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思路【导读】这篇文档“工作计划思路”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工作计划思路12014年物资管理科材料管理工作思路及措施锦源化工材料库库存材料分为经营和基建;共计库存材料涉及七大类,1861项,合计库存金额:9047097.81元(经营:3853275.47元,基建:5193822.34元)。一、工作目标及措施1、优化管理,有效利用库存材料;根据仓储6S管理标准,在12月份完成对新建物资备品库房和机电库房的规划工作;在2014年3月份前完成物资的倒运、上货架、摆放物资工作。实现集中物资备品库2处(合计2000m2),废旧物资存放区2处(合计2800m2)。2、符合仓储6S管理规范、标准,继续向集团分子公司进行对标学习;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和制定出的考核细则,实现库房货架无灰尘,货物分类明确、摆放整齐;继续开展专人专库的的考核。对落实到每位责任人所管理的材料区域进行自查,互查及综合考评,每月评比一次,所有考评结果将纳入平时绩效考核中。3、处理废旧物资80--120万元,各类库存积压物资15—20万元;对每月所交回的边角余料、废旧物资和已申请报废处理的积压物资按月进行处理;改扩建、大型检修后产生的废旧物资和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并按照《废旧物资管理办法》进行处理。加大与各分子公司之间的内部调拨力度,扩大物资适用范围;④对有质保期限的固、液体物nn资在入库时建立详细的台账,按时检查,发现有到期的及时报废进行处理;对于未处理的在后期持续开展处理。4、优化管理实现账实相符100%;每位仓储管理人员定期对库存材料进行核查,实现各类物资的帐、卡、物100%相符;切实为物资计划填报、物资领用提供准确的库存依据,有效降低库存量,控制采购成本,防范物资流失。二、响应公司号召、做好仓储信息化管理工作;在下一年的工作中,积极响应集团公司的领导和各项号召及会议精神,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熟练使用NC系统和电子出库单据的处理,切实为公司仓储信息化管理做准备。工作计划思路22018年工作计划思路制订计划不要太满、太死、太紧,要留出机动时间,使计划有一定的机动性。毕竟现实不会完美地跟者计划走,给计划留有一定的余地,这样完成计划的可能性就增加了。本篇文章是关于2018年的工作思路,由聘才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以供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2018年是“十三五”发展的进步之年,是我市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建设更高水平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关键之年。2018年我市城乡规划与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是: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建设“两富”、“两美”浙江的要求,深入实施市委市政府关于努力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加快港口经济圈建设、“双驱动四治理”等决策部署,以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为中心目标,贯穿一条工作主线,即把学习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作为工作主线;积极发挥三位一体引领作用,即发挥好谋划-策划-规划三位一体的引领作用;重点推进五项工作,即大力推进品质提升、转型发展、民生保障、法治规划、测绘地理信息五项重点工作,切实发挥城乡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大力推进美丽宁波和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发展。顺应城市发展规律,适应当前城市发展进入转型提升、多元优化的新常态,谋划宁波城市新发展的战略空间和新动能,推进城市持续健康发展。谋划空间发展新格局。按照质量提升和结构优化的思路,构建弹性增长空间,完善中心城区“一主两副、双心三带”的空间结构,通过对海洋生态科技城、新材料科技城、空港新城等重点区块的发展战略和空间格局进行优化,提升中心城区集聚、辐射和服务功能。谋划未来城市新核心。适应中心城发展趋势,着眼宁波长远发展需要,及时开展姚江新城发展战略研究,在以中山路串联的三江口核心和东部新城核心的基础上,推动形成“一轴串心,三心连轴”的宁波中心城主城结构,以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为重点,统筹协调姚江两岸“江、湾、绿、城”的空间布局,谋划生态、文化、健康、活力的未来新城。谋划城市空间新拓展。奉化将成为宁波未来城市空间拓展最主要地区,亟需打破其与中心城之间的行政隔离,以同城化发展的理念协调功能、交通、生态发展格局。编制奉化-鄞南地区空间布局规划,统筹奉化-鄞南区域整体发展,协调功能布局、交通体系、生态保护和设施配置,使奉化和中心城在空间上做好对接与融合。推进城市总体规划逐层深化落实,充分发挥城市总体规划对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和空间资源配置的统筹引领作用。统筹市域空间协调发展。以构建“一核两翼、两带三湾”多节点网络化的市域空间格局为目标,严保生态底线,强化区域统筹,突出功能互补,推进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发展,在全域空间范围内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统筹协调的网络化大都市格局。配合开展余姚、慈溪、宁海县(市)域总体规划以及杭州湾新区总体规划的修改工作,深化杭州湾、三门湾、象山港区域规划,进一步优化市域空间布局,凸显南北两翼特色。统筹中心城区布局管控。按照由外及里、两年覆盖的编制思路,在加快推进城西、鄞西、鄞南、镇海-小港、东部滨海组团、九龙湖浦组团等分区规划编制的基础上,开展慈城组团、东钱湖组团、北仑片分区规划,基本实现中心城区分区规划全覆盖。加大绕城高速范围以内的规划统筹管控力度,以控规为抓手,强化控规在规划统筹中的核心平台地位,重点编制新材料科技城核心区等新增城市建设用地的控规。统筹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以规划建设同宁波大都市发展相适应的美丽乡村为目标,推进农村区域的特色化和多样化发展,通过规划引领,使得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不仅成为当地村民的生活场所,更成为城市居民的游憩地和未来城市发展的新活力点。按照省政府深化完善村庄规划设计、打造千村“浙派民居”的任务要求,在县(市)遴选5个中心村作为村庄设计的试点,为推进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传统村落保护和中心村风貌提升工作作出示范。统筹推进“多规融合”改革任务。2018年将在“三规”基础上,进一步协调融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海洋功能区划等相关规划,结合各县(市)开展的工作,进行规划项目清理及“三规”比对,推动形成全市域控规层面的“多规融合”一张图。加快构建信息联动平台和控规数据入库,推进“多规融合”成果和各部门数据共享联动。启动研究“多规融合”实施运行机制,配套制定相关管理规定,基本建立“多规融合”工作格局,为“多规合一”奠定基础。