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锦集3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语文教案锦集3篇【导读指引】由三一刀客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这篇“语文教案锦集3篇”文档资料,供您参阅,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吧!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2、理解作者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3、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二、过程与方法:1、划分层次,分析三只猫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2、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理解感情基调,讨论结尾处语言的意义。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对弱小动物的同情和关注。2、通过对文章的体悟,理解消除误会,平等相处的意义。教学重点: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2、理解作者在本文写作中对比手法的运用。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投影图片)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作者简介(投影):(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写作背景(投影):本文写于1925年,是郑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他深受“五四”精神影响,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表现出新思想、新观念;表达出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霸道;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二、朗读课文,梳理字词1、听课文录音。在听的过程中,注意字词的读音。2、梳理字词。污涩sè:文中指猫身上的毛变得污秽,不光滑,且因干瘦而失去了光泽。红绫líng怂恿sǒngyǒng:鼓动别人去做。怅chàng然:不愉快的样子。蜷quán伏:弯着身体卧倒。悲bēi楚:悲伤凄楚;悲苦。惩chéng戒:通过惩罚来警戒。妄wàng下断语:不经考虑地说出断定的话。三、整体感知:1、速读课文,从三只猫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和我的情感变化几个方面,完成下表。2、以刚才表格里填写的内容为素材,用作者的口气为这三只小猫写一则悼词:天堂里的花白小猫:示例:虽然你在人世间只停留了两个月,但你给我们全家带来了很多的欢乐。你的病来的如此突然,即使是三妹的红铃铛,也无法挽救你的生命。你离去后,全家人的心里都很酸辛,最难过的莫过于三妹了,因为她早已把你当作她的小侣了。“远方”的黄色小猫:再也不能看你爬树了,再也不能看你捉蝴蝶了,再也不能看你晒太阳了。你的到来让我们快乐,你的亡失让我们怅然。我诅咒那个不知名的捉去你让我们失去欢乐的人,同时,我也祈祷那个不知名的捉去你的人能够善待你。愿你生活得无忧无虑冤死的花白小猫:(1)、你来得可怜——在冬天的早晨你被人遗弃,无家可归,几乎为冬寒与饥饿所杀;活得可怜——长得不好看,大家都不大喜欢你,你不活泼,不像别的小猫那样喜欢顽游;去得更可怜——受了冤苦,遭我毒打而屈死。你的死亡使我的良心受到无尽的煎熬!让我们用一颗宽容的心,一起关爱生活中的“可怜猫”(2)、你的离去不能不说是我的过失,可这一切再也无法挽回,假如我能够说猫语抑或是你听得懂人话,我愿意说,对不起。记得打你的一棒是很用力的,现在我宁愿我自己也被人打,而你,是那么的无辜。你走了之后,我多想找到你,把你抱在怀里给你吃喜欢的东西,可是这一切都不能成了……你已不再,离开家的日子你吃了多少苦?下雨的时候你能找到避雨的地方么?那些坏坏的流浪猫有没有欺负你?这都不得而知了。我所知道的,你走了,再也不回来。你去了天堂了罢?一定是的,你这小小的委屈的灵魂,在另一个世界,定会得到安慰和温暖。你现在定能听懂我的心声,原谅我,好么?你这善良的宝贝,愿你安息!四、研读课文1、文章生动的记叙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过。其中,前两只猫活泼、有趣,找出相关句子作分析。(1)、“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写出了小猫玩耍时的动态和情态。)(2)、“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写出小猫的脑袋、眼睛随着蝴蝶的飞舞而转来转去并伺机捕捉的样子。)(3)、“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隐身在阳光隐约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捉捕什么似的。”(小猫的淘气、顽皮让我们会心一笑!)2、小结。这一组句子,从细小的方面写尽了前两只猫的活泼可爱、顽皮淘气。这样的描写,叫做细节描写。它可以使文章生动而富有情趣。五、布置作业1、抄写、积累字词。2、熟读有关写第三只猫的部分,思考: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内容(板书)。(1—2段)第一只猫:可爱小猫因病亡病亡—一缕酸辛首次养猫善待生命猫(3—14段)第二只猫:活泼有趣却亡失丢失—怅然、愤恨久不养猫(15—34段)第三只猫:平白无故蒙冤屈屈死—难过、愧疚永不养猫同情弱小技巧总结:理解课文内容:抓住相关词语和句子;把握文章中心:抓住议论、抒情的句子。2、这节课我们着重探究有关写第三只猫的部分。二、精读探究—体会情感把握中心师:下面我们来一个案件调查:“芙蓉鸟事件”。芙蓉鸟被害案[森林123号刑事案]1、案发现场情况:(1)、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2)、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2、犯罪嫌疑人:丑猫3、犯罪嫌疑人作案证据:(1)、案发前的表现:①、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②、隔一会,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2)、案发后的表现: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4、对犯罪嫌疑人的惩罚方式:我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5、案件真凶:一只黑猫(根据是:“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6、案件定性:冤案7、案件反思:(1)、在知道案件的真相后,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品读课文30—34自然段)(2)、在这个冤案中,作者错在哪里?