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实用4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好文供参考!1/32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实用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实用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留守儿童调查报告【第一篇】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集中表现1、学生成绩不佳。据调查,留守儿童群体中,成绩较好者仅占12%。在农村,教育观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读书无用论,很多人认为读书没有多大用处,而出去打工能省学费还能挣钱。这种思想潜移默化,助长了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厌学情绪,从而导致学习成绩更加一塌糊涂。另一种认为读书是学校和老师及儿童自己的事情,家长是没有什么责任的,他们一般认为儿童学习成绩的好坏是由儿童个人的素质决定的。当然,有些农村留守子女的监护人教育观念还是很强的,却由于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无法对儿童进行学习辅导,现状堪忧。2、个性心理健康发育异常。青少年期是个性发展和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的关爱、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青少年个性的健康发展有重要影响。由于父母不在身边,长期的家庭缺陷使留守子女无法享受到正常的亲好文供参考!2/32情关爱,久而久之,严重影响了留守子女心理的健康成长。个性特征上,他们常常表现为两种倾向:内向、孤僻、不合群、不善于与人交流;脾气暴躁、冲动易怒。不健康的心理成为摧残“留守子女”的“重磅”。3、价值观与人生观偏离。外出务工的父母由于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内心往往会出现一种愧疚心理,因此,他们往往对孩子采取一种物质补偿的方式,加大对孩子进行物质投资,这种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只局限于单纯的消费,这种消费极易形成儿童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的人生观,缺少勤俭节约的精神。4、犯罪与越轨现象严重。据调查,“留守儿童”违法违纪现象很严重,这些儿童逃学、旷课、不交作业,甚至沾染打架、赌博、酗酒等不良习气。在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没有发育完全之前,对社会上的各种复杂、不良现象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抵抗力,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而留守家庭却无法给予,从而导致留守子女极易产生犯罪和越轨行为。另外,留守子女对年老隔代的或关系较疏远的长辈的教育往往不会很顺从地接受,而且这些长辈也可能因本身种种原因而无法对这些儿童进行行为控制和社会化教育的重担,那么就可能导致这些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现状透析好文供参考!3/32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如此之重,下面就调查中所发现的问题作一些简要分析。1、家庭方面。家庭是青少年社会化的一个最重要的环境,儿童的社会生活知识、道德规范,首先是从家庭中获得的。留守子女与父母的分离造成了家庭教育的弱化,家庭教育的主体由父母变成了其他的抚养者,其中绝大多数是祖辈,还有一部分是其他的亲戚。祖辈在儿童的教育上往往存在许多误区。其一是祖辈觉得儿童缺少了父母的照顾,对儿童过分溺爱,养成了儿童任性的性格;其二是老年人大多文化程度较低,他们很难和儿童交流,在学习方面不能给儿童任何帮助。而寄住在其他亲戚家的儿童,新的家庭环境对儿童更加不利,站在亲戚的立场上不便对儿童进行管束,儿童也很难在亲戚家中产生归属感。在外务工的父母平常很少与子女沟通,只有在节假期间回家,父母普遍存在“补偿”心理,因此带给儿童的只有物质补偿,而缺少精神食粮。父母在此期间也不会督促儿童学习,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进行过多过严的管束,因而造成了很多家长成为儿童学习、身心发展事实上的旁观者,在某种程度上造成儿童在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社会化的不足。