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八中国兰花现状及发展(一)中国兰介绍中国是兰花的发源地,栽培历史悠久。南宋时期,兰花的品种已经很多,赵时庚撰写的《金漳兰谱》把兰花分为素心(无色)和紫兰(有色)两大类。宋元明清是兰花的昌盛时代。建国初期,很多国家领导人对兰花都有特别的偏爱之情,如朱德和张学良。品格的象征。君之爱兰,君子如兰。孔子爱兰:“兰为王者之香”种植兰花代表了东方人高雅的品质和清高的形象。兰花无论线条、花型、颜色都给人以恰到好处的美。叶子飘逸,清淡可爱,花香幽远,叶脉有不同的颜色变化,加上矮生兰的发现,都使兰花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二)中国兰现状兰园:西双版纳植物园、华南植物园、昆明植物园、无锡太湖观赏植物园在国际上,兰花还成立了专类植物的协会一些植物分类群在世界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兰科植物(世界2000种/中国1019种)。中国植物学会兰花分会理事长罗毅波先生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中国兰花已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资源优势早已是过眼云烟。人为掠夺式开采造成的毁灭性后果。他认为中国兰花的大众化市场开发力度远远不够,就目前的状况而言,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通过组织培养。这可能是今后发展的主要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境外商人频频到我国山区,尤其是西南山区收购珍稀植物和名贵花卉的原植物。贵阳每年至少有10吨兰花(野生资源为主)在市场销售外商为收购麻栗坡的兜兰和杏黄兜兰,把云南文山地区所有兜兰窃掠一空。杏黄兜兰和硬叶兜兰流入日本后每株售价数千美元/后来繁殖的植株在欧美市场上也卖100多美元。目前,在野外已经很难找到以上3种兜兰据调查,中国兰花在全国几乎所有产区均受到严重的甚至是毁灭性的破坏,其中四川、云南和贵州等省最为突出麻栗坡兜兰(P.malipoense)产于我国云南南部。九十年代初中国特产兰花,杏黄兜兰的发现引起世界园艺领域的轰动,这是非常罕见的黄色兰花种类,在香港被誉为“金童”、“金兜”。它的发现说明中国兰花资源尚有被开发的潜力。硬叶兜兰(P.micranthum)产于云南南部。花单朵,粉红或白色,花茎较长而坚挺。在兰花热潮的冲击下,挖掘野生兰花一度到了疯狂的程度,村民穷山搜挖,竭泽而渔,收购者已每公斤级几毛钱甚至几分钱成吨收购。从中选取极少量的珍奇品种绝大部分被弃置一旁。国产的一些珍稀大花种类,如美花兰,大雪兰,独占春和近年来才发现的文山红柱兰已濒临灭绝。其他种类也仅在一些交通极不发达的偏远山区还保存有少量植株。文山红柱兰又称彩蝶玉兰。目前只知道分布于云南省。为附生兰,具有人间仙草之称的兰科石斛属植物。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由于长期过度采挖,造成石斛资源的严重破坏,其中有药用价值较高的铁皮石斛,霍山石斛已达极度濒危的程度。其他厂入药的美花石斛,金钗石斛,束花石斛等也很稀有。中国植物学会兰花分会——“国兰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学术论坛,众多学术界名人参加。代表们从野生资源保护、国际市场前景、现存主要问题等诸多方面展开了广泛的交流。中国兰花的前途,特别是未来市场走向成为最受关注的问题。德国兰花专家豪格尔帕奈认为:中国兰花资源十分丰富,共有1200多个兰花原生种,本来应该可以在国际市场上大展拳脚。但是与周边的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相比,中国兰花却在国际市场上少有表现。但是他又认为,这种状况可望在短期内得到改变,原因就在于中国的成本优势和资源优势。(三)灭绝原因国务院1996年颁布《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和1999年颁布的与条例配套的《国家一二级野生植物保护名录》,兰花没列入其中。许多珍稀兰花濒危原因包括:①缺少专门的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和管理的法律法规,是我国物种资源流失的关键。②国家没有设立专门的管理和协调机构,物种资源在输入、输出过程没有统一法定程序和渠道,导致我国物种资源不断无偿流失。③地方政府和普通农民缺乏生物资源保护意识所致④国际市场需求是造成我国兰花资源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四)相应保护措施:尽快将兰花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的保护对象,使保护兰花有法可依。停止办理野生兰科植物商业性的出口审批。在兰花集中分布地区建立保护区,保护小区,或保护点,进行就地保护。尽快根据兰科植物的濒危程度,逐步收集种子或其他繁殖体进行保存,以免在物种灭绝后留下千古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