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办好新时代高校民族预科教育的几点思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关于办好新时代高校民族预科教育的几点思考预科学生是高校学生的一部分,要将其纳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体系,按照普通全日制本科生管理规定健全完善有关管理规章制度,统一管理标准要求。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内容,欢迎参考借鉴与借鉴。高校民族预科教育(以下简称“预科”)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加快少数民族人才培养、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特殊举措,对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目前,xx籍少数民族学生预科教育涉及区内高校自主培养、其他省(区、市)高校自主培养及其他省(区、市)高校委托区内高校培养三种形式,随着xxx自治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普及普惠工作推进,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规模将逐步减少,但由于历史及客观原因,一定时间内还有一定数量,需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办好新时代高校民族预科教育的意见》,办好新时代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新时代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第三次中央xx工作座谈会精神,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着力点,坚持育人为本、质量为重、学校为主、改革为要,积极构建高质量有特色的新时代预科教育体系,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优化规模结构布局,推进招生培养改革优化规模结构布局。根据自治区教育发展实际、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少数民族人才培养需要,科学确定预科招生规模。主要依靠区内公办高校和行业类院校,重点支持教育基础薄弱的南疆四地州,加大理工农医及师范类等急需紧缺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推进招生培养改革。指导区内高校、协调其他省(区、市)及有关高校精准安排预科招生计划,考虑在本科层次中加快提升民族班计划比例,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培养特点,在专科层次中取消预科班计划。结合实际修订完善预科录取标准,规范录取程序,保证生源质量,引导各地加快提升教育水平。鼓励高校结合实际探索创新培养模式,根据预科学生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科学合理设置预科课程,注重分层教学、因材施教。针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不达标的学生,以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为主要任务,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强化语言学习;针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基本达标的学生,在持续巩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加大文化基础知识和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全方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针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较高的学生,可在完成预科阶段教学任务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提前选修本科阶段通识和基础课程,在正式进入学科教学阶段后,对有关课程学习成绩(学分)予以认可。完善考核转本机制。高校可探索健全完善并逐步提高预科培养标准,严格考核要求,参照普通计划本科生相关规定建立并实施预科学生学业预警及帮扶制度,对未达到培养考核标准者视情给予有条件申请补考、预科延期一年、退学等处理。在《招生简章》中提前向考生明确,对自主培养预科一年结业考核不达标的学生,须继续接受预科教育一年;对两年内不能达到预科结业标准的,仍由高校再继续培养一年,考核合格后发放汉语言专业专科毕业证书。鼓励高校结合自身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合理设定预科转本科后专业范围,统筹考虑预科学生在校期间思想政治表现、学业水平、培养考核结果及个人意愿特长等确定本科阶段专业。对达到本科毕业学业水平和毕业条件的预科转本科学生,可按照高校有关规定提前毕业。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健全质量保障体系高校应依据预科生源结构及专业发展目标,配齐配强思想政治教育、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语文、数理化学科专任教师,建立专兼结合的高素质预科教师队伍,积极选派政治过硬、业务精良的教师和管理人员从事预科教育管理工作。以有利于各民族师生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为原则,配齐配强学生专职辅导员。加强预科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民族宗教政策及师德师风培训。保障预科教师和管理人员待遇,在职称评定、评优选先、选拔任用等方面予以支持倾斜。将预科教学质量纳入本、专科教学质量评估工作范围,研究制定预科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开展质量监测和督导评估。高校可探索实行预科教育“双考核”与“双达标”制度,将课程考核单一标准改为素质考核和课程考核双项标准,将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与思想政治表现、综合素质考核、课程考核成绩一并与预科生结业挂钩,全方位提高预科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统战、教育、民宗等部门对预科培养质量突出的高校,在推荐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模范个人、示范单位等评优评先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预科学生是高校学生的一部分,要将其纳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体系,按照普通全日制本科生管理规定健全完善有关管理规章制度,统一管理标准要求。预科学生的入学资格复查由招生学校负责,预科学籍标注由培养学校负责,预科培养结业后转入招生学校,由招生学校进行新生资格复查和本科学籍注册。全面深入推进混合编班、混合住宿,在尊重少数民族饮食习惯前提下倡导各族学生共同就餐,促进交往交流交融。完善预科学生激励机制,选树表彰优秀学生,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鼓励预科学生发挥体育艺术等特长,积极参与各类社团活动和班级管理。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成长成才关系着未来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也是实现我国社会更均衡更充分发展的现实力量。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主义会给我国少数民族自身文化认同带来剧烈冲击,更会对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因此,如何有针对性地推进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思想政治工作,成为应对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与挑战不可规避的现实议题,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重要环节,对于推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xx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强调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坚持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坚持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xx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用“十二个必须”高度概括了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用“八个要(坚持)”明确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政策举措,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各种思潮交融交流交锋日趋频繁,传统教育引导方式面临网络新媒体的挑战,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面临敌对势力渗透争夺的挑战不容忽视,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任务十分迫切、十分繁重。我们要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各民族学生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不断创新xx籍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方法、新思路,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民族预科教育培养质量。首先,将区内高校自主培养及其他省(区、市)高校委托区内高校培养预科学生纳入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根据预科学生课程设置情况,用好国家统编教材,开设前置思想政治理论课或开展xx地方史专题讲座,充分挖掘各门课程、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融入到各门学科教学中,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深入开展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入党启蒙教育,引导预科学生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主动递交入党申请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加强实践育人,通过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民族团结进步、公民意识、法治观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教育实践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预科学生正确认识民族和宗教问题,防范抵御“三股势力”渗透侵蚀,增进马克思主义“五观”和“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次,依托派驻其他省(区、市)教育协调工作小组和干部教师,配合其他省(区、市)学校加强xx籍预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大宣传宣讲和送培力度,组织开展面向其他省(区、市)学校干部教师、专职少数民族辅导员的思政专题培训,形成合力做好xx籍预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化其他省(区、市)xx籍学生假期返乡思想教育,开展学生暑期返乡主题宣讲和社会实践活动,确保思想教育“不断档”。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投入保障机制有关部门要把办好新时代高校民族预科作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实践予以高度重视,加强统筹指导和支持,协调落实经费投入、编制配备等。高校要把预科纳入意识形态和学生工作统一管理,健全完善党委领导、各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体系机制,定期研究推进。支持各方搭建平台,宣传预科政策及成效,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营造支持预科发展的良好氛围。建议将各高校预科学生纳入生均拨款保障范围。安排年度预算时将区内高校预科学生按本专业学生人数同等统计,纳入生均拨款测算基数,按本高校生均拨款标准足额安排生均经费。做好在区内高校委托培养的其他省(区、市)高校xx籍少数民族预科生经费拨付工作。鼓励高校多渠道筹措预科教育经费,提高经费使用效益。落实预科学生资助政策。对考入区内高校的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可实行学费和住宿费补助,资金拨付到预科学生所在高校,高校免收预科学生学费和住宿费。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