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和导学案样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教案和导学案样例【导读】这篇文档“教案和导学案样例”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导学案【第一篇】守旧容易,改革不易,且改且努力-----------“导学案”的推广使用之我见课改春风又一次掀起热浪,导学案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在推行素质教育、实施高效课堂的情况下,我市教育局大力推广使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略谈几点不成熟的设想与看法,仅供参考。“学案导学”这种教学模式,以前观摩其他学校公开课时或多或少接触过。我认为很好,对学生来说是个充分的锻炼,对老师来说是个很好的改革。1.导学案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导学案的使用,使教师“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课堂上,不再是教师提问题学生回答,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出问题,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研究,或共同讨论问题,获得解决方法,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来,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又拉进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同时,教师更多的是授予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归纳方法,成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2.教学中能“用活”教材。“导学案”的使用,使得教师不再是照本宣科的讲教材,而是根据教材提供的知识,从生活实际取材,提出问题,不但让学生学会了解决问题,更能了解教学来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更让学生知道他们所学习的教学知识不仅是为了继续深造,对今后的工作、生活也是有用的。3.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创造性。“导学案”的使用,给了学生充分发挥的余地,“给他们一个舞台,我们将收获更多的精彩”!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宰。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发现也存在一些问题:1.不同的老师、面对不同情况的学生,按部就班地使用统一的导学案;同一年级、同一学科完完全全地按照导学案来实施课堂教学,且过程一样、作业一样。在这种情况下,明显地违反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原则;这与“让每一个学生都学得好”的理念也是背道而驰的。2.在“导学案”的实施过程中,新的课型的确让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空间,给了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了很多发展的空间,但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这无疑“雪上加霜”,即使是老师细致的讲解都未必使他们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更不用说自主学习了。3.另外在教学中,教师都采用了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学习的方式,但在此过程中,很多的学困生在交流中只有听得份,因为很多知识他们不懂,又不愿意让别人知道或不想让别人听见自己错误的想法,于是只听别人说,自己发表提问的机会就更少。学习上很是被动,久而久之,学习越来越落后;而对于那些调皮的学生来说,讨论简直是一种轻松玩耍的场景,以此有正当理由获得了说话的机会,话说得不少却什么也没有学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分化日趋严重。4.课堂环节多,不利于自主发挥。尤其是有些课型根本不需要导学案,有了导学案反而是课堂的累赘;大量使用导学案,浪费了很多人力物力,收效与之不能成正比,有时甚至相反。总之,导学案的设置,目的是好的:使学生在课前自己动脑筋独立完成预习提示,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可关键是怎么设计?怎么用?内容更重要,收效最关键。以下是我个人的几点拙见,说出来和大家切磋一下:1.精导学案在量上不要泛滥,要精心设计,精简过程,精化内容,这样才能给学生更大的空间。2.简在质上下功夫。导学案上不必要写得太多,要给学生思考的余地,也不应把思路统统设好,那样学生只能机械地、盲目地跟随着,尤其是高中生,他们和初中生不一样,高中生阶段更有主见,不太喜欢别人给自己设定条条框框。所以我认为要“简”。以“简”促使学生发散思维、创造思维的思维方式。3.多即导学案要多样化,格式不应整体划一。实施导学案的过程中,应当根据不同学校、不同学生、不同老师的具体情况,灵活把握,科学取舍,方能凸显其应有的作用,彰显其应有的功效。另外,是不是应该考虑考虑学生的学习小组的总体成绩?给他们也公布公布成绩、排排名、发发奖状、发发奖励、大会领领奖,大肆表扬一番,让他们有机会在众人面前介绍小组学习经验,从而调动组内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用行动告诉他们只要组内齐心合力,共同进步,即使成绩不够理想也可以借助集体的力量荣登领奖台,以增进共同学习、互相监督的凝聚力。凡事有利就有弊,改革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放开思维,我们在摸索中学会创新,学会反思,大胆挑战,在教改工作中鼓足前进的勇气,不断创新,踏实肯干,推动教改工作继续向前发展。总之,可以肯定的是导学案教学模式是值得推广的,值得我们去探索的,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但我们一定会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导学案【第二篇】“导学案”式教学其实是用学案导学、先学后教的方法。针对学习任务不多且难度不大的内容,利用自习时间让学生充分预习,把自学反馈的情况作为备课的主要依据,课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并能当堂训练、及时反馈,使教学环节紧凑、完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也为学生减轻了课业负担、节约大量时间。我认为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课前预习是个重头戏,必须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结合编写的学案,完成预习任务。“导学案”式教学最大的优点是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原了学生主体地位,也把老师从满堂灌、一手包办式教学中解放出来,把精力集中到如何做好“引导者”上,回归了老师的主导者角色,其效果自然是教学相长。总之,利用“导学案”式教学,还需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尝试,积累经验,让导学案教学日臻完善,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导学案【第三篇】导学案备课模式(一)现在,我县正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暑假后准备改革传统的备课模式,统一使用县教研室印制的导学案。为规范导学案的使用,特提出如下要求:一、使用“导学案”备课的基本模式“提前备课,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1、提前备课:了解学生,疏通教材,从纵横两方面把握知识体系。2、集体研讨:备课组长提前一周召集全体组员就教学内容进行说课,着重围绕如何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分析学生情况等方面内容。3、课前备课:上课前一天将“导学案”发至学生,正式上课前收齐后适度批阅,任课教师对“导学案”再次进行阅读理解和补充完善。