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调查报告【导读】这篇文档“幸福感调查报告”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幸福感调查报告1幸福感调查报告感也可以做一个判定我们所走道路对错的指标呢?为此,我在中国特色主义的前沿阵地广东做了关于幸福感的调查。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是广东省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核心。如何在保证经济平稳发展的前提下,实现民生福祉的持续改善?如何使社会经济发展的考量从血汗GDP的数字标签到宜居幸福指数的人文标签的转型?如何将幸福的概念转化为民众切实感受的幸福生活?这些都将是未来需要正视和解决的问题。一、七成半人感到幸福,整体幸福感接近比较幸福水平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人中,回答非常幸福的比例为14.9%,回答比较幸福的比例最高,约占六成,为59.2%,两项相加为74.2%,也就是回答倾向于认为自己生活得幸福;有13.6%的人做了介于幸福和不幸福之间的选择,9.8%的人认为自己生活得不太幸福,2.5%的人选择了不幸福,倾向于不幸福回答的比例为12.3%.调查中从不幸福、不太幸福、说不清、比较幸福和非常幸福分别计分为1—5,结果显示被调查者的平均幸福水平为3.74,标准差为0.912,也就是说整体平均分接近比较幸福水平。二、从不同群体的幸福感来看⑴女性比男性更感幸福本次调查样本的男女比例为男性52.9%,女性47.1%.调查结果显——文章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参考示,两性被调查者幸福感有一定差异,女性回答非常幸福和比较幸福的比例均高于男性,而回答说不清、不太幸福和不幸福的比例均低于男性,经卡方检验,男性和女性之间幸福感的差异在统计上达到显著水平。男性的平均水平低于女性,为3.71低于总体平均水平的3.74,也低于女性的3.78.⑵领导群体的幸福感最高统计分析发现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回答非常幸福的比例最高,其次是服务人员和不便分类的其它从业人员,回答非常幸福比例最低的是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和农林牧渔水产生产人员。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组,专业技术人员组,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组,商业服务人员组,农林牧渔水产生产人员组,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组和不便分类的其它从业人员组的平均幸福感得分为3.95、3.82、3.77、3.77、3.69、3.63和3.65.三、影响幸福感的因素1.离异居民幸福感最低。从婚姻状况来看,已婚居民选择非常幸福的比例最高,为15.3%,其次是未婚居民,为14.9%,和丧偶居民,这一比例为11.7%,离异居民的比例最低,仅为5.4%.把非常幸福和比较幸福合并来看,未婚居民倾向于幸福评价的比例为65.30%,已婚居民为77.40%,离异居民为53.10%,丧偶居民为61.70%.做负向评价的趋势与此相同,离异居民倾向于不幸福评价的比例最高,已婚居民最低。未婚、已婚、离异和丧偶各组居民平均幸福感分别为3.58、——文章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参考3.81、3.29和3.53.2.有受教育子女成为幸福感正向影响。从有无子女受教育一项分析,有子女受教育居民组在选择非常幸福和比较幸福的比例高于没有子女受教育居民组,反向评价上结果一致,有受教育子女居民组选择不太幸福和不幸福的比例均低于无受教育子女组。有子女受教育居民组的幸福感平均值为3.78,没有子女受教育居民组的这一数值为3.69.3.有自有住房居民幸福感高于租房居民。有自有住房居民组在选择非常幸福和比较幸福上的比例均高于租房居民组,比例分别为15.3%、13.7%和61.4%和47%;前一组选择不太幸福和不幸福的比例也低于后一组。有自有住房居民组的幸福感平均数为3.8,租房居民组为3.5.4.家庭收入差别。把被调查居民分为月收入1000元以下组、1001—2000元组、2001—5000元组、5001—10000元组和10000元以上组,结果发现幸福感评价与家庭收入高低有线性关系,收入越高幸福感越高,各组幸福感平均值分别为3.40、3.62、3.78、3.89和3.95.各组在幸福感各选项上的选择比例与这一结果完全一致,家庭月收入越高选择非常幸福和比较幸福的比例越高,选择不太幸福和不幸福的比例越低。