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意见建议集聚3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乡村振兴的意见建议集聚3篇【参考指引】此文档资料“乡村振兴的意见建议集聚3篇”由三一刀客网友为您精编整理,供您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下载吧!乡村振兴的意见建议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妥善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途径。二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三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建议市人民政府和有关工作部门:1.加大财政和金融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进一步完善农业补贴、税收减免等政策,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更多投向乡村振兴事业。2.深化农村改革,尤其要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引导土地有序流转,为城乡资源要素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3.加快完善农村水利、电网、道路、网络通讯、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4.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满足农村居民对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健康、养老等公共服务的需求。乡村振兴的意见建议2乡村振兴无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蓝图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版块。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撑。然而农业产业大而不优、农村劳力大量外流、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农村社会聚合退化等--系列问题,成为横亘在前塔庄通往“乡村振兴”路上的“绊脚石”。为此,“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乡村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着力强化政策、产业、索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农村模式。全面规划统筹协调,夯实乡村优先政策;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形成财政支农资金稳增机制;加强农村资本、人力及其他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保险杠杆合力,推广农业保险;制定优惠政策,强化科技、人才、土地、资金“四大保障”。作为带领农村发展的基层战斗堡垒,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好其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意义深远而重大。经过调研发现,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干部队伍“老化”、主体作用“虚化”、凝聚群众手段“弱化”等系列问题。如何推进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真正把服务群众“最后--公里”变成与群众“零距离”?大力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转型升级,将加强农村党建与加大国家对农村、农业农民的支持、扶持、保障的政策力度有机结合,强化农村党建的经济支撑。重点推进农村基层组织设置整合优化。探索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等合作组织建设,按照“有所依托、就近就便、发挥.优势、服务经济”的原则,推行“基地+党组织”、“合作社+党组织”等设置模式,使党的活动延伸到农业产业化的每-一个角落上,剩余耕地为每家留存菜园用于日常耕种,为每家都做到有收入,无贫困户。积极发挥党建作用,我村一家企业加入我镇非公企业党支部,积极调动企业内部人员入党积极性,发挥党建企业模范带头作用。农村劳力大量外流是制约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原因。政府应该供更多的政策支持,让回乡的人有更大的创业空间。同时,还要重视对本土人才的培养,通过对现有种植养殖大户、经纪人、专业户培训,提升其技术、市场经营、管理水平,让他们成为懂得乡.村、热爱乡村、根植乡村的新型职业农民。所以积极寻找北京天津的农业公司,寻求合作,提供耕地等形式,先期学习技术,经验,寻找销售模式,销售渠道,争取早起能够有吸引外流人才的资本。以后村民们在家养牛养羊就能挣钱,还能照顾老人。现在,村里建起了小广场,晚上很多村民去跳舞,精神生活丰富了,村民的心也留住了。从长远来看,乡村人才的培养还要从娃娃抓起。乡村振兴,产业扶贫是一大块,教育扶贫也必不可少。在农村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有助于孩子们从小传承乡村文化,培育文明土文明、用优秀传统文化维系精神家园至关重要。从农村人才看,乡村振兴关键看人气,农村人口大量流失,乡村难以真正振兴。总体上,我国仍处于人口由乡村向城市集中的阶段,农村人口外流的趋势短期不可逆转,但今后人口回流回归农村的现象将会大量出现。防止农村人口过度流失,要坚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一起抓,两个轮子一起转,让进城的进得放心,留在乡村的留得安心,创造条件让农村产业留得住人,让农村环境留得住人,让农村更有人气。助力乡村振兴必然无法绕开“教育”话题,而作为教育起点的学前教育,我村现在还没有幼儿园,一方面是村内适龄儿童少,现在计划是前后塔,杜家营通村村通道路,解决小孩_上学交通问题,让学生与学校、幼儿园的距离更近,也留住了村民的心。乡村振兴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要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要让前塔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城里人都喜欢前塔、都羡慕前塔农民!乡村振兴的意见建议3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举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专题讲座,充分体现了全国人大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作为七大战略之一写入党章,亿万农民欢欣鼓舞,“三农”工作者倍感振奋,社会各界热烈拥护。随后,连续两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都对此作出重要部署。去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提出要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振兴”,进一步明确了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去年9月,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工农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逻辑,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总方针、总要求和制度保障,强调了需要处理好的四个重大关系,进一步指明了发展方向。党中央、国务院还专门制定印发《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细化实化了相关工作。这一轮机构改革,中央决定组建农业农村部,将中央农办设在农业农村部,赋予我们牵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职责。这一系列举措紧密衔接,完善了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强化了政治和组织保障。