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粽教学设计【5篇】【导读】这篇文档“端午粽教学设计【5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人教版端午粽教学设计【第一篇】活动目标:1.在情境中进行操作练习,目测数群,增强数数能力。2.乐意参与数学游戏活动,体验生活中运用数学的快乐。3.愿意用语言表述操作的结果。活动准备:1.白板课件《装粽子》。2.白板、投影仪及电脑。3.幼儿操作材料(纸球、贴纸等)。活动过程:一、介绍活动“装粽子”。出现画面一教师:端午节快到了,食品公司生产了很多粽子,我们来帮忙把粽子装到礼品盒里!二、装粽子。(一)讲解要求,示范练习。出现画面二教师:这里有3种不同层数的礼品盒,每种礼品盒装6只粽子,每层一样多,我们要怎么装呀?出现画面三教师请个别幼儿上来示范做一次练习:按要求将6只粽子拖到礼品盒里。提问:他把粽子怎样装的,一共是6只吗?(二)幼儿独立完成“装粽子”的练习。提出要求:做完练习以后,两两相互检查并说一说几和几合起来是6。幼儿目测数群,将小纸球按要求贴在贴纸上,使得总数量为6。三、借助白板,梳理检验。1、出现画面四教师:两层的礼品盒你们怎么装的,是不是6只粽子?请幼儿演示。2、出现画面五教师:三层的礼品盒你们怎么装的,每层一样多吗,是不是6只粽子?请幼儿演示。3、出现画面六教师:六层的礼品盒你们怎么装的,每层几只粽子,一共6只吗?请幼儿演示。“装粽子”活动课件设计说明画面一画面描述:出现很多粽子。制作要求:静态图片:形态各异的粽子若干。画面二画面描述:三种不同的礼品盒。制作要求:静态图片:大小不一、具有远近空间感觉的粽子礼品盒(3个)图片一幅,画面上有一个2层的礼品盒、一个3层的礼品盒和一个6层的礼品盒。画面三画面描述:3层的粽子礼品盒的俯视图。制作要求:3层的粽子礼品盒的俯视图一幅,每层礼品盒的大小、形态相同。画面四画面描述:2层的粽子礼品盒。静态图片:具有远近空间感觉的、3层的粽子礼品盒图片一幅。画面六画面描述:6层的粽子礼品盒。制作要求:静态图片:具有远近空间感觉的、6层的粽子礼品盒图片一幅。活动素材设计说明收集的素材形态各异的粽子。制作的素材无设想所需素材(使用文字描述)1.静态图片:形态各异的粽子若干。2.静态图片:大小不一、具有远近空间感觉的粽子礼品盒(3个)。3.静态图片:3层的粽子礼品盒的俯视图。4.静态图片:具有远近空间感觉的、2层的粽子礼品盒。5.静态图片:具有远近空间感觉的、3层的粽子礼品盒。6.静态图片:具有远近空间感觉的、6层的粽子礼品盒。[人教版端午粽教学设计]一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粽》教学设计【第二篇】一、教材分析:《端午粽》是1篇有趣的儿童散文,通过对端午节品粽子的习俗活动向小朋友们介绍了美味香甜的粽子,让小朋友们对端午粽有了深刻的了解。二、学情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对阅读的指导,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会用恰当的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因此,本文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等手段,让学生走进文本,引导学生从读入手,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识字,在读中与生活实际相融合。三、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午、节、叶、米、真、分、豆”等七个生字。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3、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五、评价设计:本课通过谈话激趣导入新课,重点放在多种方法识字和指导朗读上,通过反复读,让学生体会“浓浓的亲情”,并体会节日的气氛。六、教学准备:生词卡片、课件、字帖。七、教学过程:课前三分钟背古诗(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师: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生:端午节。师:端午节都做什么?生:吃粽子,赛龙舟。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端午粽》这篇新文章。(板书课题:端午粽,相机指导端、粽)(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文章讲了什么事情?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三)记忆字形,交流识字方法。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指名读。(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2、交流识字方法。(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午、节、叶、米、真、分、豆”,指名认读、领读。(四)分段学习课文。1.出示第一段,指生读。想一想第一段讲了什么?2、学习第二段。(1)外婆包的粽子是什么样的呢?自由读,并画出相关句子。学生边读边画。教师指名回答。(预设)生: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师:说得真好,通过“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这三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预设)生:粽子很诱人,特别想吃一口。师:是啊,多么诱人的粽子啊,请同学们带上自己的感情读一读。学生自由朗读。指生读,及时评价。(2)师:这样可爱的粽子闻起来是怎么样的?(清香)你是从那句话中知道的?请为大家读一读。指导朗读粽子的“清香”。(3)粽子看起来可爱,闻起来清香,吃起来怎么样呢?请用文中的词语来回答。(又黏又甜)(4)多么有人的粽子啊,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情,自由朗读这一段。指生朗读。评价指导。3.课件出示课文第三段。师:外婆包的粽子不但好吃还有什么样的特点?(花样多)你从哪一句中看出来的?练习句式“除了...还有...”4.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呢?