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5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参考资料,少熬夜!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六年级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古井不仅为乡亲们提供泉水,而且陶冶了人们的品格,使学生受到无私奉献的教育。2.学习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哺育”、“络绎不绝”造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2.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思考·练习”第2题),明确“古井教育人们怎样做人”的问题。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通过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新出现的字、词。(二)一边读,一边想,按自然段读懂意思,并划分结构段。教学重点、难点(一)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二)理解自然段内容,用归并法划分结构段。教学过程(一)自由读课文,通过查工具书读解生字新词,并把不理解的词语画下来。再指名读课文,检查初读课文情况,并纠正误读,区别字形。1.读准生字读音:“乳(rǔ)汁”的“乳”,“报酬(chóu)”的“酬”是翘舌音,要读准。读准以下容易误读的音:“扁担(dàn)”的“担”,不要读成“dān”的音;“单薄(bó)”的“薄”不要读成“báo”的音;“一阵风能把她吹倒似(shì)”的中“似”,不要读成“sì”的音;“日子长着哩(li)”的“哩”应读轻声;“提供(gōng)”的“供”不要读成“gòng”的音;“他们懂得(de)”的“得”应读轻声,不要读成“dé”参考资料,少熬夜!的音;“不能总让大家出力气啊”和“多好的古井啊”中的“啊”,应按“啊”的变调读,前者应读“ya”,后者应读“na”。2.注意以下字形:“暮色”的“暮”下边是“日”;“络绎不绝”的“绎”不要写成“泽”;“六旬”的“旬”与“句”,“陶冶”的“冶”与“治”不要相混。3.提醒学生通过查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以下词语:“熹微”、“歉意”、“陶冶”、“络绎不绝”熹微: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歉意:抱歉的意思。陶冶: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络绎不绝:(人、马、车、船)前后相接,连续不断。(二)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古井”的“古”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古井”?想一想各自然段的意思,分小组讨论,并解答;再由老师归纳,顺便把不懂的词语或句子画下来。1.归纳自然段的意思:第1自然段:村东头有一口古井,村里的人都来取水。第2自然段:到古井取水的人很多。第3自然段:村里的人常年帮一对老人挑水,从来不要报酬。第4自然段:老两口表示歉意。第5自然段:乡亲们劝说两位老人接受大家的帮助。第6自然段:古井使大家懂得应该怎样做人。2.想一想,议一议:按自然段归并的方法(自然段的意思联系比较紧)为全文划分四个结构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第二段:第2自然段第三段:第3~5自然段第四段:第6自然段3.读课文,想一想,共同归纳:课文讲了和古井有关的什么事?哪一件是文章的重点?(课文讲了古井的位置和作用,讲了到古井取水的人很多,重点讲乡亲们常年帮一对老人挑水不要报酬的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进一步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阅读课文,从重点词语和句子入手,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古井不仅为乡亲们提供泉水,而且陶冶了人们的品格,从而受到无私奉献的教育。教学重点、难点学习使用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理解“思考·练习”参考资料,少熬夜!第2题中的三个句子及结尾一段话的含义,从而深刻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教学过程(一)指名分段读课文。(二)阅读分析第一段:1.这一段写了四句话:有两句话是写古井的位置和作用的,还有两句话是进一步说明井水的质量和古井与乡亲们的关系的。读一读,想一想,找一找,把前两句话画下来。后两句话中“清凉可□”的“可口”是什么意思?2.