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一年级学生在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实施核心素养立德树人时代大背景下,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全面发展孩子健康向上的兴趣特长,使其养成良好品格提提升技能,成为祖国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是我们作为教育者的使命与担当!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内容,欢迎参考借鉴与借鉴。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社会最基础也最重要的素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即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这一素养就是对于人的培养,简言之是“育人”,也是为了让人能更好的适应未来的生活,从容的面对各种未知与挑战。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后天教育习得的,是借助学校这个教育平台来习得的解决问题的素养与能力。众所周知,童年是培养人一生良好习惯的重要阶段,在核心素养理念的德育教育主旨下,教师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尊重儿童的心理特点为切入点,让德育教育结合日常学习生活,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培养良好习惯,才能顺利地使儿童适应小学生活,喜欢学校,做到热爱学习,乐于交往,与同学和睦相处,有时间观念,做事有一定的专注力,热爱劳动,有集体荣誉感。作为一年级班主任,本学期我尝试从学习、生活中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行为规范出发,从尊重儿童的心理健康角度出发,让学生拥有快乐感、成就感、责任感。下面我结合具体案例,谈点我在德育工作中的几点探索。德育案例一:xx是一个说话迟缓的孩子。课上,他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尤其是对于拼音学习非常吃力,课堂作业书写磨蹭,往往拖拉到放学也不能及时交上。课下,又是一个危险“捣蛋分子”,班级家长安全群里,家长经常告状,诉说xx掐同学的脸,打人家的头。有一天课间竟把一个女孩子推倒,磕破了嘴巴缝了五针。教育方式:委任班主任“助理”通过几天时间观察与聊天,我感受到他缺乏常识教育。我与家长沟通过几次,得知他四岁才开始会说话,语言表达能力欠缺,所以学习拼音非常困难。因为发音的原因,班里的学生很少有人愿意课下同他玩耍,实际上xx的内心很孤独,他想与同学一起玩,但与他人如何交流却没有分寸,造成他不断伤害别人的问题。其他孩子在家长的告诫下不让与他玩耍,越是这样,他就越发暴力。在我观察到这样的现象后,我就xx叫到办公室,给他谈话,我说:“xx,你怎么老是把同学弄伤呢?”“老si,他们都不愿意和我做游戏,我要抓zu他。”我听了,又是气,又感到孩子可怜。我得帮他建立一种信任感和温暖感。我说:“xx,您是一个好孩子,咱们班级朋友人数多,又都很玩皮,我特别想让你做我的小助手,帮助老师管理同学,你愿意做老师的小助手吗?”xx高兴而又疑惑地问我,“老师,zu手要做sen么呢?”我说:“就是课间老师要休息一会,得需要有小朋友管理同学课下的秩序,看有没有打闹的现象,不能大声喊叫,做到保持安静的样子。而且你要是我的助手,自己就得给小朋友做出学习的榜样,这对你估计是很难的,因为你喜欢追人啊。”他若有所思的想了想:老si,我zen能做你的zusou吗?我说:“能啊,我相信你能行!”听着他含糊不清的话语,我心里也没多大的把握,心想试试吧。于是在全班宣读他作为“助理”的任命,告诫同学们xx是为了让老师和同学们课间能安心休息,主动请求我要帮忙的。下课铃声一响,他就站在中厅里,看到有同学跑动,他就连忙制止,提醒小朋友坐在凳子上看看书、聊天;针对他发音不清,我利用课余时间纠正他平、翘舌音,还积极引导班级其他小朋友教他发音,让他认读生字卡片。这样一来,他有了伙伴交流机会,小伙伴们也主动来和他玩游戏,消除心理上的孤独感,获得了温暖,xx内心很是快乐和开心。