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放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放手【导读】这篇文档“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放手”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关键词数学课堂自主探索—合作探究—展示成果放手教育家叶圣陶有一句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从“需要教”到“不需要教”,这里有一个逐步放手的过程。他用孩子学走路作比喻,说明这样一个过程,开始“或则扶其肩,或则携其腕”,“既而去扶携,忧恐足未健”,再则“翼护之,不离其身畔”,“继之更有进,步步能稳践”。这里我们是否可以从孙维刚老师的教改实践中得到一些启发呢?孙老师的教改成果是尽人皆知的,也是令人羡慕的,他的一些做法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说,“我教他们6年数学,几乎每道例题,每个定理,每个公式,都是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完成”,“我把舞台让给学生,自己退居幕侧。有想法的同学,到讲台上来,到黑板上来讲,我则审时度势,从造就一个强大的头脑和眼光的实际出发,不时点语引句,但不是提示,不要提示!”认真研究孙维刚教师成功的经验,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课堂上教师要敢于放手,善于放手。1、课堂教学教师放手的必要性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倾向的影响,很多老师“顾虑重重”:放手让学生思考不放心,放手让学生解题不放心;放手让学生讨论不放心等等;于是就出现了课堂上“包办式”、“填鸭式”、“注入式”的满堂灌,这种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忽视学生动手参与的做法,严重阻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人生两宝,双手和大脑。”动手动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学生要大胆的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实践,去验证自己所学的东西,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里的放手也并不是没有边际、没有目的的,脱离实际的去放,而是在老师有组织、有安排、有目的的去“放”,从而达到“收放自如”的效果。让教师真正成为“导师”,成为学生构建知识路途中的引路人,课堂是舞台,学生是演员,老师是导演,课堂应真正的还给学生。在教学中,让学生唱戏展示自己,教师应该像听众那样仔细倾听,抓住关键进行点拨,为学生的表演“加油喝彩”!2、数学课堂教学放手的方法2.1、换“有目的的引导”为“放手让学生自主摸索”我们很多老师在引进一节新课的时候,往往有目的性的小心翼翼的导入新课,甚至有的老师“直入主题”。所谓的自主摸索,就是摒弃老师有目的的导入课,而是在课堂上,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在老师的引导组织下,放手让学生去摸索去发现本节所要学习的知识点以及重难点,以及对本节知识拓宽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下面结合自己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来谈一谈我的一些做法:(1)明确任务,自主摸索。学生根据自学后对本节知识点的把握,教师根据对课程标准的把握,通过师生共同讨论,预设学习目标。然后,学生再通过自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形式初步达成预设目标,并对自己找出的重点、难点问题先行深入探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生成新的学习目标,为展示成果做准备。(2)预设问题、引入探究。如:小学数学第六册第六单元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第二部分: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课件)在这里创设一个问题情境“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即效能意识)不仅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更凸现数学主题。在这里问题情境呈现后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一目了然。这样,经过一系列的探究后,比老师“直入主题”的导更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规律。2.2、换“学生的孤军作战”为“放手让学生合作交流”俗话说:“两个人的智慧胜一人”将学习任务分配给每个同学、每个小组完成,先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从不同角度去探究可能隐含的规律,来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发挥每个小组的集体智慧,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回顾预探究情况,进行组内、全班的展示和交流。通过形式多种多样的师生、生生的互动学习、感受交流,根据学习进程,不断生成新的学习目标。如:小学数学第六册第六单元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第三部分: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实验摆一摆(出示课件)让学生通过亲自实验摆小正方形,并汇报出两种不同的算法,得出长方形面积等于长乘宽的计算方法,这样既使学生不觉得枯燥无味,更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2)、猜想猜一猜让学生猜一猜其他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可以用“长×宽”来计算呢,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3)、验证验一验(出示课件)通过学生摆若干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并填出所拼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让学生发现、归纳、概括出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之间的关系,得出计算公式。让学生亲身经历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思考。2.3、换“老师的展示”为“放手让学生展示成果”在一节课中,我们很多老师学会了包办:“包想”“包讲”“包做“,往往会出现“老师讲的口干舌燥,学生收效不大的局面”。这种“老师累,学生并不领情”的局面很让老师们深恶痛绝。那么又如何让学生“领情”呢?那倒还不如把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来“展示成果”!如:第四部分:小组展示汇报交流4)、汇报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学生通过互相交流归纳出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积极主动地去发现数学规律。通过小组交流合作学习,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5)、迁移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出示课件)通过课件演示“把一个长6米、宽5米的长方形,渐变成长5米、宽5米的长方形”也就是边长为5米的正方形,推理概括出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乘边长。直观的演示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又体现出了知识形成的迁移过程。让学生经历从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到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再创造,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这个环节是展现提升环节,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自己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等;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都会的不展示,学生出错率高的,一题多解的,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能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的内容将是我们展示课重点的展示对象。那怎么展示呢?(1)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在恰当的时候给学生“加油喝彩”同学们在研究教师所给“展示”问题的基础上,每一个小组对本组所要展示的问题进行认真研讨和准备,并指派一名代表“登台”讲解或指派几名代表共同“表演”,只要学生展示的有水平,讲解的有道理,就恰到好处的给学生“加油喝彩”!(2)鼓励学生发现和反馈不同的方法,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当一个同学讲解完以后同组的其他同学可随时补充,其他组的同学也可以随时切磋甚至批驳,有不同方法的同学还可以讲解其它的方法。注意每个学生展现的机会,尊重每一个学生,鼓励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敢想、说、问、演、答,张扬个性,释放潜能。(3)大胆放手让学生自评与互评最后一个“放”,就是别忘了放手让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自评与互评:①知识点。②解题的关键。③注意事项。④容易出现的错误。⑤做题时出现的错误。⑥一题多解的不同点与相同点。这种“收放有度”,充分利用了“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生表演展示”这一教学组织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一节好的课,不在于“讲的是否精彩”、“讲的是否到位”、“讲的是否透彻”。我们的课堂如果是教师以“讲”为主的课堂教学,甚至是表演的课堂,学生不痛不痒。多讲的弊端在于:大部分时间被一人充斥,大部分学生没有独立思考,没有实践训练,没有进行自我加工、重复加工和深加工。一句话,或没有留下烙印,或留下了但不能翻刻出来。课堂是要讲的,不讲不成课。但怎么讲?尤其是讲多少?这些都是需要永恒研究的问题。课堂的本质在“学”而不在“讲”,要把充足的时间留给学生学。讲是学的一种方式,但不能成为几乎唯一的方式,学的方式应多种多样,尤其应探究主动学和自己学的方式。让学生在最显眼的位置上,展示自己最精彩的地方。让学生通过展示,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展示自我能力,自信心会逐渐得到增强,自卑感慢慢消失,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抬起头来走路!参考文献[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数学新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傅道春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4]《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范文条理分明,不枝不蔓。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