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指导思想与定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课程迄今已经开设十七年,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本科生专业基础课,也是本院外交学学科的骨干课程。作为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强调基础性和前沿性。授课中注重教授基本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的国际政治理论等)和基本知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的基本知识、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知识、外交学涉及的基本知识等)。讲授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内容必须反映学科最前沿成果和信息。教学也强调对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包括培养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的课堂内外实践等)的培养,使学生能形成比较厚实的专业基础,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研究创新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二、教学内容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以建国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的发展演变为主要线索,讲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政策的形成和发展、建国以来中国对外关系中的重大事件和重大决策、中国外交思想、重要人物如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等领袖的外交思想与外交活动、中国与主要国家、国际组织和地区的关系等。课程教学的目的是通过系统讲授建国年以来的中国对外关系,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所涉及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工作实践或进一步学习深造,打下比较扎实的基础。三、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方法采取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启发互动式教学方法,通过启发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在讲授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突出重点问题和专题,借助辅助性的专题讲座,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产生深入自学和研究的兴趣和动力。在授课中重视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作用,强调对课堂讨论的指导和计划,通过启发性的讨论题,加深学生对课程重点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教学手段上,正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授课方式,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学组正编制音像教材《共和国重大外交决策》。计划制作五个单元十部。初步完成了三个单元的音像资料的收集工作,今年完成第一部样片。这一工程的完成将进一步加强教学的效果。为达到课程教学的要求,课程教学组强调科研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特别重视科研对教学的指导和促进作用。主讲教师和教学组成员均有比较强的科研能力,已经在学科领域的科研中处于前列,有比较丰富的科研成果。科研保持高水平为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动力。课程考试一般分期中和期末两次。期中考试采取论文形式,重点是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学习和掌握程度,一方面检验和督促学生加强课堂学习和自学;另一方面为改进后半程授课提供依据。期末考试采取闭卷形式,目的是系统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和掌握情况。为了适应教学改革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今后课程考试将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四、教学队伍包括主讲教师在内的教学组教师均为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而且在职称和年龄上构成了合理的梯队配备。课程教学组成员除主讲教师外,还包括一位教授,一位副教授,一位讲师。另外每年的授课学期,学院根据学校的有关规定,专门为课程另配备两名助教,从事教学辅助工作,协助授课教师组织课堂讨论和答疑等。主讲教师牛军:于中国人民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教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是本领于的学科带头人,科研在本学科处于领先水平,出版多部专著并主编多部中英文论文集。代表作专著《从延安走向世界:中国共产党对外关系的起源》获《第七届中国图书奖》和《华东地区优秀政治理论图书一等奖》,该书英文版由美国EasternBridge出版公司出版。其他任课教师也有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验。贾庆国:于美国康乃尔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教授,有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验。讲授课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理论与实践”、“外交学概论”、“国际政治研究方法论”等,出版和发表了大量有关论著,如专著《未实现的和解:冷战初期的中美关系》、《棘手的合作:冷战后的中美关系》等。丁斗:获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副教授,有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讲授的课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晚清与中华民国外交”、“国际贸易与国际经济”等。在科研方面也很有建树,出版专著《东亚地区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参加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1949.10-1989.10)》等。李扬帆:现为讲师,有多年的课堂教学经历,讲授课程包括“中国外交史”等,科研方面也有较强的能力。现在北京大学在职攻读外交学博士学位。