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学科中医基础理论课件藏象中医基础学科中医基础理论课件第三章藏象•第一节藏象学说概论•第二节五脏•第三节六腑•第四节奇恒之腑•第五节脏腑之间的关系中医基础学科中医基础理论课件【目的要求】•掌握藏象的基本概念,脏、腑及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五脏精气阴阳的概念。•掌握五脏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及与形、窍、志、液、时的联系。•掌握六腑的主要功能和生理特性。•掌握脑和女子胞的主要功能。•掌握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关系。•了解藏象学说的形成和特点。•了解心包和命门学说的梗概。中医基础学科中医基础理论课件第一节藏象学说概论那什么是藏象呢?藏象学说是研究藏象的概念内涵,各脏腑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脏腑与精气血津液神之间脏腑之间的的相互关系脏腑与形体官窍及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学说它是中医学特有的关于人体生理病理的系统理论,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中医基础学科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主要内容】:•一、藏象的基本概念•二、藏象学说的形成•三、藏象学说的特点•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五、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概述中医基础学科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一、藏象的基本概念“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帝曰:藏象何如?”中医基础学科中医基础理论课件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象:是这五个生理病理系统的外在现象和比象象之涵义有二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指内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与外在自然环境的事物与现象类比所获得的比象。中医基础学科中医基础理论课件明白什么是藏象了吗?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藏象——又作“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脏器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中医基础学科中医基础理论课件“藏”与脏器的区别藏脏器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中医学的整体观察和“以象测藏”的认识方法,决定了“藏”的结构是在形态性结构框架的基础上赋予了功能性结构的成分而形成的形态功能合一性结构。是西医学的一个形态学概念,是指机体内外的器官而言。属一个纯形态学的或实体性的结构,而其功能是通过直接对该器官的解剖分析而获得。中医基础学科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二、藏象的来源藏象学说的形成基础(一)早期的解剖实践(二)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和总结(三)反复医疗实践的验证(四)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中医基础学科中医基础理论课件藏象学说概括、抽象、推理归纳观察到内在脏腑反映于外的各种征象察外知内取象类比整体观察认识了内脏的某些功能古代解剖知识中医基础学科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三、藏象系统•概念:指以五脏为中心组成的五大系统,藏象概念中的五脏,分别代表着五个子系统,即心系统、肺系统、脾系统、肝系统、肾系统,五个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每个子系统又与六腑、五官、九窍、五华、五体、五液、五志等有着系统联系。中医基础学科中医基础理论课件四、藏象学说的特点•1.以脏腑分表里,一阴一阳相为表里,脏与腑是一个整体。里(阴)心肺脾肝肾表(阳)小肠大肠胃胆膀胱中医基础学科中医基础理论课件•2.五脏与形体诸窍联接成一个整体。心肺脾肝肾面毛唇四白爪发血脉皮肌筋骨舌鼻口目耳及二阴华充开窍中医基础学科中医基础理论课件•3.五脏的生理活动与精神情志密切相关《素问·宣明五气》: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中医基础学科中医基础理论课件•4.五脏生理功能的平衡协调,是维持机体内在环境相对恒定的重要环节中医基础学科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五、脏腑分类与区别人体脏腑系统五脏:心、肺、脾、肝、肾六腑: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中医基础学科中医基础理论课件六、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脏腑形态结构功能特点五脏实体性脏器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六腑中空有腔性脏器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奇恒之腑中空有腔性脏器藏精气而不泻中医基础学科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五脏六腑的生理特点,对临床辨证论治有重要指导意义。•一般说来,病理上“脏病多虚”,“腑病多实”,治疗上“五脏宜补”、“六腑宜泻”。中医基础学科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五脏与六腑的区别:•生理功能特点不同:藏而不泻;泻而不藏•五脏藏神:神志活动归属五脏;六腑除胆之外,一般与神志无关。•形态有异:实质性器官;中空器官奇恒之腑与五脏六腑的区别:与六腑:形态近似;功能:藏人体阴精,藏而不泻与五脏:功能近似;形态:一中空、一实质;神志一有关、一无关。中医基础学科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七、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概述(补充)•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是研究人体五脏精气阴阳的概念内涵、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的系统理论,是中医学藏象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五脏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解释性模型。•人体各脏的生理功能,虽部分可从观察其形态结构来获得,但主要的是以各脏精气阴阳的运动变化来认识的。中医基础学科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一)五脏精气阴阳的涵义•1.五脏之精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合化为一身之精,一身之精分藏于五脏,则为五脏之精。中医基础学科中医基础理论课件•2.五脏之气•五脏之气,是指分布于五脏之中的无形而运行不息以推动和调控脏腑生理机能的极细微物质。•一身之气分布于五脏,则为五脏之气。故脏气,既可以说是由五脏之精所化生的比精更细微的运动不息的物质,也可以说是由一身之气按其不同的成分构成分布到五脏而形成不同结构和功能的气。中医基础学科中医基础理论课件•3.五脏之阴阳•五脏之阴,是五脏之气中的具有凉润、宁静、抑制等作用的部分;•五脏之阳,是五脏之气中的具有温煦、推动、兴奋等作用的部分。•五脏之阴与五脏之阳皆是五脏之气中的一部分,两者协调平衡,则五脏之气冲和畅达,各发挥应有的功能。中医基础学科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五脏之阴虚衰,凉润、宁静等作用减退,阴虚不能制阳,阳气相对亢盛,则生虚热性病证。•五脏之阳虚衰,温煦、推动等功能减退,阳虚不能制阴,阴气相对亢盛,则生虚寒性病证。•五脏之阴虚与五脏之阳虚,是五脏之气虚的不同表现。中医基础学科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二)五脏精气阴阳的关系•1.五脏藏精•2.精化为气•3.气分阴阳即五脏之精化生五脏之气,五脏之气分为五脏之阴和五脏之阳。气分阴阳气精化为气五脏藏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