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素材锦集3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案素材锦集3篇【学习指引】三一刀客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小学语文教案素材锦集3篇”学习资料,供您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小学语文教案素材1一、教材分析《白杨》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课文,这是1篇精读课文。文章由树及人,从孩子关于白杨的争论开始,引出了爸爸对白杨特点的介绍,然后写爸爸借白杨表明了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并希望孩子也能够成为边疆建设者的心愿。结合本单元“走进西部”的主题,本篇课文,一是要激发学生对献身于西部的建设者的崇敬之情,学习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二是要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能力。二、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词,正确读写“戈壁、清晰、高大挺秀、介绍、新疆”等词语。2、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感悟其内在的品质。(重点)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难点)5、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献身祖国建设的崇高理想。三、教学方法本课的教学以遵循三个原则为指导思想来设计教法、学法和教学程序。一是以“三为主”原则。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语言文字为主线;二是直观性原则。充分利用直观形象,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三是文道统一原则。在学习课文时,教育学生学习边疆者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增强其爱国主义情感。在这样的前提下,本课的教法我主要运用诱思探究法和引疑推导法。从整体着眼,以疑为主线,读思结合,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学习状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新知,培养创新能力。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因此在本节课中,教法学法体现了以下特点:(一)、情景教学法。采用各种办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朗读品悟法。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和研读理解课文的内容。(三)、合作交流法。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帮助学生们在自主学习基础上合作、交流,完成本课学习目标。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出示反应戈壁滩风光的图片,课堂放给学生看。师:本单元我们了解了空气清鲜天空明朗的草原,今天我们再来了解充满西域风情的戈壁,请同学们欣赏图片。2、师:请你谈谈对戈壁滩的感受,同学们从课本中找出描写戈壁的句子读一读。3、师过渡:是啊,茫茫的大戈壁上,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只是满地的沙石,大风一起,飞沙走石,遮天蔽日,一片浑黄,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戈壁是多么荒凉呀,但是在这茫茫的戈壁上却生长着一种美丽的植物,那是什么?4、生答师板书课题《白杨》,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二)练读,了解白杨的外形特点。1、师:请同学们三个人一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3至10自然段,并从相关语句中画出白杨的外形特点。2、出示一张白杨树的图片(ppt)3、师:那么现在请同学们从文章中找出描写白杨的相关句子。你来读一读。(体会白杨的外形美。学生小组探讨,并展示诵读,突出表现白杨外形美的词语。)4、师过渡:生长在贫瘠的戈壁上的白杨长得怎样?5、生答后,师问:生长在贫瘠的戈壁上的白杨那么值得称颂,仅仅是因为它长得美吗?直奔课文重点。(三)品读,理解白杨品格特征。1、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朗读课文11和12自然段,找出爸爸介绍白杨树的三句话,并从中画出让你感受深刻的词语,并在组内交流感受。2、生答师出示课件: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3、师:请同学们再读第一个句子,看看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从来”什么意思:一直以来。说明直是白杨的一种(本性)所以说白杨具有什么特点?生答师板书(本性正直)去掉“从来”朗读比较,说出自己的体会。再带着自己的体会反复读,展示读。学生齐读。4、根据教师处理第一句的方法,让同桌合作完成第二句话的理解。(生讨论)学生通过读,抓重点词语,谈体会,作交流,再回读。师板书(体会到白杨树生命力顽强的特点)师总:内地需要白杨就在内地扎根,边疆需要白杨就在边疆扎根,真是哪儿需要去哪儿,不讲条件,不畏艰苦呀!5、让学生自主完成第三句的理解体会。学生自读写体会。师:这句话赞扬了白杨树什么特点,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生展示师板书(坚强不屈的特点)(从不管—不管—总是这些词语中体会到)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回读这句话。6、师总:在风沙面前,白杨像城墙一样巍然屹立,在风雪面前,白杨像青松一样挺拔高阶,在干旱面前,白杨又像骆驼一样耐旱耐渴,在洪水面前,白杨又像中流砥柱一样牢固坚定,这就是(白杨坚强不屈)的品格。7、让学生再带着自己的体会有感情的朗读这三句话,展示读。师问:读这三句话应怎样读,应带着怎样的语气来读?(重读找出的重读词语,同时应带着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来读)8、师过渡:白杨树坚强不屈的品格确实让人很敬佩,但是爸爸仅仅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四)悟读,领会爸爸的心愿,由物及人。1、师:既然不仅仅是只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那爸爸为什么脸色严肃的像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呢?请同学们齐读第13自然段。2、师:文章运用了一个设问句做了回答,原来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那爸爸的心到底是什么呢?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3、出示课件:第十四小节,师引读“他们只知道—”后启发学生:他们却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到新疆去工作。你们知道吗?请把爸爸的经历和白杨联系起来考虑一下,谈谈自己的看法。(生答)。老师再引读:“他们只知道——”他们却不知道爸爸为什么把他们接到新疆去,你们知道吗?(学生自由回答)老师再引读:“他们只知道——”他们却不知道新疆是个偏远、艰苦的地方,爸爸为什么把他们带到艰苦的地方去呢?(学生自由回答)4、师小结:看来,你们都知道了兄妹俩的三个“不知道”,那么你们是不是已经明白了爸爸的心到底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学15—16小节,边读边比较一下白杨和爸爸有什么共同之处?爸爸想让孩子们知道什么?完成练习:出示课件:①白杨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爸爸在边疆不管遇到(饥饿、艰难),还是(寒冷、困苦),他总是那么(坚强),那么(执着),不(抛弃)也(不放弃)。