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专题讲授教案第七讲紧抓中心: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制度选择——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经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通过本讲的教学应着力实现以下三方面的目标与要求:1.知识目标与要求:从总体上把握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过程,理解我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必然性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明确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理解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以及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必要性;明确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认识健全社会主义保障体系的重要性;了解国民经济在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更要注重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的统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的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2.能力目标与要求: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与分配制度理解能力与分析能力,提高其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自我实现能力。3.价值目标与要求: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认同感,促使大学生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主动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创新能力,为经济发展服务。●主要内容与逻辑结构本讲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主题。在教材中,讲了四个问题:第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推进为依据,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和基本特征。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首先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过程。然后分析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根据。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第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分析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和多种分配方式,在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中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和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第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有机结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重点难点与教学方法1.重点难点在本讲的教学中,有几个问题是特别需要向学生重点解析的,其中有些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是重点和难点的结合点。教学重点:(1)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过程;(2)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如何结合;(3)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的主要体现;(4)创新型国家建设、两型社会建设。教学难点:(1)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如何实现有机结合?(2)在所有制结构上如何做到“两个毫不动摇”?(3)如何削除收入差距与两极分化?(4)国民经济发展中如何处理“好”与“快”的关系?2.教学方法根据本讲教学内容与特点,本讲可采用的三种主要的教学方法:一是讲授法。主要是教师讲述为主,主要是针对诸如经济体制、所有制及其实现形式、分配制度等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讲授;二是互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让学生参与内容讨论甚至辩论,引导学生对某些问题的认识,主要是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比如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关系,好与快的关系;三是实践教学法。让学生收集资料,深入社会实践调查,从而深化对一些问题的认识,比如个人收入差距问题。●学时安排与课后作业1.本讲理论讲授建议学时:8学时。其中“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5分钟,“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70分钟,“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90分钟,“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35分钟。2.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外围绕下列问题进行思考:(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确立依据是什么?(2)如何正确理解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3)如何正确处理先富起来和共同富裕的关系?(4)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众所周知,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0年中国GDP总量超过了日本,居全球第二。这一成就在全世界引起了不小震动,欧美许多国家惊呼:巨龙已经腾飞。这无疑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那么,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是什么?如何认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在全球金融危机条件下又如何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些是我们必须搞清楚的基本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只有这样,属于中国老百姓的《好日子》才能如“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教学导入】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长期以来,不论是马克思主义者,还是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学者,都把市场经济看成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形式,认为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是根本对立的,将“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这一传统观念的突破,使我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专题讲授教案首先,我们来思考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市场与市场经济?(一)市场与市场经济基本含义(8分钟)【提出问题】什么是市场和市场经济?1.市场的起源与现代含义市场是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起源于物物交换时期,首先出现在交通要道,当城市发展繁荣起来后,城市居民、工匠、农夫等就在靠近城市或者城市内某一区域选定一个地点进行物品交易,后逐渐发展成为市场。