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管理体糸基础知识前言今天,全球经济和社会环境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正处在一个充满变化和竞争的时代。企业要求生存、谋发展,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并持续改进,这对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建立企业标准化为基础的整合管理体系,作为企业充分认识自身管理过程并实现过程管理的重要方法:作为电力企业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作为精细管理的重要体现:作为绩效管理实施的重要依据,持续改进,努力降低外界环境变化对企业发展所造成的影响。增强企业抵御强劲风险的能力。第一部分整合管理体糸的标准简介三项认证标准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24001-2004idt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8001-2001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管理标准的由来标准类别标准来源标准编号标准编制QMSBS5780ISO9000:1987ISO9000:1994ISO9000:2000ISO/TC176标准化技术委员会EMSBS7750ISO14000:2004ISO/TC207标准化技术委员会OHSMSBS8800OHSAS18000:199813个国家和地区质量管理标准的由来与发展经营管理产品检验事后把关统计检验事后把关BS5750(1971)工序控制事后把关+事前指导ISO9000:1987合同+计划+设计ISO9000:1994过程控制+过程+检验ISO9000:2000体糸控制持续改进体糸的有效性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质量管理发展的需要;企业追求效益的需要;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管理2000版ISO9000族标准的结构核心标准其他标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原则和术语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9004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ISO19011质量和环境审核指南ISO10012测量控制系统技术报告小册子ISO/TR10006项目管理指南ISO/TR10007技术状态管理指南ISO/TR10013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指南ISO/TR10014质量经济性管理指南ISO/TR10015教育和培训指南ISO/TR10017统计技术指南质量管理原理选择和使用指南小型企业的应用标准的结构和过程管理模式图中反映了在规定输入要求时,顾客(相关方)起主要作用。通过产品实现和监视、测量,满足顾客要求促进质量的持续改进。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覆盖了该标准的所有主要过程;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这四大过程通过四个双实线箭头表示顾客的要求,推动着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闭环,并持续改进,不断循环上升,永无止境。GB/T19001标准的主要章节4质量管理体系4.1总要求4.2文件要求6资源管理6.1资源提供6.2人力资源6.3基础设施6.4工作环境7产品实现7.1产品实现的策划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7.3设计和开发7.4采购7.5生产和服务提供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8测量、分析和改进8.1总则8.2监视和测量8.3不合格品控制8.4数据分析8.5改进5管理职责5.1管理承诺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5.3质量方针5.4策划5.5职责、权限与沟通5.6管理评审GB/T19001标准的核心思想☆规范企业管理;☆全过程控制;☆持续改进业绩;☆终于顾客满意。基本点:过程控制,过程管好了,结果一定会好;按标准的要求、做标准的事;关键是管理,是人;一开始就把事情做好、确保产品质量,满足顾客需求。追求“0”缺陷。GB/T19001标准的特点通用性强,适用于不同行业的组织的管理和运用;建立了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统一理念;“领导是关键”是所有成功企业的共同经验;采用了‘过程方法’,通过PDCA循环对所有过程进行管理;减少了强制性的形成文件的程序的要求;强调对质量业绩的持续改进,建立自我完善机制;强调持续的顾客满意,关注相关方,利益共享;与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具有很好的兼容性;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系列标准的构成: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ISO14004:2004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ISO14010:1996环境审核指南—通用原则ISO14011:1996环境审核指南—审核程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ISO14012:1996环境审核指南—环境审核员资格要求GB/T24001标准——主线频率分析严重度分析重要环境因素可接受污染管理方案运行控制应急预案检查纠正评审改进NOYDOCHECKACYION环境因素PLANGB/T24001标准的主要章节4.5检查和纠正措施4.5.1监测和测量4.5.2合规性评价4.5.3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4.5.4记录控制4.5.5内部审核4.1总要求4.2环境方针4.4实施和运行4.4.1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4.4.2能力、培训和意识4.4.3信息交流4.4.4文件4.4.5文件控制4.4.6运行控制4.4.7应急准备和响应4.6管理评审4.3规划(策划)4.3.1环境因素4.3.2法律与其他要求4.3.3目标、指标和方案GB/T24001标准的核心思想☆普及环保意识;☆做好污染预防;☆加强环境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基本点:识别并评价环境因素,控制产品生产及活动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做好污染预防。追求“0”污染。2.13.标准17个要素的关系环境方针环境因素目标指标和方案应急准备和响应运行控制监测和测量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内部审核管理评审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能力、培训和意识信息交流文件文件控制记录法律与其他要求合规性评价GB/T24001标准的特点标准的适用性强;采用自愿性原则;与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具有很好的兼容性;组织应对遵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作出承诺;强调污染预防,持续改进;强调影响相关方的观点。