针一、十七大包括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二、2010年时事政治;三、十二五规划。四、山东省以及全国两会和政府工作报告。第一部分十七大及其五届全会精神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1.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1)经济转型: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2)改革,制度体制的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3)社会建设: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4)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2(5)政治文明、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6)文化需求: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7)社会管理: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总结:我们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1)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2)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3)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4)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3(5)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三)“科学发展”——走出一条现代化的新型发展之路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2.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劳有所得、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得到更多保障和改善,促进和谐社会共建共享。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既立足当前、又谋划长远,既造福今人、又荫及后世。(四)狠抓落实,努力实现五大转变1.要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改变考核体系。2.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3.要进一步转变经济体制,要着力推进改革,创新体制。4.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搞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5.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注意在实践中形成新思路,在群众中寻求新办法。要着力解决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五)统筹发展41.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们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2.胡锦涛同志指出: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要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必须更加自觉地运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的利益”。3.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关系从党和国家全局出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关系,是坚持统筹兼顾的必然要求。要坚持统筹全局、兼顾各方,把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各环节统筹好、协调好,把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的利益关系统筹好、协调好,在大力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促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发展。4.把握“五个统筹”的基本内涵(1)统筹城乡发展(2)统筹区域规划(3)统筹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4)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5)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六)关心和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党的宗旨是为了人民利益;群众利益是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要让人民群众参与到改革开放,享受开放的成果。5但是,现实工作中损害人民利益事情经常发生,群众极不满意,群体事件不断发生;领导牺牲群众利益,维护部门、政府、小集团的利益。关心人民群众利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让人民群众满意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政绩评价标准。1.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当前,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在少数地方和部门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所引发的矛盾已经成为社会矛盾的主要表现之一。要切实加强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和公仆意识,把以人为本、关注民生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真正做到顺民心、重民意、保民权、兴民利。2.解决维护群众利益的问题,工作面广量大,情况错综复杂。既要统筹兼顾、全面治理,又要突出重点、抓点带面,着力在重点领域和重点工作上取得突破,推动专项治理工作不断深入。3.坚持群众观点,自觉维护群众利益(1)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加强领导干部廉政勤政建设,核心是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4.做好信访工作有人将信访群众看作刁民,将为官和为民对立起来,而信访工作中出现许多问题与公务员自身素质和修养,与没有把握社会发展现阶段特点,与方法不对(如布控、限制信访)有关,还与目前社会矛盾不可避免有关。因此,要善于做群众工作;要畅通利益诉求渠道:听证会,接访日,开通电子信箱,市长热线,下访干预制度,手机公开;要建立一定的干预机制。6把解决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信访问题作为反腐倡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五项制度,发挥职能作用,努力做好群众来信来访的办理工作,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1)领导接访制度。它是了解社情民意、密切联系群众、发现案件线索、解决信访问题的有效措施。(2)集体排查工作制度。定期排查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线索,凡涉及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信访问题,优先受理和办理,凡涉及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线索,快查快结,防止案件线索流失,促进案件查办工作。(3)问责制。对于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不但追究直接责任人,同时,还视情节追究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的责任。(4)信息报送通报制度。定期通报全省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信访问题情况,对做出成绩的进行表扬,成绩突出的进行奖励。同时,对压案不查、瞒案不报的,查案不认真、被认定原调查结果严重错误的,追究有关人员责任。(5)预警机制。通过信访监督,对党组织、党员和监察对象的违纪违法行为及时遏制,对因此造成的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及时纠正。同时,通过下访、巡访、回访和专题调查研究,及时发现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倾向性问题,通过向党委、政府反馈信访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防患于未然,从而达到源头治理的目的。5.推动民众参与决策、管理与参与监督第一,给民众民主的权利。发挥公众的主人翁作用,使其以适当的方式参与社会管理,特别是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保证公众的充分参与,才能使公共政策更加符合民意和公众利益,进而实现社会公正。第二,给群众机会。在行政决策中需要继续扩大和深化公众参与,改善传统决策体制,提高决策民主化、科学化。这需要提高公众公共政策参与的制度化程度,建立必要的法律制度,用法律规章的形式对公众公共政策参7与的内容、范围、方式予以规定,并确立下来。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用法律来调整、规范公众的公共政策参与,使公众的公共政策参与经常化和秩序化,最终实现公众依法参与公共政策。另外,还应拓宽公众的公共政策参与渠道,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公众的非制度化、非理性的公共政策参与。第三,参与的渠道。信访制度;听证制度;市长热线;媒体;市民旁听制度;公布领导干部的手机号码;网络问政;定期一把手接访制度;梳理政策诉求的表达机制。5.做好群众工作在经济吃紧的环境下,老百姓在生产生活上不如意的情况会增多。经济越不景气,越可能产生社会矛盾。一方面要解决好经济危机带来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要处理好各种社会问题。(1)认认真真倾听群众的诉求对于群众的合理诉求,要采取办法去帮助解决。对于群众诉求当中无法实现的部分,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更要晓之以法。领导干部要走到群众当中去,要走到工作对象的面前去,要采取直接对话的方式,面对面地做工作。(2)乐于做群众工作是否乐于做群众工作,并在与人民群众的接触中充满感情、倾注真情,是一个立场问题。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群众观点是我们党最基本的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最根本的工作路线。对人民要充满感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8(3)敢于做群众工作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任务重、头绪多,许多干部往往感到“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能用”。对于纷繁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只有具备良好的素质,靠学习养足底气,靠创新昂扬锐气,靠严要求树立正气,才能大胆面对、主动触及、及时化解。(4)善于做群众工作为民谋利。善于把化解矛盾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把关心群众疾苦与多为群众办实事相结合,少些“锦上添花”,多些“雪中送炭”,真正让群众得到实惠。化解矛盾——调解二、坚定不移地推动改革(一)推动农村改革30年来,我国农村改革取得巨大成功。农村改革始终贯穿着一条红线,就是经济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保障农民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利的农村政策体系已逐步形成我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指出,调动我国几亿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必须在经济上充分关心他们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切实保障他们的民主权利”。从1982年起,中央连续发布关于农村工作的五个1号文件,奠定了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确立了农户的农村微观经济主体地位,阐明了农村经济要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较大9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初步形成了农产品市场体系和要素市场体系。20年后的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重申“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核心是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进入21世纪,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此后,中央明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确立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作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在200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再次强调:“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几年来,中央在农村工作中采取“多予、少取、放活”的重大措施,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从2004年起,中央又连续发布五个1号文件,出台一系列重要方针政策。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些政策措施,为我国农村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提供了理论依据,是农业和农村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制度根源和体制保障。2.新时期农村政策体系的基点是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概念,指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一论断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理论创新,构成了新时期农村政策体系的基点。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核心是实现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农民不仅在收入上与城市居民有较大差距,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也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农民在享受最基本的公共10服务和社会福利方面与城市居民的差距很大。由于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规律的作用,要素总是向生产率高、回报率高的部门和地区流动,城乡之间在经济上的差距、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在经济上的差距在短期内还难以缩小。现阶段调整城乡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