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当代中国公共行政课件02理论解释模式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理论解释模式党国体制模式党国体制:普遍VS特殊?普遍:现代政府都是一种政党政府(郭定平,1998)。特殊:在中国,受到现代化特殊逻辑的规制,党对国家和社会的控制无论是在广度还是深度上一直呈强化趋势,政府完全成为党的组织体系内的一个部分,而社会则成为国家的行政附属物,这使中国成为一个典型的党治国家。(陈明明,2000)中国党国体制的五个阶段“寓党于政”:1942-1956“以党代政”:1957-1980“党政分开”:1980-1989“以党统政”:1990-1997“党政规范化”:1997-今寓党于政阶段发端:1942年,是中共中央针对抗日根据地党政军民各方面工作不协调提出的,随后在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我国确立了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基本格局(庞松、韩钢1987)。寓党于政阶段异议:(1)陈雪薇(1988):1949-1956年又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建国到1954年9月,中央领导人担任了国家政权机关的主要领导职务,是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基本确立阶段;第二阶段:1954年9月到1956年9月。1954年加强了党对行政的干预,1955年形成了各级党委建立了分口领导政府工作的体制。寓党于政阶段艾丽华、张梅(1997):1956~1957年反右斗争前夕这段时间是党政关系调整和探索的关键阶段。白贵一(1998):1953年,“一五”计划是中国党国体制的开端。孙淑萍(2000):1953年,“高、饶事件”为标志。这个阶段的基本特征:“寓党于政”,即党不直接管理国家事务,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是通过政权机关中的党员和党的组织来实现的,治国形态明显体现为“依政治国”(陈红太,2003)。以党代政阶段出现于1957年,以毛的《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为标志,此后包括司法系统在内,所有国家机关都必须坚决服从党委的领导和监督,人民法院党组也必须经常主动地向党委请示、报告工作(陈红太,2003)。1958年“大跃进”提出“书记挂帅”的口号,各级党委书记分工把口,按照工、农、财、科技、文教等分口领导,直接、具体地领导各行各业的一切工作(许耀桐,2004)。以党代政阶段1962年,毛泽东在“七千人大会”上说,“工、农、商、学、兵、政、党这七个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文革进一步把党领导一切的体制推向极端,这种“以党代政”的体制甚至到1980年都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陈祥骥,2006)以党代政:党排挤了人大、司法、行政的合法地位与权力,“党领导一切”。党政分开阶段源头:1980年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正式阐发: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党政分开”的理念。顾永平(1986)最先系统研究了以党代政的弊端:导致党的主体功能不适当地偏向于它的表现功能,并引发目标不明、机构膨胀等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党不管党、失误频仍、威望下降。党政分开阶段一时间,党政分开成为学术界最热门的讨论话题。代表性观点:党政分开首先要明确党的职能和国家政府职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党政分开,也就是将党的领导职责范围和国家机构的职责范围划分清楚(王志坚,1987)。党政分开阶段偏离性观点:“党政分工”、“党政分权”、“互不干涉”。比如:丛跃进、徐晓平(1987):党政分工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党政分工不是党政分权,而是党的职能要同包括立法、行政、司法在内的整个政权系统的职能相区别。李永春(1987):党政分开的问题,就要实行党政分权,把集中在党组织手里的许多行政管理权力交出去。这些表述都涉及了党政分开的部分内涵。党政分开阶段多数学者对上述提法表示反对。代表性观点:王冠中(1987)、靳淑先(1988)等认为,党政分工、党政分权等提法不科学,因为政党和政府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组织,不存在分工或分权问题。党政分开阶段到底何谓“党政分开”?代表性观点:聂高民(1988)认为,党政分开有三个方面的内涵:党的组织同国家政权机关的职能分开;党的组织与国家政权机关对社会作用方式的分开;根据党政两套系统的作用机制确立党政的不同任务。党政分开阶段还有一个争论(迄今依然在争论):党政分开的“政”何解?狭义:党政分开即“政治领导权与行政管理权的分离(黄宗良,1988)。广义:“政”是指政权机关,包括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和司法机关(蔡定剑,1988)。都同意:党政分开模式优越于其他党政模式(马守良,1988)。以党统政阶段1989学生运动、东欧苏联等问题,党政分开的讨论结束。1993年3月,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决定,党的主要领导人担任国家首脑和国家权力机关的首脑,曹玉海(1993)认为,这是“党的领导国家化”这一新型党政模式的标志,而且是中国的必然选择。以党统政阶段以党统政(或党政合一)的代表性观点:没有必要用一套党的系统来领导一套并列的行政系统,用党的一个人领导政府机构里面同属于党的另一个人。因此,“党政合一”是一个可行的选择,即变政党与政府的二元公共权威系统为一元的公共权威系统,由政党中选出的政党领袖通过法定程序成为政府首脑,直接掌握政府公共权力,从而使政府成为真正的政党政府(桑玉成,1993)。以党统政阶段对“党政合一”的批评:要坚决反对“党政合一”、“党政一体”等观点,这会否定党的领导地位、淡化党的观念、降低党在群众中的威望,因此会从根本上损害党的领导(《党建研究》杂志评论员,1993):“一体”、“合一”会强化一个人说了算、家长制、一言堂等问题,不利于民主与监督的实现(李平安,1994)。以党统政阶段新的研究方向: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出台,使很多学者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党政运行机制的改善方面。