2、学校方面。学校是家庭以外最主要的社会化主好文供参考!4/32体,由于留守子女的父母外出打工,学校无法及时联系到家长,进而无法和他们一起对留守子女进行教育和监管。加之留守家庭的儿童大多由祖辈抚养,而老人由于文化程度和教育方法的局限性,往往忽视了对内心世界的关注,各学校教育无法协调。同时现在农村的教材内容以城市教育为参照,严重脱离农村的实际,加之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寄宿制学校较少,办学条件也不易改善,无法对留守子女进行统一管理,从而导致留守子女社会化的不足。3、社会方面。由于“留守儿童”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缺乏有力的监督管理,所以存在着很大的交通安全方面的隐患。同时,当今有许多不良社会环境,如游戏厅、网吧等对自制力较差的儿童存在着很大的吸引力,容易误入歧途。改善“留守儿童”状况的建议1、构建“留守儿童”五大关护网络。发挥各方力量,在全社会形成一张覆盖到边、监护到底、关爱到位的工作网络,即:以父母亲属为主体的家庭监护网络;以基层党政组织为主体的关注管理网络;以教职员工为主体的学校帮护网络;以群团组织为主体的社会呵护网络;以政法部门为主体的社会呵护网络。五条关护网络要紧密联系,互相配合,齐心协力,为留宋儿童健康成好文供参考!5/32长尽心尽责,营造良好环境。2、建立“留守儿童”成长记录档案。以学校为单位,对全部“留守儿童”的生活、思想、学习和家庭教育情况进行调查摸底,逐一登记造册,建立了反映其进步与不足的成长记录档案,并实行动态跟踪、及时归档、分类管理、信息共通的工作程序。根据档案记录情况,有的放矢地做好工作。3、推进“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立,较好地解决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和生活上的困难。“留守儿童”每天24小时在学校老师的监护下,学习质量有保证,生活水准有提高,行为习惯养成有优势,极大地提高了“留守儿童”的教育效果。目前,我县已有寄宿制学校10余所,但仍不够“留守儿童”的需求,因此,此项工作还要大力推进。4、建立“留守儿童”家长联系热线。通过书信、电话、家访、召开家长会等形式,与“留守儿童”的家长主动沟通、经常联系,让家长及时了解掌握孩子的情况。我县寄宿制学校新知学校为每位“留守儿童”发放电话卡,开设了家长联系热线,孩子每周与家长通话一次,老师每半月与家长联系一次,互通情况,反馈信息,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好文供参考!6/325、培训“留守儿童”第二家长监护队伍。在全县成立了30个家长学校,组建了家庭学校总校讲师团,定期开展家教培训和咨询。同时,开设爷爷奶奶培训班,临时托管亲属培训班,举办家庭教育知识讲座,让“第二家长”懂得照顾孩子的知识,学好教育孩子的方法,掌握培养孩子的本领。6、整治“留守儿童”校园周边环境。各相关部门依法加强了对网吧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的管理,严格执行中、小学校园周围200米内不得有网吧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营业性网吧不得让未成年人进入,所有网吧终端设备必须安装封堵不健康内容的过渡软件等相关要求。7、学校对留守儿童应进行多元化教育。学校应该增添一些课程内容和生活能力训练内容,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第二篇】20xx年5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实施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调查在河南省、安徽省、湖南省、江西省、重庆市、贵州省等6个劳务输出大省(直辖市)的12个县(市、区)进行,共调查四至九好文供参考!7/32年级农村留守儿童4533人(占%)、非留守儿童2731人(占%)、教师687人、校长42人。一、总体情况本次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总体上形成了比较积极的价值观,对未来怀有希望,向往城市生活,家庭关系良好。有%的留守儿童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对自己生活在中国感到满意;有%的留守儿童对未来抱有希望,%希望以后在城市生活;有%的留守儿童与母亲关系很好,%与父亲关系很好,大多数留守儿童将母亲视为最重要的支持来源。二、成长中的九个突出问题1、留守儿童的意外伤害凸显在过去一年中,有%的留守儿童遭遇过意外伤害,比非留守儿童高个百分点,遭遇割伤、烧伤烫伤、被猫狗抓伤咬伤、坠落摔伤和蛇虫咬伤、车祸、溺水、触电、中毒、火灾、自然灾害等各种意外伤害的留守儿童比例都高于非留守儿童,其中前四项分别高、、和个百分点。