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生态伦理学初探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改变,应该说最终将依赖于人的心灵的改变,依赖于建立那种恰当地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人的灵性,这种灵性将提供对于环境保护的强大的行为动力和自觉意识。一.环境伦理的由来二.生态伦理观的主要内容三.古今中外的生态伦理思想1.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2.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3.东方教派中的生态伦理思想四.环境伦理与人类行为方式内容简介一.生态伦理观的由来今天地球上的人们正生活在或正在进入一个以经济发展为主导价值趋向的现代社会。固然带来物质财富的巨大增长和现在活着的人们的物质生活的逐步改善,但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不仅给人类的后代、也给周围环境的所有生命以及整个地球的未来,埋下了目前还难以预料的隐患。环境问题的产生是由于人类粗暴地对待自然界的结果,因此,环境问题的治理首先要从提高人类的自身素质做起,就是说,人类要对自己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加以反省,建立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巴里.康芒纳的《封闭的循环》•战后环境危机的根源,不在于经济增长本身,而在于造成这种增长的技术。这种技术往往是从单一的追求生产效率的角度,或从单一的消费使用的目的出发,而发明出来的。它忽略了整体,忽略了这种技术赖以发展的基础—生态系统。从而粗暴地破坏了不断循环运动的生命之圈。因此,要克服危机,首先要克服这种技术上的缺陷;要做到这点,必须树立生态学的观点。“在生态学理论和蕴藏着各种环境危机的现实之间,还存在着一个尖锐的矛盾”。他认为使人们不能以生态学的观点来看待环境的主要障碍,在于人们对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奢望,和人们对于政治权利的贪欲。必须采取有效的、自觉的“社会行动”,才能重建自然,这是解决环境危机最根本的途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不仅是当代人由于环境与资源问题的恶化日益严重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作出的一种生存选择,而且也标志着人类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的一场深刻的变革。•这种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的变化是同人类与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和思考分不开的。•因此生态伦理构成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本章参考书: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¾承认整个自然界、整个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在某种意义上数十亿年来都在无意识地、自然而然地“寻求”优秀和卓越,并确实通过它的无数尝试和进化,而终于产生了人,产生了人的意识和灵性这一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在这个意义上人们确实可以说,“人是万物之灵”。¾但正象罗尔斯顿所言,我们正要因此而感谢整个生态系统,就象花儿和果实感谢整棵树,感谢整个大地。人是“万物之灵”但不是“万物之主”。人恰恰是要运用自己的“灵性”来摆正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处理好自己与自然的关系,善待自然,善待非人类存在物。生态伦理观二.生态伦理观的主要内容1.尊重与善待自然尊重地球上一切生命物种尊重自然生态的和谐与稳定顺应自然的生活①最小伤害原则②比例性原则③分配公正原则④公正补偿原则尊重地球上一切生命物种地球生态系统中所有生命物种都参与了生态进化的过程,并且具有适合环境的优越性和追求自己生存的目的性;它们在生态价值方面是平等的。因此,人类应该平等地对待它们,尊重它们的自然生存权利。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白居易:尊重自然生态的和谐与稳定•地球系统是一个交融互摄、互相依存的系统,在整个自然界中,无论动、植物、无机物均为地球这一“整体生命”不可分割的部分。