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针灸治疗技术教案专业领域针灸推拿专业学习情境痿症学时2学时学习领域针灸治疗技术年级二年级学期第四学期授课日期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学习内容1.痿症的概念2.痿症的临床表现3.痿症的针灸辨证治疗4.痿症的康复学习目标专业能力1.能按《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病历书写要求》与相关知识,进行痿症正确诊断及针灸治疗。2.能制定并实施痿症的诊疗计划。方法能力1.能依据任务要求查阅《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等图书资料与从网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和获取信息的方法和途径。2.具有分析与处理痿症临床问题的能力。社会能力1.具有爱心、自信心、责任心。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医德医风、法律意识、妥协能力、团队协作、人际交流。学习重点与难点学习重点:1.痿症的概念2.痿症的临床表现3.痿症的针灸辨证治疗学习难点:1.痿症的诊断2.痿症的针灸辨证治疗学习条件1.模拟病房、典型案例、标准化病人。2.多媒体、解剖标本、解剖图谱、经络循行图、穴位表面解剖与应用解剖图等。教学方法宏观:任务驱动法、工作过程导向法微观:临床技能模拟训练法,模拟病人(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教学法教学组织步骤学习内容教学方法时间(分钟)任务导入1.案例导入:痿症2.新知识点:(1)痿症的概念(2)痿症的临床表现(3)痿症的针灸辨证治疗(4)痿症的康复3.重点难点分析4.能力目标介绍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模拟病人法讲授法10信息分析学生:自学问题讨自愿6人一组,分组查阅教材、参考书和网络,获取本任务相关的针灸理论知识、针灸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教师:辅导、答疑论法30方案制定学生:每小组根据查阅的信息,相互讨论,团结协作,共同制定痿症的诊疗方案。教师:辅导、答疑问题讨论法团结协作启发式30方案优化教师:讲授痿症的诊疗方案,评价学生制定的方案。学生:分组展示痿症的诊疗方案,依据老师的讲解,优化痿症的诊疗方案。方案展示启发式讲授法20模拟实施学生:分组模拟痿症的诊疗方案。进行痿症的针灸治疗操作。老师:指导与学生互动模拟病人法临床技能模拟法自学完成任务40评价改进学生:学生根据实训结果,汇报学习心得,自评组间相互交流、提问,互评完成《工作记录表》和《实训报告单》老师:根据实训结果,总结、评价,填写《教师评价表》,布置新任务。提问评价报告演讲互相评价实训报告30相关知识链接案例导入:冯某,男,26岁。双下肢痿废不用1年,经医治无效来诊。症见头昏目眩,疲乏无力,患处疼痛,夜不能寐,饮食尚可,大便软,尿色黄。双膝关节肿大,拘挛不伸,功能受限,大小腿肌肉均明显萎缩,肌肤触之寒冷,面色萎黄不泽,舌质淡红,脉濡而涩。诊为痿证(脾胃虚损、肾气不足)。治宜健脾补肾,疏理气机,重取阳明、督脉之穴。主穴足三里、伏兔、鹤顶、脾俞、夹脊、肾俞、太溪、大椎,配穴秩边、环跳、阿是穴、阳陵泉、绝骨、肝俞,每次取主穴、配穴各2~3个交替使用,先针后灸,补法为主。治疗1周后疼痛较前缓解,夜间能够入睡,3个月后痛肿全消,肌肤温暖,双下肢肌肉日渐丰满,1年后肌肉关节功能完全正常。请写出针灸诊疗方案。痿症痿证(atrophy-flacciditydisease)是指以肢体筋脉弛缓,四肢痿软无力为主症的一类病症。常与外邪侵袭,脾胃虚弱,久病体虚等因素有关。本病病位在患部筋脉、肌肉,但根于五脏虚损。肾主骨,脾主肌肉,肝主筋,心主血脉,肺主皮毛,故痿证病变主要涉及局部经脉,与以脾(胃)、肺、肝、肾关系较为密切。基本病机是筋脉肌肉失于濡养。西医学中,痿证多见于多发性神经炎、小儿麻痹、大脑性瘫痪、偏瘫、截瘫、单瘫、肌病性瘫痪、肌萎缩以及周围神经损伤等疾病中。【辨证要点】主症肢体筋脉弛缓,四肢痿软无力,甚至瘫痪。肺热津伤起病急,发展快,发热多汗,热退后突然出现肢体软弱无力,皮肤干燥,口渴,小便短赤,大便干燥。舌质红,苔黄,脉细数。湿热浸淫起病急,发展快,身体困重,尤以下肢为重,伴胸脘痞闷。舌红,苔黄腻,脉濡数。脾胃虚弱起病缓慢,肢软无力,时好时差,渐次加重,甚则肌肉萎缩,伴神倦乏力,食少便溏,面色少华。舌淡,苔白,脉细缓。肝肾亏虚起病缓慢,腰膝酸软,不能久立,伴头晕耳鸣,或二便失禁。舌红少苔,脉细数。瘀阻脉络外伤之后突然四肢痿软,肌肤麻木,伴肌肤甲错,或拘挛疼痛。舌质紫暗,脉涩。【治疗】1.基本治疗治则疏通经气,濡养筋肉。