由于教学组成员有比较强的教学和科研实力,同时又年富力强,有很强的进取心,这使课程在未来较长时间里既能保持在同学科中的领先地位,又有很大的发展和提高的潜力。五、教学条件有较强的教师队伍,主讲教师和教学组成员均有比较强的科研能力,有比较丰富的科研成果,教学组在国内本学科领域的科研中处于前列。主讲教师牛军目前主持“985”计划的“新中国外交口述历史”和“211”工程中的“跨世纪的中国外交”两个重点项目,部分教学组成员也参加其中。这两个项目的设计目的就包括了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水平,项目得到有力的财政支持。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方面也得到有力的支持。影象教学资料的编制已在进行中,并得到国际关系学院的支持。向学生提供的教学参考资料包括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最新的前沿课题及相关的成果,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力。由于教学组的教师与国际学术界保持比较密切的联系,能比较及时地了解国际上的研究动态并获取相关的资料或信息,从而为课程教学的前沿性提供了相当有利的条件。六、课程特色本课程的特色是强调基础性,并将基础性与前沿性相结合。本课程教学强调“基础”的重要性,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践作为课程建设规划和教学的首要要求和规范。与教学相关的各要素,包括选择教材、授课内容安排和风格、课堂讨论的指导和规划、论文写作的内容和要求等,都必须以此为指导。在强调基础性的前提下,教学注重学科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前沿性,即教学内容必须反映学科领域前沿的成果,要与时俱进,保证使学生学习的学科知识反映时代进步的内容和特点。七、教学安排概论第一周:重点讲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研究和教学的基本框架和基本线索。第1节:对象、范围与教学目的。第2节:研究概况:成果与问题。第3节:中华人民共和国讲授要点。第一单元、新中国外交的缘起(1949——1955)第二周:重点讲授新中国对外政策的主要内容,形成的过程和主要特点。第1节:新中国对外政策的缘起。1、中国对外政策的提出与主要内容2、一边倒”与中苏同盟3、“不承认”和与美国对抗第三周:重点讲授新中国建交原则的主要内容、形成过程、建交原则提出的历史背景、重要意义以及在建国初期的外交实践。第2节:建交方针的提出与实践。1、建交原则的提出2、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建交高潮3、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第四周:重点讲授抗美援朝战争和援越抗法政策的决策背景、过程、对中国外交的影响,及其在新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第3节:抗美援朝与援越抗法。1、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意义2、援越抗法决策第五周:重点讲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过程、背景、特征及其对中国外交的重大影响。第4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其意义。1、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及其影响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与主要内容3、中国参加万隆会议第二单元、发展与动荡的十年(1955——1965)第六周:重点讲授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有关中国对外政策的论述的主要内容,及其产生和形成的主要背景,并分析中国八大有关决定对中国外交的重要影响。第1节:中共八大外交方针的提出。1、八大外交方针提出的背景2、八大外交方针的主要内容第七周:重点讲授中苏同盟从兴起到衰落的过程、原因和对中国内外政策的重大影响;50年代中期以后中美对抗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中国对美政策的演变;重分析中国对美苏的政策。第2节:中苏关系的发展与衰落。50年代中期中苏关系的发展1、中苏分歧的产生及其背景2、中苏论战及其影响第3节:中美关系。1、50年代夺取东南沿海岛屿战略的形成与反对美国干涉台湾问题2、中美大使级会谈及其评价第八周:重点讲授5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曲折发展,中国解决边界遗留问题的政策和努力,其中的要点是中国在50年代中期以后提出的解决边界问题的政策及其实践。第4节:与周边国家的关系。1、解决边界问题的政策与实践2、中印关系与中印边界冲突3、中日民间关系4、与亚非国家关系的发展第三单元、文革时期的外交(1965——1977)第九周:重点讲授文革期间极左思潮对中国对外政策的影响、中国对外关系中极左的主要表西那和特征,以及中国领导人在文革期间纠正极左外交的努力及其评价。第1节:文革初期极左思潮对中国外交的冲击和影响。1、60年代初期中国对外政策的调整2、文革对中国外交的冲击3、中国外交决策机制的重建及其意义第十周:期中考试。第十一周:以中苏边界冲突和中美缓和为线索,重点讲授中国安全战略的转变及其对中国外交战略的重大影响。第2节:中苏边界冲突与中美缓和。1、中苏同盟破裂和中苏边界冲突2、中国援越抗美政策的形成与演变3、70年代中国安全战略的重大调整与中美关系缓和第十二周:重点讲授文革期间中国领导人纠正极左外交的努力和在此背景下中国外交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另一方面分析在仍然严重存在的极左思潮的干扰下,中国外交在文革末期的挫折。第3节:文革后期中国外交的发展与挫折。1、毛泽东“三个世界思想”的提出与主要内容2、中国外交的新局面3、中国外交的曲折第四单元、改革开放与中国外交的转型(1978-1989)第十三周:重点讲授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对外政策指导思想的转变和中国外交战略的大调整,以及这些转变和调整对中国对外关系的影响。第1节:清除极左外交的影响。1、“极左外交”的特征及其产生的根源2、清除极左外交的影响3、新时期外交政策的形成第十四周:以中美关系正常化及其曲折发展和中苏关系正常化的进程为主要线索,重点讲授80年中国对外关系在新的外交思想指导下的巨大发展变化和主要特征。第2节:中美关系正常化及其曲折发展。1、中美关系正常化2、中美签署“八一七公报”3、中美关系的发展与问题第3节:中苏关系正常化。1、中苏关系正常化的“三个障碍”2、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第五单元、冷战后中国外交概论第十五周:重点讲授冷战后中国外交战略的形成、主要内容和特点,以及在新的外交战略指导下,中国对外关系的新发展和重大影响。第1节:后冷战时代的中国外交战略。1、苏、东巨变对中国外交的影响2、“韬光养晦”外交方针的提出3、稳定与发展中美关系第2节:冷战后中国对外关系新格局。1、发展大国伙伴关系2、全面推动睦邻外交3、积极发展多边外交第十六周:重点阐述中国外交在21世纪面临的主要挑战,以及中国外交战略如何为中共十六大提出未来20年的战略目标服务,创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和平环境。第3节:21世纪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问题。1、未来20年发展战略与外交2、“中国崛起”与中国对外政策第十七周和第十八周:根据学校规定停课复习和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