地球虽然有对破坏的自我修复能力,但对外来破坏力的忍耐力终究是有限的。一旦超出忍受值,便会环环相扣,危及整个地球生态,最终祸及人类和所有生命体的生存和发展。•必须维持地球的稳定性、整合性和平衡性。顺应自然地生活•最小伤害性原则:发生冲突时,对自然生态的伤害减到最小。只允许自卫,动物实验尽可能使用低等动物。•比例性原则:所有生物体利益,可分为基本利益和非基本利益,前者为生命所必须,后者不是。当人类利益与野生动物冲突时,人类的许多非基本利益应让位于野生动植物的基本利益。•分配公正原则:冲突双方为维持自己基本生存,发生资源占有争执,应分配公正。如砍伐森林,不能伐尽砍绝,应给动物留有生存的空间。•公正补偿原则:人类对动植物进行补偿,如砍伐森林就应大力植树造林。2.关心个人及关心人类正义原则•公正原则•权益平等原则•合作原则3.着眼当前并思虑未来•责任原则•节约原则•慎行原则三、中国古代生态伦理观中国传统文化处处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想-古代绘画(唐伯虎)古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轻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民间的杨柳青年画,也处处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1.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行为规范—“时禁”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物,人在自然界也居主动地位,但人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对它们做任何事情,不是完全的禁欲,而是节制人类的欲望。•曾子曰:“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夫子曰:“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夫子曰:“开蛰不杀当天道也,方长不折则恕也,恕当仁也。”•“毋变天之道、毋绝地之理、毋乱人之纪”可视为其基本原则。程颢(1032-1085)见石阶草茂而不除,并说:“不可,欲常见造物生意”,在宫中闻皇帝漱口避蚂蚁,称赞之;并劝帝:“推此心以及四海”,当皇帝折断柳枝时,则予以劝阻说:“方春发生,不可无故摧折”,并曾折断粘飞鸟之杆。不忍家人买小鱼喂猫,放生于池中,心自安。广泛的惜生与悯人•儒家对时令的强调,以及将对待动植物的惜生、不随意杀生的“时禁”与儒家主要道德理念孝、恕、仁、天道紧密联系起来的趋向,这意味着对自然的态度与对人的态度不可分离,广泛的惜生与悯人一样同为儒家思想中应有之义。•特点:属于消极限制;不是全面禁止而是时禁;属于思想观念,并不一定形成春秋各国制度;不仅对下,更主要是约束君主;不仅包括动物、植物,也包括非生命的木石、山川。支持精神•“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的精神。“天人之际,合而为一”(董仲舒)。•但紧密联系人事或主要考虑人的利益的,乃至具有强烈的政治劝戒意味;在支持精神方面,天人合一、生生不息的思想也并不是独立的宇宙哲学,它是与一种人生哲学联系在一起,并且与后者为重心。2.道家生态伦理思想•道家为生态伦理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精神视野和风景。在庄子以后的有关思想和精神是更个人化的,甚至更精英化的;但也更为彻底,更亲近自然,更亲近个人真实的生命。与今天西方的生态哲学在蕴意上更为接近,它对常常导致环境污染的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古老的批判,在现代世界中仍具有独特的感人力量,引起当今有识者的共鸣。道家生态伦理思想-万物平等自化•庄子不遗余力地批判人的贪欲和骄傲。如果说老子还表现出一种对人间政治秩序的关心,只是认为这种秩序应效法自然而无为而治,那麽,在庄子这里,表现出的是对这种关注的不屑。•庄子更关心的是个人的生命,是一种诗意和浪漫的人生,但这并不意味着把人的肉体的活着、供养、长寿乃至长生不老看得很重,相反,这是一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人生,所以,即便人的死亡也不过是回归自然,无论将变化成什么,都是加入自然的一种生态循环。怡淡平和,顺其自然,体验真实生命•道家提出了自己正面的人的生活方式的主张和独特的人格思想。这种生活方式从个人角度看,很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的本来面目。这种生活方式可概括为,把自己视为自然界万物中平等的一员,不以主宰者自命,不以优越者自居,不致力于榨取自然,而是怡淡无为,淡泊自甘,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在自然界中的地位,重视精神而非物质的生活,在根基处体验生命的真实意义。