2、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兴趣不足有%的留守儿童自评学习成绩偏下,%的人有过成绩下降的情形。留守儿童学习不良行为较多:没完成作业(%)、上学迟到(%)、逃学(%)的比例分别比非留守儿童高、4和个百分点;不想学习(%)和对学习不感好文供参考!8/32兴趣(%)的比非留守儿童高和个百分点。留守儿童缺乏所需要的学习辅导:有%的留守儿童曾听不懂老师的讲课内容,有%的人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没人帮助,比非留守儿童都高出个百分点。3、留守儿童社会支持较弱,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留守儿童的家庭支持弱化,前三位的支持来源依次是母亲、同学朋友和父亲,而在非留守儿童的支持来源中,父亲第二,同学朋友位列第三。母亲仍是留守儿童最重要的社会支持,是最亲近的人,是主要的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来源以及价值肯定者。同学朋友是留守儿童心里话的首位倾诉对象和遇到困难的第一求助人选,但需警惕不良群体的影响。%的留守儿童认为校园里或周边有不良帮派团伙,%认为有同学加入不良帮派团伙,分别比非留守儿童高和个百分。老师对留守儿童的支持更多地体现在学习辅导上,情感支持相对欠缺。%的留守儿童觉得在需要时没人能帮助自己。社会支持状况是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预测变量,社会支持弱化使得留守儿童消极情绪更多,经常感到烦躁(%)、孤独(%)、闷闷不乐(%),以及经常无缘无故发脾气(%)的都多于非留守儿童。4、留守女童负面情绪相对明显好文供参考!9/32留守女童的自我接纳程度更低,对自己总体上感到满意(%)和经常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的女童比例比男童低和个百分点,而常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的女童比例(%)比男童高个百分点。经常感到烦躁(%)、闷闷不乐(38%)和无缘无故发脾气(%)的女童比例比男童高、1和个百分点;女童自评父母外出后,自己比原来抑郁、焦虑、爱发脾气、胆小的比例也高于男童。此外,有%的留守女童经常觉得孤独,不仅高于留守男童个百分点,也高于非留守女童个百分点。5、留守男童问题行为令人担忧留守男童问题行为多,学习及校园生活中的障碍也多。留守男童迟到(%)、逃学(%)、受老师惩罚(%)的比例比非留守男童高、和个百分点;不想学习(%)、对学习不感兴趣(%)、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没完成作业(%)、成绩下降(%)的比例比非留守男童高3—个百分点,也都高于留守女童。有%受过同学、高年级学生、社会上的人或帮派团伙欺负,高于非留守男童和留守女童11和个百分点。6、父母外出对小学中年级儿童影响更大感觉父母外出后自己更容易被欺负(%)、被歧视(%)、性格比原来内向(%)、胆小(%)的四年级留守儿童比例在6个年级中最高。他们经常想念父母(%)、担心见好文供参考!10/32不到父母(%)、担心父母不爱自己(%)的比例最高,比初三学生高、25和个百分点。四、五年级的留守儿童表示目前自己最需要和父母在一起,而其他年级的学生最需要学习辅导。7、青春期叠加留守使得初二现象更为显著初二留守学生在学习及校园生活方面遇到的障碍更多,上学迟到(%)、逃学(%)、不想学习(%)、对学习不感兴趣(67%)、听不懂老师讲课内容(%)、遇到问题没人帮助()、没做完老师留的作业(%)以及被老师惩罚(%)比例均高于初二非留守学生,分别相差个百分点。初二留守学生与父母的关系更差,经常和妈妈交流(%)、经常和爸爸交流(%)的比例低于初二非留守学生和个百分点,而被父母训斥吓唬(%)的初二留守学生比例最高。唯有初二留守学生把同学朋友视为最重要的社会支持来源(%),重要程度甚至超过了母亲,其中的某些负面影响值得关注。8、寄宿留守儿童对生活满意度相对较低寄宿生的日常生活习惯较差,曾用吃零食代替吃饭的寄宿生(%)比非寄宿生高个百分点,平均每天睡眠9小时以上的寄宿生(%)比非寄宿生低个百分点。学习和校园生活状况更糟糕,上学迟到(%)、没完成作业好文供参考!11/32(%)、不想上学(%)、对学习不感兴趣(%)、听不懂老师讲课(%)、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成绩下降(%)以及被老师惩罚(67%)的寄宿生比例均高于非寄宿生,相差—个百分点。寄宿留守儿童各种需求的未满足程度高:一是学习辅导不足,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学业需求。寄宿生表示晚自习经常有老师答疑的仅有四成(%)。二是生活单调,不能满足寄

1 / 3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