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向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向高校是课程思政建设的直接责任主体,高校教师则是课程建设的关键实施主体。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内容,欢迎参考借鉴与借鉴。“新文科”和“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两大战略举措。新文科建设以推动文科教育创新发展为核心任务,旨在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而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10“课程思政就是通过高等学校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来对大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环节,将课程思政建设置于新文科背景之下,立足于新文科建设中呈现出来的新趋势、新思维、新特点剖析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向,既是新文科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高校拓展课程思政建设思路,提升课程思政育人质量的必然要求。一、聚焦新文科人才培养目标,担当课程思政育人使命人才培养目标是对“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教育首要问题的具体回答。它预设着人才成长的方向和规格,指引着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新文科建设是在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牵引下进行文科教育的改革创新。作为新文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新文科建设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对新文科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多维设定。《宣言》明确提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这是对新文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设定。与此同时,《宣言》中关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还有:“大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时代新人”“培养学生的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培养未来社会科学家为目标”“聚焦应用型文科人才培养”“加大涉外人才培养”,等等。这些表述分别从价值观、知识和能力层面对新文科人才的培养目标予以了明确,反映了新时代高等教育育人与育才相统一的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课程教学。课程思政作为当前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理应在实现新文科人才培养目标上发挥重要作用。(一)聚焦价值观目标,发挥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功能新文科所要培养的是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文科人才,而要能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文科人才“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实现个人价值同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正是基于此,《宣言》将强化价值引领作为新文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首要任务予以确立。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或者品格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177“课程思政中的‘思政’贵在彰显价值塑造之意蕴”。对于兼具知识性和价值性的文科教育而言,学生在进行各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必然会接触到古今中外不同学术流派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其中有些是与当今社会主导的价值观念相一致的,有些则是不同甚至相反的。这就需要高度重视文科教育中的价值引领问题,以课堂教学主渠道为抓手,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功能,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课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对不同的价值观念进行批判性的教育引导,以帮助学生廓清价值观迷雾,筑牢价值观自信根基。(二)聚焦知识目标,发挥课程思政的知识涵养功能从知识目标上来看,新文科教育所要培养出来的文科人才在知识结构上将更加综合化、差异化、个性化,在知识内容上将更加时代化、中国化、国际化,尤其是所学知识内容的中国化将会成为新文科人才的一大显著特征。知识内容的中国化是指,知识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实践规律、话语表达、研究方法等要体现中国立场、中国价值、中国特色。这就要求新文科的知识生产要在兼收并蓄的基础上,摆脱对西方学术体系的依赖,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加强自主研究,“构建具有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特点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在加大新文科知识供给的基础上,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更新重构,将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实践案例写入教材、引入课堂。尽管课程思政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价值引领,但价值引领需要以知识教育为依托,离开知识教育的支撑,价值观教育就会丧失理论的彻底性,陷于空洞的说教。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的理论成果融入到课程内容中去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要义,这与新文科教育内容的最新要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三)聚焦能力目标,发挥课程思政的能力培育功能从能力目标上来看,新文科所要培养的是“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文科人才”,尤其要培养较强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社会综合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育需要走出传统文科“书斋式”的培养方式,突破学校课堂教学的时空边界,走向社会生产生活一线,真正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的所学知识与社会现实需要相契合,促进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成长成才。这就要求新文科的课程设置要更加面向社会、面向用人单位,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实践育人是课程思政秉承的重要理念之一,因此课程思政建设高度重视课程的实践性,主张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将社会热点带入课堂,将学生带到社会实践中,通过理论与实践、学校与社会的结合,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不仅如此,“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目标是要实现个体与共同体的平衡,解决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分析自然与社会的方法,形成科学严谨的思维,拥有独立的判断力”。课程思政的开展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的,课程中不仅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也包含着科学的思维方法,尤其是批判思维。批判思维是学生形成创新能力的基础。因此,课程思政在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中将发挥重要作用。