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纸№1-1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红外吸收光谱法模块之任务 4:固体样品的红外吸收光谱绘制与解析教学任务p用压片法制备苯甲酸的红外试样,测定红外光谱,对结构进行解析。教学方法p讲练结合法学时p每 20人一个学习组,整个任务需 4学时。教学设计p提出任务→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红外固体试样的制备技术→教师示范→学生分组练习制备压片→学生分组操作红外光谱仪→谱图分析→补充思考题提问:前面的基本操作实训过程中,教师测定固体样品的红外光谱过程中,是如何进行测试的?p压片法。p压片法是固体红外试样的常见制备方法。p不同状态的样品都必须按照要求,制备成红外试样方可测试。p制备试样的要求(1)试样应该是单一组分的纯物质,纯度应大于 98%或符合商业标准。(2)试样中应不含游离水。(3)试样的浓度和测试厚度应选择适当。固体试样(1)压片法把 12mg固体样品放在玛瑙研体中研细,加入 100200mg 磨细干燥的碱金属卤化物(多用 KBr)粉末,混合均匀后,加入压模内,在压片机上边抽真空加压,制成厚约 1mm,直径约为 10mm左右的透明片子,然后进行测谱。①压片机的构造压片机的构造如图所示,它是由压杆和压舌组成。压舌的直径为 13mm,两个压舌的表面光洁度很高,以保证压出的薄片表面光滑。因此,使用时要注意样品的粒度、湿度和硬度,以免损伤压舌表面的光洁度。图 1 压片机的组装图教案纸№1-2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②压片的过程将其中一个压舌放在底座上,光洁面朝上,并装上压片套圈,研磨后的样品放在这一压舌上,将另一压舌光洁面向下轻轻转动以保证样品平面平整,顺序放压片套筒、弹簧和压杆,加压10t,持续 3min。拆片时,将底座换成取样器(形状与底座相似),将上、下压舌及中间的样品和压片套圈一起移到取样器上,再分别装上压片套筒及压杆,稍加压后即可取出压好的薄片。(2)石蜡糊法将固体样品研成细末,与糊剂(如液体石蜡油)混合成糊状,然后夹在两窗片之间进行测谱。石蜡油是一精制过的长链烷烃,具有较大的粘度和较高的折射率。用石蜡油做成糊剂不能用来测定饱和碳氢键的吸收情况。此时可以用六氯丁二烯代替石蜡油做糊剂。(3)薄膜法把固体样品制成薄膜的制备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将样品放在盐窗上加热,熔融样品涂成薄膜;另一种是先把样品溶于挥发性溶剂中制成溶液,然后滴在盐片上,待溶剂挥发后,样品遗留在盐片上而形成薄膜。(4)熔融成膜法样品置于晶面上,加热熔化,合上另一晶片,适于熔点较低的固体样品。(5)漫反射法样品加分散剂研磨,加到专用漫反射装置中,适用于某些在空气中不稳定,高温下能升华的样品。教师示范苯甲酸的压片过程取 2~3mg 苯甲酸与 200~300mg 干燥的 KBr 粉末,置于玛瑙研钵中,在红外灯下混匀,充分研磨(颗粒粒度 2μm左右)后,用不锈钢药匙取约 70~80mg于压片机模具的两片压舌下。将压力调至 28kgf左右,压片,约 5min后,用不锈钢镊子小心取出压制好的试样薄片,置于样品架中待用。学生分组,依次进行苯甲酸的压片让学生依次操作仪器,测定试样的红外光谱p开机预热,打开工作站;p扣背景p扫样品p谱图的优化处理谱图分析 1684 cm 1 强峰是 O C=n的吸收,在 3300~2500 cm 1 区域有宽而散的 H O-n峰,并在约 935 cm 1 的教案纸№1-3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O C-n位置有羧酸二聚体的 H O-n吸收,在约 1400 cm 1 、1300 cm 1 处有羧酸的 O C-n和 H O-d的吸收,证明了—COOH 基团的存在; 1600 cm 1 、1582 cm 1 是苯环 C C=n的特征吸收,3070 cm 1 、3012 cm 1 是苯环的 H C-n的特征吸收, 715 cm 1 、690 cm 1 是单取代苯的特征吸收,说明了单取代的苯环的存在。由此可见,苯甲酸的官能团的结构信息均得到验证。下次课程问题:p如何测量液体样品的红外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