GB/T28001标准——主线频率分析风险评侨管理方案运行控制应急预案检查纠正评审改进NOYDOCHECKACYION危险源辨识PLAN可接受风险严重度分析GB/T28001标准的主要章节4.5检查和纠正措施.4.5.1绩效测量和监测4.5.2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4.5.3记录4.5.4审核4.1总要求4.2职业健康安全方针4.4实施和运行4.4.1结构与职责4.4.2培训、意识和能力4.4.3协商与沟通4.4.4文件4.4.5文件和资料控制4.4.6运行控制4.4.7应急准备和响应4.6管理评审4.3策划4.3.1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4.3.2法规与其他要求4.3.3目标4.3.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GB/T28001标准的核心思想☆以人为本、关心生命;☆识别危险、评价并消除风险;☆超前预防、安全第一;☆三级监测、自我完善。基本点: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预防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追求“0”风险。标准17个要素的关系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目标OMS管理方案应急准备和响应运行控制绩效测量和监测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审核管理评审结构和职责培训意识和能力协商和沟通文件文件和资料控制记录和记录管理法规与其他要求GB/T28001标准的特点采用建立一套系统化、程序化,具有高度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机制的科学管理体系的方式为企业搞好职业健康安全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先进性。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对待。风险因素识别、评价与控制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精髓所在,通过实施文件确保体系的有效运行。对各种预知的风险因素做到事前控制,扭转了跟在事故后面转的被动局面。系统性。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工作实行程序化管理,必须按体系文件的规定程序和要求来实施,这样可以杜绝管理工作一阵风的突击做法,避免部门之间、岗位层次之间的职责不清。全方位全过程控制。强调组织机构方面的系统性,要求把要素逐一落实到相关部门,并确定其归口管理部门的职责和要求,真正落实责任制。特别强调对产品生产各个环节和各个作业活动的全过程控制,无论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还是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均在控制范围之内。两个承诺。承诺遵守法律法规和承诺持续改进是企业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体系结构采用PDCA循环管理思想;第二部分企业标准化基础知识企业管理与标准化企业管理活动的两个职能:1.控制性管理活动:是使管理的对象不折不扣地符合预期的要求或目标;它具有重复性。控制使得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够以一种有序的方式进行,实现目标的方法和条件一经设定、管理的任务就是要采用同样的方法,在同样的条件下,重复进行同样的活动,从而获得同样的结果。针对重复性的活动所规定的这些规则就是标准。控制性管理活动也就是贯彻实施各种标准的过程。2.改进性管理活动:是要使管理的对象比原先的水准更好;改进性管理活动就是要打破现状,通过不断的探索寻求实现目标的途径。改进以现有标准为出发点,改进目标的实现意味着将要在新的标准下进行控制。由此可见,管理活动与标准化是不可分离。没有标准化也就没有管理。在管理活动中主动地开展标准化将使得一个一个孤立的个人的经验蓄积为企业的财富,也将使得组织的运营对于个人的依赖低到最低的程度。标准化的产生与发展人类为了生息、繁衍,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在共同的劳动、生活中,自然产生了语言、文字、简易的工具……等。为标准化的产生准备了条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国家的形成,(公元前21世纪)。社会大分工的出现,“标准化”的雏型在我国古代就已出现,秦朝(公元前221年)就有“车同轨、书同文字”的法令,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我国标准化建设的历程:历代政府也不同程度地颁布了涉及有关标准化方面的法律规范,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成立了国家技术委员会标准局,这时,我国电力工业主要以前苏联标准为基础,制定了很多电力设计、施工、运行检修、试验等方面的标准,对保证我国电力工业快速发展、安全供电起到了重大作用,以后,国务院陆续发布了有关标准化方面的管理办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组建了国家标准总局,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条例》。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于1989年4月1日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我国标准化工作得到稳定、快速地发展。标准化的基本概念标准化:1972年英国的桑德斯在《标准化的目的与原理》中提出标准化的定义是:“标准化是为了所有有关方面的利益,特别是为了最佳的全面经济管理并适当考虑到产品使用条件与安全要求,在所有有关方面的协商下,进行有秩序的特定活动所制定并实施各项规则的过程”。1983年7月,国际标准化组织《第二号指南》关于标准化的定义是:“标准化主要是对科学、技术与经济领域内重复应用的问题给出解决办法的活动,其目的在于获得最佳秩序。一般来说,包括制定、发布与实施标准的过程。”1996年,我国标准GB3935.1-1996中的定义是:“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标准化的三个定义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标准化的目的是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标准化是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规则的活动。标准:1983年ISO《第二号指南》中给出标准的定义是:“由有关方面概括科学技术成就与先进经验,共同合作起草一致或基本上同意的技术规范或其他公共文件,其目的在于促进最佳的公众利益,并由标准化团体批准”。1996年,我国标准GB3935.1-1996中的定义是:“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标准的核心是: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经济效益为目的,有关方面协商一致,并经一个公认的机构批准。通常标准有四种形式:----“规范”:对设计、施工、制造、检验等技术事项所做的一系列规定。----“规程”:对工艺、操作、安装、检定、安全、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