“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甜美的乳汁哺育她的儿女”,“甜美的乳汁”指的是什么?“哺育”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把古井比喻成“温情”的母亲呢?(“甜美的乳汁”指清凉可口的井水。“哺育”是养育、培养的意思。把古井比作温情的母亲,因为母亲是慈爱的,对儿女的爱是无私的、高尚的,可以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的一切。古井同母亲一样,无私地向人们奉献甜美、清凉的泉水,养育村民毫无所求,所以说古井像母亲一样。)(三)阅读分析第二段:1.指名读课文。读前提问,读中思考,读后议论、解答:这一段是写到古井挑水的人很多,段中有没有“很多”这个词?如果没有,作者是通过什么表现挑水的人很多的?(不用“很多”,而用时间长、人数多、路面湿表现。给读者的印象是具体的、生动的。)2.春雨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不说下过一场夏天的雨或秋天的雨?(春雨不同夏天和秋天的雨,它的特点是雨水少,有“贵如油”之称。下起来不大,断断续续,一般刚能润湿路面。)“刚下过一场春雨”的路面是什么样的?(湿漉漉的。)“老是像刚下过一场春雨”说明了什么?(说明到古井挑水的人很多,路上人来人往,免不了会有井水洒到地上,路面总也不干。)3.这一段写到古井取水的人很多,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乡亲们尽情享用井水,表现了古井在当地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是很大的。)(四)阅读分析第三段:1.指名读课文。读前提问,读中思考,读后议论解答:这一段是写乡亲们帮助村里一对挑不动水的老人挑水,不要报酬的事。两位老人为什么需要有人帮助挑水呢?乡亲们是怎样帮助老人挑水的?老人怎样表示?乡亲们又是怎样“劝说”的?这一切说明了什么?(年过六旬、一瘸一拐;又矮又瘦、很单薄;女儿外地教书,所以老人需要有人帮着挑水。)2.“这个帮着挑一担,那个帮着提一桶,老人的水缸总是满满的。”这里,“这个”、“那个”用在上下句里说明什参考资料,少熬夜!么?(帮着老人挑水的不是一两个人,而是许多人。)“挑一担”“提一桶”,上句是“担”,下句是“桶”,说明力气大的就挑担,力气小的就提桶。“老人的水缸总是满的”,这句话说成“老人的水缸满满的”有什么不同?“总是”说明了什么?(说明一直是满满的,大家不间断地帮老人挑水)3.乡亲们这样不间断地、热情地帮助老人挑水,老人很感激。多次表示要给乡亲们一些报酬,可是谁也不肯接受。于是,“老两口带着歉意说:日子长着哩,俺们不能总让大家自出力气啊。”老人的话里“不能总让大家白出力气”,那么,不“白出力气”是什么意思呢?(是有报酬)“总让”的“总”跟“总是满满的”的“总”的意思一样不一样?(一样,都是一直、一向的意思)换个意思相近的、同学们口头上经常说的口语词是什么?(老是)4.乡亲们是怎样表示的?齐读第三自然段。“那口井给人们出了多少力气?”这句话点了问号,应该怎样读?是有疑问而提出询问的语气,还是强调古井为乡亲们做了巨大贡献的一种反问语气?连同下面一句话试读一下看看。5.“乡亲们总是劝说两位老人”,“劝说”是什么意思?(劝解、说服)为什么还要“劝说”两位老人呢?(因为两位老人一个心眼儿要给帮助挑水的人一些报酬。乡亲们不肯接受,只能向老人讲道理,让老人安心接受帮助。)这种“劝说”是不是只有一两次,还是多次?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每次老人表示,乡亲们总是这样劝说的。“总是”)6.这一段出现了两个“总是”,一个“总让”,查查工具书,这里的“总”是什么意思?(经常、一直或一向。)一是为了表示乡亲们对两位老人的无私的热情的帮助,一是为了说明两位老人一个心眼儿感激乡亲们要有所表示。7.有感情地试读这一段,再指名读。要读出乡亲们的关怀热切和体贴的感情,还要显示出两位老人的不安和感激的情怀。(五)阅读分析第四段:1.先齐读,再自由读课文结尾段。“多好的古井啊”,好在什么地方?下面的话,说明了“多好”:①“它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什么是“生命的泉水?”“泉水”前面为什么加上“生命”?参考资料,少熬夜!(人们享用古井的泉水,使生命得到保存。)这句话跟开头一段在意思上有什么联系?再读读开头段。(这句话跟开头段呼应了,是开头段内容的概括和加深。)把开头一段和结尾这一句话连起来读一读,母亲甜美的乳汁就是生命的泉水,看看它们的联系密切不密切:(“我们村东头有一口古井。井里的水清凉可口。村里的人都到这儿取水。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它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看来,“母亲甜美的乳汁”就是“生命的泉水”,二者联系是非常密切的。②古井“多好”,好在一是为乡亲们提供了生命的泉水,二是“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陶冶”是什么意思?工具书上是怎么讲的?