从这件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中心理解)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3)、对于作品中的猫,我想说:在不合理的社会中,弱小者总是饱尝着生活的不幸,不受欢迎的人往往会成为冤案的牺牲品;人的个性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三、把握文章的写作特点跳读课文,想一想,本文最显著的写作特点是什么?1、情节曲折,结构严谨。文章围绕中心叙写了三个故事,每个故事都以养猫的亡失为线索都具有相对的完整性。三个故事又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组成一串,构成一段家庭养猫的悲剧史:得猫——养猫——亡失——再得猫——再养猫——再亡失——复得猫——复养猫——复亡失,永不养猫。情节三起三落,层层推进。2、首尾呼应和伏笔的设置。衔接呼应表现为:开头交代几次养猫的结局,抛出线索,总领全文,末了以“我家永不养猫”收尾,开拓深意,呼应开头。三个故事之间又有过渡段贯通弥合。伏笔的设置表现为:第一只猫忽然消瘦预示其病死;写第二只猫街上乱跑,预示其被人捉走;写第三只猫凝望鸟笼,预示其被冤打致死。所以这些都起到了穿针引线,连珠缀玉的作用,把三个故事和各个故事之间的情节缀连成有机的整体,浑然天成,天衣无缝。四、拓展迁移1、假如你就是那只猫,当时你会怎样为自己辩护呢?请用第一人称写一段话,语言要符合身份和地位。2、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经错怪过别人或被人误解过?把事情经过说给其他同学听听,并和同学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减少彼此之间的误会?五、情感提升同学们,有时候我们读郑振铎的《猫》会有这样的感慨:这哪里是在写猫呢?分明是一幕世态人情的写真!那渗透在字里行间的一种真情,一种感人肺腑的力量,就是文学作品艺术上的美的体现。(投影图片)请欣赏这些可爱而又可怜的“猫”,请关爱生活中的“可怜猫”!六、课堂总结本文写的是猫,作者却巧妙地借物抒情,曲折地表达了同情、怜爱弱小者的思想感情。本文组织材料的特点是前后连贯、首尾呼应,文章在结构上严丝合缝,条理清晰。郑振铎先生的《猫》,让我们有了许多感悟。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当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时,一定要努力寻找自己的优点、发扬长处并让它超常发挥。这样,你的命运才有可能改变。因为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同学们,不论走到哪里,你们一定要让自己成为最好的——最绿的小草,最纯的水滴,最亮的星星…七、布置作业1、同学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养第二只小黄猫时家中也养了一对黄色芙蓉鸟,鸟也被吃了,“我”会怎么想、怎么做?请你以第一人称来叙述,写成200字的片段作文。2、完成课后练习二八、板书设计(1—2段)第一只猫:可爱小猫因病亡病亡—一缕酸辛首次养猫善待生命猫(3—14段)第二只猫:活泼有趣却亡失丢失—怅然、愤恨久不养猫(15—34段)第三只猫:平白无故蒙冤屈屈死—难过、愧疚永不养猫语文教案2教学目标1、了解墨子非攻的思想主张,认识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反对侵略,热爱和平,尽自己所能为和平作贡献。2、了解墨子;积累文言文常用词语;学习本文叙事详略得当,论理多用类比的写法。3、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复述、翻译、朗读的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学习本文叙事说理的方法,理清文章思路,把握墨子劝阻楚攻宋的三个步骤;积累文言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难点鉴赏墨子的劝说技巧。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导言: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硕果累累的先秦科技和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为我国古代文明增添了光彩。春秋战国时期,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逐渐被打破,私人著书和讲学的风气越来越盛;学派林立,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其中有影响的是墨、儒、道、法四大家。他们纷纷著书立说,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中有一个人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不义战争,他就是墨子。今天我们就学习1篇选自《墨子》的文章——《公输》。2、作者介绍:墨子(约前476~前390),名翟(dí),相传为战国时期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墨家的创始人。《墨子》原有71篇,现存53篇。是中国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著作总集。一般认为是由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反映了墨家的思想。墨子宣传“非攻”(反对掠夺性战争)“兼爱”(既爱自己和祖国,也爱别人和别国)等主张,反映小生产者的利益和愿望。3、作品背景:墨子所处的时代,各诸侯国掠夺性的战争频繁不已,严重破坏了生产,甚至使下层人民被迫“折骨为炊,易子而食”。墨子希望解除劳苦大众的苦难,这是他提出“非攻”“兼爱”等政治主张的思想基础。当时楚国是大国,占有两湖一带广大地区。宋国小,在今河南商丘一带,但处于战略要地。楚国用公输盘制造的器械,接连打败了周围几个国家,于是准备攻打宋国,墨子听到了消息,便从鲁国赶到楚国去止楚攻宋。《公输》写的就是这件事,具体地表现了墨子的“非攻”思想。二、研习课文1、整体把握,理解课文内容。课文朗读(1)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扫清语音障碍。(2)小声阅读课文,利用工具书及参考资料,疏通文意,找出疑难问题。(3)小组合作学习,将个人的疑难问题提交小组讨论解决。教师巡视解惑。(4)全班共同解决小组中有争议的问题。(5)教师指导学生积累本课的文言知识。(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略)2、学生轻声朗读课文,做好复述课文的准备。指名学生复述课文故事。3、要求学生一边自行默读课文,一边揣摩对话的语气、语意,体会人物的心理,感受激烈、紧张的气氛。4、教师适当指导朗读。略5、分角色朗读课文,一边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