这个小助手的任命措施既减少了他打闹的机会,又创造他学习的条件,孩子教孩子,都愿意展示自己相当小老师的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他不再追打其他小朋友,学业上尽管书写潦草,但基本上能按时上交作业,课堂上还愿意举手回答问题,同学们听着他有时含糊的语言表达,也不再嘲笑他,他也成为班级一员,成了一名小主人翁,富有责任感和进取心,在他的带动下,班级学风有一很大程度改进,而我,能够安心做好教学及其他工作。我的感悟:“助理”委任,让xx同学借帮助老师的形式提升了他的自信心,减轻了他的孤独感。教育要从尊重儿童的成长出发,如果我用粗暴的形式,比如,向家长那样告诫同学不要和他一起玩耍,势必给他的心理带来伤害,只会带来短暂的平静,他得不到同伴的关注,就会时刻想办法追赶他人,求得欢乐。儿童的成长需要他人的信任,有了班主任的信任,全班的孩子心理就会在老师的暗示下,逐渐改变对他的看法,原来他是一个好孩子,就会亲近他,也愿意做老师的“助理”教他学习,获得老师的积极评价。班级管理,小事却蕴含着积极的育人智慧。尊重孩子,何尝不是在尊重教育呢?所以做好班主任工作,即使是小学低年年级学段,也要对孩子充分地信任尊重和关怀,这样才能培养孩子健康成长!德育案例二:xx是一名心理极其自我封闭的孩子,听不到他的说话声,动作慢到极点,犹如骨折的病人,一言一行都是慢镜头,我感觉他就是职业生涯中來考验我这个急性子的“使者”,他永远比别的孩子慢两拍,而且情绪总会突然爆发,咬人、摔打学具。班级有这样一个孩子,我就感觉是一个烫手的山芋,怕自己哪一句话没说对,哪一件处理不合适,对他自闭的心理带来更严重的后果,所以我提醒我自己我和班级的任科老师,对这个孩子,严厉不得。课堂上让写作业,随心情而定,高兴了,半天握上笔慢慢地在纸上画横道道,不高兴就坐着发呆,或者狠狠瞪着我说,”老师,我就不写作业。”我急在心里,又无法严格训诫。我想,如果课堂作业完不成只好带回去,长此以往定会让他养成依赖的习惯。我就与家长沟通,可他发妈妈态度很强硬,说:“我儿子在家什么都会,怎么到学校,你就说孩子什么也不会了?”尽管我与她耐心解释,她还是不认同,后来我就与其爸爸交流,方得知该生患有心脏病,已做了手术现在已痊愈。但就是怕孩子累着,学习上不做严格要求,能学到多少就学多少。事情终于搞明白了。家长感到是个男孩,因有病,更多一种溺爱心理,总怕累着,要什么满足什么。前期因为身体原因、幼儿园老师也缺乏严格的管控教育,家长在入学时也没有主动与我沟通该生的实际情况,其母语气强硬也是极力要证明他是一个正常的孩子。也因此,在学前教育中,就没有给孩子养成应有的行为习惯。教育方式:因材施教,采取选择权、奖励、家长良好的情绪链接一年级学生,作业一般就写生字和练习册数学计算,而这个xx写作业总是拖拖拉拉,而且总是启动难!入学一段时间,每天的作业到下午放学的时候还交不上,就得要带回家去写,因为他性格严重内向,我不能对其严厉批评他。但我观察他非常喜欢绘画,不管什么课堂上,他都能拿出本和笔在桌子上专注的画画,画小树小鸟等,我心里很激动,就想从这方面来加以引导,使孩子能渐渐爱上学习,专注听课。于是我给这个孩子专门制定了特殊学习方式,就是语文课堂作业实行个性化布置,于是我采取三种方法:第一,给予他选择权。跟他商量,语文配套练习册做不完是不可以上美术课的,不可以在课堂上画画的。练习册上的题,自己先看看,哪些会做,哪些不会做,不会做的题可以事先找老师先给你讲。做题时你可以先做会做的,不会的,课间我再给你讲,可以吗?他觉得自己跟其他小朋友不同,可以先做会的,简单的,这样就让他减少了抵触心理。他就兴地答应了我。第二种方法,如果他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前完成,可以随便画画,每天随时带上彩笔,做好准备。第三,我定期给他父亲打电话,交流沟通,建立良好的家校教育联盟,他爸爸每天都会及时给我发来信息,反馈孩子在家里学习表现等,使我能够每天掌握孩子在家里的学习生活等情况,以便在学校能恰当地实施教育和作业布置情况,家里如果当天的学过的知识巩固完成,不要再给他布置额外的作业。也不要罚他错误的重复抄写,只要订正就可以。而且每次在他只要当天放学前能够完成的情况下,我都会拍拍他的小肩膀,笑着对他说一声,xx,你很棒,今天你的作业完成得很好,都做对了,其他方面表现也很出色,期待你明天也能像今天这样优秀,老师表扬栏里再给奖励一朵小红花。xx说,谢谢老师,我好好学习。我要得到多多的小红花!”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细心引导帮助后,xx的作业不需要再带回家去写了。当我在办公室订正他改错时,他看到我吃一瓶盖的药,问我为啥吃这么多药?