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建设协会考评员培训课题一建筑工人职业培训政策制度2019年9月20日第一章职业技能鉴定体系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目录职业技能鉴定概述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4123第一节职业技能鉴定概述一、职业技能鉴定的概念职业技能鉴定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标准,通过政府授权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地评价与认证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方法。是一项基于职业技能水平的考核活动属于标准参照型考试,职业技能鉴定以社会劳动者为鉴定对象,为适应社会就业和各行业用人需要而进行的综合性社会考试。第一节职业技能鉴定概述二、职业技能鉴定的性质第一,职业技能鉴定属于标准参照性考试。一种考试类型是标准参照考试,所谓标准参照考试,就是个人考试的结果是否符合要求,它参照的是一个既定的标准,这个标准一旦确定与整体考试的水平无相关关系。例如大学毕业考试或外语水平考试等就属于典型的标准参照考试。另一种考试类型是常模参照考试——它所参照的不是一个既定的标准,而是根据考试目的预先设定的一个指标。这种考试的目的主要用于人才选拔,类似体育竞赛项目的淘汰赛,所以这种考试也称为选拔考试。典型的选拔考试如中学升大学的入学考试,以及公务员招聘考试等。第一节职业技能鉴定概述第二,职业技能鉴定属于综合性社会考试。职业技能鉴定的对象是社会劳动者,其社会分工和行业分布涉及所有职业领域,并覆盖了各种性质的企事业单位,包括政府机关、教育和研究部门,以及军事机构等,就我国而言,目前有8大类行业和1838个职业(工种)。第一节职业技能鉴定概述三、职业技能鉴定的特点1、职业技能鉴定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在普通知识教育和考试领域中,是知识体系导向或学科导向。强调学科理论的系统性和严谨性,强调学科体系之间递进关系(基础-专业),注重知识的理解和专业理论分析能力的考核。人才知识面广、理论基础好。但往往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训练。职业技能鉴定以实际工作岗位需要为依据。不仅注重知道什么,更要注重能干什么。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解决具体工作中复杂问题,符合实际岗位需要。建立一个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职业标准体系是保证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前提。第一节职业技能鉴定概述2、职业技能鉴定以实际操作为主要依据目的培养职业或工作岗位需要的人,注重实际工作能力,强调工作现场的实际表现。学科教育,常有高分低能。3、职业技能鉴定以第三方认证原则为基础市场经济下,在就业竞争、员工培训、人才流动方面,能兼顾、协调劳动力供需双方的利益。我国:政府行政部门管理、指导、监督,《劳动法》规定政府批准的鉴定机构实施(在组织、职能、利益上独立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建高度统一的质量保障体系。合法、公正、科学。它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利于促进劳动力市场建设,降低劳动市场运行成本。它符合国际通行规则,利于人力资源开发走向国际接轨,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第二节职业技能鉴定体系一、职业技能鉴定的发展历程初级阶段——恢复阶段——调整阶段——转轨阶段一、初创阶段:建立考工定级和考工晋级制度(新中国建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1956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工资改革的决定》。劳动部在全国建立新型工资分配制度的同时,也在全国各行业和部门建立起一个涉及上万个工种的技术等级标准,以及与工资等级相适应的考工定级制度和考工晋级制度。但当时的考工定级制度和考工晋级制度的许多做法带有相当局限性。实施范围主要限于国营和集体所有制企业的职工,未能扩展到全社会劳动者。第二节职业技能鉴定体系一、职业技能鉴定的发展历程二、恢复阶段:建立工人技术等级制度(1978-1987)我国职业技能鉴定制度经历了一个恢复阶段。1979年,国家经委和国家劳动总局联合发出了《关于进一步搞好技工培训的通知》,国家劳动总局在1979年又一次组织全国各行业和部门对技术等级标准进行了全面修订(“第二次修标”)。1983年4月,劳动人事部门颁发了《工人技术等级考核暂行条例(试行)》,对工人的培训和考核做出了制度性规定。第二节职业技能鉴定体系一、职业技能鉴定的发展历程三、调整阶段:建立职业资格等级制度(1987-1993)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以劳动部部令形式下达颁布实施了《工人考核条例》,是建国以来第一部由国务院批准的关于工人考核的行政法规。1988年到1992年原劳动部45个部委展开了第三次技术等级标准修订工作(“第三次修标”),将技术工人的八级技术等级制度调整为初、中、高三级的职业资格等级制度。第二节职业技能鉴定体系一、职业技能鉴定的发展历程四、转轨阶段: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1994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1994年3月原劳动部和人事部联合发布了《职业资格证书规定》,进一步促进了工人考核工作向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转轨。1995年6月,原劳动部还颁布了《从事技术工作劳动者就业上岗前必须培训的规定》,确定首批“先培训、后上岗”的50个工种。到目前为止,在全国各行业普遍推行实施了职业技能鉴定,并逐步将实施范围逐步覆盖全社会所有劳动者。第二节职业技能鉴定体系二、职业技能鉴定的工作体系一、政策法规与行政管理系统1、法律法规系统:《劳动法》、《职业技能鉴定规定》、《职业资格证书规定》。2、行政管理系统:《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学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见》、《关于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及职业技能鉴定考核问题的通知》、《中国人民解放军技术兵职业技能鉴定实施办法》等文件,地方《职业技能鉴定实施办法》。——依法鉴定。二、技术标准与技术支持系统1、职业分类与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原则,制定了《国家职业标准技术规程》,建立动态职业标准体系。——技术基础。2、培训大纲与培训教材。3、国家题库与鉴定指导。1997年,首批国家题库,1996年12月开始建立统计报表制度、《国家考务管理系统》。——保证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第二节职业技能鉴定体系三、组织实施与实际运作系统1、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2、职业技能鉴定所(站);3、考评人员与专家队伍;4、考务管理与鉴定方法。——组织机构和人员保证。四、质量保证与证书核发系统1、质量保证体系。1996年1月,“五统一”的质量管理原则。命题、考务、考评人员资格、鉴定所站条件、证书核发。——保证证书权威性。2、职业资格证书核发系统。第二节职业技能鉴定体系第三节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一、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概念职业资格证书是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等级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第三节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立(一)职业资格及其等级设置职业资格不仅规定起点或必备标准,还可根据各职业活动范围、工作内容的数量质量、工作责任等要素,将特定职业岗位划分不同等级。