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距离输送气管道安全规程1总则1.1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输气生产安全管理,防止火灾、爆炸和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规程。1.2本规程适用于管道输气生产的安全技术管理。1.3输气生产中除执行本规程规定外,对未作规定的部分应按国家和行业有关规定执行。2输气站的一般安全要求2.1工艺站场2.1.1站场入口处应有醒目的进站安全规定,生产区与非生产区之间应设置明显的分界标志。2.1.2外来人员因工作需进入工艺场区,必须经站领导批准,留下火种,并严格遵守进站安全规定。2.1.3非生产所需的机动车辆不准进入工艺站场,经站领导批准进入的生产作业车辆必须配戴防火帽,按规定的路线、指定的地点行使和停放,并在规定时间内离开。•2.1.4工艺站场按《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管理规定》标准配备消防器材和设施,并按国家有关部门最新的要求进行灭火器材品类的淘汰和更换,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必须保证完好,消防道路必须保持畅通,禁止占用消防道路或在道路上堆放物品。•2.1.5生产区应平整、整洁,无杂草等易燃物堆积。•2.1.6工艺站场进行的改、扩建、维修等作业时,应严格遵守“先卸压、后作业”的操作程序,不准带压作业。•2.1.7工艺站场安装的各种设备、仪器仪表,生产作业所使用的工器具必须符合防火防爆要求。•2.1.8工艺站场进行动火和产生火花的危险作业,必须严格执行《管道局工业动火安全管理规定》。2.1.9工艺站场的各种设备应实行挂牌管理,管网、设备及其附属设施应处于完好状态,无跑、冒、滴、漏现象,管道及设备的着色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管道表面应有气体流向标志。2.1.10工艺站场(包括压缩机房等天然气易泄漏处)应设置一定数量的固定式可燃气体监测报警装置,且一年至少检验一次。•2.1.11站内安装的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变送器等仪器仪表应符合设计和生产要求,并按相应的规定年限进行校验。•2.1.12工艺站场的工艺管网、设备、自动控制仪表及控制盘(柜)须安装防感应雷避雷器和防静电接地设施,工艺站区及建筑物应安装防直击雷避雷设施,接地测试春秋季各一次,汛期及雷雨季节每月一次,电阻值应小于10Ω。管道、设备等的法兰间应设跨接铜线。•2.1.13工艺场区严禁擅自拉接临时电气线路,严禁擅自拆换各种装置仪表,严禁擅自外接气源。•2.1.14未经上级调度指令,站场工艺流程不得擅自改变。•2.1.15工艺站场高于1.5m的作业点应设置操作平台,并设两通向的梯子,斜度小于60度,并有扶手、栏杆。•2.1.16工艺站场区已报废或停用的工艺装置、设备应予拆除,不能拆除的必须与在用的工艺管线加盲板隔离。2.1.17站内天然气储罐、分离器和阀门等输气设备在冬季运行前应采取防冻措施。2.1.18工艺站场的电缆沟盖板应封严,并有排水措施。2.1.19天然气的脱水、脱油操作,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经脱水、脱油后的天然气应达到SY7514—88的规定标准。•2.2放空•2.2.1需放空的天然气必须通过可靠的站内放空系统进行燃烧排放,禁止直接向大气中排放天然气,压缩机组放空火炬的长明灯应保持连续燃烧。•2.2.2放空管路系统的放空阀、引火管控制阀、放空管线、支架、水封罐及附件、放空火炬、拉索、点火系统等每月检查一次,保持完好。2.2.3放空火炬应安装避雷设施,接地电阻每年春秋季各检测一次,电阻不大于10Ω。2.2.4进行天然气手动放空操作必须缓慢开关,控制阀门开度,使天然气流速小于5米/秒。雨、雪、雾天禁止进行放空作业。•2.3排污•2.3.1输气工艺站场通过分离器、脱油脱水装置分离出的油、水、粉尘等残液必须通过密闭排污系统排放到符合安全使用要求的残液罐内储存,并妥善处理,特殊情况临时敞口排污时,须专人警戒,排污口前方200米,左右100米禁止烟火,不允许人畜机动车辆通过。•2.3.2残液储罐应按国家颁布的《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进行管理。•2.3.3残液罐的液位计应定期清洗,保证指示清楚,安全阀每年检验一次。•2.3.4残液罐应设置明显的容量标志,上限为储罐体积的85%,禁止超液位使用。•2.3.5排污作业须2人以上操作,阀门开关应缓慢,禁止猛开猛关,并控制流体流速小于1米/秒。•2.3.6残液装车时,无论含油量多少,均应按《成品油装卸车安全规程》执行。•2.4清管•2.4.1清管作业必须制定清管方案,方案应包括事故预案和安全措施等内容,并报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2.4.2清管作业期间应有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监督,作业方案不得随意变更。•2.4.3清管作业前应与油气田气体外输站,上级调度、首末站以及上下游站取得联系,并保证通信畅通。