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冷战后中国外交概论第1节:后冷战时代中国外交战略一个半课时全部75分钟1、苏、东欧巨变对中国外交的影响。1989年的政治风波和随后发生的苏联与东欧的巨变,对中国外交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实行孤立和制裁政策,给中国的国际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苏联、东欧国家基本保持谨慎观望的态度和立场。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仍然同中国保持着友好合作的政策。如何认识和应对这种复杂的局面,为中国的政治稳定和改革开放创造有利的条件,成为当时中国外交的首要课题。2、“韬光养晦”外交方针的提出(1)客观分析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形势。苏联与东欧巨变从政治、战略、经济等各个方面看,虽然给国际形势造成带有根本性的变化,给中国的国际环境和处境也造成了某些不利因素,但国际形势变化中也包含着有利的因素,如我国北面的威胁被根本解除,中国与东欧国家的关系有可能更加迅速的发展,等等。更重要的是,中国经过十年的发展,在国际上的地位更加巩固,在混乱的局面中,国际社会实际上要求中国发挥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这种要求更加强烈和迫切。(2)“韬光养晦”外交方针的提出1989年9月4日,邓小平在同中央领导人谈话时提出了“韬光养晦”的方针,具体内容包括: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等一系列概念。核心思想就是准确认识混乱的国际形势,集中力量于国内的经济建设。在这个外交方针的指导下,中国稳妥地处理了罗马尼亚事件、苏联的“八一九”事件,抓住时机积极发展同东欧与中亚新独立的国家的关系,在地区冲突中采取超脱的立场和态度,并逐步打破了西方国家的制裁。3、稳定与发展中美关系。冷战结束给中美关系带来的最大冲击,就是摧毁了支撑中美关系的战略基础。中美关系能否正常发展,取决于双方能否在战略合作被严重削弱的情况下,解决好双边关系中暴露出来的分歧,并同时为中美关系重铸新的基础。为了稳定中美关系,中国政府提出了“增加信任,减少麻烦,发展合作,不搞对抗”的十六字方针中美双边关系中主要有三类问题。第一类包括台湾、西藏等涉及中国主权与领土的问题,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台湾问题,它曾经导致中美关系在1995年夏季大幅倒退,并使双方在1996年春发生军事对峙。由此得出的结论是警世性的,即中美之间仍然有发生战争的可能。第二类是当时以人权问题为焦点的意识形态冲突,它一直严重制约着中美关系的改善,在深层次上影响着中美关系的各个方面。第三类是经济贸易方面的摩擦,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知识产权问题,它曾经几次将中美推到贸易战的边缘。由于基础受到严重削弱,解决上述双边关系中的问题,确实是对双方的真正考验。1997年秋两国领导人共同提出建立“建设性的战略伙伴关系”,这表明中美关系终于走出谷底,其意义首先在于确认了中美关系赖以维系和发展的新基础。这个新基础是以互利的经济贸易关系为核心、以贸易和安全方面的合作为支柱的。中美关系的稳定和发展是有其特殊条件的。首先是两国决策层都表现出希望发展关系的愿望,这种愿望产生于中美各自主要的国内政策。克林顿政府上台伊始,即将振兴美国经济作为国策。与此同时,中国正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鞭策下,争取经济再上新的台阶,以确保完成本世纪使国民经济总产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发展互利的经济贸易合作关系的共同愿望,成为中美两国决策层决心改善双边关系的主要动力。第二个条件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与之相适应的对外政策不出现根本性的逆转和美国不挑战中国的核心利益。如果没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国家发展战略,没有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推动,冷战结束后中国会争取与美国保持建设性的关系,几乎是不可能的。同样,如果美国持续不断地挑战中国的核心利益,例如不是像1994年那样将人权问题从对华政策的中心位置挪开、或者不是像1996年以后那样,在台湾问题上回到遵守对“一个中国原则”的承诺,中美能够保持建设性的关系也是不可能的。从当前的情况看,美国不挑战中国的核心利益是主要问题。当前中美关系正在向一个新的阶段发展。与前一阶段主要是处理双边关系中的问题相比,共同面对和处理重大的国际事务以及就当今国际秩序中的重大原则进行对话和争论,将在中美关系中占越来越大的比重。第2节:冷战后中国对外关系的新格局。一个半课时全部75分钟。1、发展大国伙伴关系。(1)美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与中美关系的动荡。1997年秋两国领导人共同提出建立“建设性的战略伙伴关系”,这表明中美关系终于走出谷底,其意义首先在于确认了中美关系赖以维系和发展的新基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美基本矛盾的解决。特别是小布什政府执政后,中美关系一度出现倒退,直到“911”恐(2)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1996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访华,中俄发表第三个联合公报,宣布建立全面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俄关系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3)与欧盟“全面伙伴关系”的建立。冷战结束后,中国与欧盟的关系在经历一段曲折后,迅速向前发展。1998年3月欧盟委员会提出了“与中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报告,要求与中国建立友好合作关系。6月29日欧盟15国外长会议批准了该文件。(4)与日本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1998年江泽民访问日本,双方签署了“关于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和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表明了双方通过合作,解决两国关系中的严重矛盾和问题的意愿,并制定了加强中日关系、进一步推动合作的一系列措施。