道法自然、节制物欲•反对对自然界、对其他生命、尤其是对动物的人为干预和钳制。主张让动物按照它们的天性生活,既不虐待,也不按人的方式去厚待。人与动物孰知正处、正味、正色?对人好的东西不一定对动物就好;对人不好的东西对动物未必就不好,反之亦然。•节制物欲,道家与儒家一致,但比儒家走得更远。庄子甚至反对发展科技,以汲水为例,宁愿用人力而不用机械。他不是不知道那些使人方便省力的机械的好处,而是不想把人的聪明才智用于发展物质利益的方向,不想开启放任物欲的匣子。节制物欲并不是轻视生命,恰恰相反,只有轻视物质利益才是重视生命的真实意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3.佛教中的生态伦理精神•依正不二;•心静则佛土净;•同体大悲,戒杀放生素食;•无缘大慈,护佑无情器界;•惜福布施,生活简朴自然;•净业三福,庄严人间净土。同体大悲,戒杀放生素食慈心是成就佛道的正因。而慈心的培植,首应从戒杀放生入手。世间至重者生命,天下最残者杀伤。人与蓄类,同为血肉之躯,同具如来性德,且自无始以来,同在六道轮转,互为父母眷属,今以善恶业殊,升沉各异。幸为人者,应怜愍飞禽走兽,不加杀害。印度教—不二论•从婆罗门教发展而来,又吸引了佛教和其他民族信仰的成分,包含从精致的哲学体系到各种宗教仪式、习俗以及对无数的神和女神的崇拜。•梵(Brahman)是终极的实在,所有的形式都是相对的、变化的,就象一场演出的“幻”,“业”则是这场演出的动力。人们要不受“幻”的迷惑和挣脱“业”的束缚。这就意味着认识了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整个自然界的统一和协调,且据此而行动。世界虚无,唯“梵”为真,灵魂与梵同一。梵是最高范畴,但人又可以通过一切事物去体验梵,得到解脱。•瑜珈教徒坐在恒河岸边沉思,见蝎坠河,救其被咬,三救三咬,本性使然,无以为怪。总之,提倡生态伦理,不是忽视行动意志和行为共识,而是出自一种考虑,要为绿色行动和环保事业最大限度地寻求各种各样深层的精神动力和哲学理论的支持。精神信念涉及到根本的价值追求,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改变,应该说最终将依赖于人的心灵的转变,依赖于建立那种恰当地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人的灵性,这种灵性将提供对环境保护的强大的行为动力和自觉意识。四.环境伦理与人类行为方式1.尊重各民族宗教信仰并尽可能调动人类的精神因素应对近一个世纪以来破除原始信仰的后果应该有所反省。诸如万物有灵论、自然及动植物崇拜等信仰,表现了现代人一种容易忽视的精神视角,也许还是在很多人中唯一非功利的东西、唯一有精神威慑力的东西。轻易将其视为“迷信”而破除它们,就可能使人置于一种完全被物质欲望和功利支配,且不再有精神上的任何畏惧的状态,而这样的一种心态对于生态来说却是致命的。原始信仰原始植被也许并不需要在“神圣已亵”之后去人为地“神道设教”,但却需要像努力保护原始植被一样去保护某些依然存留在人们心中的原始信仰、或者说像爱惜物质的植被一样去爱惜精神的植被,而又不要轻易的去毁坏它们。如果在心灵的土地上毁掉了精神的植被,而又没有新的精神发芽和生长起来的话,那么,这将是一片光秃秃的、荒芜的心灵,这样一种完全放弃给物欲去开垦的心灵最终也将造成自然界的巨大灾难,使自然界也变成破坏和荒芜的赤地。美丽的梅里雪山梅里雪山卡格博峰2.人类行为方式的环境伦理•视生态系统为有效率的经济系统而加以尊重•谨慎对待罕见和脆弱的环境:如湿地。•尊重生命:尽可能减少动物的痛苦,尤其不应该不必要地增加动物的痛苦,如消灭害虫的杀虫剂,最好使其绝育,使用无知觉能力的动物做生化实验等。•尊重物种:不能从经济利益的考虑,来从事有可能导致物种减少的活动•尊重自然:尊重所有的生物群落。•爱地球如爱己:地球产生了人类,并且是人类赖以存活的生命支柱。人类作为地球演化史上的价值最高者,对地球这一“家园”和地球上的各种物种具有保护的义务。善待自然尊重生命不应增加动物的痛苦。《动物解放》2002年12月13日,沈阳兴隆大家庭商厦为了野生动物的生命,为了人健康,不食野生动物!3.从我做起,保护生存家园•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履斜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昆虫草木,犹不可伤。•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长;遏恶扬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宠若惊;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两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