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教学设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天净沙教学设计【导读】这篇文档“天净沙教学设计”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天净沙秋教学设计1天净沙·秋教学设计1、阅读背诵《天净沙·秋》2、借助注释,图画,准确了解元曲的内容,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3、拓展阅读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与白朴的《天净沙·秋》进行比较阅读。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2、比较两首元曲的区别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克莱德曼的钢琴曲《秋日私语》导入1、我们先来欣赏一段优美的钢琴曲《秋日私语》,请同学们用心听,用心感受。从音乐,画面中我们能感受到什么?(秋天美丽的景色、多姿多彩的颜色)2、你能回忆起有关秋天的诗句吗?试着说一说(出示大屏幕):有关秋天的诗句3、板书课题《天净沙·秋》(元)白朴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二、介绍作者:白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生于金哀宗正大三年(1226年),至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年)在世,此后行踪不详。晚年寓居金陵(今南京市)。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杂剧家。他先后经历了金和南宋的灭亡,后在蒙古的统治下,他对蒙古统治者充满了厌恶的情绪,早年兵荒马乱中母子相失,使他常有山川满目疮痍之叹,更感到为统治者效劳的可悲。因此,他放弃了官场名利的争逐,而以亡国遗民自适,以词赋为专门之业,用歌声宣泄自己胸中的郁积。他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为元杂剧四大家。三、介绍元曲:1、到了元代,曲又非常流行。(板书:元曲)今天学习一首元曲——《天净沙·秋》。读文章要先读好题目,“天净沙”是这首曲的什么?“秋”呢?从单单一个“秋”字,你知道了些什么?(秋季,秋景。)2、读读这首元曲,多读几遍。读通,读顺,读出曲的节奏美。3、指名读,随机点评。4、借助注释,仔细读读这首曲子,思考:这首曲写的是秋天什么时候的景色?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秋天傍晚,夕阳西下的时候;从“落日、残霞、轻烟”可以看出。)5、孤村与轻烟,落日与残霞,老树与寒鸦,读完后,你觉得秋天傍晚的景色是怎样的?(凄凉、冷清、孤寂„„)如果你看到了,你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村子太孤寂安静了;大发感慨: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看到饱经沧桑、毫无生机与活力的老树,听到寒鸦鸣叫,真是凄凉。)6•太阳渐渐西沉,天边的晚霞也逐渐开始消散,只残留有几分黯淡的色彩,映照着远处安静的村庄是那么的孤寂,那么的落寞,拖出长长的影子。炊烟淡淡飘起,几只乌鸦栖止在偻佝的老树上,时不时发出几声令人心寒的啼叫。(1)、作者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秋景图?(萧瑟冷清的秋景图)(2)、我们应该怎么朗读,语气语调要低沉,缓慢7、第三句写的是什么?(1)、在这一片宁静的秋景当中,突然掠过一只大雁,飞下地面。(2)、映着夕阳的余晖,一个黑色的雁影,在天幕中疾习而下。鸿雁有什么有什么特点?(一点:说明远,高;影下:说明速度快。)从大雁的这些特点你体会到了什么?(大雁在振翅高飞,大雁的动感美等。这就是冷清之境中的秋的“活力”。)语速要稍微加快,显示出大雁飞行的速度之快,表转折8、最后两句,作者抓住景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颜色)给我们展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绚丽多姿、五彩缤纷、色彩斑斓„„这就是秋的绚丽多姿。)