今天我主要汇报四方面情况和认识。一是乡村振兴是我们党在新时代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二是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推进乡村振兴;三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四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工作举措。一、乡村振兴是我们党在新时代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在我国“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第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立足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体现了鲜明的问题导向。党的十九大提出,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发展不平衡,在城乡表现得最为明显;发展不充分,在乡村表现得最为突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明显的短板仍然在“三农”,城乡差距大是社会主要矛盾的突出表现。比如城乡居民收入,1978年到2018年,农民收入从134元增长到14617元,城镇居民收入从343元增长到39251元,绝对差距从209元扩大到24634元,相对差距从:1扩大到:1。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与城市的差距也是越来越大,农村城市仍是两个天地,一些村庄空心化、农村“三留守”问题突出。有些同志认为,只要城镇化搞好了,农民都进城了,“三农”问题也就解决了。但实际情况是,我国还有近6亿人生活在农村,即便将来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农村还会有4亿多人。如果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一边是越来越发达的城市,一边是越来越萧条的乡村,那就不能算是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不符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更好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第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立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体现了鲜明的目标导向。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分阶段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体战略安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如果说,在决胜全面小康阶段,我们的重中之重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消除绝对贫困;那么,在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阶段,就要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缩小城乡差距。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阶段性目标任务,总体上也是分三个阶段。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这三个阶段的安排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的战略安排是协调契合的。所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是年度性的工作任务,也不是五年、十年的规划,而是贯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最终目标是彻底改变千百年来农村贫困落后的面貌,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第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立足我国当前的发展阶段,体现了鲜明的机遇意识和历史担当。换句话说,我国已经到了统筹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振兴乡村的历史阶段。从农业发展看,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目前,我国粮食供给总体充裕,肉蛋奶、果菜鱼产量稳居世界第一,“过去是8亿人吃不饱,现在是14亿人吃不完”。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7%,现代生产要素和手段已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快速提高,把亿万农民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从过去缺吃少穿的困难生活中解脱出来,追求美好生活、建设美丽家园的愿望更加强烈。从农村发展看,当前我国农村正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农村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产业结构、治理结构、村庄布局,乃至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过去的发展方式不适用,原有的治理模式不管用,迫切需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乡村发展水平,使乡村迈进现代化的轨道。从经济社会发展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工业化、城镇化已经到了较高水平,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支撑,我们现在完全能够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力度,有能力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同时,乡村的多种功能价值日趋凸显,化解当前的一些大城市病,满足城市居民在环境、健康等方面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乡村。可以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基础、有条件、有需求。从国际经验看,只有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才能避免乡村衰落,避免出现城市“贫民窟”,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党中央在这个时候提出这项重大战略,充分体现了对国情农情的深刻洞察,对重大历史契机的准确把握,可谓正当其时。在农村改革发展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和那些具有标志意义的重大农村改革一样,成为影响深远的关键大事,具有里程碑意义。改革开放之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顺了农民和集体的关系,放活了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带动农产品自由流通、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率先打破计划经济体制,开启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先河。新世纪之初,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延续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理顺了农民与国家的关系,改善了农村党群干群关系,实现了对农民从“取”到“予”的历史性转变,为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制度保障。进入新时代,中央提

1 / 2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