4、课后备课:师生共用“导学案”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在“导学案”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记”,用于下次集体备课时小组交流。二、具体要求导学案不同于教师的备课,它只是教师备课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师不能单纯地把导学案当成备课,而应对导学案进行个性化修改,融进自己的创意。教师可在导学案上进行创意备课,只是备课的形式灵活多样。导学案要有教师圈点勾画和补充填写的痕迹,并且具有实效性、实用性。如导学案不符合自己的教学要求,可在后面另加附页,写进自己需求的教案和学案,并粘贴在后面。三、对学生的要求1、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本预习。所有学生必须自行解决“导学案”中基础题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做拓展题,生疏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应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向老师质疑。2、课堂上注意做好学习方法和规律的笔记,以便今后复习,学完一课后,要在“导学案”的空白处写上“学后记”(学后心得)。3、每隔一周将各科“导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四、对教师的要求1、一般不布置另外书面课外作业,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导学案”,在上课前必须抽批部分“导学案”,以便了解学情,再次进行课前备课。2、课堂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课本的范例示范作用,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思考;重点、难点让学生议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答;规律让学生寻找归纳等。除了注意开拓学生的思维外,教师还要提升自己,做到教学相长。3、上课过程一般可分为:(1)预习交流(小组内进行互帮互助);(2)预习疑难反馈、课文重点讲解(可学生解答或教师解答);(3)师分题(如重点词组或句型练习),分组合作(小组成员板演,小组长领导本组学生把自己分的题全部讲会,让全部组员掌握);(4)展示提升(各组派代表讲清本组的题目,其它小组同学提出疑问及不足);(5)达标测评,拓展延伸。4、要做到“四精四必”:精选、精讲、精练、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五、其他使用要求1、教师必须在实施课堂教学的前一天将“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预习后交给老师,教师根据需要抽批或全批“导学案”,了解学情,二次备课,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严禁组织学生代替教师的批阅。2、要求学生使用“导学案”时坚持主动性和独立性。不管课前还是课上都要主动依据“导学案”进行自学探究,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教育学生课前预习时切忌抄袭他人,弄虚作假。3、课堂上要求教师以学定教、灵活使用。课堂上要随时把握学情,灵活进行调控,努力做到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坚决不讲,教师只讲学生的疑点,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提炼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少多余的讲解和不必要的指导,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学习和训练时间。课后,教师要填写“教后记”,针对课堂教学情况形成“错题集”。4、定期的巩固复习:有针对地实施“周周清”“单元清”等巩固练习。六、有关保障措施:1、实施“导学案”后,可合理选用与教材配套的练习册等教辅材料,不得随意另外印制试卷;传统意义的备课模式停止;严格按课程标准开足课程,并按标准课时安排学科教学时间。2、实施“导学案”后为确保学生学习方式的真正改善,班主任要强化学生学习品行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切实落实“二先二后”(先预习后上课,先思考后提问)的学习程序,倡导课前真预习、课上乐学习、课后善整理的学习风气。3、合理安排学生座位。班主任要协同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合理安排学生座位,以便于开展小组合作,同伴互助。充分发挥“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功能,同时每组确定一名小组长,负责本组成员学习过程的组织。4、对实施“导学案”学科教师的课堂评价标准是:①看学生的学习气氛是否浓厚;②看学生的参与面是否广,参与人次是否多;③看学生各环节占用的时间多少;④看老师采取的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是否好;⑤看学生的学习效果;⑥看教师的课堂效率。1、什么是学案?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它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潜移化。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科学有效的训练,达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学案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按照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设计,将学生的重心前移,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主要依据五大环节: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当堂检测评估—课后拓展延伸。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2、学案产生的背景是什么?学案是教育教学发展进步的产物,有诸多的背景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①政治背景:现阶段,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在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教学上落实以学生为本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发展。②社会背景:当今社会是竞争的时代,形成竞争的关键因素是创新,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绝不是靠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所能完成的,因此,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主动思维和积极探讨的过程。③素质教育背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培养少数尖子不行,只重知识不重能力与学法不行,所以我们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在平等参与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④新课改背景:传统的教育培养目标是单一的,新课改后的教育培养目标是“三维”的,这就需要教学过程必须把知识问题化,能力问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潜移化。⑤东平教育背景:学生多,小学教师老化,教学质量低,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望高,要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优质教学需求,必须高速均衡发展;尽量减少资源特别是师资的不均衡,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实现教学的的高效优质;在现有资源条

1 / 3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