在市场上,人们可以寻找自己需要的货物及接洽生意。市场周边区域的经济活力因市场的幅射作用也会增强起来,又进一步推动了城市的繁荣与发展,壮大了经济实力。市场是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商品经济运行的现实载体,是商品交换顺利进行的条件,是商品流通领域一切商品交换活动的总和。商品经济越发达,市场的范围和容量就越扩大。在现代市场经条件下,市场具有相互联系的四层含义:一是商品交换场所和领域;二是商品生产者和商品消费者之间各种经济关系的总和;三是有购买力需求的体现;四是产生现实顾客和培育潜在顾客的场所。2.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机制优化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人类经济的运行方式有计划配置资源和市场配置资源两种不同的方式。计划配置是通过计划机制来配置资源。改革开放前我国就是采取计划配置资源的方式,由政府制定计划进行生产和分配。市场配置主要是依靠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并应用一定的宏观调控手段,目前我国采取的资源配置方式就是市场配置方式。市场经济以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为前提,是在产品、劳动力和物质生产要素诸方面逐步商品化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市场经济就是发达的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高级阶段,是一种制度约束下规范的商品经济。【课堂讨论】中世纪的欧洲与封建时代的中国存在市场经济吗?(3名同学谈看法)【教师点评】中世纪的欧洲和封建时代的中国存在市场,但不存在市场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后期,当人们聚集于一个相对固定的场所进行商品交易时,市场就出现了,但这时仅仅是产生了市场,是商品经济而不是市场经济。因为当时人们进行的商品交换是在没有制度约束下的自愿交换,不存在市场准入和准出等一系列问题。插入图片:北宋时代东京汴河沿岸的繁华景象(清明上河图)(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12分钟)【提出问题】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为什么要选择计划经济体制呢?1.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计划经济就是国家运用指令性或指导性计划,直接掌握和控制全国的人、财、物等资源,并对这些资源运用国家权力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有计划的配置,国家的经济活动按计划规定进行。国家计划不仅调节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运行,而且覆盖所有企业和居民个人的微观经济活动。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就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一体制是“苏联模式”或“斯大林模式”在经济领域的体现,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权力高度集中,国家计划决定着整个经济运行。二是企业没自主权,不是作为一个利益主体存在,企业的生产活动只能按照国家的计划来进行的。三是市场基本不起调节作用,几乎所有商品的价格由国家计划制定。企业无权定价,供求关系也影响不了价格。2.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为什么建国初期我们要选择这样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呢?至少有三个因素影响了当时国家对经济运行方式的选择:一是国情因素。从我国当时的国情看,建国初期国家的生产力非常薄弱,农业落后且占的比重高达90%,财力单薄,经济结构简单,科技水平不高,百废待兴。要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只有集中全国的力量,而要在短时期内做到这一点,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二是观念因素。从主观认识来看,当时在理论上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把是否实行计划经济看成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主要区别之一。或者说,把计划经济与公有制联系到了一起。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必然的。在理论上不会去探索其他经济体制。三是苏联因素。苏联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有长期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尤其是苏联在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后,在1930-1950年代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我国经济体制的选择产生了直接示范效应。加上新中国初建,在当时国内进行“三反五反”国外进行抗美援朝的大背景下,既没有自身的经验,也没有充裕的时间进行考虑,只有现成的苏联的经验与模式可借鉴,在这种情况下,就仿效苏联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3.计划经济体制的问题与弊端实行计划经济最大的好处在于能够在短时期内迅速集中全国的力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资源分散的问题。那么,计划经济在实际运行当中有没有问题呢?问题主要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很难协调和解决不同利益主体的矛盾。国家、地方、部门、企业、个人作为经济主体,相互间存在各种利益关系矛盾,通过计划很难协调或者根本无法协调,因为矛盾本身就是由计划引起的,资源被部门分割,经济运行的效率也不高,造成资源浪费和成本增加,经济运行不畅。二是计划不能快速而真实反映实际需求变化。企业的需求、地区的需求、消费者的需求等是通过市场体现出来的,计划无法快速而真实地体现这种需求,现实生活中,由于需求的变化导致了经济关系越来越复杂,计划不能及时地反映复杂的市场关系变化,因而,计划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三是计划抑制了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由于计划统管一切,市场机制就失去了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功能,市场调节优势和灵活性得不到体现。再加上计划带来的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无法充分发挥。案例视频:计划经济背景下沈阳电缆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专题讲授教案当然也应该看到,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对如何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1956年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在理论上对当时建立的经济体制进行了探索。在实践上在一些部门中减少了国家的指令性计划,扩大市场调节的范围。陈云在党的八大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构想。毛泽东在1960年代初,也提出发展商品经济的思想。但很可惜的是,由于当时“左”的思想的影响,这些正确的经验性的认识只是昙花一现,不可能在实践中得到坚持,一直到70年代后期,近20年的时间内对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关系的认识始终没有跳出传统理论的局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没能得到改变。(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5分钟)【提出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中国确立大致经过多长时间呢?1.形成过程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他最先从理论上思考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关系。从1979年到1992年,邓小平先后9次论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在这期间,我们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不断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