以手足阳明、太阴经穴和相应夹脊穴为主。主穴足三里曲池脾俞胃俞三阴交阳陵泉配穴肺热津伤配尺泽、鱼际、太渊、太溪;湿热侵淫配阴陵泉、中极;脾胃亏虚配手足阳明经排刺;肝肾亏虚配复溜、肾俞、肝俞;瘀血阻络配血海、膈俞;病上肢者配肩髃、手三里、支沟、列缺、合谷;病下肢者配髀关、环跳、阴市、条口、悬钟、复溜、解溪。操作毫针常规针刺,热者配刺络放血。方义足三里、脾俞、胃俞、三阴交、曲池,能通行阳明经气,扶正祛邪,调补脾胃,荣脏腑,润宗筋,养肌肉,利关节,配以筋会穴阳陵泉,能舒筋通络。2.其他疗法(1)耳针取相应部位压痛点、肺、脾、胃、肝、肾、内分泌、交感。毫针法或压籽法。(2)头针取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相应部位,常规操作。(3)皮肤针取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华佗夹脊穴和手、足阳明经线,轻叩。(4)穴位注射根据病变部位选取局部腧穴(多取手、足阳明经),用维生素Bl、维生素B12注射液,每穴注入0.5~2ml。【按语】1.针灸治疗痿证初期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晚期疗效较差,久病畸形者应配合其他疗法。2.急性发病期应卧床休息,配合主动或被动肢体活动锻炼,定期翻身擦洗,防治褥疮。3.日常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勿饮酒,少食辛辣肥甘之物,应经常锻炼身体,增强体质。4.应注意做好心理疏导,鼓励病人树立信心。5.治疗过程中如出现呼吸困难、昏迷等症状,需及时抢救,否则预后极差,可危及生命。知识链接【古代文献】1.《素问·痿论》:痿证……治之奈何?岐伯曰:各补其荥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气顺逆,筋脉骨肉。各以其时受月,则并已矣。2.《灵枢·根结》:阳明为合……合折则气无所止息而痿疾起矣,故痿疾者取之阳明。3.《玉龙歌》:膝腿无力身立难,原因风湿致伤残,倘知二市穴能灸,步履悠然渐自安。4.《天星秘诀》:足缓难行先绝骨,次寻条口及冲阳。【现代文献】1.治痿独取阳明是中医、针灸治疗痿证的基本法则。独取意指多取、常取、着重。治痿独取阳明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治疗痿证必须以治胃为主,宜选手、足阳明经穴治疗;二是不管那一种痿证,在治疗中都应兼治阳明。痿证的治疗即要符合治痿独取阳明这一法则,还必须符合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原则,在临床实践中,可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痿证初期,病情轻而病位浅者,可单取阳明经穴治疗,如上肢选取肩髃、臂臑、曲池、手三里、合谷,下肢选取用髀关、伏兔、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丰隆、解溪、内庭等穴;②兼有外感邪气,内伤肺脾,痰湿阻滞者,可在首取阳明同时,应在表里经脉上选穴施术,如脾虚湿重者可配合血海、阴陵泉、三阴交、商丘;③痿证日久,应兼顾肝肾,在首取阳明经穴同时选用足厥阴、足少阴经穴和相应的背俞穴;④对病变范围广泛,涉及较多经脉者,应多经取穴,集合十二经筋循行特点,远近配穴治疗,重点选用肺、脾、肝、肾四经的原穴、背俞穴和督脉的腰阳关、命门、筋缩,八会穴之筋会、髓会、骨会,奇穴之华佗夹脊;⑤久病或病情复杂者,可配合药物或其他方法综合治疗,提高疗效。(王启才.治痿独取阳明的立论机理及临床应用[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1,5(2):17-19)2.郑俭昭收集、整理《中华医典》和《古今图书集成医学全录》中记载的针灸治疗痿病的条文,确定并整理出古代治疗痿病的穴位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研究,初步发现了古代针灸治疗痿病的用穴规律包括:①痿病治疗多选用十四经穴(累积用穴频率98.25%),使用频次最高的前十个腧穴依次是足三里、光明、跗阳、三阴交、复溜、丘墟、髀关、曲池、然谷、阳辅;②在十四经脉中,治疗痿病最常选用的足太阳经、足少阳经、足阳明经、手阳明经、足少阴经、足厥阴经腧穴,6条经脉经穴累积使用频率77.00%;③按腧穴所在身体部位分类,选用四肢部位腧穴累积频率达84.91%,其中选用下肢部腧穴累积频率达64.07%,是选择治疗痿病得腧穴的主要部位;④治疗痿病的腧穴中,特定穴的数量占75.00%累积使用频次为总频次的80.49%,以五输穴、交会穴、原穴、络穴、下合穴最为常见,其中又以五输穴的选用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