考虑到家庭人口的不同,进一步分析家庭人均收入发现,家庭人均收入与幸福感的评价呈低度相关,相关系数为0.106.家庭收入低的居民幸福感的评价波动较大,随着收入增加表现为从低向高震荡变——文章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参考化,特别是人均2000元以下变化复杂,之后的变化幅度减小逐渐平缓,达到一定高点后不再变化,甚至略微下降。四、对于幸福感调查结果的讨论(一)经济发展水平与幸福感本次调查发现广东省东、北、西部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存在差异,基本上可以认为,幸福感的高低与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有关。经济发展水平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很复杂。美国人总体上要比新西兰人富裕,但并未觉得更幸福。更富的奥地利、法国、日本和德国人并不比巴西、哥伦比亚和菲律宾人更幸福。从1958年到1987年,日本的人均GDP增长了5倍,但日本人的幸福感却几乎没有增加。这并非说经济发展水平与主观幸福感之间没有任何关系,研究发现,富足国家的人们明显比那些贫穷国家的人们幸福。对那些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10000美元(1995年)的国家来说尤其明显。没有任何富足国家的人们的幸福平均值很低,但是那些富足国家中较高人均收入似乎并不对幸福值又太明显的影响。而在低端,许多发展中国家和过渡阶段国家的人们对生活表现出较低的满意度。虽然,经济发展水平与幸福感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经济的发展并不能不断升高人们的幸福感。但是,幸福感是以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的,社会的发展应该以社会均衡发展为目标,致力于提高经济欠发达地区人们的经济、生活状况,提高全民整体幸福感。(二)民生与幸福感在较低经济收入阶段,经济收入与幸福感之间是有正相关的,在——文章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参考经济收入增加到一定程度这种相关程度就很低了,收入对幸福很少甚至没有影响。布伦诺·S·弗雷等人的多国对比研究发现,幸福感与收入的相关为0.20;在较低的收入水平,收入的增加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幸福水平,但一旦年收入达到1.5万美元,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幸福感的影响变得相对较小。本次调查发现家庭收入与幸福感之间的相关为0.106,幸福感随着收入的增加而提高。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还处于经济收入较低阶段,收入的提高依然是提升民众幸福感的重要影响因素。此外,收入虽然是一个可以用货币单位衡量的量化指标,但是,收入的高低却是一个需要对比才能获得的,而和谁去比却是因人而异的,由于每个人的这种个体差异性,同样的货币量化的收入却得到不同的收入高低感受,也就是说,个人或家庭收入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心理指标,而不应该看作是一个经济指标,相对收入是一个比收入绝对数更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就成为影响相对收入,进而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在当前社会条件下,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差距处于合理范围,避免两极分化进一步加剧是提高社会幸福感的有效手段。这些都说明,民生问题与居民的幸福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总结:从这次调查可以看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贫富差距问题,社会的不公平问题等等,如何正确有效——文章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参考的解决这些问题,将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点。