2、全面推动睦邻外交。睦邻政策和睦邻外交一直是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重要方面。冷战结束后,中国的睦邻政策有了新的发展,为改革开放创造了良好的周边环境。首先是同一批邻近国家如朝鲜、缅甸、巴基斯坦等的友好关系,得到保持和进一步发展;同一批亚洲国家如印度尼西亚、越南、蒙古、老挝、印度等,恢复了正常的国家关系;同椅披亚洲国家如新加坡、韩国、文莱等,建立了外交关系。其次是同决大部分有领土接壤的国家,通过和平协商,妥善地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领土问题、华侨问题等。第三是为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解决热点问题如朝鲜半岛、柬埔寨、阿富汗等问题,作出了积极和重要的贡献。3、积极发展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是90年代中国外交发展和变革的重要内容,经过改革开放,中国逐步创造出了积极开展多边外交的主客观条件在许多全球和地区的重大问题上,中国都是积极的参与者,并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在全球和地区性的国际组织中,承担了越来越多的责任,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中国的多边外交涉及了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所有领域,包括联合国、裁军、经济与贸易、国际人权、环境与能源,打击恐怖主义与其他跨国犯罪活动等等。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是中国正日益深入地融入国际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第3节:新世纪中国对外关系发展的基本问题三课时1、未来20年发展战略与外交。(75分钟)中共十六大制订了未来20年的发展规划,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中国对外政策就是服务于这个战略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长早和平和有利的条件,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应有利于战略目标的实现。2、中国崛起与中国对外政策。(75分钟)“中国崛起”作为一个概念,反映的主要是中国人对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和国家命运的很多是大而划之的预期、估计和谋划。这些预期、估计和谋划主要是以中国自己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主要的关注点和思考的归宿。这对中国人来说是顺理成章的,但它客观上的确构成了他们同国际上一些人之间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识视角,毕竟,国际社会必然更关心的是“中国崛起”可能给国际秩序带来的变化和冲击,而中国人正在关心的是,如何才能克服各种他人无法体会的困难。“中国崛起”与世界的关系基本上可以分为两部分内容:一是中国在其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应如何理解和处理与当今西方国家占主导地位的国际体系的关系。从改革开放20多年的历史看,中国实际上已经成为当今国际体系的受益者,中国人在近代历史中形成的“受害者心态”,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化。正是在这个变化的基础上,“融入世界(国际体系)”逐步成为中国人的主流思考。另一部分思考是所谓“中国崛起的国际环境”问题。即使对中国崛起的前景抱着最乐观估计的那些人也认为,在当今的国际环境中,尽管存在诸多机遇,但处置不当,“中国崛起的过程有可能会终止”。由此可知,为什么中国人如此地关心中国现代化过程所处的国际环境。对相关的国际环境的探讨也分两个层次的内容。第一个层次是对国际环境的利弊分析。多数人显然认为,要维护相对比较长一些的和平环境,是一个需要花大力气争取的目标。第二个层次是第一个层次的合乎逻辑的延伸,即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可能面临的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中国崛起”必须具备一些特殊的条件或者说是标准。它们包括:需要拥有维护国家领土和战略利益的各种威慑和反威慑手段,可以根据中国的发展和安全的需要,对全球和地区问题做出自己的战略选择,也能够应对其他跨国家的非传统威胁。中国人认为“中国崛起”是理所当然的,不过是在追求同发达国家人民一样的富裕生活和受人尊重的地位而已。一个繁荣昌盛的中国,一群富裕文明的人民,对国际社会最起码也不能说是一件坏事。这当然也是不争的事实。反观国际上讨论和思考的逻辑,显然视角完全不同。对“中国崛起”的分析不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是从中国的迅速发展对国际秩序和有关国家的国家利益之影响出发的。当然也不可能要求他们从中国人的角度出发。从这样的角度出发,对“中国崛起”的认识和讨论中所提出的命题,基本上都可以归结为“中国崛起”是对当今世界的冲击,不论是“威胁”、“问题”,还是“机会”、“促进”,等等。国际社会中存在着对“中国崛起”的担忧,其中有合理的恐惧,有神经质的条件反射,也确实存在视中国为敌人的政治力量,它们根本就不希望中华民族拥有富裕的生活和合理的国际地位。对这类政治势力,不存在相互沟通的问题,因为那没有任何意义。在这个层面讲,并不是沟通和加深相互了解,就能解决国家间的各种分歧和矛盾的。对此不必太书生气了。中国一些学者对国际上关于“中国崛起”的讨论和一些重要的观点作过比较详尽的研究和评介,而且明显地在向更加理性的方向发展。为了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障碍,中国可以“以敌为师”。这种理性的逻辑一旦成为中国精英舆论的主流,对“中国崛起”的讨论必定会成为巨大的精神动力。课堂讨论、期中和期末考试所用时间课堂讨论四课时期中考试两课时总复习讲授二课时,复习时间按学校规定四-六课时期末考试两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