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医学院《局部解剖学》理论教学大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局部解剖学》理论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专业使用)Ⅰ前言《局部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各局部的结构、层次和毗邻关系及其临床应用的解剖学科,是临床医学、口腔等本科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亲自进行实地尸体解剖,通过解剖操作,进一步了解人体各器官结构的相互关系,培养遵循一定的解剖程序进行操作的能力,有利于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本大纲是对医学专业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讲课、尸体解剖操作、局部标本观察、活体观察与触摸、多媒体,以及自学等方式进行教学。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掌握内容下划实线,熟悉内容下划虚线,了解内容不划线)便于学生重点学习。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掌握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熟悉内容和介绍了解内容。三总教学参考时数为56学时,理论与实验之比为1:3,即理论14学时,实验42学时。四教材:《局部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彭裕文,6版,2005年。Ⅱ正文绪论一教学目的学会正确使用基本的解剖器械,达到能在尸体上进行切割、剥离和缝皮等基本技能训练的目的。二教学要求(一)熟悉局部解剖学的定义和学习目的。(二)掌握解剖器械的准备和使用。熟悉各种结构的解剖要领。熟悉解剖操作的具体要求。(三)了解局部解剖学的学习方法。三教学内容局部解剖学的定义和学习目的。解剖器械的准备和使用。各种结构的解剖要领,解剖操作的具体要求。局部解剖学的学习方法。第一章头部一教学目的2学习颅顶各层解剖学特点;腮腺咬肌区的位置、结构、毗邻及其临床意义。二教学要求(一)了解头部重要体表标志:枕外隆凸、乳突、颧弓、眶上孔、眶下孔、颏孔、下颌角。(二)熟悉颅顶软组织层次和各层解剖学特点及临床意义。(三)熟悉颅顶血管、神经的分布规律,颅内、外静脉交通途径。颅底内面蝶鞍区的形态结构,垂体毗邻及临床意义。(四)熟悉腮腺咬肌区的位置、结构、毗邻及其临床意义。(五)了解面部软组织间隙。三教学内容(一)概述境界与分区,表面解剖(体表标志,体表投影)。(二)面部面部浅层结构:皮肤与浅筋膜,面肌,血管、淋巴及神经。腮腺咬肌区:腮腺咬肌筋膜,腮腺,腮腺淋巴结,穿经腮腺的结构,腮腺的毗邻,咬肌;面侧深区:翼内、外肌,翼静脉丛,上颌动脉,下颌神经。面部的间隙:咬肌间隙,翼下颌间隙,舌下间隙。(三)颅部额顶枕区:境界,层次。颞区:境界,层次。颅底内面:颅前窝,颅中窝(蝶鞍区,颅中窝外侧部),颅后窝。头部的解剖操作。第二章颈部一教学目的学习颈部分区及各区的主要结构;各重要器官的形态位置、毗邻关系,了解其临床意义。二教学要求(一)了解颈部重要体表标志:舌骨、甲状软骨、环状软骨、胸锁乳突肌、第7颈椎棘突、锁骨上大窝。(二)熟悉颈部筋膜分层及筋膜间隙的位置与连通情况。熟悉颈部分区及各区的主要结构。(三)掌握甲状腺形态、位置、毗邻、血供及与神经支配的关系。掌握甲状旁腺的位置。了解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解剖要点。(四)掌握气管颈段的毗邻关系及气管切开术的解剖要点。(五)掌握颈根部的界线以及重要结构的位置、毗邻和特点,了解其临床意义。(六)熟悉颈部淋巴结分组、位置,了解其临床意义。三教学内容(一)概述颈部的境界与分区,表面解剖(体表标志,体表投影)。(二)颈部层次结构浅层结构(颈前静脉,颈外静脉;颈丛皮支,面神经颈支。颈筋膜及筋膜间隙:颈筋膜浅层,气管前筋膜,椎前筋膜,颈动脉鞘。颈筋膜间隙:胸骨上间隙,气管前间隙,咽后间隙,椎前间隙。(三)颈前区1舌骨上区:32颏下三角、下颌下三角的境界,内容。