第一次能愿意跟我主动说话,这个之前几乎不开口说话的孩子了,知道关心老师和同学,此时此刻,我流下激动的泪水,把xx抱在怀是里,说:“好孩子,你是老师心中最好的孩子,我们要再继续加油,继续进步!”xx同学使劲的对我点着头。我的感悟:xx同学进步与改变给了我做班主任许多的感动和思考。由此,我从《牵一只蜗牛去散步》中懂得,这个世界,我们作为教育者要遇到性格不同的孩子,我们不能千1篇律去却要求所有的孩子如我们的期望一样。尊重个性有差异的孩子,带着一颗宽容之心,一颗爱的种子去关怀教育学生,就会减少老师的焦虑,并会从内心接纳他们,给他们传递着积极向上的富有温度的教育情怀。这才是在学校教育中“以人为本”核心素养的育人理念的真正落实。德育案例三:xx年下学期,我带的班级是一年三班,这一届的一年级学生整体来说,入学前没有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上课时不时钻到桌子下面玩耍的,不听课,手里撕纸的,吃手的,上课乱讲话的,时不时插话,课上多动,扭来扭去,尤其是没有听讲的习惯,专注力差,做事虎头蛇尾,握笔姿势五花八门,书写慢,老师教得吃力费劲,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出现这种学情,是有客观原因的。我们学校由于是城乡结合部,大都是来xx的外地打工的孩子,也有周边农村的孩子,家长忙于生计,对教育不够重视,又疏于管理,经常是家长管不住后就联系老师,让老师在学校里狠狠收拾教育。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和教师应怎样实行有效引导呢?教育方式:避免简单粗暴,有意识训练专注力首先就是研究儿童成长规律,通过网络学习和向专家请教,了解儿童的专注力培养方法,比如孩子的专注力转移度、专注力的分配、稳定性是需要一定的干预和训练的。在学校里,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意识地在作业书写前,要求书桌上除了作业本、铅笔、橡皮,其他一律收掉,目的就是控制专注力的转移。同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课堂上听讲一般控制在20分钟,剩余时间进行书写,这样将学生的专注力进行合理分配,不然,连续四十分钟,学生专注力的稳定性达不到,就会出现上述现象。同时,利用微信群进行家校合手共同训练。每周我在适当时间给家长传送有关专注力训练的线条运笔、数数字的游戏。目的进行视觉跟踪能力、手眼协调能力、运笔能力的训练,以此提高儿童的注意力,训练学生的注意力时长。这样的方式学生乐于接受,感觉很有趣。能坚持的家长和孩子就有一定的收获。另外,针对书写的困难,我改变了教学计划,先整体认读笔画,再把笔画调整为儿歌,通过课件播放、讲解,让学生学习写法,几周下来,学生积极写字的兴趣有了明显的提升。教育感悟:幼小衔接是一个关键期,学生能否养成一定的日常行为习惯,会直接的影响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帮助学生面对新的环境,尽快提升适应能力,达到提升小学生核实心素养的要求。总结:作为一名一年级班主任,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充满好奇的、有个性的孩子。德育工作需要动脑筋想办法,从儿童的心理和成长的角度慢慢引导。如果采用强压做法,就向工厂的零件,千人一面,儿童失去了灵性,缺少创造性。我们的教育就会黯然失色。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要始终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认真领会习主席“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问题。我们在德育教育中,要紧密联系生活,尊重儿童的成长规律,服务于家长、热爱本职工作,有担当、有作为,不负德育者的使命。牢记教育初心,担负起儿童成长的指导者,让每个孩子能在学校生活中充满自信,拥有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贯彻党的新时代教育方针,在实施核心素养立德树人时代大背景下,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全面发展孩子健康向上的兴趣特长,使其养成良好品格提提升技能,成为祖国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是我们作为教育者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