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教案集聚3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初一地理教案集聚3篇【导读指引】由三一刀客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这篇“初一地理教案集聚3篇”文档资料,供您参阅,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吧!初一地理教案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五种交通运输方式教材采用列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可以采用自学指导式教学方法,通过自己阅读了解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实例,运用表的知识理解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基本方法。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形势是提高运输量、缩短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保证货物运输的安全性等,所以交通运输方式呈现出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的发展特点,教学中通过图片投影展示,加强教学的时代感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交通运输网由点和线交织而成,具有不同的形式和层次。教材通过案例南昆铁路说明交通运输的布局受到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因素的制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能够根据所需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2.了解交通运输线、点组成的交通运输网及其布局的影响因素。3.结合实例分析影响交通运输网及交通运输线、点布局的区位因素。过程与方法1.案例分析法。2.自学讨论法。3.合作与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2.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重点: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难点: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教学过程设计引入新课:鲁迅曾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提出问题“人们为什么要走?”人们的衣、食、住以及各种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进行的。自然资源分布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不同地域之间的物质和信息,要通过交通运输、通信、商业和贸易等方式进行交流,实现互补,这样社会才能形成一个运转自如的整体。【板书】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过渡:什么是交通运输网?教师讲解:交通运输就是把人或物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交通运输,是实现人和物位移的主要手段。展示投影:交通运输由手提肩扛,牲畜驮运发展到现代化交通运输。展示现代化交通运输工具。学生讨论:假若没有交通运输你的生活会怎样?师生总结: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自主学习:看课本78页第一、二段及表内容,了解以下知识:1、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类型2、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3、交通运输方式发展的趋势展示投影:现代化的主要五种交通运输方式指导练习:1.现代五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探究: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比较交通运输方式的差异讨论回答:列表比较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运量、运价、速度、适宜运输的货物等方面的差异。课堂练习:例1、读“欧洲货物四种运输方式运费与运距相关曲线示意图”回答:word/media/1运距280km3运距550km时,最廉价的运输方式是水运4最昂贵的运输方式是航空,它最适合运输的货物的特是质量轻,体积小,价格昂贵,急需的物品。课堂探究:根据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举例说明如何依据货物的类别和数量以及运输距离,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教师讲解:各种交通运输方式都有其优势,同时也会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因此要充分发挥其各自优势取长补短,那么如何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我们在生产、生活实际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抱着“多、快、好、省”的原则,区别对待,灵活掌握。课堂练习:例2、选择正确的运输方式例3、有一位中学生计划利用暑假旅游探亲,其线路是:从大连到上海并沿途领略海洋风光,然后由上海沿长江到武汉,后从武汉到广州,还要从广州用最短的时间去一趟深圳,当天就从深圳赶回大连。请用有关的交通运输知识填写下表以帮助该中学生完成暑假旅游探亲计划。展示投影:高速列车巨型油轮集装箱的图片自主学习: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方向⑴高速化⑵大型化⑶专业化过渡:如果我们这个社会只有一种交通运输方式可不可行?事实告诉我们现实生活中,要实现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往往要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交通运输方式,多种交通运输线、点相互交织,形成了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二、交通运输布局自主学习:学生看课本79页到80页相关内容并分析图,回答以下问题:(1)、交通运输网的基本要素是什么?2、交通运输网的形式有哪些?3、交通运输网可以分为哪些层次?师生总结:交通运输网中的点和线是交通运输网的基本要素,交通运输网具有单一运输网和综合运输网两种形式,省级综合运输网、大区级综合运输网以及国家级综合运输网三个层次。过渡:不同地区的交通运输网的密度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某一区域的某种交通运输线或点建设的过程中也要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接下来我们以南昆铁路为例,分析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案例:南昆铁路展示投影:南昆铁路的资料小组探究:影响南昆铁路建设区位因素1.南昆铁路的起止点、经过省区、途经地形、地质条件、沿途资源、途经地区的经济条件。2.南昆铁路修建的意义?3.影响南昆铁路布局的区位因素有哪些?指导学生读图师生总结:1.南昆铁路西起昆明东至西宁。穿越云南、贵州、广西三省。2.南昆铁路经过的地区是我国贫困人口较多,经济相对落后,所以南昆铁路对发展沿线地区经济有很大的作用。南昆铁路经过的地区是少数民族最多地区,所以南昆铁路有利于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西南内陆地区资源丰富,华南地区有较好的交通条件,把两地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结合起来。南昆铁路经过西南喀斯特风景区和少数民族聚集地区,极大的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3.①社会经济因素:充分发挥大西南的优势,有利于物产输往世界市场,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解决贫困问题②自然因素:通过喀斯特地区和强地震地区、地质条件复杂③科技因素:沿线地区地质、水文条件复杂,必须以新的科技为支撑问题深入:1从影响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考虑,致使南昆铁路至今才得以成功修建的原因有哪些?从自然方面分析:自然环境中存在很多过去难以克服的不利条件(如地质、地形条件复杂)。