3舌骨下区:4颈动脉三角的境界,内容。肌三角:境界,内容。(四)胸锁乳突肌区及颈根部胸锁乳突肌区:胸锁乳突肌区的境界、内容及毗邻;颈袢;颈动脉鞘及其内容;颈丛,颈交感干。颈根部的境界、内容及毗邻;胸膜顶;锁骨下动脉;胸导管与右淋巴导管;锁骨下静脉;迷走神经;膈神经;椎动脉三角。(五)颈外侧区枕三角的境界、内容及毗邻;副神经,颈丛和臂丛的分支。肩胛舌骨肌锁骨上三角的境界、内容及毗邻;锁骨下静脉及静脉角,锁骨下动脉,臂丛。颈部淋巴结:颈上部淋巴结(下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枕淋巴结,乳突淋巴结,腮腺淋巴结);颈前区的淋巴结(颈前浅淋巴结,颈前深淋巴结);颈外侧区的淋巴结(颈外侧浅淋巴结,颈外侧深淋巴结:颈外侧上深淋巴结,颈外侧下深淋巴结)。第三章胸部一教学目的学习女性乳房的构造、血供、淋巴回流;胸壁层次结构及神经、血管走行;胸腔内各结构层次及相互毗邻关系,了解其临床意义。二教学要求(一)了解胸部的境界和主要标志线。(二)熟悉女性乳房的构造、血供、淋巴回流以及与乳腺癌的关系。(三)掌握胸壁的层次、胸部皮神经分布的节段性,了解其意义。(四)掌握肋间隙结构及神经、血管走行的排列关系,了解其临床意义。(五)掌握胸膜腔的构成及胸膜顶、胸膜隐窝和胸膜的体表投影。(六)掌握肺的形态、分叶分段、肺门与肺根的定义,肺门结构的排列、肺根的毗邻关系。(七)熟悉纵隔的概念、境界、位置和分部。掌握上纵隔结构层次及相互毗邻关系。(八)掌握后纵隔各结构的起止、行程和毗邻,了解其临床意义。(九)掌握心包和心包腔概念,心包横窦、斜窦的位置和毗邻。三教学内容(一)概述:胸部的境界与分区,胸部的表面解剖(体表标志,标志线)。(二)胸壁:1浅层结构(皮肤,浅筋膜:浅血管,皮神经。乳房的位置、形态结构和淋巴回流)。2深层结构深筋膜,胸廓外肌层,胸廓内血管,胸内筋膜。膈:位置和分部,裂孔(腔静脉孔,食管裂孔,主动脉裂孔,血管、淋巴和神经)。(三)胸膜和胸膜腔胸膜,胸膜腔,壁胸膜返折线的体表投影;胸膜前界,胸膜下界,胸膜的血管、淋巴和神经。(四)肺1肺的位置和体表投影;2肺的结构:肺叶,肺门和肺根,支气管肺段;43肺的血管、淋巴结和神经:肺动脉和肺静脉,支气管动脉和支气管静脉。淋巴结,神经。(五)纵隔1概述:纵隔的境界与位置,分区。2侧面观:左侧面观,右侧面观。3上纵隔:胸腺的位置和毗邻,血管、淋巴回流和神经。上腔静脉及其属支:上腔静脉,头臂静脉。主动脉弓及其分支以及位置和毗邻,动脉韧带。气管胸部和支气管的位置和毗邻,血管、淋巴和神经。4下纵隔:前纵隔。中纵隔:心脏,心包。后纵隔:食管胸部,迷走神经,胸主动脉,奇静脉、半奇静脉和副半奇静脉,胸导管,胸交感干。5纵隔间隙:胸骨后间隙,气管前间隙,食管后间隙。第四章腹部一教学目的学习腹前外侧壁的层次、结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学习腹股沟管和腹直肌鞘、腹膜和腹膜腔、Glisson系统和肝段、胆囊三角(Calot三角)等基本概念;学习腹股沟区的解剖特点;学习腹腔内各器官的形态、位置、毗邻、神经分布及血供。二教学要求(一)了解腹部的境界、分区、体表标志和主要脏器的体表投影。(二)掌握腹前外侧壁的层次、结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三)掌握腹股沟区的特点及其与腹股沟疝形成的关系。熟悉腹股沟斜疝与直疝的解剖学鉴别要点。(四)掌握腹膜和腹膜腔的概念。了解腹膜形成物的名称、位置、腹膜腔的分区、重要间隙及其临床意义。(五)掌握胃的形态、位置、毗邻、神经分布及血供。了解胃次全切除术的解剖基础。(六)掌握十二指肠的位置、形态结构、分部和毗邻,十二指肠悬韧带的位置,了解其临床意义。(七)掌握肝的位置、体表投影及毗邻,膈下间隙。掌握肝蒂的组成及重要结构的排列关系和临床意义。(八)熟悉Glisson系统和肝段的概念,了解其临床意义。(九)熟悉肝外胆道的组成,掌握胆总管的分段及各段的主要毗邻。了解胆囊、胆囊管、胆囊动脉的异常情况,掌握胆囊三角(Calot三角)的概念。(十)熟悉脾脏的位置、毗邻以及副脾的情况。掌握脾脏的动脉供应和静脉回流。(十一)了解空、回肠动脉的分布特点以及对肠切除吻合术的意义。(十二)掌握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阑尾的位置。(十三)掌握结肠的动脉供应。(十四)掌握肝门静脉的组成及其主要属支、门静脉系统的特点、肝门静脉与上下腔静脉间的吻合情况。了解门静脉高压症时的意义。了解门静脉高压症手术的解剖基础。