陆云龙(1994):应当把竞争机制引入党政机关,逐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干部管理体制。韩国明(1997):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应当以改变原来的党管干部模式为起点,将公务员分为政务类和事务类,然后明晰党管干部的范围、方式和内容,最终实现党政职能分开。以党统政阶段以党统政的弊端:出现“全能政党”,党对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的干预十分广泛(杨宏山,2000)“一支笔”、“一言堂”(林伯海,2000)党委会几乎成了个别“一把手”把持的“家天下”,互相监督无从谈起,而且容易形成通同作弊又互相包庇的“一窝黑”,党不管党、治党不严成为自1987年整党结束后一直蔓延不止的流行病(李生明,2001)。党政规范化阶段起点: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讨论的前提:党在依法治国中居于“领导地位”(杨景宇,1997)。即:党在立法、行政、司法、普法等方面发挥纵览全局的领导作用(王秀奎、初爱娟,1998)党政规范化阶段代表性观点:新时期的党政体制是在党的领导下的制度安排,其理想状态是党与国家在制度、功能和政治过程上的协调与耦合,而不是简单的党政分开,应当从党的领导制度建设、国家制度建设和推进依法治国三个方面着手改善党政体制(林尚立,2002)。党政体制不应简单地讨论“分开”或是“合一”的问题,新型党政关系应当是既“分开”,又“合一”、“分开”与“合一”相结合(刘靖北,2002)党政规范化阶段学者普遍放弃了“党政分开”的争论。因为现代民主政治的实质和核心是政党政治,很难想象没有政党的推动和参与现代民主政治如何运作(商爱玲、周振超,2003)。强调“党政分开”,只是能够反映二者的“分”,而忽视了二者之间相联系的方面,往往容易产生误导(朱光磊、周振超,2004)。党政规范化阶段出现了对以往研究成果的反思:张志明(2004):西方也有政党政治,但没有党政不分,党政不分根源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使党政体制规范化。孙国华(2005):以往“党政一体化”的提法并无不妥。张君良(2006):分与不分都不恰当,关键在分合有度。党政规范化阶段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视角:王邦佐(2000):生态学角度王长江(2002):比较分析的角度杨德山(2005):学说史的角度李庄(2006):执政文明角度吴春元(2006):和谐社会的角度刘序明(2006):新公共管理的角度党政规范化阶段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视角:吕嘉(2007):自由民主与人民民主的角度袁绪程(2009):分层的角度余宜斌(2009):政治与行政二分的角度刘序明(2010):善治的角度唐静(2012)公共权力的理性化角度刘玉靖(2013):制度化的角度威权体制模式威权研究简史“威权体制”(authoritarianregime)源于“威权主义”(Authoritarianism)最早:沃格林(1936)的《威权主义国家》一书。首次界定:林茨(1964),《西班牙的威权政体》一文。威权主义介于“极权主义”和“民主政体”中间。奥唐奈(1973、1979):首次提出了“官僚威权主义”(bureaucratic-authoritarianregime,BA)威权研究简史此后,包尔莫(DavidScottPalmer,1977)、珀尔马特(AmosPerlmatter,1981)、《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1985)、亨廷顿(1989)、《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1992)等都对威权主义做了具有建设性的分析。(详见文稿)威权研究简史我国学者罗荣渠(1993)、巫永平(1993)、时和兴(1996)、孙代尧(2002)、孙哲(2004)、王军(2005)、冯秀文(2005)、尤洪波(2006)、陈峰君(2006)、吴全华、王爱芬(2007)、邵兴华(2007)、谢哲(2008)、许开轶、李晶(2008)、马永振(2009)、卢正涛(2009)、康晓光(2009)、陈茂来(2010)、吴兴唐(2012)等都做了研究。(每个人的观点详见文稿)威权体制的内涵综合各家之言,威权体制的内涵:(1)权力掌握在一个领导人或一个统治核心手中,是有限的多元政治;(2)缺乏主导性的意识形态但有特殊的威权心态,如爱国主义。(3)缺乏广泛而深入的政治动员;同时公众参政意识也很低。(4)允许多党存在,但一党独大,没有反对党的挑战。威权体制的内涵(5)有选举但形式化,选举过程多被执政党操纵。(6)行政权超过立法部门和法律的制约。(7)军人政治或军事政变司空见惯,军队是国家资源的重要消耗者。(8)政府对非公的社会生活控制有限。(9)执政当局把社会稳定与经济高速增长作为国家发展的首要目标,并以此作为执政合法性的基础。威权体制不同于极权体制威权政体极权主义限制自由废除自由与市场经济相联系与旧时代相联系推进国家现代化维持旧制度保持民主框架王者中心以执政党为中心以君王和官僚为中心国家与社会有限分开国家与社会合一有理想无意识形态有主导意识形态哎不愿动员民众大规模动员民众允许多党存在不允许多党存在为什么东亚会出现威权体制?综合理论界观点,总结如下:(1)经济基础薄弱,中产阶级不发达,国家承担起发展经济的任务。(2)政治文化与民主机制先天不足,社会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3)传统儒家文化崇尚等级与权威,这造就了威权政体的文化环境。(4)冷战格局使美国宁愿支持自己曾经的敌手建立威权体制。威权体制向何处去?共识:威权体制是一个过渡体制,必将向民主体制转变。张鑫(2003):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从高度一体化转向适度分离;政府权力从中央高度集权转向寻求中央与地方集权与分权相互协调;政治权威从神圣化转向世俗化;政治决策从注重经验转向注重科学;社会控制从以行政权力为主转向寻求以法律控制为主;对权力主体从强调自律转向注重制度约束;政治文化从传统文化开始转向市民文化;政治参与从被动型转向自主型;政治发展道路的选择从追求激进转向寻求渐进。威权体制向何处去?曾丽红(2007):契约型社会。王文龙、唐德善(2007):民主宪政。于建嵘(2008):家长式威权体制-共治式威权体制-法治式威权体制。康晓光(2009):认同胡温政府。史蒂文·列维茨基(2013

1 / 15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