——文章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参考幸福感调查报告2关于春节回家过年幸福感的调查报告对外汉语1001杨诗琴又是一年新春,春节是中国人最为重视的节日,在这个时候,无论是大街小巷还是每个中国人民的家中,都充满着中国元素,从象征到日子红火的中国结到寓意幸福的“倒福”,从腊月里面急急忙忙的置办年货到除夕整点沸腾漫天的鞭炮烟花,再到年夜饭上家家必不可少的“年年有鱼”。春节是中国人最自豪的节日,它自腊月二十四到正月十五,全国都浓浓洋溢着新年的味道。春节是中国人最幸福的时刻,每一个人都要回家与家人团圆,都要在三十晚上与家人一同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可是在今年新年过去之后,我们却从媒体上听到了“过年不幸福”、“春节回家压力大”的声音,不少人表示过年压力过大。这种情况的存在范围有多广,当代人们过年还有幸福感吗?就此我对周围的亲戚和同学进行了口头的询问。问题如下:1.今年你是一放假就回家的吗?2.你对回家过年大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期待的?3过年的情况有满足你之前的期待吗?4今年过年的开销是多少,大概占你月收入的几成?5你对今年的春节满意吗?你感到幸福吗?从以上五个问题,旨在了解被调查人心中对今年春节的满意程度,还有过年开销对其满意度的影响,以及年前年后的心里落差。最后总结出春节回家过年的幸福程度。由于调查对象的不统一性,调查结果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上一辈人的普遍是一放假就回家过年了,而对回家过年的期待期却不是很长,对于他们回家过年已经成了一种习惯。而对于今年过年的情况也另他们满意,但是他们同时也认为过年并没有什么新意,所以不能说是十分满意,也只是“意料之中”的大致满意而已,并不至于有多幸福。而过年的开销大致为一个到两个月的月薪之间。而年轻的一辈,都还没有走上工作岗位。由于没有太大的社会负担,他们相比上一辈人更加自由自在,很多人并不是一放假就回家等待过年,因为大学的寒假相较较长,很多大学生会在年前进行一段社会实践或者找朋友聚会,等到年底菜会考虑回家。由于过年大多年轻人早早都有自己的安排,所以大部分对回家过年还是很有期待的。而由于过年时间充裕也尚有压岁钱可拿,可以跟老同学一起相聚。所以对今年的春节感到非常满意,幸福感也很高。过年的开销并不大,女生过年的开销低于男生。但均低于月消耗。由之上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一、社会负担影响幸福感。上一辈人对社会和家庭的负担较大,是家庭和社会的顶梁柱,社会关系广,过年从年前的置办年货到过年的走亲访友,他们都是主力军,开销大。从小辈的压岁钱到过年孝敬给老人的红包。都是由他们承担,过大的社会负担使他们对过年的期待度下降,过年成了一件并经的过程,导致了春节回家过年的幸福感不高。而长久的社会经历使他们拥有强大的社会家庭责任感。即使对春节没有太大期待,春节也仍旧是他们十分重视的节日,并且花大开销使一家人满意。二、年龄影响幸福感。春节的“经验”。上一辈人对于年轻人来说经验丰富的多。对于上一辈人而言,他们更加怀恋的是儿时的新年,他们往往认为那个时候年味儿更浓,那个时候一家人一起等待庆祝的新年的感觉更加幸福,而当前的春节已然没有了过去的感觉,虽然更加方便了,但是年味儿也就淡了,幸福感也就低了。而现在的年轻一辈,没有过去新年的记忆。当下新年对于他们来说是同学相聚,是好吃好喝。是无需早起晚睡的学习,是有崭新的压岁钱。是享受的节日,所以他们对于春节的幸福感也相较高。三、性别影响幸福感。这俩点在两辈人身上的影响不一样。对于上一辈而言,男性在过年期间的幸福感低于女性,过年的走亲访友往往意味着高密度的应酬,餐餐大鱼大肉,喝酒抽烟,伤身伤神。很多人坦言,在年后一个月内都喜欢吃素,过年丰盛的大餐已然让他们“腻了”。过年对于他们而言,压力很大。而对于年轻一辈来说,男生的幸福感高于女生,同样的,男生相对于女生更加热衷于老同学老兄弟之间的聚会。但是感受却不同于上辈人。因为,年轻人之间的聚会没有那么多的社会因素参与其中,虽然是聚会,但大家都量力而行。快乐为主,所以他们同样聚会,却更加幸福。根据上面的三点,我们可以总结建议以下,一、春节应该更加有新意。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少人都感叹当今年味儿与过去相比已大大不如,过年对于中年人而言已经更加像是一个任务。但社会一直在进步。我们应该在传统的节日中发展出更多新意,让传统节日与现代创意相结合。才能让每一个人都沉浸于过年的期待和幸福之中。二、春节的庆祝应该量力而行。过年的聚餐是并不可少的,但是大家的庆祝也应该适可而止,从近几年的新闻中我们可以看出,过年的时期也是车祸和酒精中毒的高发期。这些都是过年庆祝过度的后果。每一个人都不愿意在过年的时候出现悲剧。这会大大影响大家的幸福感。因此春节的庆祝应该量力而行。三、年轻人应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