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瓣飘香教学设计【导读】这篇文档“花瓣飘香教学设计”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花瓣飘香教学设计【第一篇】花瓣飘香教学设计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2、结合课文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红艳艳”等词语。3、抓住关键词通过充分地朗读,体会小女孩真挚、纯朴的亲情。教学准备:月季花一束、录音带教学过程:一、引入情境,初读课文。1、出示一束月季花,展示在讲台上。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这是今天清晨老师特意从花市场买来的,仔细观察一下,说说月季花怎么样?你们喜欢吗?(启发学生看看样子,闻闻香味)红艳艳的花朵在绿叶衬托下显得真美,还不时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老师和同学们一样喜欢,有一位小女孩,她也很喜欢,大家想认识她吗?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2、板书课题:花瓣飘香3、齐读课题。4、同学们在课前已经预习了,能把课文读通吗?愿意来读给大家听的请举手。看看课文,该请几位同学来读比较好呢?提示学生:课文写了哪几个时间段中发生的事?请你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出示:一天清晨(2)、几天后的一个清晨(3-10)、第二天早晨(11)第二部分比较长,请两位同学读,3-5、6-10,请4位同学来读,其他同学可得仔细听,生字读准了没有、句子读通了没有,他们读完请你发表意见。5、学生分段朗读,读中相机正音,读后学生评价,教师给予肯定性评价。6、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谁来说说。(小女孩摘花瓣送妈妈)结合进行板书:摘花瓣二、引导自学,读中感悟。1、围绕小女孩“摘花瓣”这件事,同学们想深入了解哪些?教师激发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提问。(出示学生提出的问题)⑴怎么摘花瓣的?⑵为什么只摘花瓣呢?⑶摘花瓣做什么?2、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几个有价值的问题,那下面该怎么办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书解决行吗?就请大家对照问题去读读相应的课文段落,圈圈画画,同桌两人还可以进行讨论。3、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这三个问题都读懂了吗?指名回答。4、这篇课文描绘的情境美,展现的人物美,课文的语言也很美,想不想再去细细地读读。(一)探究问题1,学习第2段。1、怎么摘花瓣的?在哪一节?出示段落2,指名读,你觉得小女孩摘花瓣时怎样?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体会:俯在、小心地摘、双手捧着、飞快地)2、交流摘花的动作。3、谁来把小女孩摘花瓣的情形演演。都想演,恐怕花瓣摘光了,咱们商量一下,就请一位同学来演。学生上台表演小女孩摘花瓣的情形。4、学生评价。5、请表演学生自己说说:你摘花瓣时动作那么轻,为什么?(小心)你俯在花前闻到了什么?心里怎么想的?(多美多香的花呀!)你摘下以后是怎么拿的?再示范一下。(双手捧着)小小的一片花瓣为什么要“双手捧着”?(一片小小的花瓣包含了小女孩对妈妈的一份真情。)(怕花瓣上的露珠滚掉。)6、谁能把小女孩当时摘花瓣的情形读好呢?指名读,齐读。(二)探究问题2,学习第3-5段。1、“为什么只摘花瓣呢?”请你把3-5段连起来读读,⑴指名答,板书:舍不得,怎么说的?(低着头不好意思)为什么?⑵知道摘花瓣是不对的,还可以从哪儿看出来?(不知所措、惶恐),想象当时小女孩被我叫住后的情形。(很突然,来不及反应;感到惊慌害怕)⑶知道了,这句话该怎么读?指名读。⑷我理解她吗?哪儿看出来?(我轻轻地问)(读读,她知道自己错了,我当时不忍心责备她,)⑸分角色读好3-5(三)探究问题3,学习第6-9段。1、摘花瓣做什么?出示6-9段,指名回答。⑴送给生病的妈妈。⑵为了让妈妈高兴。(板书:送给妈妈让妈妈高兴)让学生摸一摸,闻一闻,花瓣柔软舒服散发出淡淡清香,心里什么感觉?2、再读读还有什么原因?⑴爸爸是一位保卫祖国的边防战士。⑵小女孩肯定会经常给爸爸写回信,在信中会说些什么呢?这是一位怎样的孩子?(板书:听妈妈话,不惹妈妈生气)(爸爸远在千里,照顾不到妈妈,她不但不惹妈妈生气,还要让妈妈高兴;不但听妈妈的话,还听爸爸的话。)⑶小女孩想起了爸爸心里会怎样呢?(爸爸不在身边,妈妈又生病了,小女孩很难过)这是一位怎样的孩子?(爱妈妈,懂事)⑷分角色读好6-9段。三、总结升华,体验感情。1、读到这里,三个问题都理解了,此时你们最想说一句什么?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学生齐读)板书:懂事的好孩子2、老师也忍不住想吟诵一首小诗,读给你们听。