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应知应会心得体会范文【导读】这篇文档“作风建设应知应会心得体会范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上好课应知应会》心得体会1“十二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习《上好课应知应会》心得体会纳容明德小学吴顺良学习《上好课应知应会》心得体会纳容明德小学吴顺良课堂教学是落实教育内容、落实教育思想、落实教育目标的主阵地。既要“落实”,就不能做“虚功”。今天,课堂教学要坚持改革的方向,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但是,课堂教学的“实”不能丢。怎样使课堂教学有实效,怎样的课堂教学能使广大教师都能实施呢?暑假期间我读了《上好课应知应会》这本书,我觉得教学要做到“三实”:1、课堂教学要做到真实课堂教学是育人的重要过程,由教育本质所决定,教学必须遵循真实性原则。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信息源(教材、教辅、音像、补充案例等)的真实,教学过程的真实,检测考评的真实。教师要真实地了解班情、学情,教师备课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备自己,使教学符合教学规律,符合学生学习实际,这样才能真实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些课堂教学,特别是公开课、展示课、竞赛课,只是为了使教学“好看”,上课成为了一种“表演”,这就失去了教学的真正意义,容易产生对教师的误导。我听过一些特别“精彩”,特别“顺利”的课,课后,一些教师就提出质疑,这个班的学生怎么这么聪明?”。教育要强化真实,只有真实,才有真知。教师要用自己的真知灼见,去启迪学生的真情实感。这样才能做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2、课堂教学要做到朴实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和基本形式,是广大教师和学生必须长期坚持的双边活动。课堂教学的朴实,更能体现教学的规律和教学的真实;更能被广大师生所接受;更能体现教学的实效。我不提倡上“豪华”课。“豪华”课多半只能“看”,不能“用”。特别是在公开课、竞赛课上。一是多种现代化手段都用上,如录像、录音、课件演示、图片道具、师生表演等等,课堂教学使人眼花瞭乱(当然,必要的、能够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现代技术手段,要恰到好处地用),这样的教学反而给人“哗”而不实的感觉。另外,这样的教学成本过高,不利于推广,学校教师也只能是个别课点缀一下。二是在展示课、竞赛课中,教师往往将一课书(一节内容)的最精彩部分都集中在40分钟里拿出来,这样的课平时常规教学不能复制,同样给人不实的感觉。难怪许多教师在观摩学习课后感叹,“课上得很精彩,但我们上不起,学不了。”因此,我认为,课堂教学以实效为根本,还是朴实为好。我们要倡导课堂教学现代化手段的运用,但不要“画蛇添足”;我们要倡导课堂教学的不断创新,但不要“买椟还珠”。3、课堂教学要做到扎实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掌握学习方法,激发思维活力,提高认知感悟水平,形成再学习的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教学,来不得半点虚、空。课堂教学强调全部教学内容,所有教学过程,面向全体学生的“落实”,因此,教学既要以“扎实”为出发点,又要以“扎实”为收获点。我们发现,有的教师课讲得很好,“有看头”,“有听头”,但学生最后学习成绩不好(当然这里面还有应试的原因);有的教师上公开课、竞赛课“花样”很多,但落实知识、技能、方法不够,课上完后,教师还要给学生重讲一次。这种做法,有违教学规律,容易贻误学生。我们要坚持课堂教学的“扎实”,这种扎实不是死记硬背,不是照搬照抄,不是单纯的复制知识。这种“扎实”应该体现课程改革的精神,要有知识技能学习的扎实,要有过程方法训练的扎实,更要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的扎实。扎实课堂教学,能使学生不断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扎实课堂,必能真正获得教学的实效。教育管理者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要倡立“三实”导向,注重课堂教学实效。2012年12月25日文明校园建设应知应会教师应知应会2本次文明学校评测检查的几个重要知识:一、“1+6”教育:是指由1个孩子、6位家庭成员(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组成家庭教育模式。通过组织未成年人群体进行以尊德守礼、文明有规、孝老爱亲、勤劳节俭、乐于助人等为主题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积极引导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质,以此带动和影响家庭其他成员自觉参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二、“六率”:核心价值观宣传的普及率、“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及创建知识宣传的达标率、“双创”应知应会内容的知晓率、“道德模范”“美德少年”学习的覆盖率、文明创建工作的参与率;三、“四度”:即教师对《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测评体系》的熟悉度,师生对城乡学校少年宫活动的满意度、对校园文化的认同度、核心价值观歌曲的传唱度。四、“五心”:教育活动的主题是“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的教育系列活动。五、提高“三力”争做“四强”具有新疆特色的好干部“四强”----政治上强,能力上强,作风上强,心力上强。“三力”----提高理解力,提高执行力,提高落实力。六、“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指的是“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七、五个认同:对祖国的高度认同,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高度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八、三个离不开: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九、马克思主义“五观”: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十、新疆特色好老师过硬的好老师十一、新疆精神有哪些: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四好老师:一、做有历史责任感的好老师二、做为人师表的好老师三、做立德树人的好老师四、做专业进取十二、中国梦: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十三、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内容有哪些?一、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引导人们自觉践行中华美德,传承中华文化。二、是弘扬雷锋精神。倡导助人为乐、团结友善的价值追求,广泛传播“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引导人们积极投身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化、常态化。三、是加强诚信教育。倡导诚实守信社会风尚,引导人们讲诚实、重信用、守承诺,树立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价值观念。四、是培育勤劳节俭观念。