9、过渡:顺着它远远望去,远山青翠、溪水清澈;再往近处看,霜白的小草、火红的枫叶、金黄的菊花,在风中一齐摇曳着,好一派秋天苍凉而又瑰丽的美景呀!在作者眼中,秋是孤寂、凄凉的,又是充满活力的,更是绚丽多姿、五彩缤纷的。10、练习读好。前两句读出凄凉、冷清、孤寂的感觉,声音要轻、缓。第三句要读出作者看到飞鸿打破凄凉、冷清、孤寂后的惊喜,读出飞鸿速度之疾,之快。最后两句要向人们展示一个五彩绚丽的世界,声音略快略高。11、文因情而生。(板书)白朴的大半生在做官,他厌倦了官场的尔虞我诈,于是选择了离开。归隐山林或许是冷清的,这是孤寂的人生;但能在寂寞中振翅高飞,这是奋斗的有追求的人生;在经历孤寂、奋斗以后,你便会拥有秋天般多彩多姿、绚烂迷人的人生。作者就是通过这首曲来表达这样的心境的。12、配乐朗读。人们说,诗歌就是音乐,音乐就是诗歌。两者的共同点就是节奏美,音韵美。(男生读女生读,教师读。)四、对比阅读,拓展延伸《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号东篱,元代大都人,是当时著名的元曲作家,被人称为“元曲四大家”之一,更被时人美誉为“曲状元”。因为这首小令,他还被称为“秋思之祖”1、总结学法:要读熟,读出节奏美,韵律美。2、指名读,适时指导。3、请同学们仔细默读《天净沙·秋思》,用你的一双慧眼发现它与《天净沙·秋》有那些共同点和不同点。共同点:曲牌相同,作者朝代相同,都写了秋季、秋景,都写了老树、乌鸦,写了夕阳西下傍晚时的景色,景色都有令人凄凉的感觉。不同点:题目不同,作者不同,景色也有不同,表达的情感不同。4、这首曲写了夕阳西下时作者的所见,所思,所闻。夕阳西下,是什么时候?夕阳西下,是鸟雀归巢的时候,看着眼前的“枯藤老树昏鸦”,内心无比悲凉,因为——断肠人在天涯!夕阳西下,是人们顺着弯弯的小桥,沿着潺潺的流水回到温馨的家的时候,家里有白发苍苍的父亲,正在缝补衣服的慈母,有活泼可爱的孩子,有勤劳贤惠的妻子„„可看着眼前这无比温馨的家的画面,令人倍感悲伤,我也有一个温馨的家,可是,此时却——断肠人在天涯!夕阳西下,陪伴作者的只有寒冷的秋风、一匹骨瘦嶙峋瘦的老马,还有这条漫长的不知尽头的古道。因为——断肠人在天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断肠人?你因何肝肠寸断?(因在他乡,有家难归,因此情此景此地,因浓浓的思乡情。)5、集体配乐朗读。6、配乐口头改写。夕阳西下,在这条漫长的不知尽头的古道上,慢慢走来一个人,只见他蓬头垢面,面容憔悴,一脸的沧桑。陪伴他的是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凛冽的寒风卷着黄沙,打在脸上,卷起他枯黄的长发。眼前,“枯藤老树昏鸦”,令人倍感凄凉,“小桥流水人家”让人无限羡慕,让游子不由地想起家乡那弯弯的小桥、潺潺的流水、温馨的家园;想起了年迈的父亲,白发苍苍的母亲,活泼可爱的孩子,以及勤劳贤惠的妻子„„„夕阳西下,正是鸟儿归巢,羊儿归圈,人儿回家的时候。想想自己,今夜又要栖居何处?看到此情此景,游子不由地吟诵出一首曲来——(师生配乐同诵《天净沙·秋思》)7、我们写文章要注意对环境、景物的描写,用景来衬托心情。我们也要九、对秋思的改编,现代诗改编的现代诗小桥流水已带走多少承诺与牵挂,秋叶落尽你会不会期待一抹晚霞。疲惫的身影牵着思绪长大,历尽沧桑总是听不够羌笛琵琶。千年古道已留下多少足迹与年华,倦鸟归处你会不会想起以前的家。遥远的伤愁已随西风飘进了神话,何必再为那残缺的梦肠断天涯。如果还想追问一句由衷的回答,就让我在老树下为你守侯到夕阳西下。作业布置:根据《天净沙·秋》写一首诗或者写景散文《天净沙·秋》教学设计2《天净沙·秋》教学设计设计理念:1、文因情而生,故语文教学要抓住“情”字,体现人文性。2、语文要读,诗歌更要读。在读中想景,在读中悟情,在读中念人。3、读与写结合,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工具性。4、注重扶放的过渡,渗透学法,授之以渔。教学流程:一、教学《天净沙·秋》天净沙·秋(元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1、我国唐代诗歌非常有名,出了许多有名的诗人,你知道的有谁?背一首他的诗。2、到了宋代,词又相当有名,你知道的词人有谁?请背诵一首他的作品。3、而到了元代,曲又非常流行。(板书:元曲)今天学习一首元曲——《天净沙·秋》。(板书)读文章要先读好题目,“天净沙”是这首曲的什么?“秋”呢?从单单一个“秋”字,你知道了些什么?(秋季,秋景。)4、读读这首元曲,多读几遍。读通,读顺,读出曲的节奏美。5、指名读,随机点评。6、借助注释,仔细读读这首曲子,思考:这首曲写的是秋天什么时候的景色?