(配乐朗诵,字幕滚动)3、这么美的文字、这么美的情境、这么可爱的女孩,课后自己再去读读把感受深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4、最后,请同学们给老师帮个忙,今天,老师特意买来了这一束美丽的月季花,课也结束了,这束花该怎么处理呢?老师想请你们出出主意。⑴送给课文中的小女孩⑵送给老师的妈妈⑶送给同学们。愿你们就像那一片片带着清香的花瓣。花瓣飘香教学设计【第二篇】《花瓣飘香》第2课时一、教材分析《花瓣飘香》这是1篇叙事的记叙文,全文共十一个自然段,依循事情发展经过,以“花开→摘花瓣→谈花→送花”为线索,层层叙写,引人入胜。也是按时间的不同分为四个部份。第一部份(第一自然段):写俺家门前开满了红艳艳的月季花。第二部份(第二自然段):写“俺”看到了一个小女孩的花丛中摘了一片花瓣,飞快地跑远了。第三部份(第三至第十自然段):这是文章的重点段,写“俺”通过与小女孩对话,得知她摘花瓣是为了送给生病的妈妈。第四部份(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俺买来两盆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自身母亲的阳台上。教材中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在花丛中,小心翼翼地捧着一片花瓣。教学中能让同学根据插图来理解学习课文内容,可以增强教学效果。二、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2.会读、会写、会用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认、读1个二类识字。3.凭借具体的语言资料,培养同学从小具有敬爱家长的思想感情,陶冶高尚情操。三、教学重点:通过充沛的朗读,体会小女孩真挚、质朴的亲情。四、教学难点: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五、说教、学法说教法: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俺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教法:1.据图想象法:“图”是对内容的描绘,“内容”是语言文字对事件的记载。本文可以利用插图来想象课文的内容,体会人物的内心。2.以读代讲法:“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通过分角色朗读,引导同学体会小女孩质朴的亲情。学法:1.回答问题法:解答问题是加强理解的必要手段,自身解答,充沛动脑。听他人解答,也能对问题有所认识。2.对话练习法: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对话练习。训练口语,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涵。六、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请同学观察课文中的插图,说一说小女孩在干什么?想一想小女孩手捧花瓣在想什么?谈话后揭示课题。并提出问题“花瓣飘香”是什么意思?课文为什么以“花瓣飘香”为题?(二)再读课文,理清脉络启发考虑:这篇课文是怎样围绕月季花展开叙述的?讨论、交流让同学明确,教师出示板书:第一自然段写花开。第二自然段写摘花。第三到十自然段写谈花。第十一自然段写送花。(三)逐层理解,品位语言,推敲句意1.考虑:第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让俺们知道了什么?2.考虑:第二段中作者为什么要用“小心”与“飞快”两个字来描写小女孩摘花后的神态与动作?俺这样的设计,不但能让同学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同时还能让同学掌握一些写作知识。3.精读第三段,因为这一段是全文的重点,是以人物对话为主线展开叙述的。教学中启发同学抓住提示语中的关键词,(如“俺轻轻地问”)来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人物的美好情感。小女孩的答话是朗读的重点,要让同学边读边想,用心领会,从中体会到这个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小朋友”。她虽然为了让妈妈高兴而摘花瓣,但却不忍心摘下整朵花,怕影响他人观赏的心理。具体的方法是分角色朗读,使同学入情入境,充沛体会小女孩话语中蕴含的亲情。抓住第5自然段中的省略号,让同学去发挥自身的想象。省略号省掉的会是什么?引导同学体会出小女孩不但懂事,而且还有着一颗美好的心。她不光为了妈妈,还要想到他人。4.学习第四自然段,启发同学考虑。作者听了小女孩的话以后,为什么买了两盆月季花?为什么要摆放一盆在母亲的窗台上?让同学从中体会到小女孩的行动,给作者心灵上带来的极大震撼与感染。5.最后总结,①抓住题眼,加强对“飘香”象征意义的理解。解答揭题时提出的疑问。这一点要注意,准确地进行点拨、引导。