从社会经济技术分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积累少,投资不足,技术难度大且克服的力量不足2根据图中信息分析证明,南昆铁路修通后,可带动当地哪些产业的发展?旅游业、水果加工业,矿产开采及加工业、水能开发。3若以航空运输代替南昆铁路,作为当地地域联系与经济发展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是否可行?为什么?不可行。因当地聚落较密集、物资运量大,而航空运输成本太高,发展航空仍难以解决当地大量资源外运,及当地居民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问题。总结:通过对南昆铁路的分析,我们要探讨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和选址原则,需要考虑的是影响交通运输线和点的布局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根据不同地方,不同情况,具体分析,来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作业布置:完成配套练习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初一地理教案2单元复习教学设计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大木初中方诗超【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把握全章重难点知识【教学重点和难点】复习日本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复习东南亚气候特征;复习印度的气候与水旱灾害的关系;复习俄罗斯的地形特征【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日本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1.日本发展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的原因:1资源短缺,需要进口2国内需求有限,需要国际市场3产品大量出口,依赖海运4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2(三)复习印度的气候与水旱灾害的关系《南亚1月、7月风向》印度降水主要受季风影响,西南季风的强弱和登陆时间的早晚对印度降水多少有何影响?(四)复习俄罗斯的地形特征读图“俄罗斯的地形”完成下表【板书设计】一、日本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二、东南亚气候特征;三、印度的气候与水旱灾害的关系;四、俄罗斯的地形特征初一地理教案3高中地理区域地理教案【篇1:区域地理世界地理部分教案】区域地理世界地理部分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比较五种基本地形素描图,使学生了解山地、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的异同特征并能用等高线图上表示它们的形态。2、通过对五种基本地形特征的学习,掌握描述地形特征的方法。3、了解世界陆地两大著名的山系的分布4、掌握海底地形的基本特征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五种基本地形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2、通过组织学生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3、通过读图和画等高线图,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运用图片、彩图等培养学生热爱自然,认识自然的积极态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2、关注当地的地形类型和分布特点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重点:五种基本地形的特征及描述地形特征的方法难点:判读五种基本地形的等高线图【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比较教学法、读图提问法、作图法【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前一节的学习,我们清楚了地球表面分布着陆地和海洋,那陆地表面和海底表面形态又是怎样的呢?我们这节课就来解决这些疑惑。2、讲授新课:【板书】第二节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板书】一、陆地地形1、五种基本的地形形态特征【板图】教师一边展示五种地形的图片一边地逐一把五种基本地形用素描手法画在黑板上,学生通过观察总结特征。【总结】教师把五种地形的基本特征进行总结归纳【板书】1.山地海拔较高,高于500米起伏大,坡度陡峻2.丘陵海拔较低,低于500米坡度和缓3.高原海拔较高,高于500米地面坦荡,边缘陡峭4.平原海拔较低,低于200米地面平坦5.盆地中间低,四周高四周被山岭环绕(讲解完毕,板图画好)【作图】教师示范山地的等高线图,其余的由学生在黑板上画出。【提问】我们在分析地形时要从那几个方面入手?【总结】1.海拔、地势起伏2.地形的种类和分布【承转】陆地地形多种多样,海底地形怎样呢?【板书】二、海底地形【讲解时边讲边板书】讲解大陆架概念,作用及富含的资源,大陆坡、洋盆、海沟、海岭等的形态。(教师画出海底地形图)【提问】陆地地形用等高线来表示,那海底地形呢?【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陆地和海底地形,重点是陆地的5种基本地形的特点及地形特点的描述。【篇2:高二区域地理教案:拉丁美洲】高二区域地理教案:拉丁美洲黄昌智(2011年3月)【考点解读】1、了解拉美的位置和范围,识记重要的经纬线穿过的重要的地理事物。2、看图识记拉美重要的地形区名称,能概括拉美的地形特征。3、能从气候的类型、分布、特点、成因等方面分析拉美的气候。4、了解拉美的水文水系状况。5、了解北美的人文地理概况。6、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工农业发展状况【重点与难点】1、拉美主要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2、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工农业发展状况【学法指导】1、抓住区域的突出特征,从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三方面分析拉美。2、多看图记图。3、运用区域地理的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本区的地理特征。【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知识梳理】第1课时拉丁美洲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巴西拉丁美洲最狭长的国家:智利拉丁美洲最南部的国家:阿根廷拉丁美洲纬度最北的国家:墨西哥一、位置和范围1、位置经纬度位置:热带为主,少部分在温带(25on-57os)40ow-110ow(南美洲40ow-80ow)海陆位置:美洲中部和南部,东临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北接加勒比海、墨西哥湾2、范围:北部: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属北美洲)南部:南美洲二、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西部山地,东部高原、平原为主北部墨西哥高原、西部安第斯山脉;南美东部:高原与平原相间排列(从北到南:圭亚那高原、亚马逊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2、气候:湿热的大陆1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最大的热带雨林区(赤道低压带控制;平原敞开面向大西洋,信风影响可深入内陆;周围海洋广阔,蒸发旺盛,水汽充足)中美地峡大西洋沿岸,巴西东部沿海2热带草原气候:雨林两侧的巴西高原、圭亚那高原3热带沙漠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os以北到赤道附近(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秘鲁寒流影响),主要位于智利和秘鲁境内;4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东南沿海20os-40os(巴西和阿根廷);5地中海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os-40os,狭长,智利;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