倡导继承发扬中华民族吃苦耐劳、戒奢克俭的优良传统,倡导节粮、节水、节电、节约钱物,鞭挞好逸恶劳、铺张浪费、豪华奢靡之风。五、是传承孝道和敬老风尚。弘扬中华孝道,宣传好家风、好家训,引导人们养成孝敬父母长辈、敬老助老的良好品质。六、是倡导文明旅游。引导人们摒弃旅游中的陋习,践行文明礼仪,遵守道德规范,树立“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良好形象。七、是宣传保护生态环境。引导人们尊重自然,支持和参与环保活动,建设美丽新疆、美丽乌鲁木齐。八、是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普及法律知识,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学法守法用法意识。九创城知识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时间节点:乌鲁木齐市于2011年提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目标,于2014年荣获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城市荣誉称号,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2017年将力争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城市。3、《致各族市民朋友的一封信》中的文明五个在是:文明在心中,文明在口中,文明在手上,文明在脚下,文明在行动。4、两首核心价值观歌曲《中国人的宣言》、《红绿灯》。5、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四率”是知晓率、支持率、参与率、满意率。校训:博文约礼、知行合一;校风:活泼、有序、和谐、进取;教风:爱生乐教民主创新;学风:好学、近思、自主、合作。校标平安建设应知应会3平安建设应知应会一、总体目标:1、政治安定2、社会稳定3、经济运行安全4、文化活动健康5、法制健全6、群众满意。二、平安建设的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服务大局;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标本兼治;坚持统筹协调。三、任务目标:在2006-2010年五年平安创建的基础上,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基础性、根本性、长远性问题为重点,通过夯实基础、完善机制、拓宽领域、提高层次,巩固和提升自治区平安县创建成果,全力争创自治区优秀平安县和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四、主要措施:实施“八大工程”,深化平安建设。即:平安建设宣传覆盖工程;基层组织和维稳力量建设强化工程;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拓展工程;平安建设创建成果巩固工程;社会管理创新推进工程;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深化工程;群众安全感提升工程;档案台账管理规范工程。五、平安家庭申报创建:1、向村(居)民委员会报送申请;2、家庭成员签字;3、村(居)民委员会组织审查;4、村(居)民委员会大会表决通过;5、村、队(社区、单位)公示、6、妇联复查命名授牌。六、平安家庭标准:1、遵纪守法无犯罪;2、家庭和睦无暴力3、安全防范无事故4、生活文明无愚昧;5、民族团结无纠纷。七、平安单位标准:1、创建组织健全2、防范措施到位3、“属地管理”落实4、创建内容丰富5、精神文明健康。八、综合治理范围: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九、综合治理方针: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十、综合治理原则: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十一、公民对综合治理责任是:应当参与社会治安综治工作,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做好家庭和自身安全防范,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十二、《新疆综合治理条例》于2009年12月29日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10年12月1日起实施。每年4月为综治宣传月。十三、综合治理适用范围: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及公民。十四、宗教事务管理方针: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十五、“两项制度”:民族领导干部联系清真寺和与宗教人士谈话制度;温宿县根据实际,增加了联系信教群众内容。十六、毒品特征:依赖性、非法性、危害性。每年6月26日为禁毒日。十七、流动人口管理办法:2011年3月23日通过,2011年10月1日施行。十八、保护未成年人的原则:1、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2、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3、教育与保护相结合。十九、民族团结教育内容:1、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教育2、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和中华民族意识教育3、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4、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国家法律、法规教育5、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教育6、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教育7、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教育8、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势力、反对宗教极端势力、反对暴力恐怖势力教育9、尊重民族风俗习惯教育10、有关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五个互相:互相尊重、信任、学习、帮助、合作。精神文明建设应知应会4精神文明建设应知应会1、什么是精神文明?答:是指人类社会在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体现了人类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的发展水平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概念,在党和国家文献中是谁首次提出的?答:1979年9月25日至28日举行的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叶剑英代表中共中央、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这个《讲话》22、“三个离不开”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答: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民族互相离不开。23、中宣部提出的“三贴近”是指什么?答: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24、马克思主义的“五观”指什么?答: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宗教观。25、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基本特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