(十五)熟悉腹膜后间隙的位置和界限、主要脏器以及对腹膜外手术的意义。(十六)熟悉胰腺的位置、分部和各部的毗邻,特别是与十二指肠和大血管的位置关系,以及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意义。(十七)掌握肾的位置、毗邻,了解其临床意义。(十八)掌握输尿管的行程、狭窄部位以及与输尿管结石的关系。5三教学内容(一)概述1腹部的境界与分区:九分法,四分法。2腹部的表面解剖:体表标志,体表投影。3腹膜腔与腹腔脏器。(二)腹前外侧壁1浅层结构:皮肤,浅筋膜,浅动脉,浅静脉,浅淋巴管,皮神经。2深层结构:肌肉层次;组成,阔肌的解剖特点;血管、淋巴及神经;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壁腹膜。3腹股沟区:腹股沟管,腹股沟疝,睾丸下降与腹股沟疝的关系。(三)结肠上区1胃的位置与毗邻。2网膜与韧带:大网膜,小网膜,胃脾韧带,胃胰韧带,胃膈韧带。3胃的血管与淋巴回流及其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内脏传入纤维。4十二指肠的分部及毗邻:上部,降部,水平部,升部;十二指肠悬韧带。血管:动脉,静脉。5肝的位置、毗邻与体表投影及其韧带;膈下间隙;肝的韧带。肝门与肝蒂;肝的分叶与分段:肝段的概念,肝叶、肝段划分法;肝的淋巴:浅组,深组;肝外胆道:胆囊,肝管、肝总管及胆总管;肝门静脉:组成和类型,位置,属支与收集范围。6胰的位置、分部与毗邻:胰头,胰颈,胰体,胰尾;胰管与副胰管;血管及淋巴。7脾的位置与毗邻和韧带:血管:脾动脉,脾静脉。副脾。(四)结肠下区:空肠及回肠:位置与形态结构,肠系膜,血管、淋巴及神经。盲肠和阑尾:盲肠,阑尾。结肠:分部、位置及毗邻: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血管:动脉,静脉。淋巴。(五)腹膜后隙:1概述2肾的位置与毗邻。肾门、肾窦和肾蒂。肾血管与肾段,肾静脉。淋巴及神经。被膜:肾筋膜,脂肪囊,纤维囊。3输尿管腹部。4肾上腺。5腹主动脉:不成对的脏支: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成对的脏支:肾上腺中动脉,肾动脉,睾丸(卵巢)动脉。壁支:膈下动脉,腰动脉,骶正中动脉。下腔静脉。腰交感干。第五章盆部、会阴一教学目的学习骨盆及会阴的境界、分区与体表标志;盆内脏器的配布与腹膜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膀胱、子宫、卵巢、输卵管、前列腺、直肠、肛管等器官的形态位置、毗邻以及神经、血管、淋巴结的配布特点和引流规律。二教学要求6(一)熟悉骨盆及会阴的境界、分区与体表标志。(二)熟悉盆内脏器的配布与腹膜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三)了解盆壁和盆底肌的组成与配布,熟悉盆膈的概念与组成;盆筋膜的配布、移行情况。熟悉盆筋膜间隙的名称、位置、交通及其临床意义。(四)掌握膀胱、前列腺的位置、毗邻。(五)掌握子宫的位置、毗邻、固定装置。掌握子宫动脉的行径及其与输尿管的关系。(六)掌握卵巢、输卵管的位置和子宫阔韧带的关系。了解卵巢与输卵管的血供和淋巴回流。(七)掌握直肠和肛管的形态、结构、位置、毗邻以及神经、血管、淋巴的配布特点和引流规律。(八)熟悉肛直肠环的形成。掌握坐骨直肠窝的结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九)熟悉尿生殖膈的形成、会阴浅、深袋的组成与男性尿道破裂尿外渗的局部解剖关系。了解会阴浅、深袋内结构的层次安排和血管神经的来源、走行与分布。三教学内容(一)概述:盆部境界与分区。会阴表面解剖。(二)盆部:骨盆整体观,盆壁肌,盆底肌与盆膈:肛提肌,尾骨肌。盆筋膜:盆壁筋膜,盆膈上筋膜,盆膈下筋膜,盆脏筋膜。盆筋膜间隙:耻骨后隙,直肠周间隙。盆部的血管、淋巴和神经:动脉,静脉,淋巴,神经。(三)盆腔脏器与腹膜:盆腔脏器的位置安排。盆腔腹膜的配布。盆腔脏器:直肠,膀胱,输尿管盆部与壁内部,前列腺,输精管盆部、射精管及精囊,子宫,卵巢,输卵管,阴道。(四)会阴:肛区:肛管,坐骨直肠窝。男性尿生殖区:层次结构:浅层结构,深层结构,会阴浅袋,会阴深袋形成,内容。阴囊与精索下部:阴囊的层次结构,阴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