②根据板书对全文进行概括性复习。板书设计花瓣飘香开花(概述)摘花小心飞快谈花让妈妈高兴他人要观赏(懂事,心灵美)送花小女孩作者的母亲花瓣飘香教学设计【第三篇】4338+心中的百合《教学设计》第四次作业——三(下)《花瓣飘香》教学设计《花瓣飘香》是苏教版第六册中的1篇阅读课文,文中写一个小女孩给生病的妈妈送花瓣的事,表现出她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爱”,情节简单,但是写得情真意切,可以说这篇课文将深刻的道理于平凡细小的事情之中,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老师们在教学这篇文章时往往会比较关注“人文性”,弱化了“语文味”,其实蕴藏其间的情感大多数孩子读过一遍后大体都能体会。对于这样的课文我们应该教些什么?我认为只有带领学生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理解课文,才能让语文课堂飘出最香浓的语文味儿。教学内容的梳理: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及由生字构成的相关词语,教授方法让孩子们理解“惶恐、不知所措”等词语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正确、流利;读出人物的身份;读出人物心理活动。3.紧扣“懂事”。带领学生好好品读三次对话,层层剖析。4.关注对话中的提示语,通过添加提示语、体味特殊标点的含义、通过人物语言想象情景等言语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5.理解花瓣飘香的真正含义。基于这样的认识,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及由生字构成的相关词语,教授方法让孩子们理解“惶恐、不知所措”等词语的意思。2.精读2—11自然段,凭借“我”与小女孩的三次对话,抓住重点词细细品味,体会小女孩的内心世界:既爱花更爱妈妈。3.在读中感悟,读中想象,关注对话中的提示语,通过添加提示语,体味特殊标点的含义,通过人物语言想象情景等言语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4.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积淀语感。5.会文中所蕴含的深意,即花瓣飘香的象征意义。教学重难点:1.重点:紧扣“懂事”,品读三次对话,在对话教学中巧妙加入言语训练点,体会人物内心世界:既爱花,更爱妈妈。2.难点: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深意,即花瓣飘香的象征意义。教学设计—、课前复习,识用结合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读通了《花瓣飘香》这篇课文,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重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注意说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及事情的经过)2.出示词组:俯在花前、小心地摘、双手捧着、飞快地跑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描写小女孩动作的词)3.引导学生读第二自然段,(出示花瓣图片)这是一片怎样的花瓣?指导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4.“俯”你此时闻到了什么?心里在想什么?引导学生关注“捧”,为什么不拿着?同学们一般拿什么东西时会用双手捧?(珍贵)此环节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连贯的语言完整地表达花瓣的“形、神”特点,就将语言文字训练和理解课文内容巧妙结合在了一起,在表达训练的过程中学生也接受了美的熏陶。5.抓住重点词,我们体会到小女孩很珍爱这一片带露水的花瓣,你能把这一段读好吗?指名读,齐读。读出情景、读出感受、读出画面。二、紧扣“懂事”梳理全文1.对于这个小女孩,作者是怎样评价的?在文中画出来。(真是个懂事的孩子)2.小女孩没有经过“我”的同意就摘了家门前的花,按理说这是不对的,但是我却夸她是个懂事的孩子,请大家再细细地读读课文的3—10自然段,找一找文中的相关语句,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女孩懂事?3.交流: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女孩懂事?指名让三名学生读我的三次问话,三名同学读小女孩的回答。4.小结:文中的我和小女孩的交谈中一共问了三次,答了三次,这就是对话。三、层层剥笋、感悟“懂事”1.在书上用“------”划出有关对话句子,并选择一处试着写下自己读后感受。2.交流:惜花:她低着头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