二、适应新文科融合创新趋势,推动“思政”与“课程”大融合新文科是人文社会科学为了走出自身日渐式微的生存困境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进行的一场自我革命,走融合创新之路是这场革命取得成功的必然选择。原因在于,融合创新既是当今时代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也是文科走出困境彰显自身价值的内在要求。随着新技术、新产业的快速发展,跨界融合思维已经拓展到社会诸多领域,“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融合模式已经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以人及各种社会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社会科学,只有因势而新,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时代,贴近现实,创造价值。导致传统文科出现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但归根结底是传统文科自身封闭式的发展模式所导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科内部各学科分科治学、闭门造车,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互动;二是文科日渐悬浮于社会之上,与鲜活的社会生活相脱节。这就使得文科所生产的知识和所培养的人才不能有效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突破文科的发展困境,需要打破原有的学科壁垒,以现实问题为导向,以新技术为支撑,以科际融合为抓手,在学科的交叉融合中寻找知识创新点,在与新技术的融合中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在与社会实践融合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这样的背景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解决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两张皮”的问题,也需要贯彻融合创新思维,推进“思政”与“课程”大融合。(一)推进“思政”与“公共基础课程”大融合公共基础课程是高校面向全体学生或者相近专业类别的学生所开设的基础性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就业与创业指导课、心理健康教育、计算机基础、信息检索、大学语文、高等数学、体育与健康等课程。如果将高校的课程体系比作一个金字塔,那么公共基础课就处于塔基的位置,它是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培养学生通识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思想品德)、科学素养、身心素质的关键课程。新文科建设要推进文科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必将对现有文科课程体系中的公共基础课程进行优化升级,以提升公共基础课程的育人质量。具体来说,就是在进一步发挥文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就业与创业指导课、心理健康教育、体育与健康等国家规定课程教学的支撑作用的同时,结合时代特点、地域资源和学校特色开设一批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人文素养课程。在这样的背景下,推进“思政”与“公共基础课程”的大融合,可以依据课程类型的不同差异化推进。对于计算机、高等数学、大学语文等容易被学生视为工具性知识载体的课程,应注重挖掘其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提升课程的价值意蕴。对于新开设的综合素养课程,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有明确的课程思政意识,根据新文科融合创新的特点,以贴近学生生活的现实问题为主题跨学科组织课程教学设计,以高站位、高品位、接地气的原则开展教学。(二)推进“思政”与“专业教育课程”大融合新文科建设虽然强调要打破学科壁垒、专业壁垒,通过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交叉融合来建设新学科、新专业、新课程,但这不是说不需要专业教育、不需要学科支撑,而是需要走出原先较为封闭、脱离实际、学科主导的专业化建设思路,走开放融合创新之路,以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文科人才。因此,新文科的专业教育课程,将更加开放,更加突出课程内容的人文性、时代性、现实性、融合性。推进“思政”与“专业教育课程”大融合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要充分激活专业教育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构建具有价值引领作用的课程体系。在进行课程目标的设计时,要坚持“价值观、知识和能力三位一体”的整体目标架构,结合各自专业所对应的社会领域,细化为具体的可以操作和考评的目标体系。在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建构时,要充分把握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性和价值性的辩证关系,所选择的知识内容既要符合学科知识演进的逻辑,也要融入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实践语境,凸显中国价值立场,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融入进去。在进行课程教学时,教师不应“侧重于对具体现象、场景、故事的描摹以及不同学术流派的辨析、考据,而将价值判断搁置一旁,使学生在获取信息、接受知识的同时得不到理念、观念上的引导,以致形成了较为模糊甚至反向的认知与判断”,而应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既向学生介绍理论观点,描述社会现象,更要引导他们形成“四个正确认识”,培养学生的大局意识和家国情怀。(三)推进“思政”与“实践类课程”大融合《宣言》指出:“鼓励支持高校开设跨学科跨专业新兴交叉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培养学生的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就是说,新文科教育将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文科实践应用能力,实践类课程在新文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有研究者指出,“专业课程在融入思政内容方面,与高校思政课程教学遇到的问题相似,往往停留在理论学习和认识上,缺少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务实性和实践性,因此,学生的理解往往不深,甚至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而实践类课程的开展则可以将理论学习与实践体悟结合起来,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通过带领学生走进社会生活、走进生产管理一线去了解国情社情、历练专业能力、拓展思维视野、认知自我价值,实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当前高校的实践类课程主要有三大类:一是专业实验实践类课程,这类课程往往是专业理论教育课程的延伸和拓展,如岗位实习、社会调查等;二是创新创业实践类课程,这类课程是新形势下为了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而单独开设的课程,如,各种创新创业大赛;三是社会实践类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是为了拓展学生的社会视野,培育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如暑期三乡下。推进“思政”与“实践类课程”大融合需要立足不同类型的课程形式选择不同的融入路径。针对专业实验实践类课程,应重点挖掘专业实践所对应的行业或领域里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思政”资源融入到学生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培育中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家国情怀。针对创新创业实践类课程,应重点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创新创业实践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了解国家发展实际,感悟中国精神。针对社会实践类课程,应重点立足学生的专业优势,组织学生深入基层开展志愿服务,让学生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认知自我、增长才干、放飞梦想。三、运用新文科教育技术新手段,激发课程思政教学活力“新文科”是应新科技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而生。“从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