“品格”是指人的什么?(“陶冶”,原来的意思是指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用来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品格”是指人的品质、风格。)小组(或同桌)议论,然后全班讨论:古井“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古井源源不绝地为乡亲们提供“生命的泉水”,一无所求。这是一种什么精神?(无私奉献精神)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给乡亲们以什么影响?换句话说,这种精神乡亲们学到手没有?(学到手了)表现在什么地方?(帮助两位老人挑水不要报酬)2.小结:乡亲们帮助老人挑水不要报酬,说明古井陶冶了人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做一个无私奉献的人。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六年级语文教案2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走进经典的阅读世界。2、通过阅读,对重点人物、情节能提出自己的观点,表达感受,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准备阅读一部名著及相关书籍资料、影响资料,召开一次讨论会。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上学期我们学了《猴王出世》《武松打虎》这学期又学了,了解了四大古典文学中的一些人物。我们已经了解了四部名著中更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对他们的言行也有不同的感受,然我参考资料,少熬夜!们走进其中的一个故事,充当其中的一个人物。二、交流要点1、要选择自己比较熟悉或感兴趣的人物来写。2、必须以第一人称叙事。3、在原有基础上要写出自己的内心感受。三、写法指导1、一定要一名著中人物的身份讲故事。2、名著中对人物和故事的描写要合乎情理。3、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4、先说一说,再动笔写。(1)互评草稿,受到启示。(2)修改草稿,再读。(3)征求同学的修改意见后,抄在作文上。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3教学目的:诵读课文,理解文章蕴涵的道理掌握一些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背诵课文。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理解文章蕴涵的道理掌握一些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教学难点:背诵课文。第一课时一、导入:二、大声朗读,解决生字。弈诲鸿鹄弗援缴矣三、小组互读,注意停顿。四、指名朗读,纠正停顿。五、看译文,与原文对照,了解重点词语意思。(提示学生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判定词语在文中的解释)弈:下棋通:全诲:教鸿鹄:大雁援:缴:俱:弗:不若:如是:他然:这样六、请同学讲一讲这个小故事。七、全班齐读,注意语气,感情。八、争取背诵全文。九、作业:背诵全文教后记:第二课时一、背诵课文比赛,看那一组背诵的好!(评分)二、主要词语意思掌握比赛。三、整体感知:文章里两个跟奕秋学下棋的人表现有什么不同,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一个专心致志;一个三心二意四、交流探究:“惟奕秋之为听”的意思是只听奕秋一个人的教导,联系实际说说我们应该怎么对待老师的教诲?学习了本文,你认为成功的条件有哪些?五、小结参考资料,少熬夜!六、作业:背诵课文六年级语文教案4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训练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概括课文的能力。2、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道德、情感、价值观:让学生树立和平的信仰,培养学生爱正义、爱国的思想感情。教学设计:1、按照理解品味感悟三大板块层层推进,让学生整体理解课文的内涵,感悟信仰的力量。2、让学生质疑、自主说、主动说、积极讨论的过程中理解小说的深刻内涵。3、以见义勇为的事例导人,激发学生的正义感;以抗日英雄的故事进行扩展、延伸,让学生树立和平的信仰,感受勇气来自于信仰的力量。4、课时的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人:1、学生上台自我介绍(老师赞美学生的勇气)2、老师讲述报道《一个普通的灵魂能走多远》,问:是什么使一个为生活奔波的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