按照把中心城区建设成为生态优良、环境优质、形象优秀、品质优越的“四优城市”的工作目标,优化城市景观环境,完善民生保障设施,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切实提升中心城区综合竞争力。深化实施城市品质提升工程。深化“两心一轴、三江六岸”城市核心景观系统规划,开展三江口核心区块改造修建性详细规划,做好三江六岸核心区重点地块详细设计,从微观视角重塑城市CBD形象,打造高品质、标志性的城市特色空间,提升中心城区的城市功能和生活品质。科学谋划东部新城东片区发展,完成东部新城邱隘中心片区近期行动计划(2018-2020)编制。结合塘河绿带贯通整治工程,先期启动西塘河、后塘河两岸城市设计,拓展宁波城区的文化休闲空间,增强市民的文化认知感。开展小浃江都市田园详细设计,以保护小浃江片区生态本底为目标,协调生态、景观、发展之间的关系,实现该区域生态保护和休闲利用有机结合。提高应对抵御台风、洪涝为主的自然灾害的能力,保障城市安全,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研究,进一步提高城市的防洪排涝能力。推动城市有机更新。注重内涵提升,提高中心城区用地效率,改善城市面貌。开展XX年度宁波市建成区用地调查,梳理用地现状,盘点用地家底,为城市更新改造提供基础数据。开展城市重要地块开发前期规划研究,明确更新改造思路。开展高桥、邱隘、庄市等老镇区功能提升规划,探索老旧城区小规模、渐进式的有机更新机制,挖掘地域特色,改善环境面貌,使其从老镇区逐渐更新为中心城区的一部分。优化城市交通。强化交通规划引导作用,推动快速路和轨道交通形成“双快”交通网络,加强中心城与外围县市区的便捷联系。启动编制轨道线网线站位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开展轨道交通沿线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研究。继续做好轨道交通第二轮建设规划相关线路综合规划、站点详细规划以及线站位规划审批。以轨道站点为核心,完善非机动车及人行慢行交通体系规划。编制轨道交通4号线地上地下一体化综合开发利用规划,统筹规划轨道沿线以及站点周边区域,统筹布局、协调推进,促进交通引导型发展方式的形成。综合梳理、整理城市交通调查数据、实时流量数据、手机信令数据等大数据,充实完善城市交通基础数据库,优化城市交通模型。强化地下空间规划统筹。推进城市立体化发展,统筹规划利用好地下空间资源。组织编制城市重点区块地下空间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地下空间的统筹开发利用提供规划依据。推进地下管线综合管理立法工作,制订宁波市城市地下管线管理的政府规章,厘清全市地下管线的管理体系,保障城市地下管线有序建设和安全运营,促进城市地下空间的统一规划、合理开发和科学管理。完成综合管线基础数据、管线信息系统建设,建立部门协作长效管理机制。以实施历史文化保护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更新保护理念,完善保护机制,扩大公众参与,发挥典型示范效应,加强物质形态保护与历史文脉传承,形成富有宁波特色的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新格局。加强规划引领。全面梳理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情况,在全市范围建立起“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多层次的保护规划体系。在完成现有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基础上,开展第五批省级名村保护规划编制,以及第三批市级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和审批。按照省、市条例的要求,完成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历史建筑等公布对象保护标志挂牌。强化规划实施。以各类保护规划为基础,按照省住建厅的要求,统筹各类资源,结合“十三五”规划,组织各地制定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三年行动实施计划,并同各级保护规划一起上报审批。根据当地实际,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分工、牵头单位、保障措施、进度安排,并将历史建筑保护和利用作为专项内容纳入行动计划。结合历史传承、浙东文化、时代要求,塑造宁波城市精神,凸显城市特色。突出示范效应。探索规划引领下的小规模、渐进式的整治、保护模式,改善人居环境,展现历史文化魅力,走出一条具有宁波特色、城乡建设品质提升与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紧密结合的新型发展道路。继续与当地政府、项目实施单位合力推进月湖西区、秀水街历史文化街区、郡庙天封塔历史文化街区等保护与改造提升工程。结合小城镇建设和特色小镇打造,指导实施鄞江等一批历史文化名镇保护项目,为宁波特色城镇的发展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典型。在市域内选择5个保护试点名村,加强保护利用指导,在全市范围内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健全配套法规。在《宁波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条例相关条款,明确落实责任,促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与实施。研究制定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内历史建筑产权流转、工业遗产和名人故居相关保护利用管理办法等,采用更为灵活的保护手段,进一步探索历史建筑、工业遗产、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利用方式。以提高规划服务效率为目标,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按照“强化两头、简化中间”的工作思路,完善城乡规划分级管理工作机制,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强化规划服务保障。以服务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为重点,继续推进重要功能区块、重点项目的开发建设,加强空间布局、规划方案的深化研究,积极主动做好市级重点项目规划的前期服务,强化服务保障措施,开设快速通道,畅通交流机制,为项目推进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并联审批,根据《宁波市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并联审批操作细则(试行)》要求,总结推广并联审批经验,进一步完善并联审批系统,优化流转及审批程序,进一步理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逐步推行城乡规划实施信用管理制度,探索简化审批、加强事后监管的方式,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完善信息化体系建设。继续升级、完善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规划区统一规划管理及监督。全面推进建筑工程、市政工程电子报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