②大戈壁需要白杨树,白杨树就在这里扎根。边疆需要(建设者、保卫者),(建设者、保卫者)就在这里扎根。完成练习后,我再让学生回顾课文,思考:爸爸想让他们知道什么?根据学生回答,老师相机板书: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并点评:爸爸赞美白杨树,实际也是在赞美千千万万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工作者。5、师问:这是一种什么写法?以前我们学习过《落花生》的一种写法,叫“借物喻人”的写法,就是以写白杨树来赞美新疆建设者们。然后重点讨论:6、师:爸爸望着窗外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爸爸会想些什么?为什么爸爸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学生自读自悟,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自己的见解)7、师总:他相信自己的孩子一定能像白杨一样适应那里的艰苦生活,一定能像白杨一样顽强的生活下去。同时作者用小白杨的茁壮成长,来暗示在父母的影响教育下,孩子们一定能够像白杨那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成为祖国建设需要的人。8、学生明白了爸爸是因为相信孩子们在父辈的影响教育下,也能像小白杨一样在边疆茁壮成长,成为祖国有用之材而感到欣慰,发出心底的微笑。9、师总:这时我想起边疆建设者中流传的一句话:“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儿孙”提问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板书(无私奉献)。师: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无私奉献的一批又一批边疆建设者,才有了新疆今日的繁华与荣耀。(出示图片)(五)总结课文,激发情感,教育学生。1、师:同学们,在茫茫的大戈壁到处留下白杨高大挺秀,坚强不屈的身影,使人为之感动,而在这恶劣的环境中那千千万万的边疆建设者,为了改变边疆的落后面貌,他们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奉献自己的光和热,更使人敬佩。在那里的两棵“小白杨”在父辈的言传身教下,一定会茁壮成长。老师也相信,这儿的几十棵“小白杨”也会茁壮成长,成为有用之材,到祖国需要他的地方去,建设祖国。2、师:对于象征着无私奉献精神的边疆建设者、保卫者的白杨,也大量的被人们写进文章,如矛盾的名篇《白杨礼赞》,阎维文演唱的脍炙人口的《小白杨》也经久不衰。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小学语文教案素材2一、初读课文,质疑问难。1.学生自读课文,做到正确,并要求:1画出与生字有关的词,多读几遍。2遇到不理解的词名用指定符号标出,即词用“△”标出,句子用“——”标出。3标出自然段序号2.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并注意纠正多音字读音。为wéi()wèi()更gēng()gèng()3.检查生词朗读情况惊弓之鸟射箭郊外疑惑悲惨愈合弧单失群拼命4.让学生说说读书时遇到哪些不懂的地方5.教师适当解决一些跟理解课文内容有关系的问题。二、指导学生学习生字。1.本课共有8个形声字。掌握生字的字形及读音。2.引导学生讨论这些生字在书写时易错的笔画。如:“魏”左边“委”字的捺要写成“点”,“女”字的横要写成“提”。三、学习交流1.自读,思考:课文写了一些什么事?2.学习第1自然段。1指名读第1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更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简短的话回答。2“能手”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人能称为有名的射箭能手呢?四、指导朗读注意突出更羸是个“有名的射箭能手”。自己先练读。互读,互评。第八课时一、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知道更羸是个有名的射箭能手。从哪件事可以看出更羸是个射箭能手呢?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课文。二、学习交流(一)学习2~8自然段:1.学生自由读2~8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问题:为什么说更羸是个射箭能手呢?2.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体会更羸是如何让大雁从天上掉下来的。1请学生默读5自然段。找出更羸是怎么做的句子。2出示句子: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3请学生边读句子边做动作。4请两名同学到黑板前做动作表演,让其他同学进行评判:哪个同学的表演符合课文内容,为什么?3.让学生从第5自然段中找出大雁是怎样从天上掉下来的句子读一读,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句中两个“直”的不同含义。4.让学生分角色朗读2~8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魏王看到这一情景,前后有什么变化?5.引导学生讨论魏王说的“本事”指什么?6.谈话过渡:更羸的本事就是只是指不取箭,只拉弓,使大雁掉下来吗?那么,更羸到底有什么本事?他为什么能使大雁掉下来?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解开这个谜团。(二)学生第9自然段。1.默读第9自然段,按照以下问题自学。1更羸说了几句话?2每句话说了什么内容?3用“——”标出更羸看到听到的,用“~~~”标出更羸的分析。4句之间有什么关系?2.用因果句式练习说话。3.有感情地朗读第9自然段。(三)理解“惊弓之鸟”成语的意思。1.这篇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谁能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惊弓之鸟”这一成语的意思?(即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惊吓,遇事胆怯的人。2.成语今用。请你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这个成语可以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四)复述课文。1.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掌握课文叙述顺序。2.抓住文中关键词、句,结合板书,同桌练习复述。3.指名复述课文。三、拓展1.交流收集、查找到的有关鸟的成语。2.在小组内总结,比一比哪组收集的多。3.试着说说它们的意思及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小学语文教案素材3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习生词,通过阅读,理清三只猫不同的命运遭遇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阅读课文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及蕴涵的人生哲理。3、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情感。教学重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蕴涵的人生哲理。教学过程:一.导入:猫是一种乖巧、可爱的动物。作家郑振铎家里就养过三次猫。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聆听他们家养猫的故事。请同学们把书打开。今天咱们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二.整体感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师:文中作者有几次养猫经历?三次的结局总是怎么样的呢?(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回答问题。)三,细读课文,重点研究。讨论问题:1、师:文章生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