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秋天傍晚,夕阳西下的时候;从“落日、残霞、轻烟”可以看出。)7、孤村与轻烟,落日与残霞,老树与寒鸦,读完后,你觉得秋天傍晚的景色是怎样的?(凄凉、冷清、孤寂……)如果你看到了,你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村子太孤寂安静了;大发感慨: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看到饱经沧桑、毫无生机与活力的老树,听到寒鸦鸣叫,真是凄凉。)8、第三句写的是什么?鸿雁有什么有什么特点?(一点:说明远,高;影下:说明速度快。)从大雁的这些特点你体会到了什么?(大雁在振翅高飞,大雁的动感美等。这就是冷清之境中的秋的“活力”。)9、最后两句,作者抓住景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颜色)给我们展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绚丽多姿、五彩缤纷、色彩斑斓……这就是秋的绚丽多姿。)10、过渡:在作者眼中,秋是孤寂、凄凉的,又是充满活力的,更是绚丽多姿、五彩缤纷的。11、练习读好。前两句读出凄凉、冷清、孤寂的感觉,声音要轻、缓。第三句要读出作者看到飞鸿打破凄凉、冷清、孤寂后的惊喜,读出飞鸿速度之疾,之快。最后两句要向人们展示一个五彩绚丽的世界,声音略快略高。12、文因情而生。(板书)白朴的大半生在做官,他厌倦了官场的尔虞我诈,于是选择了离开。归隐山林或许是冷清的,这是孤寂的人生;但能在寂寞中振翅高飞,这是奋斗的有追求的人生;在经历孤寂、奋斗以后,你便会拥有秋天般多彩多姿、绚烂迷人的人生。作者就是通过这首曲来表达这样的心境的。13、配乐朗读。人们说,诗歌就是音乐,音乐就是诗歌。两者的共同点就是节奏美,音韵美。(男生读,女生读,教师读。)二、对比阅读,拓展延伸《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总结学法:要读熟,读出节奏美,韵律美。2、指名读,适时指导。3、请同学们仔细默读《天净沙·秋思》,用你的一双慧眼发现它与《天净沙·秋》有那些共同点和不同点。共同点:曲牌相同,作者朝代相同,都写了秋季、秋景,都写了老树、乌鸦,写了夕阳西下傍晚时的景色,景色都有令人凄凉的感觉。不同点:题目不同,作者不同,景色也有不同,表达的情感不同。4、这首曲写了夕阳西下时作者的所见,所思,所闻。夕阳西下,是什么时候?夕阳西下,是鸟雀归巢的时候,看着眼前的“枯藤老树昏鸦”,内心无比悲凉,因为——断肠人在天涯!夕阳西下,是人们顺着弯弯的小桥,沿着潺潺的流水回到温馨的家的时候,家里有白发苍苍的父亲,正在缝补衣服的慈母,有活泼可爱的孩子,有勤劳贤惠的妻子……可看着眼前这无比温馨的家的画面,令人倍感悲伤,我也有一个温馨的家,可是,此时却——断肠人在天涯!夕阳西下,陪伴作者的只有寒冷的秋风、一匹骨瘦嶙峋瘦的老马,还有这条漫长的不知尽头的古道。因为——断肠人在天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断肠人?你因何肝肠寸断?(因在他乡,有家难归,因此情此景此地,因浓的思乡情。)5、集体配乐朗读。6、配乐口头改写。夕阳西下,在这条漫长的不知尽头的古道上,慢慢走来一个人,只见他蓬头垢面,面容憔悴,一脸的沧桑。陪伴他的是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凛冽的寒风卷着黄沙,打在脸上,卷起他枯黄的长发。眼前,“枯藤老树昏鸦”,令人倍感凄凉,“小桥流水人家”让人无限羡慕,让游子不由地想起家乡那弯弯的小桥、潺潺的流水、温馨的家园;想起了年迈的父亲,白发苍苍的母亲,活泼可爱的孩子,以及勤劳贤惠的妻子………夕阳西下,正是鸟儿归巢,羊儿归圈,人儿回家的时候。想想自己,今夜又要栖居何处?看到此情此景,游子不由地吟诵出一首曲来——(师生配乐同诵《天净沙·秋思》)7、我们写文章要注意对环境、景物的描写,用景来衬托心情。我们也要记住,文因情而生。总评:1、文因情而生,故教学要抓住“情”字,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这两首元曲都写了秋景:《天净沙.秋》通过写景,抒发了作者寄情于山水,在孤寂中享受美景的情致,是对人生理想的抒发。前两句,作者营造了一个秋天黄昏孤寂清冷之境。紧接着用“飞鸿”打破沉寂,使得画面充满生机与活力。最后三句,由远及近勾勒出一幅色彩斑斓的秋的画卷,一切令人赏心悦目,凄凉冷清孤寂之感一扫而光。人生就如此曲描写之境界:只有忍受得孤寂冷清,只有在孤寂冷清中振

1 / 3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