建国初期,八级技术等级;1990年《工人考核条例》,初中高三个技术等级证书和技师合格证书;1998年,正式确定五个级别。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四级、三级分别对应技术等级的初、中、高级;二级和一级分别对应技师和高级技师。第三节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第三节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二)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社会基础1.劳动力市场有序化运行和管理的需要。用人单位要求职业种类和资格等级,劳动者需要可靠的凭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劳动力市场运行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保证社会就业得到充分实现。2.企业生产资源配置追求高效率的需要。企业要保持较高的劳动生产效率,不但配置设备和技术,还要与员工技术素质合理配置。而建立企业的任职资格体系和实行员工职业资格认证就是实现这种生产资源最优配置的根本保障。第三节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3.职业培训成果质量检验的需要。职业培训的成果是否有质量,检验标准是看其培养的学员是否符合社会的要求,是否符合劳动力市场和用人单位的需要。资格证书的引导,保证培训内容与社会生产实际密切结合,符合劳动力市场和用人单位需要。4.人力资本投入获得社会认可的需要。要保证社会、家庭、个人在教育、培训方面投入的回报及其针对性和时效性,就要建立证书制度,以证书含金量认可人力资本的价值,通过就业最终实现其真正价值。第三节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基本属性(一)它的建立以国家法律为依据《劳动法》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经过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实施技能考核鉴定。后续的政策法规,确立技术性文件和标准,建立以政府行政管理体系为依托的各级鉴定机构,在全社会实行社会化管理。第三节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二)它实行的是靠政府权威力量推行的管理模式各国资格证书制度概括两种模式:一、以行业权威为代表的证书制度。西方行会组织通过漫长的竞争形成权威。如美国教育服务中心(ETS)推出的TOFEL、TOEIC等考试;英国伦敦城市行业协会推出的各种职业证书。二、靠政府权威力量推行的证书体系。主要在东方国家,包括韩国、日本等。东方国家更重视社会价值和整体观念,政府仍是老百姓最信任的部门,且国情不允许再去通过漫长的自由竞争形成权威。因此,我国资格证书是以国家证书体系为主体,靠政府的力量来推行。权威性高、推广速度快、容易集中统一管理。第三节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三)它是我国国家劳动人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国家劳动就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国家教育培训制度紧密相联。它以国家劳动人事部门确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系统为前提,以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为基础,以鉴定系统及与就业相联系的就业准入控制为手段,最终实现国家对社会劳动力的调控,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实现就业。第三节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的重要举措,也是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有利于提高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促进经济发展。1、是建立技能人才的成长通道,推动劳动者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经济发展和个人发展相结合的成才通道。在本职岗位上,不断得到提高,得到社会认可和尊重。2、是引导教育的方向,特别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以职业活动的工作内容为导向,以职业活动所必须的能力为核心,可引导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直接与职业活动和就业相联系,直接为生产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服务。3、是促进培育和发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劳动力市场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者实现就业的主要途径。主要特征是“劳动者自主就业、企业自主用人、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证书制度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一个具有权威性的资格认证体系。职业资格证书就是劳动力市场的“通行证”。四、建立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义第四节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2010年10月20日,国务院就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提出以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强职业培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加强职业培训是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2、明确职业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就业和经济发展为宗旨,坚持城乡统筹、就业导向、技能为本、终身培训的原则,建立覆盖对象广泛、培训形式多样、管理运作规范、保障措施健全的职业培训工作新机制,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加快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能劳动者。第四节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主要任务是:适应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就业质量和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需要,完善制度、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大规模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切实提高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和“就业一人、培训一人”的目标,为促进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持。“十二五”期间,力争使新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劳动者都有机会接受相应的职业培训,使企业技能岗位的职工得到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