学习第四段。了解屈原。5.朗读课文。(五)指导书写“真”字。1.学生书空笔顺。2.注意事项。3.教师范写。4.学生练写。《端午粽》教学设计【第三篇】一、复习检查。找一找游戏:我在那里?规则1、老师叫学生闭上眼。2、老师把本课生字图片贴在黑板上。3、老师说汉字,叫学生睁开眼去找。二、朗读课文,初悟课文(一)老师示范朗读课文,看图片或者课件出示短文插图。(二)学生自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找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三、分析课文,深悟课文1、让学生说一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4个自然段)2、你是怎样确定的?(这篇课文有4个段落开头空两格处)3、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1)请同学说一说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1句话)(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1个句号。)(3)一到端午节,外婆会干什么?(外婆总会煮好一锅粽子等我们回去)(4)“总”说明每年都会煮粽子,“盼”说明每逢佳节外婆盼望一家人团聚。4、请女生一起读第二自然段,男生听着,听她们读得对不对。(1)请同学说一说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3句话)(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3个句号。)(3)粽子是用什么包的?(青青的箬竹叶包的)(4)里面裹什么?(白白地糯米)(5)中间有什么?(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6)青青的,白白的和红红的写出了粽子的样子和对粽子的喜爱(7)外婆掀开锅盖飘出什么呀?(一股清香)(8)粽子怎么吃?(剥开粽叶)((9)粽子什么味道?(又黏又香)(10)掀,剥,咬分别写出了煮粽子,剥粽子和吃粽子的动作,又黏又香写出了粽子的味道?(请他们品尝水果的香甜)(11)第二段写了包粽子的材料和煮好的粽子的味道。5、请男生一起读第三自然段,女生听着,听他们读得对不对。(1)请同学说一说第三自然段有几句话?(3句话)(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3个句号。)(3)外婆的粽子好吃吗?(十分好吃)(4)花样多吗?(花样也多)(5)都有什么品种?(红枣粽,红豆粽和鲜肉粽)(6)你十分好吃,花样也多说明外婆包粽子经验丰富,也体现了外婆对端午节的重视。(7)在外婆家美滋滋的吃完后,外婆还会做什么?(装一小篮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8)美滋滋说明外婆包的粽子好吃,也表达了我对粽子的喜爱之情。(9)第三小节写了外婆包的粽子不但好吃,还会教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6、同学们一起读第四自然段。(1)请同学说一说第四自然段有几句话?(1句话)(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1个句号。)(3)长大之后牛知道了什么?(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4)第四段写了长大后知道了端午节吃粽子的原因(5)介绍屈原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背后人称为“诗魂”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他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8、老师总体提问。读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呀?学生自由说,然后老师总结:这篇课文写了每年端午节时外婆都会包粽子,盼着我们回去,外婆的粽子好吃,花样多,我长大后知道了端午节吃粽子的原因。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我们知道了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小端午节外婆包粽子――盼我们回去端午节吃粽子端午节包粽子的材料――粽子清香,又黏又香清香好吃粽子好吃,花样多――带回去分给邻居吃纪念屈原长大后――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四、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学生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五、灵活朗读接力朗读:四个人一小组,进行接力朗读。六、考考你,课内阅读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花样也多。除了红枣粽,还有红豆粽和鲜肉棕。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1、文中写了粽子那些特点呢?请在正确的选项后面画“√”(1)好吃()(2)花样多()(3)非常大()(4)非常尖()2、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外婆包的粽子好吃,请写一写。(美滋滋)七、课文升华1、说一说:你知道关于端午节或吃粽子的故事吗?2、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源于纪念屈原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3、交流作品:可先与家人交流,然后将学生的创意画在学习园地中展览。八、小结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2、学生说。3、学习了朗读和分析课文。九、下节课我们做什么?1、下节课我们将进行写字教学。2、同学们回家可以把课文背下来,背给爸爸妈妈听。《端午粽》教学设计【第四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端、棕”等13个生字。2、会写“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