•2.4.4清管现场须配置便携式可燃气体报警仪,随时监测作业现场的天然气浓度,禁止气体浓度在超过爆炸下限25%的条件下作业。•2.4.5清管作业采取密闭方式进行,并做好残液收集处理工作。•2.4.6打开收发球筒以前,必须用标准表确认球筒内压力为零,且盲板前方及附近不得站人和放置工器具。含硫气体要防止硫化铁粉末发生自燃。2.5低压用气系统安全要求2.5.1仪表气源2.5.1.1用于仪表气源的天然气必须保证干燥、无杂质,含氧量〈2%。气源压力应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不得低于或高于规定值。2.5.1.2仪表气管路储气罐应设置限压装置,安全阀每年检验一次。•2.5.2生活用气•2.5.2.1生活用气管道、减压器及附属设施、燃烧器等的连接、安装和布局应符合站场总体布局要求,并满足相应压力等级要求。•2.5.2.2燃烧器的点火过程必须遵循“先点火、后开气”的顺序。一次点火未成功,应对炉堂进行强制通风吹扫,并经检测确认炉堂内气体散净后再进行点火。未安装自动熄火保护装置的锅炉、火炉在运行过程中不得离人,关停气后检查阀门是否关严,做到人离火灭。•2.5.2.3低压管路系统禁止窜入高压气或超压使用。锅炉房、厨房应装有可燃气体监测报警装置。•2.5.2.4管道系统必须经过试压、置换、吹扫合格后方可使用,每年检修一次,运行5年以上的管路系统每年还须进行强度、严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准使用。•2.5.2.5流量计量表应安装过滤器,过滤器定期排放、清洗。2.5.2.6生活用气管线不得与其它管线、电缆同沟敷设,室内用气管线须明设,并且不得敷设在卧室、浴室、易燃易爆仓库、变配电间、烟道、风道等地方,引入室内的管径应≥15mm。2.5.2.7用气锅炉、火炉、加热炉及其它炉子附近不得放置油料、木材、氧气瓶等易燃易爆物品,炉子上不准凉晒衣物。3压缩机站3.1压缩机房3.1.1压缩机房应安装避雷设施,接地电阻每年检测2次,阻值不大于10Ω。3.1.2机房内通风、照明良好、保持干燥,有必要的作业空间和区域、通道应畅通、防滑,室内不准堆放杂物,门窗关闭自如无损坏,电气线路及开关应符合防爆要求。•3.1.3压缩机房应安装自动消防灭火系统和配备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安装的温度、火光、烟雾等监测探头必须每年检验一次;报警灯、蜂鸣器、自动控制回路等每季检测一次,发现故障立即排除。灭火剂钢瓶应每月检查一次,消防水泵随时处于完好状态。•3.1.4非岗位人员不得进入机房,机房内人员在报警灯闪烁、蜂鸣器报警后必须在30秒之内撤出机房。•3.1.5机房内不得随意排放天然气和废液。•3.1.6机组运行时,机房内不得进行空间作业。•3.2压缩机组•3.2.1机组操作须2人以上,严禁1人单独操作。•3.2.2原动机所用的油、气、电等质量指标必须符合规定或防爆要求。•3.2.3机组运行过程中,须定时巡检,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2.4操作人员不得触摸高温部件、部位,不准踩、踏工艺管线、仪表管线、各类控制电缆及接线盒等。•3.2.5往复式压缩机活塞杆填料函漏气时,须采取措施排出室外,机组皮带、轮、联接轴等须装保护罩。•3.2.6机组设置的安全阀须定期检验,自动放空阀、防喘控制器等定期测试,确保启闭灵敏、有效。3.2.7机组润滑油油位必须在规定范围内,油质须定期化验,定质更换。3.2.8机组的启动、运行、停机等操作以及检查、维护应严格执行《压缩机操作规程》和《压缩机检查和维护规程》。•4输气干线与阀室•4.1输气干线•4.1.1建立并严格执行管道巡检制度,发现管道被打孔盗气、被违章建筑物占压以及管道线路设施被破坏或丢失的现象应及时处理。•4.1.2跨越管道两侧应设置醒目的管道安全保护标志、警句和有效的禁止人畜通过的安全保护设施。•4.1.3干线每年进行一次防腐现状调查,每五年进行一次内防腐检测。•4.1.4穿跨越管道的护坡、石笼、塔(架)、支墩(座)、拉索、地基以及分水器、三桩等线路设施和其它建(构)筑物应保持完好,发现损坏,及时修复。•4.1.5输气管道干线的维修、抢修动火作业应严格执行《管道局工业动火安全管理规定》。•4.1.6分水器及阀室排污阀要定期排放,防止杂质和水化物堵塞管道。如有冰堵发生,应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解堵。4.2阀室4.2.1阀室门窗应坚固、牢靠,并有醒目的禁止烟火标志。4.2.2阀室保持干燥,通风良好、无积水,无任何杂物堆积,房顶不漏雨,墙壁及地面不渗水。4.2.3阀室内的管道及阀门、仪表无漏气现象,并定期进行维修保养。•4.2.4阀室的扶梯、踏步、围栏等应牢固可靠,有高于1.5米作业点时须设置固定式作业平台。•4.2.5阀室的排污、放空应严格按规定执行。•4.2.6避雷设施须定期检查,RTU阀室还须安装避雷器。•4.2.7RTU阀室的截断阀关闭时,必须派人到现场,确认故障已排除,并且人工复位后方可重新开启。•5输气调度与通信•5.1输气调度应准确掌握全线事故工况下的工艺流程及参数,熟悉事故预案。•5.2下达调度令准确无误,严禁违章指挥。•5.3总调度室至工艺站场须设置专用直通电话,并有能拨打沿线各消防单位的火灾报警电话。•5.4通信线路保持畅通。通信设备、设施应定期检查,确保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